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刀片皮机定位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079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圆刀片皮机定位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圆刀片皮机定位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圆刀片皮机均不能对片皮的角度和厚度进行调整,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难以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传统圆刀片皮机均不能对片皮的角度和厚度进行调整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圆刀片皮机定位调节机构,该圆刀片皮机定位调节机构的结构简单紧凑、能同时调整片皮的角度和厚度、工作稳定可靠。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支架、圆刀及与圆刀相对配合的压脚体,压脚体固定连接在压脚杆的一端,支架内调角步进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蜗杆与蜗轮相啮合,蜗轮固定连接压脚杆另一端,压脚杆中部可转动地设置在压脚支架中,压脚支架与支架内调角步进电机的连接板相固接,支架上固定调厚步进电机,调厚步进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螺杆与螺母相啮合,螺母可转动地连接压脚支架,调厚步进电机与压脚支架之间连接拉黃。螺母上端为圆形并卡入压脚支架底面的槽中。压脚体包括压脚片和压块,压脚片连接压脚杆一端,压块通过螺钉固定在压脚片端部。本发明通过上述具体设计,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能同时调整片皮的角度和厚度、工作稳定可靠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详细内容。图I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中压脚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所示,本发明包括包括支架I、圆刀2及与圆刀2相对配合的压脚体3,压脚体3固定连接在压脚杆4的一端,支架I内调角步进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蜗杆6与蜗轮7相啮合,蜗轮7固定连接压脚杆4另一端,压脚杆4中部可转动地设置在压脚支架8中,压脚支架8与支架I内调角步进电机5的连接板9相固接,支架I上固定调厚步进电机10,调厚步进电机10的输出轴通过螺杆11与螺母12相啮合,螺母12可转动地连接压脚支架8,调厚步进电机10与压脚支架8之间连接拉簧13,螺母12上端为圆形并卡入压脚支架8底面的槽14中,压脚体3包括压脚片15和压块16,压脚片15连接压脚杆4 一端,压块16通过螺钉17固定在压脚片15端部。需调整工作角度时,调角步进电机5运转,蜗杆6带动蜗轮7及压脚杆4转动一定的角度,压脚体3相对于圆刀2得到一定的角度调整。当调厚步进电机10工作吋,螺杆11旋转,螺母12相对产生向上或向下的直线运动,从而使压脚支架8、压脚杆4、连接板9和调角步进电机5作为ー个整体同时产生向上或向下的直线运动,从而使压脚杆4端部的压脚体3相对于圆刀2的距离得到一定的调整,即厚度调整。拉簧13的设计不仅具有复位作用,而且还使压脚支架8、压脚杆4、连接板9和调角步进电机5作为ー个整体向上或向下的直线运动更加稳定可靠。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圆刀片皮机定位调节机构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案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外型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圆刀片皮机定位调节机构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圆刀片皮机定位调节机构,包括支架、圆刀及与圆刀相对配合的压脚体,压脚体固定连接在压脚杆的一端,其特征是支架(I)内调角步进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蜗杆(6)与蜗轮(7)相啮合,蜗轮(7)固定连接压脚杆(4)另一端,压脚杆(4)中部可转动地设置在压脚支架(8)中,压脚支架(8)与支架(I)内调角步进电机(5)的连接板(9)相固接,支架(I)上固定调厚步进电机(10),调厚步进电机(10)的输出轴通过螺杆(11)与螺母(12)相啮合,螺母(12 )可转动地连接压脚支架(8 ),调厚步进电机(10 )与压脚支架(8 )之间连接拉簧(13 )。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圆刀片皮机定位调节机构,其特征是螺母(12)上端为圆形并卡入压脚支架(8)底面的槽(14)中。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圆刀片皮机定位调节机构,其特征是压脚体(3)包括压脚片(15 )和压块(16 ),压脚片(15 )连接压脚杆(4) 一端,压块(16 )通过螺钉(17 )固定在压脚片(15)端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刀片皮机定位调节机构,包括支架、圆刀及与圆刀相对配合的压脚体,压脚体固定连接在压脚杆的一端,支架内调角步进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蜗杆与蜗轮相啮合,蜗轮固定连接压脚杆另一端,压脚杆中部可转动地设置在压脚支架中,压脚支架与支架内调角步进电机的连接板相固接,支架上固定调厚步进电机,调厚步进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螺杆与螺母相啮合,螺母可转动地连接压脚支架,调厚步进电机与压脚支架之间连接拉簧。本发明克服了传统圆刀片皮机不能对片皮的角度和厚度进行调整的缺陷,通过上述具体设计,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能同时调整片皮的角度和厚度、工作稳定可靠的优点。
文档编号C14B17/00GK102787180SQ201210294318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9日
发明者翁岳康, 翁岳昆 申请人:翁岳康, 翁岳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