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热介质间接导热滚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362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热介质间接导热滚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机械领域,涉及一种纺织品织物的烫光、烘干,特别是与纺织品织物表面处理有关的滚筒,尤其与利用导热介质间接导热的滚筒有关。
背景技术
:在纺织物生产加工过程中,由于行业的特殊性,织物的表面处理或烘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随着行业的发展,织物手感尤其重要,目前染整行业的织物烘干、表面处理的工作方式是:在金属滚筒内设有电热管和旋转碳刷架,通入电能来加热滚筒,工作时,电机带动一个或多个滚筒旋转,织物与滚筒充分接触达到烫光织物表面或去除织物水份的目的,过程中消耗大量的热能,电的热效率是很低的,浪费能源,且电能装机容量很大,烫光滚筒单根装机容量一般需要55kw以上,而使用蒸汽和其它热源在高速旋转时密封问题将变的很难解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使用导热介质间接导热的滚筒,导热介质可以使用液态或粉状介质,其滚筒内部用导热介质传递热能、导热空间为开发式的设计,避免了密封问题,同时避免了使用导热介质在高温时产生的压力和氧化问题,大大提高了加热的工作效率,也达到了环保节能的效果。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导热介质间接导热滚筒,包括设置在外滚筒1,外滚筒I内的设有一体密闭结构的空芯热交换器4,在外滚筒I与空芯热交换器4之间设有导热介质3,所述的空芯热交换器4包括多个独立的空腔及热媒油均衡分配导管保证了空芯热交换器4左右温度均衡。所述的空芯热交换器4包括:内圆拄体4-1、外圆拄体4-2、隔断圈4_3、热媒油入口轴4-4、热媒油出口轴4-5、热媒油下均衡分配导管4-6和热媒油上均衡分配导管4-7 ;热媒油由入口轴4-4经下均衡分配导管4-6通过由隔断圈4-3隔出的空腔往上流动到上均衡分配导管4-7,再由热媒油出口轴4-5流出,所述的空芯热交换器4内圆拄体4-1内部为空腔保证外滚筒停止旋转时导热介质会流入并储存其中。所述的滚筒上设有导热介质补充和空气出入口 18。所述的滚筒上设有防侧漏螺旋槽19,防侧漏螺旋槽19有左右螺旋结构保证在外滚筒I旋转时防止液态介质3从轴侧流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由于其滚筒内部用导热介质传递热能、导热空间为开发式的设计,避免了高速旋转时的密封问题,同时避免了使用液体导热介质在高温时产生的压力问题,大大提高了加热的工作效率,热交换器使用热媒油加热,避免了使用大功率电能,达到了环保节能的效果。


:
以下用附图对本发明详细说明:图1为本发明滚筒整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滚筒整机结构图1A-A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空芯热交换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空芯热交换器图3的E-E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热媒油回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详述:图1-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导热介质导热滚筒,包括外滚筒1,轴承座2,设置在外滚筒与交换器内的导热介质3,设置在外滚筒内的一体密闭结构的空芯热交换器4,空芯热交换器固定架5,温度传感器6,碳刷架7,机架8,热媒油入口 9,热媒油出口 10,温控仪11,三通调节阀12,手动阀13,热媒油入口管14,热媒油出口管15,皮带轮16,热媒油17,导热介质补充口和空气出入口 18,防侧漏螺旋槽19。所述的外滚筒1,外表面与织物接触,内面与液态介质3接触。所述的导热介质3与空芯热交换器4接触。所述的空芯热交换器4由内圆拄体4-1、外圆拄体4-2、隔断圈4_3、热媒油入口轴4-4、热媒油出口轴4-5、热媒油下均衡分配导管4-6和热媒油上均衡分配导管4-7等组成,热媒油由入口轴4-4经下均衡分配导管4-6通过由隔断圈4-3隔出的空腔往上流动到上均衡分配导管4-7,再由热媒油出口轴4-5流出。所述的空芯热交换器内圆拄体4-1的内圈留出的空间可以减少热媒油流过交换器的重量,同时停机时液态导热介质可以留入存储在其中。所述的空芯热交换器4与热媒油入口 9,热媒油出口 10连接。所述的空芯热交换器4与空芯热交换器固定架5连接。所述的空芯热交换器固定架5与机架8连接。所述的热媒油入口 9,热媒油出口 10与热媒油入口管14,热媒油出口管15连接。所述的热媒油入口管14与三通调节阀12连接。