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适用于短绒纤维的梳毛机道夫针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毛纺织行业中的梳毛机,尤其涉及梳毛机中道夫上的针布。
背景技术:
牦牛绒、羊绒等特种动物纤维原料,具有手感滑糯、弹性好、吸湿、放湿性能好、保暖性能好的特征,适合做精纺高档织物面料,但这些纤维经过初加工多次分梳后,绒纤维细度细、纤维短、长度差异大、而且蓬松。在精纺梳毛机上,上述绒纤维经锡林梳理后,道夫上针布的针齿不断抓绒形成绒网转移出锡林,再由斩刀将道夫上形成的绒网剥下、转移形成绒条。传统的道夫上的道夫针布,如图I所示,其结构包括针布基体1,针布基体I上设置 有针齿2,所述的针齿2为倾斜直齿,即针齿的前齿面和齿背面均为斜直平面,针齿的倾斜方向与道夫的旋转方向相反。上述结构的道夫针布的针齿2的高度高、强度低、齿密度小,故使用上述结构的道夫针布转移短绒纤维时,容易发生针齿倒伏甚至轧坏,道夫针布的使用寿命不长;又由于牛绒纤维和羊绒纤维短,针齿2的齿密度小——传统针齿2的齿密度为200—300齿/平方英寸,相邻针齿之间的间距较大,短绒纤维容易沉积在相邻针齿2之间的底部位置,造成斩刀难以剥取,形成破网或成条困难,导致成品纱的品质低下。因此普遍认为,牦牛绒等短纤维绒无法在精纺梳毛机上成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度高、对纤维损伤小、且不容易产生沉积的一种适用于短绒纤维的梳毛机道夫针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短绒纤维的梳毛机道夫针布,包括针布基体,针布基体上倾斜设置有针齿,针齿包括前齿面和齿背面,所述的齿背面为向外凸出的弧形形状,所述的针布基体上针齿的齿密度控制在403— 424齿/平方英寸。进一步地,前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短绒纤维的梳毛机道夫针布,其中,所述的针齿侧面设置有凹陷的横纹。本发明的优点是将针齿的齿背面设置成弧形形状,这样加大了针齿从上至下的截面宽度,从而增加了针齿的强度,避免了针齿倒伏和轧坏的情况发生;减小了相邻针齿间距,针齿密度加大,有效减少了相邻针齿之间绒纤维的沉积,大大方便了斩刀对绒网的剥取,同时也减少了对绒纤维的损伤,提高了成品纱的品质。
图I是背景技术中所述的道夫针布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短绒纤维的梳毛机道夫针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一种适用于短绒纤维的梳毛机道夫针布,包括针布基体1,针布基体I上倾斜均匀设置有针齿2,针齿2包括前齿面22和齿背面21,所述的齿背面21为向外凸出的弧形形状。在针齿2的侧面均匀设置有四道凹陷横纹3。所述的针齿2的倾斜方向与道夫的旋转方向相反,针齿2的高度适宜为2. 6—2. 8毫米,齿间距为I. 9—2. O毫米,针齿密度适宜控制在403— 424齿/平方英寸,针布基体I的厚度适宜为O. 8毫米。由于将针齿2的齿背面21设置成向外凸出的弧形形状,这样加大了针齿2从上至下的截面厚度,从而增加了针齿2的强度,避免了道夫针布上针齿2倒伏和轧坏的情况发生,延长了针布的使用寿 命,同时针齿2的密度加大,减小了相邻针齿2的间距,有效减少了相邻针齿2之间绒纤维的沉积,大大方便了斩刀剥取并获得匀整的绒网,同时减少了对绒纤维的损伤,提高了成品纱的品质。由于在针齿2的表面设置了四道凹陷的横纹3,有效增大了针齿2与绒纤维之间的握持力,进一步减少了落续,提闻了制成率。
权利要求
1.一种适用于短绒纤维的梳毛机道夫针布,包括针布基体,针布基体上倾斜设置有针齿,针齿包括前齿面和齿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背面为向外凸出的弧形形状,所述的针布基体上针齿的齿密度控制在403— 424齿/平方英寸。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短绒纤维的梳毛机道夫针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齿侧面设置有凹陷的横纹。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短绒纤维的梳毛机道夫针布,包括针布基体,针布基体上倾斜设置有针齿,针齿包括前齿面和齿背面,所述的齿背面为向外凸出的弧形形状,所述的针布基体上针齿的齿密度控制在403—424齿/平方英寸。本发明的优点是将针齿的齿背面设置成弧形形状,这样加大了针齿从上至下的截面宽度,从而增加了针齿的强度,避免了针齿倒伏和轧坏的情况发生;针齿密度加大,减小了相邻针齿间距,有效减少了相邻针齿之间绒纤维的沉积,大大方便了斩刀对绒网的剥取,同时也减少了对绒纤维的损伤,提高了成品纱的品质。
文档编号D01G15/84GK102704050SQ201210018378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20日
发明者倪春锋, 李建民, 王文红, 马华东 申请人:张家港市中孚达纺织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