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编机压纱板运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065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经编机压纱板运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编机压纱板运动装置。
背景技术
经编机编织织物是通过成圈装置将纱线形成线圈并相互串套联结而成。为 了提高编织织物表面的立体效应,在经编机梳栉位置有压纱装置以达到这一编 织效果。压纱装置中的压纱板沿压纱方向作下压和上移运动,根据工艺要求,
压纱方向与垂直方向之间夹角在0' 9(T之间变化。梳栉作与机身平行方向的 横移运动, 一般情况下,压纱运动方向和梳栉横移运动方向相垂直。这类具有 压纱装置的经编机称为带有压纱板的经编机。
实现压纱运动的最终执行件是压纱板,由主轴驱动其运动。压纱板的运动 形式是往复直线运动,应在主轴与压纱板之间有传动机构将主轴的连续转动变 换为压纱板的往复直线运动。另外,压纱运动与成圈运动之间有时间上的配合 要求,而经编机是以主轴转角位置作为整机运动位置基准,也就是压纱板的运 动位置与主轴转动角度也有对应关系要求。这些要求说明,在主轴与压纱板之 间的传动机构不仅要能实现运动形式上的变换,而且能实现主轴转角与压纱板 之间在时间上的对应关系。
中国专利号ZL98118606.8发明专利说明书上公开一种具有压纱板板床的 经编机,该经编机在一个支承梳栉的吊架上有一个辅轴,该辅轴根据主轴转动 并支承控制凸轮,它使得压纱板板床通过摇杆装置来回移动。由于该经编机驱 动压纱板的原动部分——凸轮置于经编机整机的上部,这样的结构在凸轮运动 机构的润滑、安装、维护等方面不方便,另外,为了将运动从主轴传动至辅轴, 需要采用链传动,这种柔性件传动运动不可靠,而且润滑不方便,如采用另一 马达来带动辅轴,就需要增加马达以及马达与辅轴之间传动机构,而且必须 保证辅轴与主轴同步,结构上就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传动可靠的经编机压纱板运动装置。
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包括经编机的主轴和压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通过两个以上 相同的传动机构共同驱动压纱板运动,每个传动机构均由共轭凸轮机构、第一 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第二平面铰链四杆机构和摇杆滑块机构串联而成。
所述共轭凸轮机构的共轭凸轮固定在主轴上,共轭凸轮机构的从动推件连 接在短轴上,短轴由两个处于同一侧主机承载件上的四号支座支撑;在所述主 轴的上方设有与主轴平行的第一长轴和第二长轴,第一长轴由两个分别固定在
左、右侧主机承载件上的一号支座支撑,在第一长轴上连接有第一摇杆;第二
长轴由两个分别固定在左、右侧主机承载件上的二号支座支撑,第二长轴上连
接有第二摇杆和第三摇杆;所述从动推件与第一摇杆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杆,第 一摇杆与第二摇杆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三摇杆连接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 通过联接件与所述压纱板连接,联接件由所在一侧主机承载件上的三号导向支 座支撑且两者为动连接;由共轭凸轮机构的从动推件的外臂、第一连杆、第一 摇杆和主机承载件组成第一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由第一摇杆、第二连杆、第二 摇杆和主机承载件组成第二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由第三摇杆、第三连杆、联接 件和主机承载件组成摇杆滑块机构。
所述第一摇杆可以是带三个转动副的杆状构件,也可以是带三个转动副形 成的封闭三角形构件。
所述第二摇杆与第三摇杆之间具有夹角。
所述三号导向支座包括设有导向孔的前导向座、与主机承载件连接的后连 接座以及连接前导向座与后连接座的螺钉,所述联接件与导向孔间隙配合。 所述共轭凸轮机构是内、外缘共轭凸轮机构。
本发明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1,本发明选用由共轭凸轮机构、两个平面铰链四杆机构和摇杆滑块机构 串联而成的传动机构,所以结构简单紧凑、运动可靠,采用杆结构,制造简便、 成本低。2,由于本发明的共轭凸轮机构安装在主轴上,由主轴提供动力,经 编机的成圈运动凸轮是安装在主轴上,只要使压纱凸轮的最大外形轮廓在一定
尺寸范围内,即能使本发明的共轭凸轮与成圈运动凸轮能安装在同一个凸轮支 座框架内,另外本发明的第一长轴可以利用经编机的槽针轴,所以整机的制造 和安装都很方便。3、压纱运动与主轴转动角度之间运动要求可以由凸轮运动 保证,对不同压纱规律要求或不同机型通过更换凸轮就可以满足压纱工艺要
