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纤维短切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纤维短切工艺,涉及用于金属纤维和棉涤纤维合成加工的金属纤维短切工艺的纺织【技术领域】。该金属纤维短切工艺通过金属纤维变束、金属纤维变形、摩擦力调节和金属纤维短切步骤,解决了长期以来传统工艺条件下金属纤维与棉涤纤维混纺配比不均的技术问题,提高了成品品质,同时缩短了配混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而且可以大幅度改善后续配混工序中金属扬尘状况,起到环保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金属纤维短切工艺【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金属纤维和棉涤纤维合成加工的金属纤维短切工艺。
【背景技术】
[0002]在金属纤维和棉涤纤维合成加工过程中,传统的工艺流程为:金属纤维进入牵切器后直接进行短切,经短切获得的金属纤维直接用于与棉涤纤维进行合成。这种技术存在的问题是金属纤维和棉涤纤维混配不均,造成最终织物屏蔽效果差等缺点。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金属纤维短切工艺,运用这种工艺可以解决长期以来传统工艺条件下金属纤维与棉涤纤维混纺配比不均的技术问题,提高成品品质,同时缩短配混时间,提高加工效率,而且可以大幅度改善后续配混工序中金属扬尘状况,起到环保效果。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金种金属纤维短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金属纤维变束:将金属纤维束分段有序地送进牵切设备,通过金属纤维变束装置改变金属纤维排列结构;
(2)金属纤维变形:利用金属纤维变形装置对上述变束后的金属纤维进行变形处理;
(3)摩擦力调节:对经上述变形处理的金属纤维通过可调式摩擦力装置调节金属纤维的摩擦力;
(4)金属纤维短切:经上述摩擦力调节的金属纤维进入分段短切装置进行最终短切。
[0005]经过了对牵切设备的改造,使金属纤维束分段有次序地进入到牵切过程之中,同时在牵切过程中增加了对金属纤维束的变形过程,从而增加了金属纤维牵切过程中的摩擦受力,使牵切的短金属纤维更容易分散和方便清梳,达到了配混要求,从而达到对后道工序和最终产品的技术要求。
[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技术的投入使用可以大大缩短配混时间,相比于传统工序,配混工作效率得到城北提高,从而大大提高公司产能和效益本。同时,本发明技术的使用便于金属纤维的清梳,使金属纤维有序进入下道工序,从而解决了长期以来传统工艺混纺配比不均的问题,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成品品质。同时,本发明技术的使用大大降低金属纤维在最终配混工序上的金属粉尘飞扬状况,从而对环境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
[0008]一种金种金属纤维短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I)金属纤维变束:将金属纤维束分段有序地送进牵切设备,通过金属纤维变束装置改变金属纤维排列结构;
(2)金属纤维变形:利用金属纤维变形装置对上述变束后的金属纤维进行变形处理;
(3)摩擦力调节:对经上述变形处理的金属纤维通过可调式摩擦力装置调节金属纤维的摩擦力;
(4)金属纤维短切:经上述摩擦力调节的金属纤维进入分段短切装置进行最终短切。
[0009]以上说明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整的实施本方案,但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权利要求】
1.一种金属纤维短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金属纤维变束:金属纤维束进入牵切器,通过金属纤维变束装置改变金属纤维排列结构; (2)金属纤维变形:上述变束后的金属纤维通过金属纤维变形装置进行变形处理; (3)摩擦力调节:对经上述变形的金属纤维通过可调式摩擦压力装置增加压力摩擦; (4)金属纤维短切:经上述摩擦力调节的金属纤维进入分段短切装置进行最终短切。
【文档编号】D01G1/10GK103668562SQ201210343822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8日
【发明者】吴建华 申请人:吴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