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394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绒毛织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毛分缕性良好的具有与天然毛皮等同手感的绒毛(立毛)织物制品。
背景技术
通常,构成天然毛皮的立毛纤维是由根部粗大、尖部细的较长的长刺毛(guard hair)以及细且长度较短的底层毛(ground hair)所形成的,具有柔软且恢复性良好的质量风格(手感等)。与此相反,一直以来大量地公开和上市的是合成纤维所形成的绒毛织物商品。但是,由于构成原料的纤维在长度方向具有均匀的粗度,因此如果使用与天然毛皮的根部同样粗的合成纤维,则纤维的柔软度显著受损,而如果使用与尖部的粗度同样粗度的纤维,则会形成缺乏硬挺度的质量风格。因此,现状是,由于这些原因,没能得到与天然毛皮等同手感的绒毛产品。
相应地,迄今为止也公开了各种现有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通过由纤维—纤维间的摩擦系数为0.230以下的收缩性纤维与具有扁平或椭圆截面的非收缩性纤维构成的绒毛织物,能够满足柔软感、膨松性和立毛(standing hair)状等全部性能。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沿着在表面具有凹凸形状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的纤维截面外周具有恒定的中心线粗度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由聚硅氧烷处理得到的效果,结果得到具有非常良好的兽毛状质量风格的纤维。
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使用异形截面纤维和将纤维尖端裂开的方法等各种方案。例如,如专利文献3所示,公开了下述技术通过利用将尖端部分开纤的Y字截面纤维,对纤维的截面施加作用力以将尖端部分开纤,具有虽然根部的粗大但是手感柔软的独特质量风格。
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由异形截面纤维形成的绒毛织物制品表现出天然毛皮的质量风格,其中所述纤维是具有特定的单纤维纤度的纤维,且以该纤维纤度与截面的二次矩满足特定的关系的哑铃形、Y字形、十字形截面为代表例。
在专利文献5、专利文献6、专利文献7中,公开了涉及下述绒毛织物的技术该绒毛织物通过使用具有特定的扁平比、纤度、以及由这些纤维截面形状所产生的纤维表面的凹凸数量和大小的绒毛用原棉,则具有毛分缕性、蓬松性和柔软手感。
进而,在专利文献8中,记载了将纤维截面形状形成异形截面形状,在刺毛部分使用控制了纤维截面形状的纤维,结果得到显示出特定厚度一压缩应力特性的手感优良的绒毛织物。
但是,这样得到的绒毛织物、或者使用这些原棉制成的绒毛织物不能充分满足柔软感、丰满感和恢复性。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8-26028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11-21769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1-51564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11-217725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8-260234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9-78375号公报专利文献7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9-78378号公报专利文献8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10-158959号公报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毛分缕性优良且具有与天然毛皮等同的手感的绒毛织物制品。
