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物结构加强的针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744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织物结构加强的针织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物,具体地说,涉及针织物,更具体地说,涉及织物结构改良的针织物。
背景技术
:针织物分为经编织物和纬编织物。一般来说,经编织物具有纵向尺寸稳定性好,脱散性小,不巻边等优点;而玮编织物则有易于脱散、巻边等缺点。但某些织物结构的经编织物,也有撕裂或自行脱散的问题。例如但不限于:l.(如图l所示)垫纱数码穿纱方式GB1:1-0/1-2〃满穿GB2:1-0/1-2〃满穿2.(如图2所示)垫纱数码穿纱方式GB1:0-1/1-0〃满穿GB2:2-2/0-0〃满穿3.(如图3所示)垫纱数码躬少方《GBh0-1/2-1〃满穿GB2:0-1/2-1〃满穿上述几种织物结构会出现沿着编织的反方向被撕裂或自行脱散的问题,这是由于织物结构缺陷而造成的。针织物的脱散性(LadderingRavelling)是指针织物的纱线断裂或线圈与线圈失去串套联系后,互相分离的一种现象。当纱线断裂后线圈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沿纵行从断裂纱线处脱散,有些织物圈干沿逆编方向脱散。图4示出一种如图3所示织物结构的单梳为圈的线条图。从图中很容易看出,当有一根纱线断裂时,这根纱线沿逆编织方向能被抽出来,从而使布裂开。图5a和图5b—种现有纬编织物的正、反面线条图,图6a和图6b示出玮编织物当某一根纱线断裂后出现的两种可能状况图。从图6a和图6b可以看到,当有一根纱线断裂时,这根纱线沿纬向会被抽出来。这就是纬编织物的脱散性。
发明内容本申请发明人针对上述问题,对含氨纶(polyamide)原料织造的编织物的织物结构作出改良后,达到了防脱散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强织物结构的含氨纶原料纱的编织物,通过织物中设置在纱线交织点处的粘连结构来解决脱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针织物包括至少两种原料纱,其中一种为氨纶纱,其它原料纱的熔点比氨纶纱的熔点高,该针织物在原料纱交织处具有由交织的氨纶纱熔化形成的粘连结构。所述针织物可以只包括两种原料,一种为氨纶纱,另一种原料纱可以是尼龙纱或是其它适合的原料纱。所述针织物为经编织物。所述经编织物的两种原料纱的垫纱数码均为1-0/1-2//或是0-1/2-1//。所述针织物为纬编织物。根据本实用新型具有所述粘连结构的编织物,利用氨纶的特性使之在交织点处粘连,使得纱线可能发生断裂后不会脱散或扩大撕裂范围,从而解决了目前一些特定织物结构,例如但不限于采用上述第一和第三种垫纱数码(参见图1和图3)编织的织物所存在的问题。图1为一种现有经编织物的织物结构图。图2为另一种现有经编织物的织物结构图。图3为再一种现有经编织物的织物结构图。图4为图3所示织构的单梳成圈的线条图。图5a为一种现有纬编织物工艺正面线条图。图5b为图5a所示纬编织物的工艺反面线条图。图6a为现有纬编织物当某一根纱线断裂后出现的一种状况示意图。图6b为现有纬编织物当某一根纱线断裂后的另一种状况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经编织物当某一根纱线断裂后出现的状况示意图,其中圏住部分示出纱线交织点处结构。图8为本实用新型纬编织物当某一根纱线断裂后出现的状况示意图,其中箭头所指部分示出某一纱线出现断裂后的状况。具体实施例实施例一,图7所示为一经编织物图,其织物结构采用0-1/2-1//垫纱数码(如图3所示)。从图7可以看到,该织物的织法为双梳成圈且两种原料纱的垫纱数码相同。在本实施例中,织造织物的其中一种原料为氨纶,例如由INVISTA供货商供应的氨纶纱,而另一种原料,例如但不限于尼龙纱,其熔点要比氨纶高。图中圈住部分A和B分别示出纱线的一个交织点,在交织点处两根氨纶线相互粘结在一起,形成一粘连结构。通过该粘连结构,若发生纱线断裂的情况,断裂的纱线由于在交织点处的粘结而不会沿逆编织方向被抽出来。织物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道工序原料整经、织造、除油、预定型、染色、后整理。上述的粘连结构主要是在预定型工序形成的,形成过程包括以下步骤对织造后经过除油的坯布在一定高温条件下进行热处理,使氨纶纱的表层分子处于适当的熔融状态,交织点处相互交织的氨纶纱将融为一体,然后进行急速冷却处理,从而使得交织点处的氨纶纱粘结在一起。对于该粘连结构的形成过程,温度和时间等参数的选择非常重要,若温度过高,氨纶纱会出现被熔断、变脆等不良问题,但若温度或时间不够,氨纶纱的表层分子不熔化,则交织点就不会粘结。在本实施例中,热处理过程的主要设备、温度、时间等参数选择如下-设8节风箱,每节长3米,风箱总长为24米。