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面高效衬垫提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946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面高效衬垫提花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纬编针织设备,具体提供一种可以高效衬垫提花的单面高效衬垫提花机。
技术背景衬垫编织是纬编织物的特殊编织形式。是将一根或几根衬垫纱按一定的衬垫比例夹带在地组织中交织的针织编织方法。衬垫纱在织物的某些线圈上形成不封闭的悬弧,在其余的线圈上呈浮线停留在织物反面,选用不同针数的衬垫线圈进行有目的的配置,即可形成特殊风格的衬垫提花织物,广泛应用于服装和装饰领域中。线圈图见图1。由于普通单面提花机不具备一个编织系统独立完成衬垫提花动作的能力,只能选择两个以上编织系统联合完成衬垫提花和地组织编织形成一个横列。显然用两路以上编织系统完成一个衬垫提花横列的织法只是一个以牺牲生产效率为代价的无奈做法。一种能够简单高效进行生产的新型单面衬垫提花机的提出就成为现实的需求。两个编织系统联合编织一个衬垫提花横列见示意图2。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单面高效衬垫提花机,将原有的两路完成的编织动作集成为一路动作,实现衬垫与地纱编织一次完成。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单面高效衬垫提花机,所述的提花机设有一个用于衬垫动作的起针三角和与其配合的衬垫喂纱管。所述的起针三角部件刻制形状为织针轨道中只含有三角挺起轨迹,挺针片轨道中只含有低起针轨迹不含有三角挺起轨迹。所述的提花机中,喂纱环支架固定安装一只平行织针针杆的垂直中空衬垫喂纱管。衬垫喂纱管为陶瓷或金属圆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不但可以在原有的三功位单面提花机的基础上保留原有功能,且可增加衬垫提花功能,不但减少降低成本,还可大大提高生产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线圈结构示意图;图2为两个编织系统联合编织一个衬垫提花横列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织针编织动作轨迹示意图;图4固定起针三角示意图;图5衬垫喂纱嘴示意图;图6沉降片三角示意图;图7编织过程示意图;[0018]图8三角连接、提花刀位置示意图。图9衬垫起针三角与常规起针三角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使用现有的三功位单面电脑提花机,更换安装固定起针选针三角1、沉降片三角2、瓷管喂纱嘴3。并按照织针与沉降片运动轨迹校准。单面高效衬垫提花机,所述的提花机设有一个用于衬垫动作的起针三角1和与其配合的衬垫喂纱管3。所述的提花机针舌至针钩动程最优为8mm。沉降片片侯至片鼻尖长最优为2. 5mm。所述的起针三角部件刻制形状为织针轨道中只含有三角挺起轨迹,挺针片轨道中只含有低起针轨迹不含有三角挺起轨迹。所述的提花机中,喂纱环支架4固定安装一只平行织针针杆的垂直中空衬垫喂纱管。衬垫喂纱管为陶瓷或金属圆管。编织过程说明参考织针编织动作轨迹示意图3、编织过程图7。A点.所有织针的针头退回至沉降片握持平面。A-B点.选择编织悬弧的织针起针至2. 5mm,其余织针停留在原浮线平面高度平动。衬垫纱由导纱管喂入沉降片片喉。沉降片向针后推进,将衬垫纱推入浮线织针针头后B点.浮线织针开始起针,衬垫纱受沉降片限制处于浮线织针的后部。随后,悬弧织针开始起针,衬垫纱处于悬弧织针的前部。B-C点.沉降片握持衬垫纱和旧线圈,所有织针完成退圈动作。C-D点.沉降片退回,织针下降,喂入底纱为成圈作准备。D点.弯纱成圈。喂入衬垫纱。完成一路衬垫编织。从织针编织动作轨迹示意图和编织过程图可以看到,衬垫功能是衬垫喂纱嘴喂入的衬垫纱在编织的起针阶段,织针通过选针机构并配合沉降片推进完成纱线的衬垫。而后再进行旧线圈的退出和地组织的编织。整个编织过程连续紧凑无间断。机械结构配置见图 8。以上所述的实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尺寸、角度调整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单面高效衬垫提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花机设有一个用于衬垫动作的起针三角和与其配合的衬垫喂纱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面高效衬垫提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针三角部件刻制形状为织针轨道中只含有三角挺起轨迹,挺针片轨道中只含有低起针轨迹不含有三角挺起轨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面高效衬垫提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花机中,喂纱环支架固定安装每编织系统一只平行织针针杆的垂直中空衬垫喂纱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面高效衬垫提花机,其特征在于衬垫喂纱管为陶瓷或金属圆管。
专利摘要单面高效衬垫提花机,是一种可以由单一编织系统完成单一衬垫提花横列编织的单面提花机型,可以通过选针的变化生产具有无穷变化的两线衬垫纬编提花针织物,其鲜明特点在于通过加入固定起针选针三角、沉降片三角、衬垫喂纱嘴的设计和运用,使原本要两个编织系统完成的衬垫功能集成于一个编织系统完成,提高了生产效率,扩大了花型范围,创造了全新的花型织物。
文档编号D04B37/02GK202007310SQ20112004345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2日
发明者李炜, 薛庆生 申请人:李炜, 薛庆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