求。4、由于采用内、外缘共轭凸轮机构,使本装置结构更为紧凑。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实施例1结构示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实施例1简示图4是压纱板与三号导向支座之间的连接示图; 图5是实施例2简示图6是实施例3简示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包括经编机的主轴13和压纱板9,主轴13由电 机带动运转。主轴13通过两个相同的且分别处于左、右侧的传动机构共同驱 动压纱板9运动,对于整机幅宽较宽,结构较长的压纱板,可由三个相同的传 动机构共同驱动压纱板运动。
每个传动机构均由内、外缘共轭凸轮机构、第一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第二 平面铰链四杆机构和摇杆滑块机构串联而成。
所述内、外缘共轭凸轮机构1的内、外缘共轭凸轮1-1固定在主轴13上, 内、外缘共轭凸轮机构1的从动推件1-2动连接在短轴14上,短轴14由固定 在所在一侧主机承载件10上的两个四号支座10-4支撑,短轴14是固定在两 个四号支座10-4上。通过改变内、外缘共轭凸轮廓线形状实现对压纱时间与 压纱位置之间关系的变化。
所述主轴13由两个分别固定在左、右侧主机承载件10下部的五号支座 10-5支撑。在所述主轴13的上方设有与主轴13平行的第一长轴11和第二长
轴12。所述第一长轴11由两个分别固定在左、右侧主机承载件IO上的一号
支座10-1支撑,第一长轴11与两个一号支座10-1是固定连接的,第一长轴 11可以利用主机中的槽针轴,在第一长轴11上动连接有第一摇杆3。所述第 一摇杆3是带三个转动副的杆状构件,三个转动点Co、 d、 C2在一直线上, 第一摇杆3绕第一长轴摆动。第二长轴12由两个分别固定于左、右侧主机承 载件10上的二号支座10-2支撑,第二长轴12与两个二号支座10-2是动连接。 第二长轴上固定有第二摇杆5和第三摇杆6,第二摇杆5与第三摇杆6之间具 有夹角3,夹角3取值范围在0° 360°,夹角P的大小根据压纱运动的需要而 决定,本实施例中是夹角P是锐角。
所述从动推件1-2与第一摇杆3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杆2,第一摇杆3与第 二摇杆5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杆4,第三摇杆6连接有第三连杆7,第三连杆7 通过联接件8与所述压纱板9连接,联接件8由处于所在一侧主机承载件10 上的三号导向支座10-3支撑,联接件8与三号导向支座10-3之间为动连接。
见图4,所述三号导向支座10-3包括设有导向孔10-3-11的前导向座 10-3-1、与主机承载件IO连接的后连接座10-3-2以及连接前导向座10-3-1与 后连接座10-3-3的螺钉10-3-2,所述联接件8与导向孔10-3-11间隙配合。由 于前导向座10-3-1与后连接座10-3-2之间是螺钉连接,通过改变两者之间的 连接位置,从而调整联接件8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a 。
由共轭凸轮机构的从动推件1-2外臂1-2-1、第一连杆2、第一摇杆3和主 机承载件10组成第一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由第一摇杆3、第二连杆4、第二摇 杆5和主机承载件10组成第二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由第三摇杆6、第三连杆7、 联接件8和主机承载件10组成摇杆滑块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主机承载件IO包括主机的油箱E、立柱G和横梁F。主 轴13处于油箱中,所以共轭凸轮1也处于油箱中,使共轭凸轮l具有良好的 润滑条件,而且共轭凸轮1的维修、更换都很方便。两个五号支座10-5分别 固定于油箱左、右侧内壁上,四号支座10-4固定于油箱一侧内壁上,两一号 支座10-1分别固定于油箱顶面左、右侧,第二长轴12是悬挂轴,两二号支座 10-2分别固定于横梁F底面的左、右侧。三号导向支座10-3的后连接座10-3-2 固定在所在侧立柱G上。
固定在主轴4上的内、外缘共轭凸轮与主轴13—起转动,从而将主轴13 的转动转变为凸轮机构摆动。从动推件1-2绕固定点即短轴14的往复摆动,
从动推件1-2的外臂1-2-1为第一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的连架杆并为运动输入件 即主动件,带动第一平面铰链四杆机构动作,而第一摇杆3既是第一平面铰链 四杆机构的输出件又是第二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的输入件,通过第一摇杆3带动 第二平面铰链四杆机构动作,第三摇杆6既是第二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的输出件 又是摇杆滑块机构的输入件,第三摇杆6带动摇杆滑块机构动作,压纱板的联 接件8即为摇杆滑块机构的滑块,联接件8作往复直线移动,从而带动压纱板 9作往复直线移动。 实施例2
