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式抗菌非织造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023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间隔式抗菌非织造材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间隔式抗菌非织造材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织造材料领域,特别涉及抗菌非织造材料。背景技术
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人们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这 些微生物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会迅速生长繁殖,并通过接触传播疾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 康。非织造材料是微生物良好的生存之地,是疾病的重要传播源,所以赋予非织造材料抗菌 性能及其重要,尤其用于口罩、手术衣等一次性防护材料,婴儿尿裤、卫生巾等一次性卫生 护理材料,抗菌作用更是尤为重要。特别是前几年的SARS(非典)的爆发和如今的甲流感 (H1N5)疫情的严峻形势下,国内外专家提出“防重于治”的战略思想,一次性抗菌非织造材 料在这些疫情爆发使其的作用无可替代。但是,在现有的抗菌剂中,或多或少都会对人体产 生一些刺激或致敏,尤其是对皮肤伤口处或婴儿皮肤。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保证材料的抗菌功能要求、又能降低成 本的非织造材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间隔式抗菌非织造材料,在非织造材料 基材上,间隔式排列有经抗菌处理的抗菌区域。上述的间隔式抗菌非织造材料,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间隔式排列的抗菌 区域等间距等宽。上述的间隔式抗菌非织造材料,所述非织造材料基材为纺粘法非织造材料、或热 风法非织造材料、或热轧法非织造材料、或水刺法非织造材料、或针刺法非织造材料。本实用新型的间隔式抗菌非织造材料,可以通过对非织造材料在线进行抗菌处理 来实现,设备改造简单、投入小,也不会与普通的非织造材料生产工艺造成冲突,兼容现有 设备与工艺;因而易于实现,生产成本也较低。本实用新型的间隔式抗菌非织造材料,可以沿横向幅宽方向随意分切成若干小幅 宽间隔式抗菌处理非织造材料,例如成“无处理+抗菌处理+无处理”排列的小幅宽非织造 材料,实现局部抗菌,不仅可抵抗细菌入侵,还降低了对皮肤的刺激,并且起到了降低生产 成本,使得大多数人更容易购买、更容易接受抗菌非织造材料。

图1是实施例一的间隔式抗菌非织造材料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二采用间隔式喷枪喷涂进行抗菌处理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三采用凸型油辊辊涂进行抗菌处理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四采用间隔式刷子刷涂进行抗菌处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一间隔式抗菌非织造材料如图1所示,在非织造材料(普通无纺布)基材1上,通过抗菌处理工序,经间隔 式排列进行抗菌处理,形成间隔式排列的抗菌区域10。实施例二 间隔式喷枪喷涂抗菌处理如图2所示,实施例一的间隔式抗菌处理非织造材料,采用喷枪喷涂的工艺方法。 喷枪2按照一定距离间隔排列,由输油管道运送抗菌处理油剂,对非织造材料基材1进行间 隔式喷涂,即沿非织造材料基材1横向方向上,间隔经抗菌处理形成抗菌区域10,形成间隔 式抗菌处理非织造材料。例如非织造材料基材1的幅宽是7. 2米,一个喷枪喷洒幅宽是0. 1 米,中间间隔0. 3米,即可排列18个喷枪,形成排列有18个0. 1米幅宽的抗菌区域10,抗 菌区域之间间隔18个0. 3米幅宽的未处理区域,在0. 3米幅宽的未处理区域的中间分切成 小条,即形成“普通无纺布+抗菌处理无纺布+普通无纺布”的排列,幅宽各是0. 15米、0. 1 米、0. 15米,整个分切后的无纺布幅宽为0. 4米幅宽。实施例三凸型油辊辊涂抗菌处理如图3所示,实施例一的间隔式抗菌处理非织造材料,采用凸型油辊辊涂的工艺 方法。凸型油辊3中,按照一定距离间隔排列均勻设置有凸起30,可以排放油剂,由输油管 道运送抗菌处理油剂,对非织造材料基材进行间隔式辊涂,即沿非织造材料基材横向方向 上,间隔经抗菌处理形成抗菌区域10,形成间隔式抗菌处理非织造材料。例如非织造材料基 材幅宽是7. 2米,油辊凸起30的幅宽是0. 1米,凸起30之间的间隔是0. 3米,即可排列18 个凸起,形成18个0. 1米幅宽的抗菌区域10,抗菌区域之间间隔18个0. 3米幅宽的未处 理区域,在0. 3米幅宽的未处理区域中间分切成小条,即形成“普通无纺布+抗菌处理无纺 布+普通无纺布”的排列,幅宽各是0. 15米、0. 1米、0. 15米,经裁切出的无纺布幅宽为0.4 米。实施例四间隔式刷子刷涂抗菌处理如图4所示,实施例一的间隔式抗菌处理非织造材料,采用间隔式刷子刷涂的工 艺方法。刷子4按照一定距离间隔排列,由输油管道运输抗菌处理油剂,可以刷涂抗菌处理 油剂,刷子4对非织造材料基材1进行间隔式刷涂,即沿横向方向上,间隔经抗菌处理形成 抗菌区域10,形成间隔式抗菌处理非织造材料。例如非织造材料幅宽是7. 2米,子4的幅 宽是0. 1米,刷子之间的间隔是0. 3米,即可排列18个刷子,形成18个0. 1米幅宽的抗菌 区域10,抗菌区域之间间隔18个0. 3米幅宽的未处理区域,在0. 3米幅宽的未处理区域的 中间分切成小条,即形成“普通无纺布+抗菌处理无纺布+普通无纺布”的排列,幅宽各是 0. 15米、0. 1米、0. 15米,经裁切出的无纺布幅宽为0.4米。实施例五油辊辊涂抗菌处理本例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本例的油辊,按照一定距离间隔排列均勻 设置有油剂出口,可以排放油剂,由输油管道运送抗菌处理油剂,对非织造材料基材进行间 隔式辊涂。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 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 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间隔式抗菌非织造材料,其特征是在非织造材料基材上,间隔式排列有经抗菌处理的抗菌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式抗菌非织造材料,其特征是所述间隔式排列的抗菌区域等间距等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间隔式抗菌非织造材料,其特征是所述非织造材料基材 为纺粘法非织造材料、或热风法非织造材料、或热轧法非织造材料、或水刺法非织造材料、 或针刺法非织造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间隔式抗菌非织造材料,在非织造材料基材上,经间隔式排列进行抗菌处理,形成间隔式排列的抗菌区域。本实用新型的间隔式抗菌非织造材料,可以通过对非织造材料在线进行抗菌处理来实现,设备改造简单、投入小,也不会对普通的非织造材料生产工艺造成冲突,兼容现有设备与工艺;因而易于实现,生产成本也较低。本实用新型的间隔式抗菌非织造材料,可以沿横向幅宽方向随意分切成若干小幅宽间隔式抗菌处理非织造材料,例如成“无处理+抗菌处理+无处理”排列的小幅宽非织造材料,实现局部抗菌,不仅可抵抗细菌入侵,还降低了对皮肤的刺激,并且起到了降低生产成本,使得大多数人更容易购买、更容易接受抗菌非织造材料。
文档编号D06M23/16GK201581285SQ20092029308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3日
发明者常丽, 张天雷, 王西山, 罗俊, 陈光林, 黄春平 申请人:山东俊富非织造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