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用涡流纺生产的色纺纱及其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领域涉及纺织领域,一种用涡流纺生产的色纺纱及其工艺。
名词解释染色纱白坯纱线通过筒子纱染色、绞纱染色等方法制成的有色纱线。
色纺纱采用一定比例的有色短纤维,混合原白短纤以环锭纺、走锭纺、气流纺等技术纺制的有色纱线。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纱线市场中色纱一直占据较大份额,广泛应用于针织彩条,机织格子条纹布, 毛衫等领域。随着市场对色纱的市场反应能力(交期)、功能性(多组分)、成本、能耗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先纺纱后染色的染色纱已逐渐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因此,色纺纱的出现,弥补了这个缺陷。色纺纱采用先染散纤维后纺纱的生产工艺,其纱线可以实现多组分,部分解决了因为纱线原料组分多套色困难的问题,由于色纺纱部分短纤着色,降低了染色成本及能耗,并使纱线呈现朦胧丰富的视觉效果,适用了市场多元、功能、潮流的发展趋势。
目前,用于色纺纱生产的工艺主要采用先染后纺,即先采用散纤维染色工艺进行着色,然后采用环锭纺纱或气流纺纱等工艺纺制成色纺纱。但上述工艺存在着以下缺陷1、先采用散纤维染色工艺进行着色,然后采用环锭纺纱工艺色纺纱,纺纱工序较多,流程长,换品种规格十分困难,成本高。
2、采用散纤维染色工艺进行着色,然后采用气流纺纱生产色纺纱,色纱产品手感硬,生产的高支纱没有成本优势,只能用于低支纱,市场空间小。
目前,由于涡流纺技术问世时间相当有限,大量与其配套的生产工艺都在研发及优化的过程中。少量拥有该类设备的生产商均把资源投放在研发常规白坯纱的工艺上,而对于需整合化学纤维制造,纤维染色,纺织化学品,纺纱等多个产业的工艺技术的涡流纺色纺纱的探索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因为面临巨大的技术难题,特别是化纤生产过程中的低聚物,油剂,抗静电问题;染色散纤的静电,含水率的均勻性问题;染色后纤维相互缠结问题;多种色纤同机梳理问题;纺纱的自动换筒、自动接头、自动生头时传感器对有色纤维的灵敏度问题等,上述问题均对生产的正常化提出严峻的挑战。本发明基于对多个产业生产工艺现状的深刻理解,整合现代纺织科技,对涡流纺色纺纱的生产提供了一揽子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对涡流纺工艺的改进,探寻一种采用涡流纺纱工艺来生产色纺纱,其生产的色纺纱满足质量稳定,品质优,流程短,交期快,成本低的要求,符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改善了传统色纺纱的缺陷。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采用涡流纺生产色纺纱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一定比例的散纤维经纤维染色制成有色纤维,混合原白纤维后经前纺工艺、涡流纺纱工艺制备成色纺纱。
进一步地所述的散纤维可为天然纤维或化学短纤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所述化学短纤不得含有低聚物,油剂含量为1%以下。
所述的纤维染色工艺为棉纤维染色工艺,包括前处理30°C下加入双氧水、稳定剂、精炼剂、烧碱,双氧水2-10g/l,稳定剂0. 1-0.3 g/Ι,精炼剂1-3 g/Ι,烧碱1_5 g/1, 以3°C /分钟速度升温至110°C,保温30分钟。精炼45°C下加入除氧酶、醋酸,除氧酶 0. 1-0. 5g/l,醋酸0. 5-1. 5 g/Ι,升温至60°C,保温15分钟。染色:40°C下加入元明粉5-80 g/Ι,染料0.2-8 % (owf ),螯合剂0.3-1 g/Ι,纯碱2-10 g/Ι,然后以1°C /分钟速度升温至60°C,保温60分钟。清洗40°C下加入净洗剂2-5 g/Ι,醋酸0. 5-1. 5 g/Ι,然后升温至 80°C,保温运行15分钟。固色30°C下加入固色剂0.5-4 g/Ι,升温至45°C,保温运行15分钟。后处理30°C下加入柔软剂1-5 g/Ι,抗静电剂1-3 g/Ι,升温至45°C,保温运行15分钟。