见图5,本实施例的第一摇杆3是带三个转动副形成的封闭三角形构件, 中间转动点C,处于其余两转动点的上方。所述第二摇杆5与第三摇杆6之间 的夹角0是小于180°的钝角。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见图6,本实施例的共轭凸轮机构1是双外缘共轭凸轮机构,第一摇杆3 是带三个转动副形成的封闭三角形构件,中间转动点d处于其余两转动点的 下方,所述第二摇杆5与第三摇杆6之间的夹角e是大于180。的钝角。其余 与实施例1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经编机压纱板运动装置,包括经编机的主轴(13)和压纱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13)通过两个以上相同的传动机构共同驱动压纱板(9)运动,每个传动机构均由共轭凸轮机构、第一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第二平面铰链四杆机构和摇杆滑块机构串联而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机压纱板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轭凸轮机构(1)的共轭凸轮(1-1)固定在主轴(13)上,共轭凸轮机构(1) 的从动推件(1-2)连接在短轴(14)上,短轴(14)由两个处于同一侧主机 承载件(10)上的四号支座(10-4)支撑;在所述主轴(13)的上方设有与主 轴(13)平行的第一长轴(11)和第二长轴(12),第一长轴(11)由两个分 别固定在左、右侧主机承载件(10)上的一号支座(10-1)支撑,在第一长轴(11)上连接有第一摇杆(3);第二长轴(12)由两个分别固定在左、右侧主 机承载件(10)上的二号支座(10-2)支撑,第二长轴上连接有第二摇杆(5) 和第三摇杆(6);所述从动推件(1-2)与第一摇杆(3)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杆(2),第一摇杆(3)与第二摇杆(5)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杆(4),第三摇杆(6) 连接有第三连杆(7),第三连杆(7)通过联接件(8)与所述压纱板(9)连 接,联接件(8)由所在一侧主机承载件(10)上的三号导向支座(10-3)支 撑且两者为动连接;由共轭凸轮机构的从动推件(1-2)的外臂(1-2-1)、第一 连杆(2)、第一摇杆(3)和主机承载件(10)组成第一平面铰链四杆机构, 由第一摇杆(3)、第二连杆(4)、第二摇杆(5)和主机承载件(10)组成第 二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由第三摇杆(6)、第三连杆(7)、联接件(8)和主机 承载件(10)组成摇杆滑块机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编机压纱板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摇杆(3)可以是带三个转动副的杆状构件,也可以是带三个转动副形成的 封闭三角形构件。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编机压纱板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二摇杆(5)与第三摇杆(6)之间具有夹角(e)。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编机压纱板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 号导向支座(10-3)包括设有导向孔(10-3-11)的前导向座(10-3-1)、与主 机承载件(10)连接的后连接座(10-3-2)以及连接前导向座(10-3-1)与后 连接座(10-3-3)的螺钉(10-3-2),所述联接件(8)与导向孔(10-3-11)间 隙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机压纱板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轭凸轮机构(1)是内、外缘共轭凸轮机构。
全文摘要
一种经编机压纱板运动装置,包括经编机的主轴和压纱板,所述主轴通过两个以上相同的传动机构共同驱动压纱板运动,每个传动机构均由共轭凸轮机构、第一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第二平面铰链四杆机构和摇杆滑块机构串联而成。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运动可靠,由于采用杆结构,制造简便、成本低。
文档编号D04B27/24GK101363164SQ20081015690
公开日2009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9日
发明者曹清林 申请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