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1733465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开口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用于织机的开口装置,包括多个综框驱动系统,在每个综框驱动系统中综框由曲柄机构的旋转驱动,曲柄机构通过连接构件和开ロ杆由开ロ马达驱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控制所述开ロ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否.2010-248654公开了ー种开口装置,其构造为防止沿着织机横向方向的安装空间的扩大。在该开口装置中,至少两个综框驱动系统的开ロ杆与连接构件之间的连接点位于以开ロ杆的摆动轴为中心的圆的圆周上的不同位置处。通过这样构造开口装置,使得开ロ马达也能够沿着与连接构件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设置,从而防止沿着织机侧向方向的安装空间的扩大。在上述引用公开文本所公开的开口装置中使用的开ロ杆仅包括三种不同类型的 开ロ杆。连接构件在形成在开ロ杆的上臂中的孔处由连接销分别连接到上臂。三种不同类型的开ロ杆的孔位于以摆动轴为中心的圆周上的不同位置。提供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开ロ杆作为多个综框驱动系统(在所述公开文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为16个综框驱动系统)的开ロ杆。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否.2002-129446公开了ー种开口装置,其摆动杆用作上述引用的第一公开否.2010-248654的开ロ杆。在该第二公开文本中,连接构件经由适配器分别连接到摆动杆的连接臂。每个适配器由螺钉夹紧到其对应的连接臂。通过改变适配器夹紧到连接臂的位置,来调节综框的开ロ量。如果在第二公开文本的开口装置中与第一公开文本的开口装置的情况相同,设置连接臂在绕着摆动轴的角度位置方面不同的多种类型的摆动杆,那么可以防止沿着织机横向方向的安装空间的扩大。如果通过改变各适配器的沿着连接臂的长度方向的安装位置来调节仅具有ー种类型的摆动杆的开口装置的开ロ量,那么所有综框需要在校平位置处对齐以促进调节。然而,如果具有多种不同类型摆动杆的开口装置的所有综框在校平位置处对齐,那么摆动杆(开ロ杆)的连接臂将在绕着摆动轴的角度位置方面移位,这使得难以调节适配器的安装位置(或者开ロ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致カ于促进开口装置中的综框的开ロ量的调节,其中设置有多种类型的开ロ杆并且连接到开ロ杆的连接臂的连接构件的定位是能够调节的。根据本发明的ー个方面,提供ー种开口装置,其包括多个综框驱动系统,每个综框驱动系统具有开ロ马达、开ロ杆、连接构件以及综框。所述开ロ杆具有连接臂。所述连接构件通过安装位置调节部件连接到所述开ロ杆的连接臂。综框通过所述连接构件和开ロ杆由开ロ马达驱动。所述综框驱动系统的至少两个开ロ杆的连接臂在绕着所述开ロ杆的摆动中心的角度位置方面不同。所述开口装置的特征在于,该开口装置包括对齐部件,其使得所述开ロ马达旋转以将所述开ロ杆移动到所述开ロ杆的连接臂互相对齐的对齐位置。根据本发明的另ー个方面,提供ー种控制开口装置的方法。所述开口装置包括多个综框驱动系统。每个综框驱动系统具有开ロ马达、开ロ杆、连接构件以及综框。所述开ロ杆具有连接臂。所述连接构件连接到所述开ロ杆的连接臂,使得连接构件的定位是能够调节的。综框通过所述连接构件和开ロ杆由开ロ马达驱动。所述综框驱动系统的至少两个开ロ杆的连接臂在绕着所述开ロ杆的摆动中心的角度位置方面不同。所述方法的特征在干,根据所述综框驱动系统的预先设定的综框的开ロ量数据计算所述综框驱动系统的开ロ马达的目标旋转角度位置的步骤,其中当所述开ロ马达放置在所述目标旋转角度位置吋,所述开ロ杆放置在所述连接臂互相对齐的对齐位置;以及确定所述开ロ马达是否放置在所述目标旋转角度位置的步骤。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示例例示本发明的原理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优点将 变得清楚。


