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堆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262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机的堆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缝制后的被缝制物载置于一定位置的缝纫机的堆积(stacker)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将缝制后的被缝制物(缝制品)堆放到一定位置的缝纫机的堆积装置。
例如图7所示的缝纫机的堆积装置S,在比缝纫机头部M更靠送布方向的下游侧,安装在缝纫机工作台T的侧面而使用。而且,堆积杆L由驱动缸等的驱动力驱动,通过进行规定的堆积动作即载置动作,将缝制结束后的被缝制物堆放到设置于堆积杆L之间的载置杆RB上。
此外,为了防止操作员接触进行堆积动作的工作部,具备包围堆积杆的工作范围的整个区域而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框状的安全杆SB(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而且,在载置杆RB上堆积大量被缝制物时,作业者站在安全杆SL的侧方位置(图7上下位置)或前方位置(图7左方位置),将载置杆RB上的被缝制物向图7左方拉起,由此从载置杆RB上取下被缝制物。
专利文献1特公昭60-32473号公报但是,在上述现有的缝纫机的堆积装置中,安全杆SB以从缝纫机工作台T的侧方延水平延伸的状态固定设置。因此,例如在取出载置杆RB上的被缝制物时,由于无法从上述固定的位置移动安全杆SB,所以该安全杆SB成为取出动作的障碍。
即,为了避免提起的被缝制物碰到安全杆SB,作业者在提起时需要充分向上方提起,然后向左侧取出,这对作业者的手臂和腰成为大的负担。此外,在位于安全杆SB的前方进行作业时,也必须位于远离载置杆SB的安全杆SB的外侧,从远处进行取出作业,所以产生致使作业者采取勉强的姿势,对作业者的腰和手臂带来大的负担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高缝纫机的堆积装置的便利性。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第一发明是一种缝纫机的堆积装置,具备载置缝纫机的缝纫结束后的被缝制物的载置构件;引导构件,其在缝纫机工作台附近和所述载置构件附近之间往返移动,将所述被缝制物引导至所述载置构件;保护构件,其基端部支承在所述缝纫机工作台一侧,并以包围所述载置构件以及所述引导构件往返动作的空间的周围的方式在水平方向上延伸,该缝纫机的堆积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构件设置为能够移动到比包围所述载置构件以及所述引导构件往返动作的空间的位置更下方。
第二发明根据第一发明所述的缝纫机的堆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载置构件之间具备保持载置于该载置构件上的被缝制物的保持构件;所述载置构件构成为能够移动于如下位置之间载置被所述引导构件引导的所述被缝制物的载置位置;和比该载置位置更下方,即能够解除所述保持构件对被缝制物的保持的下方位置,所述保护构件与所述载置构件连结,并且与所述载置构件向所述下方位置的移动连动,至少其前端部向下方移动。
另外,第三发明根据第二发明所述的缝纫机的堆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构件至少一基端支承在所述载置构件上。
根据第一发明,保护构件能够移动到比包围载置构件以及引导构件往返动作的空间的位置更下方。由此,能够容易地从该保护构件的外侧接近载置构件或者引导构件。因此,例如在取出载置于载置构件上的缝制结束后的被缝制物时,保护构件不会成为作业的障碍,与保护构件被固定的现有的缝纫机的堆积装置相比,能够极其容易地取出缝制后的被缝制物。