本发明涉及一种绒毛织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相对于构成整个绒毛部分的纤维为40~80重量%的丙烯酸系纤维(A)和相对于构成上述整个绒毛部分的纤维为20~60重量%的丙烯酸系纤维(B),且平均绒毛长度为12~30mm;其中,所述丙烯酸系纤维(A)的纤维截面为扁平比在9~15的范围内的扁平形,纤度为6~10dtex,且在与纤维表面的纤维轴垂直的方向上具有0.25~1.5μm的凹凸;所述丙烯酸系纤维(B)具有扁平比在1~4的范围内的纤维截面,且纤度为2~8dtex。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涉及权利要求2所述的绒毛织物,其包含相对于构成整个绒毛部分的纤维为5~25重量%的丙烯酸系纤维(C),该丙烯酸系纤维为扁平比在3~15的范围内的扁平形,且纤度为12~33dtex。
另外,这时的该丙烯酸系纤维(B)优选为非收缩性丙烯酸系纤维。并且,构成该丙烯酸系纤维(A)的聚合物的丙烯腈重量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但更优选为30~70重量%。
优选的特征在于在该丙烯酸系纤维(B)的纤维表面上附着有机聚硅氧烷。在与该丙烯酸系纤维(A)的纤维表面的纤维轴垂直的方向上形成的凹凸通过由纤维素衍生物形成,从而使得本发明的效果变得明显。
根据本发明的绒毛织物,能够得到天然毛皮所具有的良好的毛分缕性。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绒毛织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相对于构成整个绒毛部分的纤维为40~80重量%的丙烯酸系纤维(A)和相对于构成上述整个绒毛部分的纤维为20~60重量%的丙烯酸系纤维(B),且平均绒毛长度为12~30mm;其中,所述丙烯酸系纤维(A)的纤维截面为扁平比在9~15的范围内的扁平形,纤度为6~10dtex,且在与纤维表面的纤维轴垂直的方向上具有0.25~1.5μm的凹凸;所述丙烯酸系纤维(B)具有扁平比在1~4的范围内的纤维截面,且纤度为2~8dtex。
其中所谓的扁平比是指纤维截面的长轴的长度与短轴的长度之比,更具体地说,是通过长轴的长度除以短轴的长度所得的值来表示的。另外,所谓的扁平形是指,从椭圆形、交叉圆形、茧形、圆形、狗骨头形、和带形之中选择的截面形状。
当该丙烯酸系纤维(A)的扁平比小于9时,尽管也与混用的纤维的纤度相关,但当混用的纤维的纤度细时引起收敛,绒毛织物的毛分缕性有恶化的倾向,而如果扁平比超过15,则由于该丙烯酸系纤维(A)的纤度较小,因此绒毛织物存在缺乏恢复性的倾向。
所谓缺乏恢复性是指,从绒毛织物的正上方从垂直方向施加负荷,之后即使取走该负荷,构成绒毛的纤维也难以从被压缩的状态恢复到初始的状态。
另外,当纤度小于6dtex时,由于丙烯酸系纤维(A)的扁平比较高,因此缺乏丰满感、回弹性变差,而如果超过10dtex,则会有变得手感稍硬的倾向,故不优选。
另外,当在与该丙烯酸系纤维(A)的纤维表面的纤维轴垂直的方向形成的凹凸小于0.25μm时,即使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纤维组成,也会在绒毛织物中产生粘着等,难以发挥良好的毛分缕性,与现有的产品没有明显的差别。另一方面,当超过1.5μm时,手感毛茸不平(roughness),并且纤维本身容易发生断裂,纺织性等加工性有变差的倾向。
当这样的丙烯酸纤维(A)的构成比例相对于构成整个绒毛部分的纤维小于40重量%时,在绒毛织物中,不能发挥规定了纤维截面形状、纤度、表面凹凸的所述丙烯酸系纤维(A)的特征,且与现有产品没有区别而不具有良好的毛分缕性;而当为80重量%以上时,毛条强度变差,梳理等的加工性降低,而且所形成的绒毛织物也缺乏丰满感和回弹性。
优选的实施方式是,以相对于构成整个绒毛部分的纤维为40~80重量%、更优选50~75重量%的比例含有所述丙烯酸系纤维(A),且以相对于构成整个绒毛部分的纤维为20~60重量%、优选20~50重量%的比例含有丙烯酸系纤维(B),其中该丙烯酸系纤维(B)具有扁平比为1~4、优选为1.5~3.5范围内的纤维截面,纤度为2~8dtex、更优选为3~5.7dtex。