所述的纤维染色工艺为粘胶纤维染色工艺,包括精炼35°C下加入精炼剂、螯合剂,精炼剂l_3g/l,螯合剂0.5-1 g/Ι,升温至50°C,保温5分钟。染色45°C下加入元明粉 20-85 g/Ι,染料0.5-8 % (owf),纯碱2-10 g/Ι,然后以1°C /分钟速度升温至60°C,分两次加入纯碱,每次2-10 g/Ι,保温60分钟。清洗45°C下加入净洗剂2-10 g/Ι,醋酸0.5-1 g/Ι,然后升温至80°C,保温运行25分钟。固色30°C下加入固色剂1-4 g/Ι,升温至45°C, 保温运行20分钟。后处理30°C下加入柔软剂1-5 g/Ι,抗静电剂1-4 g/Ι,升温至45°C, 保温运行15分钟。
所述的纤维染色工艺为涤纶纤维染色工艺,包括染色45°C下加入去油剂1-3 g/Ι,染料0.5-8 % (owf ),勻染剂1-2. 5 g/Ι,然后以1_3°C /分钟速度升温至110°C,再以 I0C /分钟速度升温至130°C,保温50分钟。清洗45°C下加入保险粉2 g/Ι,烧碱2 g/1, 然后升温至90°C,保温运行15分钟。固色30°C下加入固色剂1-4 g/Ι,升温至45°C,保温运行20分钟。后处理30°C下加入柔软剂1-5 g/Ι,抗静电剂1-4 g/Ι,升温至45°C,保温运行20分钟。
所述前纺工艺包括预混、清花、梳棉、并条,其中预混色纺原料在正式生产前,需根据客户产品和颜色的要求进行调色和预先混合。该混合包括一种或一种以上原料以及一种或一种以上色光短纤的混合。
清花采用两次混棉,柔性开松,降低打手速度,圆盘打手速度740R/MIN,打手伸出肋条1-1. 5MM,开棉机打手速度450R/MIN,尘棒下全封闭。
梳棉控制刺辊速度、锡林速度、道夫速度。锡林和刺辊的速比不低于2. 0,输出的生条重量不超过20克/5M。
并条因涡流纺的特点决定了对纤维伸直度和均勻度的要求较高,本发明采用三道并条工序,即采用头并预伸直、二并强伸直、三并兼顾末并条干的工艺路线,这样能保持条子的条干半成品有好得基础。头并并和根数6根,后道牵伸1. 7倍;二并并和根数8根, 后道牵伸1.35,三并并和根数6根,后道牵伸1.35。
所述纺纱工艺采用村田机械株式会社的V0RTEX861涡流纺纱机。涡流纺纱工艺参数,具体如下(以32S TR65 /35色纺纱为例)纺纱速度370m/min;总牵伸倍数218主牵伸倍数30喂入比0.96卷曲比1.01BR起始率100%张力罗拉周速/输送速度比 1. 03横动角度14deg。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通过以下改进,最终实现了用涡流纺纱工艺生产出高质量的色纺纱1、散纤维染色工艺中,采用无低聚物、无静电、无油剂或低油剂纤维原料,同时合理配置散纤维染色工艺2、散纤维混配时进行抗静电控制,混配的原料需确保无静电、低油剂。3、前纺工序中, 增设一次混棉工序,同时控制开棉速度;采用三道并条工序,并控制温湿度及并条速度。4、 合理配置涡流纺纱工艺参数,增设色纱传感器。生产的涡流纺全色纺纱质量稳定,品质优, 流程短,交期快,成本优势明显,具有广大的市场空间(纱线优势和经济意义参见表1-表2, 以及
图1-图4所示)。
表1、传统的染色纱和涡流纺色纺纱比较。
权利要求
1.一种用涡流纺生产的色纺纱,其特征在于将一定比例的短纤维经纤维着色后制成有色纤维,将上述有色纤维混合原白短纤后经涡流纺纱制备而成。
2.一种用涡流纺生产色纺纱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一定比例的散纤维经纤维染色制成有色纤维,混合原白短纤经前纺工艺、涡流纺纱工艺制备成色纺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涡流纺生产色纺纱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纤维为天然纤维或化学短纤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化学纤维不得含有低聚物,油剂含量为1% 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涡流纺生产色纺纱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染色工艺为棉纤维染色工艺,包括前处理30°C下加入双氧水、稳定剂、精炼剂、烧碱,双氧水2-10g/l,稳定剂0. 1-0. 3 g/Ι,精炼剂1-3 g/Ι,烧碱1_5 g/Ι,以3°C /分钟速度升温至110°C,保温30分钟;精炼45°C下加入除氧酶、醋酸,除氧酶0. 1-0. 5g/l,醋酸0. 