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剪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5745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机剪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缝纫机剪线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缝纫机在操作车缝工件时,是一件接一件地由尚未切断的缝线接连成一串, 等缝制完成一定数量之后,再一一将成串相连的缝制品一件一件地用剪刀剪开。这种作业 方法由于作业人员仍必须另外再拿起剪刀一件一件地剪断,故较为费时耗工。经业界改良后,目前在缝纫机上均装设有自动切线结构,使用时,是利用将脚踏板 后踏,以驱动该自动切线结构的切断将线与布料分离,以节省缝制人工及时间。请参看中国台湾2009年8月11日公开的第098204640号《缝纫机剪线装置(一)》 新型专利案及同年同月同日公开的第098204637号《缝纫机剪线装置(二)》新型专利案, 这两个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为本申请创作人在先创作设计的,用以因应缝纫加工时所使用 的缝纫机机型因功能或厂牌等有所不同,供从业人员视其本身情况选择装设所需的剪线装 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结构更为精简、组 装容易的缝纫机剪线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缝纫机剪线装置是装设在 缝纫机车缝平台的侧边处,其具有一基座,基座上固定有第一刀具,另有一第二刀具活动枢 接在该基座上,该第二刀具的一端枢接一连动杆,连动杆的另一端再枢接一摆臂,该摆臂的 另一端与一连杆的一端连动枢接,连杆的另一端则与动力源的出力轴接设;据此,藉由动力 源的出力轴的动作,依序透过连杆、摆臂、连动杆传动第二刀具,使第二刀具配合第一刀具 将车缝线剪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确能达到所预期的使用功 效,结构更为精简,组装容易。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剪线装置装设于缝纫机上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剪线装置的其中一侧架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剪线装置的立体架构组合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剪线装置的前视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剪线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剪线装置在进行剪线时的前视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剪线装置在进行剪线时的俯视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剪线装置在进行剪线时其中一侧架构作动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缝纫机剪线装置的构造图。该剪 线装置A是装设在缝纫机1车缝平台11的侧边及机壳12间,其具有一基座2,该基座2固 定在车缝平台11的侧边,基座2上设有一缺口 21,并在缺口 21的一侧固定一第一刀具3, 另有一第二刀具4以其中间段落处活动枢接在该基座2的缺口 21的另一侧处,该第二刀具 4的一端枢接一连动杆5,该连动杆5的另一端再枢接一摆臂6,该摆臂6以其中间段落处与 机壳12枢设,并令该摆臂6的另一端与一连杆7连动枢接,连杆7的另一端再接设于动力 源8的出力轴81上。据此,当启动动力源8,以下请参图6 图6,使动力源8的出力轴81凸伸而出时, 因连杆7的另一端固接于动力源8的出力轴81上,摆臂6的二端分别枢连连杆7的一端及 连动杆5的另一端,而该连动杆5的一端再与第二刀具4枢设;因此,出力轴81的凸伸将带 动连杆7向下位移,并连动该摆臂6逆时针旋转,令其传动该连动杆5做横向位移,而此一 连动杆5横向位移的动作,将同时连动第二刀具4,使第二刀具4的另一端对应配合第一刀 具3将车缝线剪断。当动力源8的出力轴81缩回时,便能连动连杆7、摆臂6、连动杆5与第二刀具4 回到等待剪线的原始位置,并参见图3。
权利要求1. 一种缝纫机剪线装置,其装设在缝纫机车缝平台的侧边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 座,基座上固定有第一刀具,另有一第二刀具活动枢接在该基座上,该第二刀具的一端枢接 一连动杆,连动杆的另一端再枢接一摆臂,该摆臂以中间段落与机壳枢设,摆臂的另一端与 一连杆枢接,连杆的另一端则与动力源的出力轴固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纫机剪线装置,其装设在缝纫机车缝平台的侧边处,其具有一基座,基座上固定有第一刀具,另有一第二刀具活动枢接在该基座上,该第二刀具的一端枢接一连动杆,连动杆的另一端枢接一摆臂的一端,该摆臂另一端再与一连杆的一端枢接,连杆的另一端则与动力源的出力轴固接;据此,藉由动力源的出力轴的动作,依序透过连杆、摆臂、连动杆传动第二刀具,使第二刀具配合第一刀具将车缝线剪断。
文档编号D05B65/00GK201896238SQ20102013441
公开日2011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7日
发明者顾飞龙 申请人:顾飞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