如果该丙烯酸系纤维(A)的比例相对于构成整个绒毛部分的纤维小于40重量%,则由于上述理由,与现有产品没有差别而不具有良好的毛分缕性,而当超过80重量%时,在与绒毛织物接触时,混合使用了该丙烯酸系纤维(B)的效果小,缺乏丰满感和恢复性。
另外,如果该丙烯酸系纤维(B)的纤维截面的扁平比超过4,则当与该丙烯酸系纤维(A)混合使用时,构成绒毛部分的所有的纤维的扁平比变大,缺乏丰满感,回弹性也变弱。
当纤度小于2dtex时,由于混合的该丙烯酸系纤维(A)的扁平比大,因此也还是缺乏丰满感、回弹性也变弱。另一方面,当纤度超过8dtex时,尽管混合使用的该丙烯酸系纤维(A)的扁平比大,但是通过与它们混合使用,会有产生硬的手感的倾向。
当该丙烯酸系纤维(B)的混合比例相对于构成整个绒毛部分的纤维小于20重量%时,当与绒毛织物接触时,混合使用丙烯酸系纤维(B)的效果小,缺乏丰满感和恢复性,而如果超过60重量%,则混合丙烯酸系纤维(A)的效果小,则具有收敛倾向,不能表现出良好的毛分缕性。
更优选的实施方式是,包含相对于构成整个绒毛部分的纤维为5~25重量%、优选为10~20重量%的丙烯酸系纤维(C)所形成的绒毛织物,其中所述丙烯酸系纤维(C)具有扁平比为3~15、优选为6~13的纤维截面,纤度为12~33dtex、优选为15~25dtex。
混合使用该丙烯酸系纤维(C)的目的和效果是,为了显示出天然毛皮所具有的刺毛感,在考虑这些的情况下,当扁平比小于3时,由于该丙烯酸系纤维(C)的纤度粗大,所以产生了刺毛感的程度以上的硬的手感,另一方面,当扁平比为15以上时,由于该丙烯酸系纤维(C)的纤度比较大,因此感觉到纤维截面被突出的视觉上的异物感。这里所述的刺毛感是指在与天然毛皮接触时能够感受到的柔软手感中也能感觉到的立毛感。
另外,当纤度小于12dtex时,难以表现出作为所期望的效果的刺毛感,而当纤度为33dtex以上时,则单纤维纤度粗大,产生硬的手感等。
这时,当相对于构成整个绒毛部分的纤维的该丙烯酸系纤维(C)的比例小于5重量%时,混合丙烯酸系纤维(C)的效果不充分,反之,当为25重量%以上时,由于该丙烯酸系纤维的纤度大,则会产生刺毛感的程度以上的有异物混入这样的擦刮的手感,故不优选。
另外,本发明的优选的绒毛织物的形态的是,平均绒毛长度的范围是,绒毛值用的下限值为12mm、优选为13mm、更优选为15mm,上限值为30mm、优选为28mm、更优选为25mm。而关于平均绒毛长度的下限值,如果绒毛长度小于12mm时,变得手感硬,故不优选;当绒毛长度为12mm时,手感稍变硬,但是不会对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的兼具柔软感和丰满感产生显著的损害。绒毛长度为13mm是兼具柔软感和丰满感的下限值。另外,当绒毛长度为15mm时,可以得到同时兼具最佳柔软感和丰满感的绒毛织物。另一方面,关于绒毛长度的上限值,如果绒毛长度超过30mm,则缺乏回弹性,故不优选;当绒毛长度为30mm时,极为柔软,但是达到了回弹性的极限值。当绒毛长度为28mm时能够得到良好的回弹性,绒毛长度为25mm时能够得到最佳的回弹性和柔软感。这样,最佳的绒毛织物的形态是,绒毛长度为15~25mm范围内的绒毛织物。
另外,该丙烯酸系纤维(B)更优选为非收缩性丙烯酸系纤维。当该丙烯酸系纤维(B)为收缩性纤维时,由于该绒毛制造工序的拉幅所引起的该收缩性纤维的收缩,以卷入该丙烯酸系纤维(A)的形式较多地出现收缩,同时还有损害绒毛根部的毛分缕性的倾向。
这时的非收缩性纤维是指干热收缩率小于5%的纤维。干热收缩率是通过如下方法得到的值首先,在8.83×10-3cN/dtex的负荷下测定收缩前的纤维的样品长度(Lb),接着,在无负荷状态下在均匀加热的烘箱中对该纤维样品进行130℃×20分钟的处理,将此时的收缩后的样品长度记为La,通过下式计算干热收缩率(%)=[(Lb-La)/Lb]×100另外,构成本发明的丙烯酸系纤维(A)的聚合物的丙烯腈重量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但更优选为30~70重量%的丙烯腈,这时是含有65~2重量%的可与丙烯腈共聚的其他的乙烯基系单体以及0~10重量%的可与它们共聚的含磺酸基的乙烯基系单体的共聚物。