5-1.5 g/Ι,升温至60°C,保温15分钟;染色40°C下加入元明粉5-80 g/Ι,染料0.2-8 % (owf), 螯合剂0.3-1 g/Ι,纯碱2-10 g/Ι,然后以1°C/分钟速度升温至60°C,保温60分钟;清洗 40°C下加入净洗剂2-5 8/1,醋酸0.5-1.5 g/Ι,然后升温至80°C,保温运行15分钟;固色 30°C下加入固色剂0. 5-4 g/Ι,升温至45°C,保温运行15分钟;后处理30°C下加入柔软剂 1-5 g/Ι,抗静电剂1-3 g/Ι,升温至45°C,保温运行15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涡流纺生产色纺纱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染色工艺为粘胶纤维染色工艺,包括精炼35°C下加入精炼剂、螯合剂,精炼剂l_3g/l,螯合剂0. 5-1 g/Ι,升温至50°C,保温5分钟;染色:45°C下加入元明粉20-85 g/Ι,染料0. 5-8 % (owf),纯碱2-10 g/Ι,然后以1°C /分钟速度升温至60°C,分两次加入纯碱,每次2-10 g/Ι,保温60分钟;清洗45°C下加入净洗剂2-10 g/Ι,醋酸0.5-1 g/Ι,然后升温至80°C, 保温运行25分钟;固色30°C下加入固色剂1-4 g/Ι,升温至45°C,保温运行20分钟;后处理30°C下加入柔软剂1-5 g/Ι,抗静电剂1-4 g/Ι,升温至45°C,保温运行15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涡流纺生产色纺纱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染色工艺为涤纶纤维染色工艺,包括染色45°C下加入去油剂1-3 g/Ι,染料0.5-8 % (owf),勻染剂1-2. 5 g/Ι,然后以1_3°C /分钟速度升温至110°C,再以1°C /分钟速度升温至130°C,保温50分钟;清洗45°C下加入保险粉2 g/Ι,烧碱2 g/Ι,然后升温至90°C,保温运行15分钟;固色30°C下加入固色剂1-4 g/Ι,升温至45°C,保温运行20分钟;后处理 30°C下加入柔软剂1-5 g/Ι,抗静电剂1-4 g/Ι,升温至45°C,保温运行20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涡流纺生产色纺纱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纺工艺包括预混、清花、梳棉、并条,其中预混色纺原料在正式生产前,根据客户产品和颜色的要求进行调色和预先混合;该混合包括一种或一种以上原料以及一种或一种以上色光短纤的混合;清花采用两次混棉,柔性开松,降低打手速度,圆盘打手速度740R/MIN,打手伸出肋条1-1. 5MM,开棉机打手速度450R/MIN,尘棒下全封闭;梳棉控制刺辊速度、锡林速度、道夫速度,锡林和刺辊的速比不低于2.0,输出的生条重量不超过20克/5M ;并条采用三道并条工序,头并并和根数6根,后道牵伸1. 7倍;二并并和根数8根,后道牵伸1.35,三并并和根数6根,后道牵伸1.35。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用涡流纺生产色纺纱的エ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エ 艺采用村田机械株式会社的V0RTEX861涡流纺纱机;涡流纺纱エ艺參数 纺纱速度370m/min;总牵伸倍数218主牵伸倍数30喂入比0.96卷曲比1.01BR起始率100%张カ罗拉周速/输送速度比 1. 03 横动角度14deg。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涡流纺生产的色纺纱及其工艺,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本发明将一定比例的短纤维经纤维着色后制成有色纤维,将上述有色纤维混合原白短纤后经涡流纺纱制备而成。本发明制备的色纺纱,质量稳定,品质优,流程短,交期快,成本低。
文档编号D06M11/50GK102517722SQ20111040553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8日
发明者俞诚, 孙国军, 应萍, 张建伟, 杨杰, 裘纪祥, 赵中赵, 郝首领, 金国周, 金芳, 陶华冠, 高水林 申请人:绍兴国周针织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