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织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织带装置。
背景技术:
织带装置是一种能够编织各种宽度织带的纺织机械。现有的织带装置其结构复杂,这样一来增加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生产效益。工作过程繁琐,没有很好的工作稳定性,工作安全性也不高,也就降低了织带过程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织带装置,结构简单,工作过程连续可靠,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生产效益,保证工作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织带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上方设置有编织装置,所述编织装置包括经纱架、穿纬机和编织牵引机,所述机架的下方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通过第一传送带连接电机,所述转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传送带与编织装置连接。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经纱架、穿纬机和编织牵引机之间依次连接。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穿纬机设置有十六个,所述十六个穿纬机均匀分布。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送带与电机安装在保护壳体内部。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编织牵引机之间传动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织带装置结构简单,工作过程连续可靠,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生产效益,减少了噪声污染,保证了工作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了维修次数,提高了工作寿命。
图I是本发明织带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机架,2、编织装置,3、经纱架,4、穿纬机,5、编织牵引机,6、转轴,7、第一传送带,8、电机,9、第二传送带。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I,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织带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I的上方设置有编织装置2,所述机架I的下方设置有转轴6。所述编织装置2包括经纱架3、穿纬机4和编织牵引机5,它们之间根据工作工艺过程依次连接。所述穿纬机4设置有十六个,十六个穿纬机4之间均匀分布,增加穿纬机4的个数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了生产效益。所述转轴6的一端通过第一传送带7连接电机8,所述转轴6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传送带9与编织装置2连接。电机8启动,通过第一传送带7带动转轴6运转,转轴6工作带动了编织装置2的工作,从而开始进行织带过程。所述第一传送带7与电机8安装在保护壳体内部,减少了噪声污染,保证了工作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了维修次数,提高了工作寿命。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与编织牵引机5之间传动连接,电机8启动后,编织牵引机5也随之转动。 本发明的织带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结构简单,工作过程连续可靠,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生产效益,减少了噪声污染,保证了工作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了维修次数,提高了工作寿命。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织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上方设置有编织装置,所述编织装置包括经纱架、穿纬机和编织牵引机,所述机架的下方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通过第一传送带连接电机,所述转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传送带与编织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织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架、穿纬机和编织牵引机之间依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织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纬机设置有十六个,所述十六个穿纬机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织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与电机安装在保护壳体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织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编织牵引机之间传动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织带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上方设置有编织装置,所述编织装置包括经纱架、穿纬机和编织牵引机,所述机架的下方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通过第一传送带连接电机,所述转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传送带与编织装置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的织带装置结构简单,工作过程连续可靠,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生产效益,减少了噪声污染,保证了工作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了维修次数,提高了工作寿命。
文档编号D03D35/00GK102704148SQ201210232120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6日
发明者顾利民 申请人:常熟市天豪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