根据第二发明,除了能够获得与第一发明同样的效果之外,由于缝纫机的堆积装置在与保护构件之间还具有保持被缝制物的保持构件,所以能够在与保护构件之间可靠地保持载置于载置构件上的缝制结束后的被缝制物。此外,载置构件能够移动于引导构件引导被缝制物将其载置于该载置构件时的载置位置、和比该载置位置更下方即能够解除所述保持构件对被缝制物的保持的下方位置。此外,保护构件与载置构件连结,并且与载置构件向下方位置的移动连动,至少其前端部向下方移动。由此,在载置构件向下方位置移动时,保护构件也向下方移动。即,载置构件移动到下方位置,由该载置构件和保持构件保持的被缝制物被解放,由此能够取出缝制后的被缝制物,所以随着该载置构件的下方移动保持构件向下方移动的情况,非常适合于在取出载置于载置构件上的缝制结束后的被缝制物时进行。因此,例如在取出载置于载置构件上的缝制结束后的被缝制物时,不必分别进行用于使载置构件下降的操作和用于使保护构件下降的操作。由此,能够更加容易地取出载置于载置构件上的缝制后的被缝制物,从而能够提高该缝纫机的堆积装置的便利性。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堆积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堆积装置的要部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堆积装置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堆积装置的安全杆下降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现有技术的说明图。
图中1-缝纫机(自动嵌条缝纫机);2-缝纫机工作台;2a-主工作台;2b-副工作台;3-缝纫机主体;4-大压脚进给机构;5-工作台脚;5a-脚部;5b-底座(基座部);5c-横梁构件;10-框架;11、13、14-支轴;12-支承构件;15-基座部;21-载置杆(载置构件);22-衣料挥动杆(引导构件);23-第一夹紧杆(保持构件);24-第二夹紧杆;25-安全杆(保护构件);31-第一气缸;32-第二气缸;33-第三气缸;34-第四气缸;100-堆积装置;F-送布方向。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下面,根据图1~图6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缝纫机的堆积装置,例如以通过双针进行形成套装的口袋等时的嵌条缝纫的自动嵌条缝纫机上搭载的堆积装置为例进行说明。再有,本发明的缝纫机的堆积装置不仅应用于自动嵌条缝纫机,还能应用于其他各种缝纫机。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后述的缝纫针进行上下移动的方向作为Z轴方向(上下方向),将与其正交的一个方向,即后述的缝纫机主体3的长度方向作为Y轴方向(左右方向),将与Z轴方向和Y轴方向双方正交的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前后方向)。再有,在缝制时,沿着X轴方向输送布料。
图1表示搭载本发明的缝纫机的堆积装置100(以下简称为堆积装置100)的自动嵌条缝纫机1(以下简称为缝纫机1)的主要的机械结构。
如图1所示,缝纫机1具有缝纫机主体3;缝制的作业台,即载置缝纫机主体3及被缝制物的布料的缝纫机工作台2;支承缝纫机工作台2的工作台脚5;进行由前后身衣料及嵌条布构成的布料的进给的大压脚进给机构4;未图示的捆装部(binder),其在前后身衣料的上侧从上方抵触嵌条布;未图示的针上下移动机构,其在捆装部的送布方向F的下游侧附近,即该捆装部的立板部(省略图示)的两侧进行落针;未图示的中心切刀机构,其由缝纫机主体3支承,使中心切刀在各缝纫针的中间的送布方向下游侧升降,由此在布料上形成中心切口;未图示的角切刀机构,其使角切刀升降,由此在中心切口的两端形成近似V字状的角切口;和本实施方式的堆积装置100,其从缝纫机工作台2上移动缝制结束后的布料,将其重叠载置到一定位置。
而且,缝纫机1在前后身衣料上缝合嵌条布,并且形成沿着这些布料的进给方向的直线状的中心切口、和在该中心切口的两端部形成近似V字状的角切口。