參考下面结合附图的对当前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可以最佳地理解本发明及其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I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织机的开口装置的正视图,其中省略了开ロ装置的一部分;
图2为表不图I的开口装置的一部分的俯视 图3为沿着图2的线A-A剖开的剖视 图4A、图4B及图4C为表示图I的开口装置的三种不同开ロ杆的正视 图5为示出图I的开口装置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以及 图6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开口装置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參考图I至图5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I的左右侧及上下侧分别对应于装备有本发明的开口装置的织机的左右侧及上下侧。參考以正视图表示开ロ装置的图1,多个开ロ杆13和多个开ロ杆14分别由轴15A和15B可摆动地支承在织机的相対的右侧框架11和左侧框架12之间。每个开ロ杆13的摆动运动经由传递杆16传递到其对应的开ロ杆14,以便开ロ杆14与开ロ杆13同步地摆动。连接杆17和18在直立位置分别连接到开ロ杆13和14。在织机(未示出)中设置有多个综框19 (在本实施例中为16个综框)。每个综框19由ー对连接杆17和18支承。每对开ロ杆13和14的摆动运动经由ー对连接杆17和18转换为其对应的综框19的上下往复运动。如图I至图3所示,多个开ロ马达20A、20B、20C、20D、20E、20F设置在与右侧框架11相邻的位置处。因为开ロ马达20A-20F具有相同的结构,所以下面将代表开ロ马达20A-20F仅描述开ロ马达20D及其相关部件。开ロ马达20D包括伺服马达201、设置在伺服马达201的轴(未示出)的一端上的旋转编码器202、以及其中容纳有连接到轴的另一端的减速齿轮组(未示出)的齿轮箱203。开ロ马达20D还包括连接到减速齿轮组的旋转轴204。
如图3所示,曲柄臂21在其一端固定到每个旋转轴204,并且杆形连接构件22在其一端经由曲柄销23可旋转地连接到曲柄臂21的另一端。旋转轴204、曲柄臂21及连接构件22配合来形成曲柄机构。开口马达20D和上述曲柄机构配合来形成驱动综框19的往复驱动器。开口马达20D、连接构件22、开口杆13、14、传递杆16、连接杆17、18及综框19配合来形成综框驱动系统。每个开口杆13分别是如图4A、图4B及图4C所示的三种不同开口杆131、132及133中的任意一个。图4A中所示的开口杆131具有向上延伸的连接臂241、连接到连接杆17的水平臂25、以及连接到传递杆16的竖直臂26。连接杆17经由销27连接到水平臂25,并且传递杆16经由销28连接到竖直臂26。连接构件22经由用作安装位置调节部件的适配器29连接到连接臂241。适配器29由螺钉30夹紧到连接臂241。随着螺钉30松开,适配器29到连接臂241的夹紧位置(安装位置)能够沿着连接臂241的长度方向改变。连接构件22经由连接销31连接到适配器29。 图4B中所示的开口杆132具有向上延伸的连接臂242、连接到连接杆17的水平臂25、以及连接到传递杆16的竖直臂26。图4C中所示的开口杆133具有向上延伸的连接臂243、连接到连接杆17的水平臂25、以及连接到传递杆16的竖直臂26。开口杆131、132及133的水平臂25在形状和尺寸方面是相同的,并且开口杆131、132及133的竖直臂26在形状和尺寸方面也是相同的。绕着轴15A在开口杆131、132及133的水平臂25与竖直臂26之间的相对角度位置是相同的。开口杆131的连接臂241的宽度H1、开口杆132的连接臂242的宽度H2、及开口杆133的连接臂243的宽度H3是相同的。如从图4A、图4B、图4C的比较认识到的那样,绕着轴15A在开口杆131、132及133的连接臂241、242、243与水平臂25之间的相对角度位置是不同的。如图I所示,当从织机的前方计数时,八个开口马达20A、20B及20C对应于八个综框19。