作为上述可与丙烯腈共聚的乙烯基系单体,包括以氯乙烯、偏二氯乙烯、溴乙烯、偏二溴乙烯等为代表的卤代乙烯和偏二卤代乙烯类;以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为代表的不饱和羧酸类以及它们的盐类;以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代表的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以甲基丙烯酸甘油酯等为代表的不饱和羧酸的酯类;以乙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等为代表的乙烯酯类;以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等为代表的乙烯基系酰胺类;甲代烯丙基磺酸、其他乙烯基吡啶、甲基乙烯基醚、甲基丙烯腈等已知的乙烯基化合物,也可以是这些化合物的1种或2种以上共聚而得到的丙烯酸系共聚物。
另外,作为上述含磺酸基的乙烯基系单体,可以使用苯乙烯磺酸、对苯乙烯磺酸、烯丙基磺酸、甲代烯丙基磺酸、对甲基丙烯酰氧基苯磺酸、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磺酸、或者它们的金属盐类或胺盐类等。
另外,可以通过在形成本发明的绒毛织物的所述丙烯酸系纤维(B)的表面上附着有机聚硅氧烷使得本发明的效果变得更明显。这时,无论是在丙烯酸系纤维(A)上附着或者不附着该有机聚硅氧烷,都没有问题。
作为上述有机聚硅氧烷,优选使用从聚二甲基硅氧烷、氨基改性聚硅氧烷、环氧改性聚硅氧烷和羧基改性聚硅氧烷之中选择的至少一种。上述有机聚硅氧烷是以处理液的形式附着在纤维表面上的,通过在附着处理液之后在9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处理能够进一步发挥柔软的效果,该处理温度的更优选的温度范围为100℃以上。另外,以上述有机聚硅氧烷为主体的处理液从其粘度调节和经时稳定性方面考虑优选为是以表面活性剂将有机聚硅氧烷乳化在水中而得到的溶液。进而,为了增加与纤维的亲和性,该乳化状处理液的粘度优选为500cp(常温)以下。有机聚硅氧烷在纤维表面上的附着量相对于纤维重量为0.01~0.7重量%,优选为0.03~0.5重量%。当小于0.01重量%时,滑溜感小,难以产生天然毛皮的质量风格,而如果超过0.7重量%,则会有发粘的感觉,可能会损害质量风格。
在形成本发明的绒毛织物的所述丙烯酸系纤维(B)的纤维表面的纤维轴方向上形成的凹凸通过使用纤维素衍生物形成,使得本发明的效果变得明显。作为上述纤维素衍生物,更优选为乙酸纤维素、丙酸纤维素、丁酸纤维素等纤维素酯。
实施例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受到这些实施例的任何限制。在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之前,首先对分析测试条件和评价方法进行说明。
(1)纤度测定纤度通过使用自动振动式纤度测定机Denior Computer DC-11(Search控制电气公司制造)测定,使用样品数n=25的平均值。
(2)扁平比测定使用S-3500 N扫描电子显微镜(日立制作所制造),观察用IonCoater IB-3型(Eiko工程公司制造)蒸镀了Au的纤维截面,测定纤维截面的长轴宽度和短轴宽度,长轴宽度和短轴宽度使用n=25的平均值,从该长轴宽度和短轴宽度求得扁平比=长轴宽度/短轴宽度。
(3)纤维表面的高低差的测定使用双面胶将一根纤维在非紧绷状态下固定在载玻片上,使用Kyence公司制造的激光显微镜,对与纤维轴方向垂直的方向的10个部位进行测定。凹凸的测定方法如下通过以纵轴表示凹凸高度、以横轴表示纤维外周方向的长度,从而将纤维表面的形状以波形化来表示。这时,凸部的最大值的5点平均值与凹部的最小值的5点平均值的差为高低差。这时的1个部位的测定范围均为10μm,并以10个部位的平均值作为高低差。另外,这些值是通过设定0.08mm的截距值来进行自动斜率补正的值。探针显微镜的测定条件为物镜150倍;内透镜20倍,扫描间距0.05μm.
