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纱机传动机构运行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991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粗纱机传动机构运行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粗纱机传动机构,特别与该类传动机构运行电气控制系统有关。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粗纱机传动机构,一是采取一台电动机作为动力源,通过对应匹配的传动线路实现筒管卷绕、锭翼旋转、罗拉转动及龙筋升降四大运动,其电气控制较为简易,但其机械结构复杂,同步和换向性差,不利于操作和维护,已逐步被淘汰。另一种是其设有四台变频电动机,四台变频电动机分别传动控制锭翼旋转、罗拉转动、筒管卷绕及龙筋升降四大运动。后一种技术方式较前一种技术方式,动力传递线路结构简洁,并可通过变频控制方式提高同步性和换向准确性,是目前粗纱机发展的重点,但该种粗纱机传动机构的同步运行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粗纱机传动机构运行控制系统,其运行稳定可靠,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粗纱机传动机构的同步运行性。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粗纱机传动机构运行控制系统,其传动机构包括锭翼旋转电机、龙筋升降电机、筒管卷绕电机及罗拉牵伸电机;将上述锭翼旋转电机作为主电机,其他电机作为从电机,各电机还分别配置伺服系统。
上述伺服系统,其各设有变频器、编码器及反馈卡;其中主电机配置的反馈卡通过线路分别连接其他从电机配置的反馈卡。
本实用新型,主电机伺服系统中的编码器将当前主电机运转状态所产生的脉冲数,在输出到主电机配置反馈卡的同时,又实时输出到各从电机伺服系统中的反馈卡上,控制从电机实时响应;与此同时,各反馈卡将相应运行信号实时传送至其对应的变频器,并由各变频器及其对应编码器协同实施控制,使各电机达到并保持在额定转速,实现各从电机实时响应主电机,能高度同比例运行。与现有技术相比,各电机还具有对其伺服实现位置控制等等特点,使传动机构运行稳定可靠,能更进一步提高粗纱机传动机构的同步运行性能。


图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电原理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示,一种粗纱机传动机构运行控制系统,其传动机构包括锭翼旋转电机、龙筋升降电机、筒管卷绕电机及罗拉牵伸电机,将上述锭翼旋转电机作为主电机,其他三个电机作为从电机,四个电机分别配置伺服系统,每个伺服系统均设有变频器、编码器及反馈卡,其中主电机配置的反馈卡通过线路分别连接其他从电机配置的反馈卡。
权利要求1.一种粗纱机传动机构运行控制系统,其传动机构包括锭翼旋转电机、龙筋升降电机、筒管卷绕电机及罗拉牵伸电机;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锭翼旋转电机作为主电机,其他电机作为从电机,各电机还分别配置伺服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纱机传动机构运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系统,其各设有变频器、编码器及反馈卡;其中主电机配置的反馈卡通过线路分别连接其他从电机配置的反馈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粗纱机传动机构运行控制系统,其传动机构包括锭翼旋转电机、龙筋升降电机、筒管卷绕电机及罗拉牵伸电机;将所述锭翼旋转电机作为主电机,其他电机作为从电机,各电机还分别配置伺服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主电机伺服系统协同带动从电机伺服系统,使各电机达到并保持在额定转速,实现各从电机实时响应主电机,能够高度同比例运行。与现有技术相比,各电机还具有对其伺服实现位置控制等等特点,使传动机构运行稳定可靠,能更进一步提高粗纱机传动机构的同步运行性能。
文档编号D01H1/20GK2937166SQ20062008694
公开日2007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20日
发明者陈兆琦, 殷强, 宗桂芳, 陈淑宝, 李振宇, 王新明, 杜爱娟, 李俊梅 申请人:青岛红旗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