聚酯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749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聚酯织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酯织物以及使用该聚酯织物而构成的伞布、防羽绒刺出性织物和保温性材料。
背景技术
运动装、便装(casual wear)、外套等衣物,防羽绒刺出性织物、伞布等各种面料,广泛采用由聚酯复丝构成的织物。在现有技术中,这种聚酯复丝使用具有56dtex/48f左右的粗度的聚酯复丝。近年来,在各类用途中,对质量更轻、密度更高并具有柔韧性的聚酯轻量织物均有所需求。
例如,为达到更好的保温性,在用于鸭绒衣、床上用品等的防羽绒刺出性织物中,需要质量轻、密度高、具有柔韧性的聚酯织物。当使用这类聚酯织物时,就得到透气度低、保温性良好的保温性材料。另外,由于织物柔软,用作鸭绒衣、床上用品的保温材料的棉花、羽毛等因防羽绒刺出性织物而不用被过度压缩,所以能提高空气保持率。利用这种作用,就能达到更优异的保温效果。
另外,伞布优选为密度高、耐水性好、且携带方便的聚酯织物。当以质量轻、密度高、具有柔韧性的聚酯织物作为伞布时,由于密度高、厚度薄,所以,能使布帛的体积变小,减小折叠时的体积,这样就能够得到便携性好的雨伞。另外,由于现有的折叠伞的伞布缺乏柔韧性,容易在折痕部分裹入多余的空气,因此,存在着如果不沿着事先设计好的折痕折叠,就不能充分缩小体积,使折叠需要花费较多时间的问题。
另外,帐篷面、便装、外套等使用质量轻、密度高、柔韧性好的聚酯织物时,因其便携性、保温性、轻质性优异,触感方面也能达到良好的性质,所以优选。
使布帛变轻的方法已知有例如使用中空纤维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但是,这类中空纤维尽管质量轻,但厚度不够薄,因此存在便携性差、缺乏压缩性等问题。另外,制品为中空时,就还存在同样纤度下撕裂强度减弱的问题。
使布帛变轻的其它方法还可以举出使用比现有的聚酯复丝更细的极细聚酯复丝的方法。但是,由极细的聚酯复丝形成的织物的撕裂强度不充分,因此不能制成具有能适用于上述各种用途的性能的织物。另外,还具有难以达到柔韧性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09463号公报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根据上述情况,提供一种使用比现有的聚酯复丝更细的极细聚酯复丝,质量轻、密度高、具有柔韧性,并具有足够的撕裂强度的聚酯织物。
本发明的聚酯织物的总覆盖系数为1500以上,单位面积重量为45g/m2以下,其特征在于,由总纤度为25dtex(分特)以下、单丝纤度为2.0dtex以下的聚酯复丝A和总纤度为35dtex以上的复丝B构成,在经向、纬向各自的丝排列是,B丝/A丝的丝组成比率为1/4~1/20(根数比),A丝和B丝的间距为7mm以下。
上述B丝优选为并丝。
上述聚酯织物优选为经过轧光加工的织物,经纬的撕裂强度为7N以上,透气度为1.2cc/cm2/sec以下。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伞布,其特征在于,由上述聚酯织物构成。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防羽绒刺出性织物,其特征在于,由上述聚酯织物构成。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保温性材料,其特征在于,由袋体和装填在上述袋体中的保温材料构成,该袋体由防羽绒刺出性织物构成,该防羽绒刺出性织物由上述聚酯织物构成。
下面,具体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的聚酯织物是采用极细的聚酯复丝A(下文将其简单记作“A丝”)和总纤度为35dtex以上的复丝B(下文将其简单记作“B丝”)而形成的织物,是一种质量轻、密度高、柔韧性优异,并且撕裂强度优异的织物。由于质量轻且密度高,因此,能够得到厚度薄的聚酯织物。
本发明利用极细的聚酯复丝A实现质量轻、密度高的目的,同时,按照一定比例使用总纤度为35dtex以上的复丝B,就能够得到改善撕裂强度等物性,并具有适用于上述目的的性质的聚酯织物。
本发明中的上述A丝的总纤度为25dtex以下、单丝纤度为2.0dtex以下。只要总纤度和单丝纤度在上述范围内,则对构成上述A丝的纤维(filament)根数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10~30根左右。