再有,上述的嵌条缝纫用的结构与以往周知的结构同样,所以除了缝纫机工作台2、工作台脚5以及堆积装置100以外,省略其它的详细的说明。
(缝纫机工作台以及工作台脚)缝纫机工作台2具有平面观察大致长方形状的主工作台2a;和副工作台2b,其设置在该主工作台2a的右侧端缘,在送布方向F的上游侧向Y轴方向(右侧)突出。即,缝纫机工作台2形成为如下形状在布料被送到送布方向下游侧时,通过副工作台2b将该布料垂下的端部引导至后述的衣料挥动杆22以及第二夹紧杆24的上方。
如图1及图2所示,工作台脚5具有脚部5a,其分别与缝纫机工作台2的角部连结,并沿着Z轴方向配置;底座5b,其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的框状,连结各脚部5a的下端,并且通过该脚部5a支承缝纫机工作台2;横梁构件5c,其为用于支承相对于缝纫机主体3设置在送布方向的下游侧的大压脚进给机构4等的支承横梁。
(堆积装置)在此,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堆积装置100。
本实施方式的堆积装置100是所谓的夹紧杆堆积装置,如图3所示,具有作为堆放载置缝纫机1的缝制结束后的布料的载置构件的载置杆21;衣料挥动杆22,其在主工作台2a的端缘附近与载置杆21的上方之间往返移动,作为将布料引导至载置杆21的引导构件;第一夹紧杆23以及第二夹紧杆24,其通过与载置杆21的协动来夹持载置于该载置杆21上的缝制结束后的布料;支承这些载置杆21、衣料挥动杆22、第一夹紧杆23以及第二夹紧杆24的框架10;安全杆25,其在各杆21、22、23、24进行堆积动作(后述)时,作为用于防止与操作员接触的保护构件;和驱动上述各杆21、22、23、24的驱动用的第1~第4气缸(空气压力气缸)31、32、33、34。由该载置杆21、衣料挥动杆22、第一夹紧杆23、第二夹紧杆24、第1~第4气缸31、32、33、34等构成载置机构。
(框架)首先,框架10具有构成该框架10的下部且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基底部10a、和直立设置在该基底部10a的上方且近似平行地相对配置的支承框10b、10b,从Y轴方向观察形成为近似U字形。在基底部10a的下方连结有基座部15。
在支承框10b、10b的高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设有在X轴方向上一同贯通该支承框10b、10b的支轴11。支轴11设为可相对于支承框10b、10b旋转。
支轴11形成为分别具有直径不同的内轴11a和外轴11b的二重轴,在内轴11a的前方侧的一端,转动自如地连结有后述的载置杆21的纵杆的一端。此外,在内轴11a的后方侧的一端,转动自如地连结有安全杆25的一端。再有,载置杆21和安全杆25可以连结为经由支轴11连动。
此外,在外轴11b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固定有在途中弯曲的支承构件12的一端。在支承构件12的另一端,经由支轴14转动自如地连结有衣料挥动杆22的基端部。
(夹紧杆等)下面说明进行堆积动作的各杆21、22、23、24。
首先,载置杆21、衣料挥动杆22、第一夹紧杆23和第二夹紧杆24均形成为近似L字形,其一方的端部侧作为纵杆而被支承,并且另一方的端部侧均平行地朝向X轴方向,作为堆积动作中与布料有关的横杆而设置,该横杆形成为进行布料的引导动作、挥动动作、载置动作或者夹持(按压)动作等堆积动作的结构(参照图3)。
此外,各杆21、22、23、24配置为各横杆相互平行,而且还分别与缝纫机工作台2的端缘平行。
此外,各杆21、22、23、24设置为在工作位置成为与缝纫机工作台2几乎相同的高度,以便能够高效地载置(堆积)缝制结束后从缝纫机工作台2的端缘垂下的布料(参照图1及图2)。
再有,各杆21、22、23、24的各纵杆从送布方向的上游侧即前方,按照载置杆21、第二夹紧杆24、衣料挥动杆22、第一夹紧杆23的顺序配置,成为在进行堆积动作(后述)时避免相互的干涉的配置(参照图5)。
在载置杆21中,其纵杆转动自如地与上述支轴11(内轴11a)的前方侧的一端连结,并且其横杆配置在远离缝纫机工作台2的位置,且该横杆的长度方向沿着送布方向(X轴方向)。