在本实施例中,三个开口马达20A彼此重合地堆叠在织机的右侧框架11侧上,并且五个开口马达20B及20C彼此重合地堆叠在堆叠后的三个开口马达20A的外侧上。具体地,在堆叠后的五个开口马达20B及20C中,当从底部计数时,第一至第三开口马达是开口马达20B,并且当从顶部计数时,第一和第二开口马达是开口马达20C。如图2所示,开口马达20D、20E及20F设置在织机的右侧框架11侧上,以便于分别与开口马达20A、20B及20C成对。当从织机的前部计数时,图I中所示的三个连接构件22及其开口杆13分别对应于三个综框19。可以注意到为了附图的清楚,未示出用于开口马达20B及20C的连接构件。连接到开口马达20A的旋转轴204的连接构件22具有大致相同的长度。对于连接到开口马达20B的旋转轴204的连接构件(未示出)、以及连接到开口马达20C的旋转轴204的连接构件(未示出)也是一样的。连接到开口马达20D、20E及20F的旋转轴204的连接构件分别具有与连接到开口马达20A、20B及20C的旋转轴204的连接构件大致相同的长度。也就是,连接到旋转轴204的连接构件22仅具有三种不同的长度类型。图4A、图4B及图4C中所示的开口杆131、132及133的连接臂241、242、243形成为在绕着轴15A的中心151 (或者开口杆131、132及133的摆动中心)的角度位置方面不同。虽然连接构件22仅具有三种不同的长度类型,但是开口马达20A-20F可以在织机的右侧框架11侧上配置为沿着织机的横向方向布置的两排,并且每个具有沿着织机的竖直方向的多层结构。因此防止了沿着织机的横向方向的安装空间的扩大。如图I所示,开口马达20A、20B及20C由控制器32控制,控制器32产生与用于各马达的数据输入部件33、操作指令开关34、启动开关35及旋转编码器202的信号连接。数据输入部件33用来输入每个综框19的开口量数据,并且用于每个综框19的输入数据设定在控制器32中。图5中所示的流程图示出了控制开口马达20A-20F的操作以对齐连接臂241、242、243的程序。下面将根据由图5的流程图所示的控制程序描述第一实施例的操作。在步骤SI, 控制器32确定织机是否处于停止。如果织机处于停止,则控制器32在步骤S2确定操作指令开关34是否接通。在织机处于停止的状态下,织机的筘(未示出)在其击打位置附近处于停止。然后,综框19在它们的最上部位置和最下部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或者校平位置)附近停止。开口杆131、132及133然后如图4A至图4C所示分别定位在位置SI、S2和S3。如果在步骤S2为否,或者操作指令开关34没有接通,那么控制器32在步骤S3确定启动开关35是否接通。如果在步骤S3为是或者启动开关35接通,那么程序返回到步骤SI。如果在步骤S2为是或者操作指令开关34断开,那么控制器32在步骤S4根据预先输入和设定的综框19的开口量数据分别计算开口马达20A-20F的目标旋转角度位置。进行该计算是因为对于相同的马达旋转角度,根据真空19的开口量,开口杆131、132及133的摆动角度不同。可以注意到,术语“目标旋转角度位置”表示当开口杆131、132及133放置在对齐位置时的马达20A-20F的旋转角度位置,在对齐位置处当沿着轴15A的轴向方向观察时连接臂241、242、243位于大致相同的位置。步骤S4用作根据各综框19的预先输入和设定的开口量数据计算开口马达20A-20F的目标旋转角度位置的控制步骤。在步骤S5,控制器32生成指令信号来操作开口马达20A-20F以便于对齐连接臂241、242、243。在步骤S6,然后从它们的旋转编码器202接收马达20A-20F的当前旋转角度位置的数据的控制器32确定当前旋转角度位置是否对应于目标旋转角度位置。如果在步骤S6为否或者当前旋转角度位置不对应于目标旋转角度位置,那么程序返回到步骤S5。如果在步骤S6为是或者旋转角度位置对应于目标旋转角度位置,那么控制器32在步骤S7使开口马达20A-20F停止它们的运转。步骤S6用作确定开口马达20A-20F是否放置在它们的目标旋转角度位置的控制步骤。在开口马达20A-20F在步骤S7处于停止的状态下,开口杆131、132及133放置在由图4A-图4C中的双点划线表示的其对齐位置S。控制器32、数据输入部件33及旋转编码器202配合来形成对齐部件,其使得开口马达20A-20F旋转以将开口杆131、132及133移动到连接臂241、242、243互相对齐的其对齐位置S。