(4)长毛绒织物的制作针对所得到的纤维,进行施加油剂、机械卷曲和剪切等必要的处理和操作。这时的机械卷曲是指,通过齿轮卷曲法或者填料盒法等已知的方法得到的卷曲,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但作为优选的卷曲形状,卷起度为4~15%,优选为5~10%。以卷曲的齿数计算,优选为6~15齿/英寸,更优选为8~13齿/英寸。上述卷曲度是通过以JIS-L1074为代表的测定方法测得的。然后,剪切这些纤维,使用棉条编织机编制成织物。接着,在120℃下进行预抛光处理和预抽摺(preshirring)处理,使得绒毛长度变一致,然后在绒毛的背面通过丙烯酸酯系粘接剂进行背面涂布。然后进行155℃的抛光,接着进行刷绒,进而进行135℃、120℃、90℃的抛光和抽摺的组合(每个工序各2次),通过除去立毛表层部分的卷曲,制成具有恒定绒毛长度的立毛织物。
(5)绒毛织物的手感评价针对上述制成的绒毛织物,从毛分缕性的观点考虑进行分4级评价的手感感官评价,并按照如下基准进行评价。
◎具有良好的毛分缕性,提供极接近天然毛皮的手感。
○具有良好的毛分缕性,提供接近天然毛皮的手感。
△和天然毛皮相比毛分缕性稍差。
×毛分缕性不足,与天然毛皮不相符。
(6)平均绒毛长度的测定将构成绒毛织物的绒毛部分的纤维垂直竖立起来以使得绒毛整齐地并排,通过使用游标卡尺,分别在10个部位测定从构成绒毛部分的纤维的根部到长绒毛部分或者短绒毛部分的尖端的各自长度(不是从绒毛织物的背面测定的长度),将其平均值作为平均绒毛长度。
(制造例1~5)将由49重量份的丙烯腈、50重量份的氯乙烯和1重量份的苯乙烯磺酸钠所形成的丙烯酸系共聚物溶解在丙酮中,进而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上述丙烯酸系共聚物,加入2.3重量份的粒度分布为0.8μm以下且分散性良好的二氧化钛[堺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A-160]和2.5重量份的乙酸纤维素,形成纺丝原液,将其通入孔径为0.04×0.65mm、孔数为7133的纺丝喷头,并在丙酮浓度为30%的水溶液所形成的凝固浴槽中进行湿式纺丝,接着通入丙酮浓度为35%和25%的水溶液的两个浴槽并拉伸2.0倍,然后在75℃的水洗浴槽中,进行与上述拉伸共计为3.0倍的一次拉伸。然后,对所得到的纤维施加油剂,然后在125℃的气氛下进行干燥,进而在125℃下拉伸直至最终拉伸度为6.5倍,接着,通过在145℃的干燥气氛下进行缓和热处理而得到7.8dtex(制造例1)、5.6dtex(制造例 2)、6.5dtex(制造例3)、9.5dtex(制造例4)、11dtex(制造例5)的纤维。这时的扁平比均为12。
(制造例6)使用与制造例1相同的纺丝原液,通过孔径为0.05×0.43mm、孔数为8333的纺丝喷头,在与制造例1相同的纺丝条件下,得到7.8 dtex、扁平比为7.6的纤维。
(制造例7)除了不加入二氧化钛和乙酸纤维素作为添加物之外,在与制造例1同样的条件下进行制造,得到7.8dtex、扁平比为12的纤维。
(制造例8)将由93重量份的丙烯腈、7重量份的乙酸乙烯酯形成的丙烯酸系共聚物溶于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进而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上述丙烯酸系共聚物,加入2.0重量份的粒度分布为0.8μm以下且分散性良好的二氧化钛[堺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A-160],形成纺丝原液,将其通入孔径为0.04×0.65mm、孔数为7133的纺丝喷头,并在DMAc浓度为60%的水溶液所形成的凝固浴槽中进行湿式纺丝,进行1.6倍的拉伸。接着,在沸水中洗涤该凝固丝以洗去溶剂并同时拉伸5.0倍,然后使用130℃的热辊进行干燥。然后,在2.5Kg/cm2G的加压水蒸气气氛下进行缓和热处理以得到7.8dtex的纤维。这时的扁平比为13。