所述的三通调节阀12由温控仪11控制开闭。所述的温控仪11与碳刷架7连接。所述的碳刷架7与温度传感器6连接。所述的导热介质补充口和空气出入口 18可以补充导热介质和泄放气体。所述的防侧漏螺旋槽19有左右螺旋结构,在外滚筒I旋转时,防止液态介质3从轴侧流出。本发明工作时,将需要织物包裹在外滚筒I中,装入定量的导热介质3,电机通过皮带轮16,外滚筒I旋转,液态介质3将全部包裹住空芯热交换器4和外滚筒I的内圆,热媒油17通过三通调节阀12流入空芯热交换器4,热媒油17的热能通过空芯热交换器4和液态介质3传递到外滚筒I,最后热能传递给织物。本发明由于其滚筒内部用导热介质传递热能、导热空间为开发式的设计,避免了高速旋转时的密封问题,同时避免了使用液体导热介质在高温时产生的压力问题,大大提高了加热的工作效率,热交换器使用热媒油加热,避免了使用大功率电能,达到了环保节能的效果。1、导热介质间接导热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外滚筒1,外滚筒I内的设有一体密闭结构的空芯热交换器4,在外滚筒I与空芯热交换器4之间设有导热介质3,所述的空芯热交换器4包括多个独立的空腔及热媒油均衡分配导管保证了空芯热交换器4左右温度均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介质间接导热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芯热交换器4包括:内圆拄体4-1、外圆拄体4-2、隔断圈4-3、热媒油入口轴4-4、热媒油出口轴4_5、热媒油下均衡分配导管4-6和热媒油上均衡分配导管4-7 ;热媒油由入口轴4-4经下均衡分配导管4-6通过由隔断圈4-3隔出的空腔往上流动到上均衡分配导管4-7,再由热媒油出口轴4-5流出,所述的空芯热交换器4内圆拄体4-1内部为空腔保证外滚筒停止旋转时导热介质会流入并储存其中。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热介质间接导热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筒上设有导热介质补充和空气出入口 18。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热介质间接导热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筒上设有防侧漏螺旋槽19,防侧漏螺旋槽19有左右螺旋结构保证在外滚筒I旋转时防止液态介质3从轴侧流出。
权利要求
1.导热介质间接导热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外滚筒1,外滚筒I内的设有一体密闭结构的空芯热交换器4,在外滚筒I与空芯热交换器4之间设有导热介质3,所述的空芯热交换器4包括多个独立的空腔及热媒油均衡分配导管保证了空芯热交换器4左右温度均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介质间接导热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芯热交换器4包括:内圆拄体4-1、外圆拄体4-2、隔断圈4-3、热媒油入口轴4-4、热媒油出口轴4_5、热媒油下均衡分配导管4-6和热媒油上均衡分配导管4-7 ;热媒油由入口轴4-4经下均衡分配导管4-6通过由隔断圈4-3隔出的空腔往上流动到上均衡分配导管4-7,再由热媒油出口轴4-5流出,所述的空芯热交换器4内圆拄体4-1内部为空腔保证外滚筒停止旋转时导热介质会流入并储存其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热介质间接导热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筒上设有导热介质补充和空气出入口 18。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热介质间接导热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筒上设有防侧漏螺旋槽19,防侧漏螺旋槽19有左右螺旋结构保证在外滚筒I旋转时防止液态介质3从轴侧流出。
全文摘要
导热介质间接导热滚筒,包括设置在外滚筒1,外滚筒1内的设有一体密闭结构的空芯热交换器4,在外滚筒1与空芯热交换器4之间设有导热介质3,所述的空芯热交换器4包括多个独立的空腔及热媒油均衡分配导管保证了空芯热交换器4左右温度均衡,本发明由于其滚筒内部用导热介质传递热能、导热空间为开发式的设计,避免了高速旋转时的密封问题,同时避免了使用液体导热介质在高温时产生的压力问题,大大提高了加热的工作效率,热交换器使用热媒油加热,避免了使用大功率电能,达到了环保节能的效果。
文档编号D06C15/08GK103206851SQ20121000747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1日
发明者杨新华 申请人:苏州点击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