在开口杆131、132及133放置在其对齐位置S的状态下,连接臂241、242、243放置在绕着轴15A的大致相同的旋转角度位置。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各综框19的开口量的调节(或者适配器29相对于连接臂241、242、243的夹紧位置的调节)。进行开口量的调节,以便连接臂241、242、243的末端与适配器29的上端之间的距离分别变为期望长度LI、L2和L3。上述第一实施例具有下列有利效果。当进行开口量的调节时,三种不同类型的开口杆131、132及133由对齐部件成角度地定位。因此,连接臂241、242、243放置在绕着轴15A的大致相同的角度位置。因此,能够容易地执行连接构件22沿着连接臂241、242、243的长度方向的定位,也就是适配器29的定位。下面将参考图6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的描述中,相同参考标记表示在第一实施例的描述中使用的相同部件或元件,并且将省略第二实施例的这些部件或元件的详细描述。在最前面开口杆13的前方位置处设置有光发射器36,并且在最后面开口杆13的后面,在跨过综框19与光发射器36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光接收器37。从光发射器36发射的光引导到光接收器37。如果没有开口杆13设置在光发射器36与光接收器37之间,那么从光发射器36发射的光由光接收器37接收。光发射器36和光接收器37定 位为,当开口杆131、132及133都放置在其对齐位置S时,它们之间的光路T不与任何连接臂 241、242、243 交叉。当操作指令开关34接通时,控制器32使得开口马达20A-20F运转,由此使连接臂241-243对齐。当开口杆131、132及133放置在其对齐位置S (参考图4)时,从光发射器36发射的光由光接收器37接收,光接收器37发送电信号到控制器32。接收该信号的控制器32使得开口马达20A-20F停止它们的运转。光发射器36和光接收器37配合来形成检测连接臂241-243的位置的位置检测器。第二实施例提供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的效果。本发明可以以如下面举例说明的各种方式实践。多个近端传感器可以对于开口杆131-133的连接臂241-243分别提供在当开口杆131-133放置在其对齐位置S时近端传感器输出检测信号的位置。当所有近端传感器输出检测信号时,开口杆131-133放置在其对齐位置S。控制器32根据信号的接收停止马达的用于连接臂的操作。在第一实施例中,各综框19的竖直位置和经纱的开口角度可以用作开口量数据。在第一实施例中,综框19的竖直位置和期望长度LI、L2和L3可以用作开口量数据。可以使用除了曲柄机构以外的任何适当的往复驱动器来驱动综框。综框的数量可以不是如示出实施例中的16个。根据本发明,不需要操作所有的开口马达20A-20F,而是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操作马达,即任何两种类型的开口杆可以移动,用于与除了首先提到的两种类型以外的类型的开口杆对齐。
权利要求
1.ー种开口装置,包括 多个综框驱动系统(2(^、2( 、20(、200、2(^、2(^、22、13、14、16、17、18、19),每个具有 开ロ马达(20A-20F)、 具有连接臂(241、242、243)的开ロ杆(13、131、132、133)、 通过安装位置调节部件(29)连接到所述开ロ杆(13、131-133)的连接臂(241-243)的连接构件(22)、以及 通过所述连接构件(22)和所述开ロ杆(13、131-133)由所述开ロ马达(20A-20F)驱动的综框(19), 其中所述综框驱动系统(20A-20F、22、13、14、16-19)的至少两个开ロ杆(13、131-133)的连接臂(241-243)在绕着所述开ロ杆(13、131-133)的摆动中心(151)的角度位置方面不同, 其特征在干, 所述开口装置包括对齐部件(32、33、202),其使得所述开ロ马达(20A-20F)旋转,以将所述开ロ杆(13、131-133)移动到所述开ロ杆(13、131-133)的连接臂(241-243)互相对齐的对齐位置(S)。