制造例1~8得到的纤维的组成和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在表中所示的聚合物组成中,AN表示丙烯腈,VCL表示氯乙烯,VAc表示乙酸乙烯酯,DMAc表示二甲基乙酰胺。
下面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所使用的纤维的“Kanekalon(注册商标)”RCL和Fankle H105为丙烯酸系非收缩纤维,“Kanekalon(注册商标)”AH为使丙烯酸系非收缩纤维附着有机聚硅氧烷而得到的。另外,“Kanekalon(注册商标)”AHD为使丙烯酸系收缩纤维附着有机聚硅氧烷而得到的。
(实施例1、2)对制造例1得到的纤维施加卷曲,然后剪切成38mm。接着,以0.30g/cm3的填装密度将该纤维填装到Obereyer染色机中,进行染色处理。这时的染色配方为0.0228%omf的Maxilon Yellow 2RL 200%、0.0075%omf的Maxilon Red GRL 150%、0.0063%omf的MaxilonBlue GRL 300%(以上由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制造)的染料与0.5%omf的Levenol WX(花王公司制造)和0.5g/L Ultra MT#100(Mitezima公司制造)的染色助剂混合而成的染色配方,从室温以3℃/分钟升温至98℃,保持该温度并染色60分钟。另一方面,在与上述相同的条件下对市售的丙烯酸系纤维“Kanekalon(注册商标)”AH(钟渊化学株式会社制造)进行染色,将它们以70重量%和30重量%(实施例1)、以及将它们以50重量%和50重量%(实施例2)的比例混合(即混纺),制成绒毛织物。这时的绒毛织物的最终的单位面积重量为650g/m2,实施例1的平均绒毛长度被整齐地剪切成18mm、实施例2的平均绒毛长度被整齐地剪切成22mm。所得到的绒毛织物如表2所示,均具有良好的毛分缕性,具有极接近天然毛皮的手感。
表2


另外,实施例1中所使用的“Kanekalon(注册商标)”AH为3.3dtex、38mm的纤维截面的扁平比为3,实施例2中所使用的“Kanekalon(注册商标)”AH为5.6dtex、38mm的纤维截面的扁平比为3。
(实施例3、4)针对制造例3和制造例4得到的纤维,和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卷曲处理、剪切、染色处理,进而将这些纤维和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染色的丙烯酸系纤维“Kanekalon(注册商标)”AH 3.3dtex、38mm(钟渊化学株式会社制造)以50重量%和50重量%的比例进行混合,制成绒毛织物。这时的绒毛织物的最终的单位面积重量为650g/m2,平均绒毛长度被整齐地剪切为18mm。所得到的绒毛织物如表2所示,均具有良好的毛分缕性,具有接近天然毛皮的手感。同样地,“Kanekalon(注册商标)”AH 3.3dtex、38mm的纤维截面的扁平比为3。
(实施例5)针对制造例1得到的纤维,和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卷曲处理、剪切、染色处理,进而将这些纤维和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染色的丙烯酸系纤维“Kanekalon(注册商标)”AH 3.3dtex、38mm(钟渊化学株式会社制造)和RCL 17dtex、51mm(钟渊化学株式会社制造)依次以60重量%、25重量%、15重量%的比例进行混合,制成绒毛织物。这时的绒毛织物的最终的单位面积重量为650g/m2,平均绒毛长度被整齐地剪切为18mm。所得到的绒毛织物如表2所示,均具有良好的毛分缕性,具有极接近天然毛皮的手感。同样地,“Kanekalon(注册商标)”AH 3.3dtex、38mm的纤维截面的扁平比为3,“Kanekalon(注册商标)”RCL17dtex、51mm的纤维截面的扁平比为7.5。