在载置杆21的纵杆上转动自如地连结有第四气缸34的一端。此外,第四气缸34的另一端转动自如地与从上述的框架10向Y轴方向延伸的延伸构件10d连结。而且,通过该第四气缸34的伸缩,载置杆21的纵杆以支轴11为中心摆动,该载置杆21的横杆往返移动于载置布料的载置位置、和比载置位置更靠下方的下方位置之间。
再有,下方位置是指用于取出载置于载置杆21的布料的位置,详细情况将后述,但载置于载置杆21的布料为了防止落下,在载置杆21的上方由第一夹紧杆23保持,通过载置杆21移动到下方位置,能够解除第一夹紧杆23和载置杆21对布料的保持,从而作业者能够容易地取出布料。
衣料挥动杆22的纵杆的一端经由支轴14转动自如地与上述的支承构件12的另一端连结。该衣料挥动杆22的纵杆上转动自如地连结有第二气缸32的一端。该第二气缸32的另一端转动自如地与框架10的下部连结。而且,通过该第二气缸32的伸缩,衣料挥动杆22以支轴14为中心摆动,大幅度超过载置杆21的上方而往返移动。
第一夹紧杆23的纵杆经由支轴13转动自如地连结于框架10的支承框10b的上部。在该第一夹紧杆23的纵杆上转动自如地连结有第三气缸33的一端。该第三气缸33的另一端转动自如地与从框架10的支承框10b沿着Y轴方向向右侧延伸设置的支承框10c连结。而且,第一夹紧杆23通过第三气缸33的伸缩,其横杆往返移动在与载置杆21的上部抵接的保持位置、和其上方的退避位置之间,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保持构件而设置。
第二夹紧杆24如上所述,其纵杆固定在支承构件12的大致中央部,其横杆配置在缝纫机工作台2的端缘附近(参照图3、图4)。此外,在支承构件12的另一端部附近,转动自如地连结有第一气缸31的一端。该第一气缸31的另一端转动自如地连结于框架10的下部。而且,若第一气缸31伸缩,则支承构件12以支轴11为中心摆动,与该支承构件12连结的衣料挥动杆22及第二夹紧杆24也一同摆动。基于该第一气缸31的驱动的支承构件12的摆动,致使衣料挥动杆22及第二夹紧杆24一同在缝纫机工作台2的端缘附近和载置杆21之间进行往返移动。该第二夹紧杆24通过上述的第一气缸31的伸缩,与支承构件12一体地摆动,其横杆在缝纫机工作台22端缘附近的退避位置和与载置杆21抵接的保持位置之间往返移动。
在上述第一夹紧杆23及第二夹紧杆24配置于保持位置时,其横杆被载置杆21的横杆以规定的压力按压。而且,在后述的堆积动作中,始终有任一个夹紧杆配置在保持位置。即,第一、第二夹紧杆23、24通过与载置杆21的协动,交替夹持载置于该载置杆21的缝制结束后的布料,以防止其落下。
(安全杆)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安全杆25。
如图5所示,安全杆25是在平面观察下呈近似コ字形的框形构件。
该安全杆25为了在缝纫机1工作时确保上述的各杆21、22、23、24的顺利的堆积动作,用于防止操作员等接触该各杆21、22、23、24。因此,该安全杆25在堆积动作的执行中,近似コ字形的框部分保持为接近上述的缝纫机工作台2的高度,并且形成为充分包围进行载置动作的各杆21、22、23、24的可动范围的整个区域的大小(参照图1)。
在此,本实施方式的安全杆25在其一端即后方侧的端部与支轴11(内轴11a)转动自如地连结,且另一端即前方侧的端部与上述的载置杆21的前端部连结(参照图4)。
即,安全杆25通过与载置杆21连结,与该载置杆21成为一体,经由支轴11(内轴11a)转动自如地连结于框架10。因此,该安全杆25能够以与载置杆21的摆动中心相同的摆动中心即以支轴11为中心摆动。该安全杆25在堆积动作的执行中,近似コ字形的框部分被保持为水平方向延伸的状态。此外,由于安全杆25与载置杆21连结,所以由与该载置杆21的纵杆连结的第四气缸34驱动。即,本实施方式的安全杆25与载置杆21连动,由同一驱动源即第四气缸34驱动为下降及上升移动(参照图6)。
该第四气缸34根据未图示的操作踏板的操作而驱动,在检测到该操作踏板的踏下检测信号时,切换开启/关闭。
此外,由未图示的控制部控制上述各杆21、22、23、24分别进行规定的堆积动作。
