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内衣机的导纱喂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880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缝内衣机的导纱喂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针织才几械领域,涉及无缝针织内衣机,尤其涉及到无 缝内衣针织机在编织提花织物的过程中,采用气动技术实现自动换纱 的导纱喂纱装置。
背景技术
无缝内衣近年来广受消费者欢迎,它是^吏用天然纤维、合成纤维、 人造纤维、等原料生产的一次成形服装,并在编织时加入棵氨纶、包 覆纱以增加织物的弹性,增强衣物的束身效果。无缝内衣的编织组织 结构发展方向趋向于具有清晰效果的添纱、多色提花并带有浮线的花 型组织,相应地,对无缝内衣机编织性能的要求也愈来愈高。目前, 我国生产的无缝针织内衣机的导纱喂纱装置只有两个工作位,无法实 现添纱、多色提花组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是无缝针织内衣机无法实现添纱、多色提花组 织的问题,提供一种导纱喂纱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无缝内衣^L的导纱喂纱装 置,包括安装于一圓盘上的一集成式气缸和一个方梭板、若干织针及 位于集成式气缸前方与其安装在同一圆盘上的用于开启织针针舌的 抢针,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若千个用于输送不同纱线的添纱梭,其
中至少包括面坎添纱梭、色纱添纱梭、底纱添纱梭,每个添纱梭有若 千个工作位置,由集成式汽缸控制。
进一步地,集成式气缸内设有气路通道分别通向若干设于其内的 活塞,此活塞分别用于控制若干个添纱梭的工作位置。
添纱梭由螺钉销、接轴、偏心轴、小支架、接套等将其与集成气 缸连接,添纱梭的前端还设有穿纱瓷管。气压推动活塞动作后,添
纱梭分别沿螺4T销、接轴、偏心轴转动进入工作位置;气压消失后添 纱梭由拉簧复位。在添纱梭的上方还设有两组分别安装在调节板与角 尺上的调节螺4丁对添纱梭进行限位调节。添纱梭中用于输送面纱的面 纱添纱梭有原位、前全位、前半位、后全位、后半位五个工作位置, 其余皆有原位、底位两个工位,其中有三个用于输送底纱、三个用于 输送色纱。
织针分别位于一可转动的圆形针筒的针槽内,织针随针筒转动, 转经抢针、方核_板时针舌被打开;所述织针在随针简转动的同时,织 针的走针控制三角推动织针升降,使织针实现原位、半位、全位三个 工作位置。
所述方梭板通过框架与集成式气缸连接,方梭板上还设有导纱 槽,当添纱梭处于工作位置时纱线将进入导纱槽内,已打开^"舌的织 针转经方梭板眷纱槽时将纱线钩入针钩。
织针被走针三角推至全位或半位,当编织平紋织物时,面纱添纱 梭位于后全位、色纱添纱梭位于原位,底纱与面纱经过方梭板导纱槽 被喂入针钩进入编织,色纱从织针上方滑不参与编织;当编织提花织 物时,面纱添纱梭处于前全位、色纱添纱;陵处于底位,色纱进入处于 全位的织针针钩内,面纱处于此织针针舌的下方未能进入本次编织,
处于半位的织针将面纱钩入针钩厂-色纱从针钩上方滑过不参与编织。
为增加织物的弹性、增强服装的束身效果,底纱添纱梭通常处于底位
使底纱进入编织。
采用本技术方案可在织物的任意部位编织多色提花组织,使无缝
内衣^L能编织的组织结构更加多样化,衣物的样式更加丰富多彩,大
大提高了无缝内衣机的编织性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附图3中B-B向的局部剖-现图。 图5为附图3中A-A向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成式气缸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抢针的安装示意图。 图8为编织平紋织物时添纱;陵与织针及纱线与织针的位置关系 示意图。
图9为编织提花织物时添纱梭与处于全位的织针及纱线与处于 全位的织针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0为编织提花织物时添纱梭与处于半位的织针及纱线与处于 半位的织针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织针与方梭板间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 — 一用于安装添纱梭的圆盘,2 ——抢针,3——螺钉销,4—_ 小支架,5——集成式气缸,5a — 一集成式气缸气3各通道,5b——集 成式气缸内的活塞,5c——集成式气缸上的活塞孔,6——面纱添纱 梭,7 — 一色纱添纱梭,8 — 一色纱添纱梭,9——色纱添纱梭, 10——框架,11——方梭板,lla—一方梭板导纱槽,12 — 一角尺, 13——接套,14——底纱添纱4炎,15——底纱添纱梭,16——底纱添 纱梭,17— —穿线板,18——穿纱瓷管,19——偏心轴,20——接轴, 21——销轴,22——色纱,23——面纱,24——织针,25——针筒, 25——针筒上的针槽,26——生克片,a——织针在俯视图中的走针 轨迹,b——处于原位的织针在主视图中的走针轨迹,c——处于半位 的织针在主视图中的走针轨迹,d—一处于全位的织针在主视图中的 走针轨迹。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于一圆盘1上的一集成式气缸5 和一个方梭板U、若干织针24及位于集成式气缸5前方与其安装在 同一圆盘上的用于开启织针针舌的抢针2,还包括若干个用于输送不 同纱线的添纱冲炎,如面纱添纱梭6,色纱添纱;陵7、 8、 9,底纱添 纱梭14、 15、 16,每个添纱梭有若干个工作位置。