(制造例6)针对制造例1得到的纤维,和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卷曲处理、剪切、染色处理,进而将这些纤维和丙烯酸系纤维“Kanekalon(注册商标)”AHD(10)4.4dtex、32mm(钟渊化学株式会社制造)以50重量%和50重量%的比例进行混合,制成绒毛织物。这时的绒毛织物的最终的单位面积重量为550g/m2,平均绒毛长度被整齐地剪切为15mm。所得到的绒毛织物如表2所示,均具有良好的毛分缕性,具有接近天然毛皮的手感。同样地,“Kanekalon(注册商标)”AHD(10)4.4dtex、32mm的纤维截面的扁平比为3、收缩率为32%。
(实施例7)针对制造例8得到的纤维,和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卷曲处理、剪切、染色处理,进而将这些纤维和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染色的丙烯酸系纤维“Kanekalon(注册商标)”AH 3.3dtex、38mm(钟渊化学株式会社制造)以50重量%和50重量%的比例进行混合,制成绒毛织物。这时的绒毛织物的最终的单位面积重量为650g/m2,平均绒毛长度被整齐地剪切为18mm。所得到的绒毛织物如表2所示,均具有良好的毛分缕性,具有接近天然毛皮的手感。同样地,“Kanekalon(注册商标)”AH 3.3dtex、38mm的纤维截面的扁平比为3。
(比较例1)针对制造例1得到的纤维,和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卷曲处理、剪切、染色处理,进而将这些纤维和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染色的丙烯酸系纤维“Kanekalon(注册商标)”AH 3.3dtex、38mm(钟渊化学株式会社制造)以70重量%和30重量%的比例进行混合,制成绒毛织物。这时的绒毛织物的最终的单位面积重量为650g/m2,平均绒毛长度被整齐地剪切为35mm。所得到的绒毛织物如表2所示毛分缕性不充分,与天然毛皮不相符。同样地,“Kanekalon(注册商标)”AH 3.3dtex、38mm的纤维截面的扁平比为3。
(比较例2~5)针对制造例2和5~7得到的纤维,和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卷曲处理、剪切、染色处理,进而将这些纤维和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染色的丙烯酸系纤维“Kanekalon(注册商标)”AH 3.3dtex、38mm(钟渊化学株式会社制造)以70重量%和30重量%的比例进行混合,制成绒毛织物。这时的绒毛织物的最终的单位面积重量为650g/m2,平均绒毛长度被整齐地剪切为18mm。所得到的绒毛织物如表2所示,毛分缕性比天然毛皮稍差,或者毛分缕性不充分、与天然毛皮不相符。同样地,“Kanekalon(注册商标)”AH 3.3dtex、38mm的纤维截面的扁平比为3。
(比较例6)针对制造例1得到的纤维,和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卷曲处理、剪切、染色处理,进而将这些纤维和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染色的丙烯酸系纤维“Kanekalon(注册商标)”AH 3.3dtex、38mm(钟渊化学株式会社制造)以30重量%和70重量%的比例进行混合,制成绒毛织物。这时的绒毛织物的最终的单位面积重量为650g/m2,平均绒毛长度被整齐地剪切为18mm。所得到的绒毛织物如表2所示,毛分缕性比天然毛皮稍差。同样地,“Kanekalon(注册商标)”AH 3.3dtex、38mm的纤维截面的扁平比为3。