各节风箱设置<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机速18M/min入机密度52CPC出机密度54CPC出机幅宽156CM克重160克/平方米定型的温度185'C经过风箱时间80秒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只是对热处理过程中参数条件的选择不同。在本实施例中,温度、时间等参数选择如下各节风箱设置:<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机速14M/min入机密度52CPC出机密度54CPC出机幅宽156CM克重160克/平方米定型的温度190'C经过风箱时间103秒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基本相同,只是对热处理过程中参数条件的选择不同。在本实施例中,温度、时间等参数选择如下各节风箱设置:<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机速20M/min入机密度52CPC出机密度54CPC出机幅宽156CM克重160克/平方米定型的温度193'C经过风箱时间72秒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基本相同,只是对热处理过程中参数条件的选择不同。在本实施例中,温度、时间等参数选择如下各节风箱设置:<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机速20M/min入机密度52CPC出机密度54CPC出机幅宽156CM克重160克/平方米定型的温度196°C经过风箱时间72秒实施例五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基本相同,只是对热处理过程中参数条件的选择不同。在本实施例中,温度、时间等参数选择如下各节风箱设置:<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机速24M/min入机密度52CPC出机密度54CPC出机幅宽156CM克重160克/平方米定型的温度200'C经过风箱时间60秒对于上述各实施例,如果在织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布面出现破洞(破洞大小肉眼可见)时,可先将破洞用线缝合好,然后可在预定型工艺中加以解决。在除油工序中,除油是否干净对后序工序很重要。将氨纶表层油去除干净有利于在预定型工序使氨纶在交织点处形成粘连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氨纶纱应具有在预定型工序中所设定的适当,温度下其表层可熔的特性,可以采用实验方法选择具有该特性的氨纶。经过实验证明,只要有10%的交织点形成粘连结构,该织物就能达到不被撕裂或脱散的效果。这种通过氨纶粘结形成粘连^构的方法也适用于纬编织物。图8示出一釆用本实用新型粘连结构的纬编织物线条图,从图中箭头所指部分可以看出,当某一根纱线断裂后,该断裂的纱线由于在邻近的交织点处有粘结,因而不会沿纬向被抽出而使断裂扩展。因此,具有粘连结构的织物解决了纬编织物脱散的缺陷。,虽然已特别参考多个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应当注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其它变型或修改。权利要求1.一种织物结构加强的针织物,该针织物包括至少两种原料纱,其中一种为氨纶纱,其它原料纱的熔点比氨纶纱的熔点高,其特征在于该针织物在所述原料纱交织处具有由交织的氨纶纱熔化形成的粘连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物由两种原料纱构成,其中一种原料纱为氨纶纱。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种原料纱中另一种原料纱为尼龙纱。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物为经编织物。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编织物的两种原料纱的垫纱数码均为1-0/1-2〃。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编织物的两种原料纱的垫纱数码均为0-1/2-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物为纬编织物。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织物结构加强的针织物,该织物包括至少两种原料纱,其中一种为氨纶纱,其它原料纱的熔点比氨纶纱的熔点高。该针织物在其原料纱交织处具有由交织的氨纶纱熔化形成的粘连结构。本实用新型利用氨纶的特性使它在交织点处粘连,使得纱线发生断裂后不会脱散或扩大撕裂范围,从而解决了一些织物因其特定织物结构缺陷而容易被撕裂或自行脱散的问题。文档编号D04B1/06GK201031291SQ200720095159公开日2008年3月5日申请日期2007年2月2日优先权日2007年2月2日发明者张又青申请人:东莞超盈纺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