参照附图2、附图5及附图6,集成式气缸5内设有无数气路通 道5a分别通向若干设于其内的活塞5b,此活塞分别用于控制若干个 添纱梭的工作位置。
参照附图2至附图5,添纱梭由螺4丁销3、接轴20、偏心轴19、 小支架4、接套13等将其与集成式气缸5连接,添纱梭的前端还设
有穿纱瓷f 18 。气压推动活塞5b动作后,添纱梭分别沿螺钉销3、 接轴20、偏心轴19转动进入工作位置;气压消失后添纱梭由拉簧复 位。在添纱4炎的上方还"&有两组分别安装在调节板17与角尺12上的 调节螺钉对添纱梭进行限位调节。用于输送面纱的添纱梭有原位、前 全位、前半位、后全位、后半位五个工作位置,其余皆有原位、底位 两个工位,其中有三个用于输送底纱、三个用于输送色纱。
参照附图8至附图10,织针24分别位于一可转动的圆形针筒25 的针槽25a内,织针24随针筒25转动,经抢针2、方梭板11将针 舌打开。织针24在随^l十筒25转动的同时,织针24的走针控制三角 推动织针升降,使织针24实现原位、半位、全位三个工作位置。
参照附图11,方梭板11通过框架10与集成式气缸5连接,方 梭板11上还设有方梭板导纱槽lla,当添纱梭处于工作位置时纱线 将进入方梭板导纱槽lla内,已打开针舌的织针转经方梭板导纱槽 lla时将纱线钩入针钩。
参照附图8至附图10,织针24被走针三角推至全位或半位,当 编织平紋织物时,面纱添纱梭6位于后全位,色纱添纱梭7、 8、 9位 于原位,底纱与面纱23经过方梭板导纱槽lla被喂入针钩进入编织, 色纱22从织针上方滑不参与编织;当编织提花织物时,面纱添纱梭 6处于前全位、色纱添纱梭7、 8、 9处于底位,色纱22iiA处于全 位的织针针钩内,面纱23处于此织针针舌的下方未能进入本次编织, 处于半位的织针将面纱23钩入针钩,色纱22从针钩上方滑过不参与 编织。为增加织物的弹性、增强服装的束身效果,底纱添纱梭通常处 于底位使底纱进入编织。
权利要求1.无缝内衣机的导纱喂纱装置,包括安装于一圆盘上的一集成式气缸和一个方梭板、若干织针及位于集成式气缸前方与其安装在同一圆盘上的用于开启织针针舌的抢针,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若干个用于输送不同纱线的添纱梭,其中至少包括面纱添纱梭、色纱添纱梭、底纱添纱梭,每个添纱梭有若干个工作位置,由集成式汽缸控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针织内衣机的导纱喂纱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集成式气缸内设有气路通道分别通向若干设于其内的 活塞,此活塞分别用于控制若干个添纱梭的工作位置。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缝针织内衣机的导纱喂纱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添纱梭由螺钉销、接轴、偏心轴、小支架、接套等将 其与集成式气缸连接,添纱梭的前端还设有穿纱瓷管;在添纱梭 的上方还设有两组分别安装在调节板与角尺上的调节螺钉对添纱 梭进行限位调节。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缝针织内衣机的导纱喂纱装置,其特征还 在于所述的添纱梭中用于输送面纱的面纱添纱梭有原位、前全位、 前半位、后全位、后半位五个工作位置,其余皆有原位、底位两 个工位,其中有三个用于输送底纱、三个用于输送色纱。
5. 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无缝针织内衣机的导纱喂纱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织针分别位于一可转动的圓形针筒的针槽内, 织针随针筒转动,转经抢针、方梭板时针舌被打开;所述织针在 随针筒转动的同时,织针的走针控制三角推动织针升降,使织针 实现原位、半位、全位三个工作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缝针织内衣机的导纱喂纱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方梭板通过框架与集成式气缸连接,方梭板上还设有导 纱槽,当添纱梭处于工作位置时纱线将进入导纱槽内,已打开针 舌的织针转经方梭板导纱槽时将纱线钩入针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缝内衣机的导纱喂纱装置,包括安装于一圆盘上的一集成式气缸和一个方梭板、若干织针及位于集成式气缸前方与其安装在同一圆盘上的用于开启织针针舌的抢针,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若干个用于输送不同纱线的添纱梭,其中至少包括面纱添纱梭、色纱添纱梭、底纱添纱梭,每个添纱梭有若干个工作位置,由集成式汽缸控制。本实用新型可在织物的任意部位编织多色提花组织,使无缝内衣机能编织的组织结构更加多样化,大大提高了无缝内衣机的编织性能。
文档编号D04B1/24GK201010752SQ20072010654
公开日2008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13日
发明者孙平范 申请人:孙平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