当上述A丝的单丝纤度高于2.0dtex时,形成缺乏柔韧性的织物,且不能得到具有所需高密度的聚酯织物。优选为上述单丝纤度为1.3dtex以下。当上述A丝的总纤度高于25dtex时,所得聚酯织物的厚度增加,难以实现质量轻的目的。上述总纤度优选为23dtex以下。
对上述A丝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例如将能使乙二醇与对苯二甲酸在减压高温环境下缩聚的聚酯片熔融纺丝之后,实施卷取、拉伸的方法等现有的公知方法。由于本发明所用的聚酯复丝A的单丝纤度为2.0dtex以下,因此优选为注意将卷取、拉伸时的张力降低到比一般情况下还低等的条件设定。上述聚酯复丝A的截面既可以是圆形截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截面。
本发明的聚酯织物在经纬双向的排列中,不仅具有上述A丝,而且具有总纤度为35dtex以上的复丝B。由于在经纬双向的排列中含有上述B丝,所以能提高极细的聚酯复丝A的织制性以及所得织物的撕裂强度。
对构成上述B丝的纤维的纤维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聚酯复丝、聚酰胺复丝等合成纤维。其中,由于所得聚酯织物表面的凹凸减少,所以特别优选为收缩率等物性与A丝为同等程度的聚酯复丝。更具体而言,收缩率之差优选为5%以下。只要上述B丝的总纤度为35dtex以上,则对构成单丝的纤度就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40~60dtex。另外,上述B丝既可以是圆形截面,也可以是三角形截面、扁平截面等其他形状截面,可以是透明丝、半消光丝、全消光丝中的任一种。另外,上述B丝可以是导电丝,也可以是在纤维中含有碳黑、白色系导电成分等导电成分的导电丝、在纤维表面经过了镀敷金属等处理的导电丝中的任一种。
对上述B丝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单丝,更优选为双股丝、三股丝、四股丝等并丝。通过使用上述并丝,就能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聚酯织物的撕裂强度。
本发明的聚酯织物中的上述B丝/A丝的丝构成比率为1/4~1/20(根数比)。如果B丝的构成比率过大,就不能充分达到质量轻、厚度薄的本发明的目的。而如果A丝的构成比率过大,就达不到足够的撕裂强度。上述丝构成比率优选为1/4~1/15(根数比)。另外,本发明的丝构成比率表示的是经线、纬线各自的丝构成中的构成比率。即意味着分别构成经线、纬线的B丝/A丝的构成比率均为1/4~1/20(根数比)的范围内。
另外,本发明的聚酯织物中的上述A丝和B丝的间距为7mm以下。当上述间距大于7mm时,有可能达不到并用B丝的效果。上述间距优选为3.5mm以下。另外,上述间距也与丝构成比率一样,意味着分别构成经线、纬线的B丝/A丝的间距均在7mm以下。
另外,排列A丝和B丝各自的丝时,只要满足上述丝构成比率和间距,则既可以是具有相同构成单元的排列,也可以是随机排列。作为重复的构成单元,例如,既可以是以m根A丝配n根B丝为一个构成单元,重复排列,使A丝与B丝总是以相同间隔排列;也可以是以依次排列的m根A丝、n根B丝、o根A丝、p根B丝为一个构成单元,重复排列(m、n、o、p均为1以上的整数)。也可以酌情采用预期的排列,得到与用途相应的富有美感和外观性的织物。
本发明的聚酯织物的总覆盖系数为1500以上。由于本发明品为总覆盖系数在1500以上的高密度织物,所以,是透气度小、手感好、防羽绒刺出性优异的聚酯织物。当上述总覆盖系数小于1500时,不能充分填满组织间的空隙,手感、防羽绒刺出性劣化,因此不优选。上述总覆盖系数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2000,更优选为1950,特别优选为1900。另外,上述总覆盖系数更优选为1600以上。本发明的总覆盖系数是指在经向和纬向各自的覆盖系数(CF)之和。另外,经向与纬向各自的覆盖系数表示如下。
CF=(段纤度)1/2×(段根数/2.5cm)
上述聚酯织物是单位面积重量在45g/m2以下的轻量聚酯织物。即,具有上述构成的聚酯织物,不仅是单位面积重量在45g/m2以下的轻量聚酯织物,而且是具有优异的撕裂强度的织物。当单位面积重量高于45g/m2时,便携性、致密性等性能会很差。上述单位面积重量优选为40g/m2以下。
另外,本发明的聚酯织物还因为能够形成厚度为0.065mm以下的薄型织物而为优选技术方案。即,能够得到在使用中空纤维的轻量化工艺中得不到的薄型织物,由此能得到便携性、致密性优异的织物。