而且,堆积装置100通过与缝纫动作特别是送布动作连动,以规定的时序驱动各杆21、22、23、24,进行将缝制结束后的布料重叠载置到载置杆21上的载置动作即堆积动作(后述)。
(载置动作的说明)
在此,说明该堆积装置100的堆积动作即载置动作。
在堆积装置100中,首先在衣料的缝制中,衣料挥动杆22以及第二夹紧杆24在缝纫机工作台2的送布方向下游侧的端缘附近,与该端缘平行配置,在与这些衣料挥动杆22以及第二夹紧杆24平行且分离的位置并排配置有载置杆21以及第一夹紧杆23(参照图1以及图3)。在该状态下,第四气缸34突出,载置杆21配置于载置位置。另一方面,第三气缸33收缩,第一夹紧杆23从上方与载置杆21的周面抵接。此外,在载置有已经缝制结束后的布料时,通过这些载置杆21和第一夹紧杆23的协动,夹持布料并保持,避免其落下。
然后,若从送布方向上游侧向下游侧进给布料,则由上述的副工作台2b引导的布料被配置在衣料挥动杆22及第二夹紧杆24的上方。然后,若由未图示的衣料传感器检测到布料已被送到规定的位置,则第一气缸31收缩。即,在第一夹紧杆23夹持(保持)载置杆21上的布料的状态下,与支承构件12连结的衣料挥动杆22以及第二夹紧杆24一同向载置杆21侧移动。因此,缝制后位于送布方向的下游侧,并且从缝纫机工作台2的端缘向下方垂下的布料被衣料挥动杆22以及第二夹紧杆24引导,而靠向载置杆21侧。此时,第二夹紧杆24透过布料与载置杆21压接,并与该载置杆21协动来夹持(保持)布料。
然后,第三气缸33突出,第一夹紧杆23上升。之后,通过第二气缸32的伸缩,衣料挥动杆22执行从缝纫机工作台2的端缘附近通过载置杆21的上方,即该载置杆21的横杆和第一夹紧杆23的横杆之间,使布料跳起后,再回到缝纫机工作台2的端缘附近的衣料挥动动作。然后,若该衣料挥动动作结束,则第三气缸33收缩,第一夹紧杆23再次从上方抵接载置杆21。然后,保持布料后,通过再次使第一气缸31突出,衣料挥动杆22以及第二夹紧杆24移动到缝纫机工作台2的送布方向下游侧的端缘附近。
即,本实施方式的堆积装置100通过用载置杆21、第一夹紧杆23或第二夹紧杆24夹持,由任意的夹紧杆始终保持载置于载置杆21上的布料,以防止其落下。
而且,通过反复执行该堆积动作(布料挥动动作),将缝制结束后的布料从缝纫机工作台2移动到载置杆21上,自动地进行堆叠载置。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堆积装置100中,为了取出布料,由操作员踏下操作踏板,在检测到该踏下时,第四气缸34收缩,安全杆25与载置杆21一同下降(参照图6)。
即,若由操作员操作操作踏板,向未图示的控制部输出踏下信号,则从检测到该踏下信号的控制部向电磁阀输出信号,以驱动(收缩)第四气缸34。
该第四气缸在该堆积动作的执行中,处于以将载置杆21推顶到工作位置的方式突出的状态,所以通过上述操作踏板的操作,解除其推顶状态而被收缩。而且,通过该第四气缸34的收缩,载置杆21下降而移动到下方位置,由此能够分离保持有布料的第一夹紧杆23和载置杆21,而解除对布料的保持,从而能够由操作员取出布料。
在本实施方式中,载置杆21和安全杆25处于连结,并设置为能够一体动作,所以若第四气缸34收缩,则安全杆25也与载置杆21一同地以支轴11为中心旋转并下降(图2,双点划线),前端侧向下方移动。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作为保护构件的安全杆25能够移动到比包围载置杆21以及衣料挥动杆22的往返移动的空间的位置更下方。由此,作业者能够容易地从该安全杆25的外侧接近载置杆21。此外,在取出载置于载置杆21上的缝制结束后的布料时,即使作业者站在安全杆25的侧方位置(图5上下位置)或者前方位置(图5上方位置)进行作业,安全杆25也不会成为作业的障碍,与安全杆25被固定的现有的缝纫机的堆积装置相比,能够极其容易地进行布料的取出动作。
此外,安全杆25的纵杆与载置杆21连结,以与该载置杆21向下方位置的移动连动而其前端部向下方移动的方式以支轴11为中心移动,所以在载置杆21向下方位置移动时,安全杆25的前端部也向下方移动。因此,例如在取出载置于载置杆21的缝制结束后的布料时,不必分别进行用于使载置杆21下降的操作和用于使安全杆25下降的操作。由此,能够更加容易地进行取出动作,并能够显著提高缝纫机1的堆积装置100的便利性。