(比较例7~8)针对制造例1得到的纤维,和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卷曲处理、剪切、染色处理,进而将这些纤维和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染色的丙烯酸系纤维“Kanekalon(注册商标)”RCL 7.8dtex、38mm(钟渊化学株式会社制造)以70重量%和30重量%的比例进行混合(比较例7)、将这些纤维和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染色的丙烯酸系纤维“Fankle(注册商标)”H105 5.6dtex、38mm(三菱人造丝公司制造)以70重量%和30重量%的比例进行混合(比较例8),制成绒毛织物。这时的绒毛织物的最终的单位面积重量为650g/m2,平均绒毛长度被整齐地剪切为20mm。所得到的绒毛织物如表2所示,毛分缕性不充分、与天然毛皮不相符。另外,“Kanekalon(注册商标)”RCL 7.8dtex、38mm的扁平比为6.0,“Fankle(注册商标)”H105 5.6dtex、38mm的扁平比10.5。
根据本发明的绒毛织物,能够得到天然毛皮所具有的良好的毛分缕性,可以用于具有与天然毛皮同样的手感的布帛制品。
权利要求
1.一种绒毛织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相对于构成整个绒毛部分的纤维为40~80重量%的丙烯酸系纤维(A)和相对于构成上述整个绒毛部分的纤维为20~60重量%的丙烯酸系纤维(B),且平均绒毛长度为12~30mm;其中,所述丙烯酸系纤维(A)的纤维截面为扁平比在9~15的范围内的扁平形,纤度为6~10dtex,且在与纤维表面的纤维轴垂直的方向上具有0.25~1.5μm的凹凸;所述丙烯酸系纤维(B)具有扁平比在1~4的范围内的纤维截面,且纤度为2~8dtex。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绒毛织物,其包含相对于构成整个绒毛部分的纤维为5~25重量%的丙烯酸系纤维(C),该丙烯酸系纤维为扁平比在3~15的范围内的扁平形,且纤度为12~33dtex。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绒毛织物,其中,所述丙烯酸系纤维(B)为非收缩性丙烯酸系纤维。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绒毛织物,其中,构成所述丙烯酸系纤维(A)的聚合物包含30~70重量%的丙烯腈。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绒毛织物,其中,在所述丙烯酸系纤维(B)的纤维表面上附着有机聚硅氧烷。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绒毛织物,其中,在与所述丙烯酸系纤维(A)的纤维表面的纤维轴垂直的方向上形成的凹凸由纤维素衍生物形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但具有柔软手感而且丰满感和恢复性优良、并具有极类似天然毛皮的毛分缕性良好的手感的绒毛织物。即,本发明涉及一种绒毛织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相对于构成整个绒毛部分的纤维为40~80重量%的丙烯酸系纤维(A)和相对于构成上述整个绒毛部分的纤维为20~60重量%的丙烯酸系纤维(B),且平均绒毛长度为12~30mm;其中,所述丙烯酸系纤维(A)的纤维截面为扁平比在9~15的范围内的扁平形,纤度为6~10dtex,且在与纤维表面的纤维轴垂直的方向上具有0.25~1.5μm的凹凸;所述丙烯酸系纤维(B)具有扁平比在1~4的范围内的纤维截面,且纤度为2~8dtex。
文档编号D02G3/04GK1985041SQ20058002397
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16日
发明者黑田稔, 松本良友 申请人:钟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