对上述聚酯织物的组织没有特别限定,可采用公知的任意组织。上述组织可以举出例如平纹织或其变化织、斜纹织或其变化织等。
本发明的聚酯织物优选撕裂强度为7N以上。上述撕裂强度低于7N时,存在不能保证足够的强度的倾向。上述撕裂强度根据JIS L 10968.15.5D法(摆锤法)测得的性能。上述撕裂强度更优选为9N以上。另外,上述撕裂强度在经向和纬向上的测量值不同,但更优选为两个方向上的撕裂强度为7N以上。
本发明的聚酯织物也可以是经过精练加工、轧光加工、防水加工、不透气性加工、染色加工等常见后处理工序的织物。进行这些处理时的处理条件、处理方法等可按照常用方法进行。
在上述处理中,优选实施轧光加工。通过实施上述轧光加工,就能填埋上述聚酯织物的间隙,提高防水性、保温性等性能。经过了上述轧光加工的聚酯织物可以用作例如伞布、防羽绒刺出性织物等。
上述轧光加工过程的行走速度、加热辊的负载、加热辊的表面温度等设定条件是根据机织组织上的聚酯复丝的分布状态、聚酯复丝的形状和物性、希望得到的织物的要件等需要进行调节的事项,例如,优选为行走速度在20~30m/分钟左右、加热辊负载为25~60吨、加热辊的表面温度为180℃左右。实施上述轧光加工前,也可依次进行通常的精练加工、预处理(preset)加工。
对上述聚酯织物进行轧光加工时,优选为加工后的聚酯织物的撕裂强度为7N以上、更优选为9N以上。另外,经过上述轧光加工的聚酯织物优选为透气度在1.2cc/cm2/sec以下。上述透气度的测定按照JIS L-1096(Frajour形法)进行测试。透气度小的聚酯织物可达到优异的保温性、防羽绒刺出性、耐水性。在实施上述轧光加工的情况下,由于按照精练→热定形→染色→润饰→轧光加工的工序进行处理,可容易得到具有预期物性的聚酯织物,因此优选。
由上述聚酯织物构成的伞布也是本发明的内容之一。上述聚酯织物如上所述,质量轻、密度高、且厚度薄,所以作为伞布所必需的耐水性、致密性等性能优异。另外,由于柔韧性也很优异,所以,能够抑制折叠时布帛裹入空气,能够使制品体积很小,得到便携性好的雨伞。
由上述聚酯织物构成的防羽绒刺出性织物也是本发明内容之一。上述聚酯织物密度高,因此具备高气密性。所以,使用上述防羽绒刺出性织物而形成的保温性材料便具备了高保温性能。另外,由于上述防羽绒刺出性织物能够形成质量轻、厚度薄、质地柔软的制品,所以不会过度压缩其中塞满的棉、羽毛等保温材料。因此,上述保温材料能够在裹入大量空气的状态下装填。这样,就能使所得保温性材料具备优异的保温性能,同时,还能使制品质量很轻。
本发明还涉及由袋体和装填在上述袋体中的保温材料构成的保温性材料,该袋体由至少一部分使用防羽绒刺出性织物而构成,该防羽绒刺出性织物由上述聚酯织物构成。本发明的保温性材料包括被褥、枕头等床上用品,鸭绒衣等衣物等。上述保温性材料因保温性能优异、质量轻,因此是具有优异性质的材料。
至少一部分使用上述聚酯织物而构成的袋体既可以整个表面使用上述聚酯织物,也可以一部分与其它织物并用而得到。上述保温材料可使用在通常的保温性材料中所使用的保温材料,例如棉等天然纤维绵,由酯化绵等化纤构成的绵,以及羽毛等。上述保温性材料可采用常用方法进行制造。
上述聚酯织物还可用作帐篷面、便装、外套等其它制品的面料、衬料等。
由于本发明的聚酯织物具有极细的聚酯复丝,因此是达到了质量轻、密度高的性能,保温性、防水性、致密性、防羽绒刺出性优异的织物。另外,由于本发明的聚酯织物使用了总纤度为35dtex以上的B丝,所以就能具备仅含有极细的聚酯复丝所不可能具备的优异的撕裂强度。另外,由于使用上述B丝,所以能够以高效率对极细的聚酯复丝进行织制。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进一步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仅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1采用经线A丝为22/12的聚酯复丝(钟纺合纤株式会社制)、经线B丝为22/12的聚酯复丝(钟纺合纤株式会社制)的双股合并的双股丝,纬线A丝为22/24的聚酯复丝(钟纺合纤株式会社制)、纬线B丝为44/18的聚酯复丝(钟纺合纤株式会社制),经线、纬线各自的A丝和B丝的比率为12∶1、11∶1,得到抗撕裂塔夫绸(rip-stop taffeta)织物。对所得织物进行精练加工、热定形加工(190℃)、染色加工(130℃)、以及润饰加工(160℃)之后,在190℃、加热辊负载27吨、行走速度25m的条件下进行轧光加工。测定所得织物的总覆盖系数、透气度、撕裂强度、单位面积重量、A丝与B丝的间距、厚度等,结果示于表3。另外,所用A丝和B丝具有表1所示的纤度和形状。
