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424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卸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染整领域的一种新型卸纱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卸纱装置有两种第一种是由放置在染笼中的假底,卸 纱笼和外置的铁链吊钩组成。假底和卸纱笼组成一个整体放在筒体中。这 种卸纱装置存在三大缺点 一是由于卸纱笼放在筒体内,占据了一定的空 间,增大了浴比。二是由于卸纱笼放在筒体内,增加了染液循环的阻力, 降低了工作效率。三是由于卸纱笼放在筒体内,每个染笼必须配置一个卸 纱笼,提高了成本。第二种是2004年由申请人申请的一种卸纱装置(专利
号200420002092.9),是由假底和卸纱笼组成,由于假底放置在筒体中, 它由里,中,外三块围板及其间的辐射条板相焊而成,而卸纱笼放置在筒 体外,与假底分离。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卸纱时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使用效 果好;既能縮短卸纱时间,减少劳动强度的卸纱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卸纱装置由假底装置和吊钩装置组 成。假底放置在筒体中,它由底板、圈围板、加强肋、联接条和面板组成。 假底的底板是一块多孔板,面板上开有筒子纱孔。吊钩装置设有两圈,它 由堵板、横梁、底板组成十字形骨架。在十字形骨架中心设有吊耳,架下 设有支耳和吊钩。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使用效果好; 既能縮短卸纱时间,减少劳动强度;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假底的一种构造图。
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视放大图。
图4是图1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图4所示,卸纱装置,包括假底装置和吊钩装置。假底装置2 与吊钩装置是分离的。吊钩装置是由堵板19,横梁20,底板21组成吊钩 的十字骨架,十字骨架间焊有加强梁28,每根梁下焊有加强底板28和底板 29,十字骨架上中心焊有吊耳22,架下焊有支耳23,通过链环24,下面连 有吊钩26,吊钩26后焊有加强肋25。
吊钩设有两圈,可以同时满足起吊不同大小规格的假底。 如图2、图3所示,假底装置是通过联接条9、 10、 11将围圈12、 13、 14和面板15焊在一起,面板15上开有筒子纱孔,并在面板15上焊有拉杆 17,吊耳16,拉杆17与围圈12、 13间焊有加强肋18,吊耳16的高度必 须高于筒子纱的高度。
使用时,首先将装芯管装置4固定在染笼面板上,染笼面板下面焊有 封头和法兰,上面焊有染笼吊耳,组成染笼6,假底装置放在染笼上,假底 面板上的筒子纱孔穿过芯管装置放在染笼面板上,此时将筒子纱5装入芯管装置上,再将锁紧装置装上,锁紧装置通过螺纹与芯管装置连接将筒子 纱压紧,将筒子纱固定在染笼面板上。进入工作状态时,首先将染笼吊耳l 吊起,将整个装置放入筒体内进行染色,当染色完毕后将染笼吊耳l吊起,
整个装置离开筒体,然后取出锁紧装置3,用吊钩将吊耳16吊起,将假底 装置2起吊,此时假底装置2与染笼6分离,筒子纱随假底装置2—起脱 离, 一层一层进行卸纱。
权利要求1.卸纱装置,包括假底装置和吊钩装置,其特征在于假底装置(2)与吊钩装置是分离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假底(2)放置在筒 体中,它由底板(7)、圈围板(12)、加强肋(18)联接条(9)及面板(15) 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2的所述的卸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假底的底板(7) 是一块多孔板,面板(15)上开有筒子纱孔。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吊钩装置设有两圈,它由堵板(19)、横梁(20)、底板(21)组成十字形骨架。在十字形骨架 中心设有吊耳(22),架下设有支耳(23)和吊钩(26)。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结构卸纱装置,它由假底装置和吊钩装置组成。而假底装置由吊耳、拉杆、围圈、面板、联接条、加强肋组成。由于假底装置和吊钩装置分离,因此充分利用了筒体的空间,降低了浴比,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可靠,既能缩短卸纱时间,减少劳动强度,又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文档编号D06B23/04GK201144340SQ20072006459
公开日2008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5日
发明者刘雄叶, 向春艳, 王永红, 蒋家云, 黄坤民 申请人: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