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y向上置驱动机构的绣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092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y向上置驱动机构的绣花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刺绣机械的驱动机构,主要是一种带Y向上置驱动机构的绣花机。
背景技术
按照传统的安装理念及驱动方式Y向驱动为全部或部分下置驱动,即驱动在台板平面以下,下置驱动的安装位置会与其它转动机构的位置相冲突,存在着安装维修不便之弊端。为避开这一点必然会将驱动后移,靠牺牲机架的宽度来满足功能的需要。不仅大大浪费了材料,提高了成本,增添了不必要的调整难度,而且使机架本身显得笨重,不利于操作使用。特别是在多头帽绣机中,因帽绣机旋梭箱上需要安装帽框及成衣框,这就必然要求其前台板能够适应经常拆卸,同时又不能有任何干扰其工作范围及安装位置的零部件存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现有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而且安装维修方便的带Y向上置驱动机构的绣花机,在既能保证机架结构的情况下又能保证功能上不受任何损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带Y向上置驱动机构的绣花机,主要包括机架和台板,在所述的台板上设置有一组Y向上置驱动机构,使绣框工作面与驱动源所处面之间形成阶梯形空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进一步完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Y向上置驱动机构主要包括呈“7”字形的壳体、驱动轮设置在壳体的短臂上,驱动轮通过传送带与转向滚轮、导向滚轮和导轨构成“7”字形动力传递,导轨上设置有与其呈滑动配合的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7”字形的壳体由“7”字形钢板与折弯钢板焊接成“U”形壳体。所述的导轨置于壳体长臂内侧。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驱动上置的方式,因上置驱动可以避开绣框工作面,不影响正常的绣作范围,同时又不会影响到帽框及成衣框的安装,节约了有效空间,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通过滚轮导向将动力源下置,不仅使机器的重心下移,又可使驱动电机等相关驱动零部件置于台板以下,从外观及安全角度更加人性化,合理化。此外,多组Y向上置驱动机构配合使用可使绣框受力均衡,运动轻松。同时又可避免下轴安装时不能直通的困扰。不仅缩短了动力传递的路程,减少了能量在传递过程中的损耗,同时又提高了传递精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Y向上置驱动机构部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Y向上置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壳体1,驱动轮2,传动带3,转向滚轮4,导向滚轮5,转接板6,导轨7、绣框工作面8,驱动源所处面9,台板10,前台板11,机架1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所示,这种带Y向上置驱动机构的绣花机,主要包括机架12和台板10,在所述的台板10上方设置有一组(多个)Y向上置驱动机构,Y向上置驱动机构固定在机架12上,使绣框工作面8与驱动源所处面9之间形成阶梯形空间。所述的Y向上置驱动机构主要包括呈“7”字形的壳体1,“7”字形的壳体1由“7”字形钢板与折弯钢板焊接成“U”形壳体结构。驱动轮2设置在壳体1的短臂上,驱动轮2通过传送带3与转向滚轮4、导向滚轮5和导轨7构成“7”字形动力传递,导轨7置于壳体1长臂内侧,导轨7上设置有与其呈滑动配合的连接板6。
图3较详细的表明了该驱动结构各驱动元件具体的运动轨迹及各驱动元件在壳体1上的相对位置。图4从立体角度说明了壳体1的外形及各驱动元件的相对位置。壳体1由三块异型钢板焊接而成,并组成7”字状的外形悬臂式驱动结构。
工作过程驱动力通过驱动轮2及传送带3、转向滚轮4,导向滚轮5成“7”字形传递,实现圆周运动向直线运动的转化,带动刺绣机构沿Y向作直线运动,使绣框工作面8与驱动源所处面9之间形成阶梯形空间从而保证了在最小的机器结构下实现最大的有效行程。
权利要求1.一种带Y向上置驱动机构的绣花机,主要包括机架(12)和台板(10),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台板(10)上设置有一组Y向上置驱动机构,使绣框工作面(8)与驱动源所处面(9)之间形成阶梯形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Y向上置驱动机构的绣花机,其特征是所述的Y向上置驱动机构主要包括呈“7”字形的壳体(1)、驱动轮(2)设置在壳体(1)的短臂上,驱动轮(2)通过传送带(3)与转向滚轮(4)、导向滚轮(5)和导轨(7)构成“7”字形动力传递,导轨(7)上设置有与其呈滑动配合的连接板(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Y向上置驱动机构的绣花机,其特征是所述的“7”字形的壳体(1)由“7”字形钢板与折弯钢板焊接成“U”形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Y向上置驱动机构的绣花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导轨(7)置于壳体(1)长臂内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Y向上置驱动机构的绣花机,主要包括机架和台板,在所述的台板上设置有一组Y向上置驱动机构,使绣框工作面与驱动源所处面之间形成阶梯形空间。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因上置驱动可以避开绣框工作面,不影响正常的绣作范围,同时又不会影响到帽框及成衣框的安装,节约了有效空间,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通过滚轮导向将动力源下置,不仅使机器的重心下移,又可使驱动电机等相关驱动零部件置于台板以下,从外观及安全角度更加人性化,合理化。多组Y向上置驱动机构配合使用可使绣框受力均衡,运动轻松。同时又可避免下轴安装时不能直通的困扰。不仅缩短了动力传递的路程,减少了能量在传递过程中的损耗,同时又提高了传递精度。
文档编号D05C9/02GK2890122SQ20062010190
公开日2007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1日
发明者汤晓明, 程开仓 申请人:杭州经纬电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