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齐部件(32、33、202)包括控制器(32)和位置检测器(36、37),其中所述控制器(32)控制所述开ロ马达(20A-20F)的运转以便对齐所述连接臂(241-243),其中所述位置检测器(36、37)检测所述连接臂(241-243)的位置,其中所述控制器(32)根据由所述位置检测器(36、37)检测到的位置数据控制所述开ロ马达(20A-20F)的运转。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齐部件(32、33、202)包括控制器(32)和数据输入部件(33),其中所述控制器(32)控制所述开ロ马达(20A-20F)的运转以便对齐所述连接臂(241-243),其中所述数据输入部件(33)用来输入所述综框驱动系统(20A-20F、22、13、14、16-19)的综框(19)的开ロ量数据以及将输入的数据设定在所述控制器(32)中,其中所述控制器(32)根据由所述数据输入部件(33)输入和设定的所述综框(19)的开ロ量数据,分别计算所述开ロ马达(20A-20F)的目标旋转角度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开ロ量数据具有所述综框(19)的位置数据和经纱的开口角度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开ロ量数据具有所述综框(19)的位置数据和所述连接构件(22)与所述连接臂(241-243)的连接位置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I至5任意ー项所述的开口装置,其特征在干,至少两个所述综框驱动系统(20A-20F、22、13、14、16-19)的连接构件(22)具有大致相同的长度。
7.ー种控制开口装置的方法,所述开口装置包括多个综框驱动系统(20A、20B、20C、/200、2(^、2(^、22、13、14、16、17、18、19),每个具有开 ロ马达(20A-20F)、 具有连接臂(241、242、243)的开ロ杆(13、131、132、133)、 连接构件(22),其连接到所述开ロ杆(13、131-133)的连接臂(241-243)以便所述连接构件(22)的位置是能够调节的、以及 通过所述连接构件(22)和所述开ロ杆(13、131-133)由所述开ロ马达(20A-20F)驱动的综框(19), 其中所述综框驱动系统(2(^-2(^、22、13、14、16-19)的至少两个开ロ杆(13、131-133)的连接臂(241-243)在绕着所述开ロ杆(13、131-133)的摆动中心(151)的角度位置方面不同, 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综框驱动系统(20A-20F、22、13、14、16-19)的综框(19)的预先设定的开ロ量数据计算所述综框驱动系统(20A-20F、22、13、14、16-19)的开ロ马达(20A-20F)的目标旋转角度位置的步骤,其中当所述开ロ马达(20A-20F)放置在所述目标旋转角度位置时,所述开ロ杆(13、131-133)放置在所述连接臂(241-243)互相对齐的对齐位置(S);以及确定所述开ロ马达(20A-20F)是否放置在所述目标旋转角度位置的步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口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所述开口装置包括多个综框驱动系统。每个综框驱动系统具有开口马达、开口杆、连接构件以及综框。所述开口杆具有连接臂。所述连接构件通过安装位置调节部件连接到开口杆的连接臂。所述综框通过所述连接构件和开口杆由开口马达驱动。所述综框驱动系统的至少两个开口杆的连接臂在绕着所述开口杆的摆动中心的角度位置方面不同。所述开口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开口装置包括对齐部件,其使得所述开口马达旋转以将所述开口杆移动到所述开口杆的连接臂互相对齐的对齐位置。
文档编号D03C13/00GK102864552SQ20121023104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6日
发明者杉山浩正, 原茂 申请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