此外,载置杆21和安全杆25均以同一摆动中心即以支轴11为中心摆动。由此,例如不必为了使安全杆25向下方移动而使用新的构件。因此,能够容易地实现用于使该安全杆25向下方移动的结构,除此之外,还能够降低成本,且容易地获得上述的效果。
(其他)再有,安全杆25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以其基端侧为中心前端侧下降的结构,但是并不一定局限于此,例如可以采用基端侧相对于框架10上下自由滑动移动的结构,也可以采用该安全杆25整体维持水平的状态下下降的结构。
此外,安全杆25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与载置杆21一同由同一支承构件即支轴11支承,与载置杆21一同由同一驱动源即第四气缸34驱动的结构,但是也可以与载置杆21分别地设置不同的驱动源,通过踏板等其他操作部件的输入来单独地下降。
此外,安全杆25当然也可以采用不与驱动源连结,通过手动来上下移动的结构。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堆积装置100采用具有用于保持布料的第一夹紧杆23,在取出布料时,为了解除该第一夹紧杆23的保持,而使载置杆21下降的结构,但在不具备用于保持布料的夹紧杆的堆积装置中,在取出布料时不必使载置杆21下降。但是,如果该情况下也能够使安全杆25向下方移动,则操作员能够容易地取出布料。进而在如现有技术中说明的堆积装置中,能够使安全杆独自移动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缝纫机的堆积装置,具备载置机构,其具有载置被缝制物的载置构件(23),在规定的动作空间内,在缝纫机的缝制结束后,将被缝制物从缝纫机工作台上移动载置到载置构件上;和保护构件(25),其基端部被支承在所述缝纫机工作台一侧,以包围所述载置机构的动作空间的周围的方式在水平方向上延伸,该缝纫机的堆积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构件设置为能够移动到比包围所述动作空间的位置更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堆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载置构件之间具备保持载置于该载置构件上的被缝制物的保持构件;所述载置构件构成为能够移动于如下位置之间移动载置所述被缝制物的载置位置;和比该载置位置更下方,即能够解除所述保持构件对被缝制物的保持的下方位置,所述保护构件与所述载置构件连结,并且与所述载置构件向所述下方位置的移动连动,至少其前端部向下方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的堆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构件至少一基端支承在所述载置构件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堆积装置(100),具备载置缝纫机(1)的缝制结束后的布料的载置杆(21);在主工作台(2a)的端缘附近和载置杆(21)的上方之间往返移动,将布料引导至载置杆(21)的衣料挥动杆(22);通过与载置杆(21)的协动来夹持载置于该载置杆(21)上的缝制结束后的布料的第一夹紧杆(23)及第二夹紧杆(24);支承这些载置杆(21)、衣料挥动杆(22)、第一夹紧杆(23)及第二夹紧杆(24)的框架(10);和在各杆(21、22、23、24)进行堆积动作时,防止与操作员的接触的安全杆(25)。而且,通过采用与载置杆(21)的下降连动,安全杆(25)的前端侧下降的结构,能比以往更容易地取出载置于载置杆(21)上的缝制结束后的被缝制物。
文档编号D05B41/00GK1944752SQ20061015408
公开日2007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3日
发明者沟渕顺也 申请人:重机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