实施例2~11、比较例1~15除所用的A丝、B丝、丝构成比率等按照表2所示变化之外,其它与实施例1一样,制成织物,进行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实施例12采用经线A丝为22/12的聚酯复丝(钟纺合纤株式会社制)、经线B丝为22/12的聚酯复丝(钟纺合纤株式会社制)的双股合并的双股丝,纬线A丝为22/24的聚酯复丝(钟纺合纤株式会社制)、纬线B丝为56/24的聚酯复丝(钟纺合纤株式会社制),经线、纬线各自的A丝和B丝的比率为16∶2、20∶2,得到双面抗撕裂塔夫绸(doublerip-stop taffeta)织物。另外,经向上A丝14根、B丝1根、A丝2根、B丝1根依次重复排列,纬向上A丝18根、B丝1根、A丝2根、B丝1根依次重复排列。对所得织物进行精练加工、热定形加工(190℃)、染色加工(130℃)、以及润饰加工(160℃)之后,在190℃、加热辊负载27吨、行走速度25m的条件下进行轧光加工。测定所得织物的总覆盖系数、透气度、撕裂强度、单位面积重量、A丝与B丝的间距、厚度等,结果示于表3。另外,所用的A丝和B丝具有表1所示纤度和形状。且所得织物的抗撕裂线(rip-stop line)为双股线,富有外观变化的织物。
另外,根据下述方法对所得织物的防羽绒刺出性、柔软性、羽绒开松性、致密性进行了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防羽绒刺出性将两片12cm见方的织物对合,其中塞入1g羽毛,形成10cm见方,将两片织物缝合。然后,用手对折成两片,评价防羽绒刺出性。
织物表面刺出羽毛数为0~1个○刺出羽毛数为2~5个△刺出羽毛数为6个以上×柔软性根据JIS L-1096刚柔性测定,根据6.19.4D法(heart loop法)进行评价。基准如下所示。
○70mm以上(柔软)×60mm以上~低于70mm(坚硬、刚硬)××低于60mm(非常硬)羽绒开松性(down opening tendency)将两片12cm见方的织物对合,其中塞入1g羽毛,形成10cm见方,将两片织物缝合。测定此时的最大厚度.
厚度为30mm以上○厚度为25mm以上~低于30mm×厚度低于25mm××致密性将16cm×16cm的织物叠四折,叠成大约2cm见方,加载4g重量,测定此时的厚度。
○低于4mm×4mm以上××6mm以上表1

表2

表3

根据表3,本发明的聚酯织物具有仅使用极细的聚酯复丝所不可能达到的优异的撕裂强度,其是防羽绒刺出性、柔软性、羽绒开松性、以及致密性优异的织物。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根据本发明,可得到质量轻且撕裂强度高的聚酯织物。由于本发明的聚酯织物是保温性、防水性、致密性、防羽绒刺出性优异的织物,因此可适合用作伞布、保温性材料等。
权利要求
1.一种聚酯织物,总覆盖系数为1500以上,单位面积重量为45g/m2以下,其特征在于由总纤度为25dtex(分特)以下、单丝纤度为2.0dtex以下的聚酯复丝A和总纤度为35dtex以上的复丝B构成,在经向、纬向各自的丝排列是,B丝/A丝的丝构成比率为1/4~1/20(根数比),A丝和B丝的间距为7mm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织物,其特征在于B丝为并丝。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酯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织物是经过轧光加工的织物,经纬的撕裂强度为7N以上,透气度为1.2cc/cm2/sec以下。
4.一种伞布,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酯织物构成。
5.一种防羽绒刺出性织物,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酯织物构成。
6.一种保温性材料,其特征在于由袋体和装填在所述袋体中的保温材料构成,该袋体由防羽绒刺出性织物构成,该防羽绒刺出性织物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酯织物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酯织物,总覆盖系数为1500以上,单位面积重量为45g/m
文档编号D06C15/02GK1954105SQ200580010770
公开日2007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31日
发明者柴冈浩, 高比良淳 申请人:Kb世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