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放线外收线型的捻股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989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外放线外收线型的捻股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多根金属丝捻制成金属绳的捻股工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放线外收线型的捻股工艺,有别于现有的外放内收和内放外收两种捻股工艺,并将外放内收型捻股工艺可以使用大盘重工字轮的优点和内放外收型捻股工艺帘线质量容易控制的优点集成在一起。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双捻捻股工艺分为外放线内收线型捻股工艺和内放线外收线型捻股工艺两种I、双捻的外放线内收线型捻股工艺参见图I,带有张力的多股金属丝(绳)10从放线装置的工字轮上放出,经第一固定点20,通常为分线盘,集合成束,在第一加捻点30成束的金属丝(绳)被加捻成绳,在第二加捻点40再次加捻后,经第二固定点50进入到两个加捻点30、40之间的收线装置60,收在工字轮上。2、双捻的内放线外收线型捻股工艺参见图2,带有张力的多股金属丝(绳)10分别从两个加捻点之间的放线装置上的多个工字轮上放出,经过第一固定点20至第一加捻点30和第二加捻点40两次加捻成绳,最后经第二固定点50进入两个加捻点外侧的收线装置,收在工字轮上。现有的双捻工艺,两个加捻点的加捻轮带着金属丝(绳)高速旋转,在两个加捻点间由旋转的金属丝(绳)形成一个相对封闭、体积有限的空间。对于外放内收捻股工艺,由于放线装置在这个相对封闭、体积有限的空间的外侧,空间不受限制,可以使用数量众多的大盘重的工字轮,因此换盘周期比内放外收捻股工艺长很多,但是收线装置和捻股质量控制装置都处于这个相对封闭、体积有限的空间里面,金属绳的捻股质量不易控制。对于内放外收捻股工艺,由于收线线装置和捻股质量控制装置在这个相对封闭、体积有限的空间的外侧,空间不受限制,质量易控制,但是放线装置在这个相对封闭、体积有限的空间的里面,放线工字轮盘重受限制,因此换盘周期相对很短,生产效率相对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放线外收线型的捻股工艺,有别于现有的外放内收和内放外收两种捻股工艺,并将外放内收型捻股工艺可以使用大盘重工字轮的优点和内放外收型捻股工艺帘线质量容易控制的优点集成在一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放线外收线型的捻股工艺,放线采用外放线形式,若干根金属丝或绳经过第一固定点装置集成束,再通过第一加捻点加捻轮第一次加捻成绳;第一次加捻后的金属绳通过导线装置到达第二加捻点加捻轮,第一、第二加捻点加捻轮采取同向旋转加捻;第二次加捻后的金属绳至第二固定点装置,第二固定点装置采用行星旋转方式,第二固定点装置在围绕捻股轴线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其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即第一、第二加捻点加捻轮的旋转方向相反,转速相同;出第二固定点装置的金属绳经过线轮从捻股轴线上导出,最后进入和第一加捻点加捻轮转向和转速相同的收线装置,从而实现外放外收捻股。进一步,所述的第三固定点装置到收线装置之间设置虚捻器、矫直器、断丝检测。又,所述的第一固定点装置为分线盘。所述的第二固定点装置为八字扭转限制轮。
迄今为止,捻股工艺分为外放线内收线型捻股工艺和内放线外收线型捻股工艺两种,因此本发明外放线外收线型的捻股工艺是一种全新的捻股工艺。本发明捻股工艺的放线采用外放线形式,与现有工艺不同的是,第二固定点装置采用行星旋转方式,固定点装置在围绕捻股轴线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其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即第一、第二加捻点加捻轮的旋转方向相反,转速相同。由于第二固定点装置采取行星旋转方式,金属绳可以经过线轮从捻股轴线上导出到收线装置,收线装置旋转,转向和转速和第一加捻点加捻轮相同,从而实现外放外收捻股。另外,本发明在收线装置前增加虚捻器、矫直器、断丝检测等工艺装置,可以达到与内放外收捻股工艺相同的帘线质量控制能力,同时因为采用外放线方式,比内放外收捻股工艺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


图I为现有外放线内收线捻股工艺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内放线外收线捻股工艺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外放线外收线捻股工艺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外放外收捻股工艺生产3X0. 30HT钢帘线工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3,本发明的外放线外收线型的捻股工艺,放线采用外放线形式,若干根金属丝I (或绳)经过第一固定点装置2集成束,再通过第一加捻点3加捻轮第一次加捻成绳;第一次加捻后的金属绳通过导线装置7 (飞轮环)到达第二加捻点4加捻轮加捻,第一、第二加捻点3、4加捻轮采取同向旋转加捻;第一次加捻后的金属绳至第二固定点装置5,第二固定点装置5采用行星旋转方式,第二固定点装置5在围绕捻股轴线100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其自转的方向和公转的方向即第一、第二加捻点3、4加捻轮的旋转方向相反,转速相同;出第二固定点装置5的金属绳经过线轮6从捻股轴线上导出,最后进入和第一加捻点加捻轮转向和转速相同的收线装置,从而实现外放外收捻股。下面以生产3X0. 30HT钢帘线产品为例。参见图4,外放线装置11上放置3个O. 30HT钢丝工字轮,放线张力1200g,三根金属丝I (钢丝)从3个工字轮放出,经放线排杆12、第一固定点装置2、分线盘13,在分线盘13和过线孔2之间汇集成束;再至第一加捻点3加捻轮将三根金属丝I (钢丝)捻制成S捻向的钢丝绳,加捻轮顺时针旋转,将三根金属丝I (钢丝)捻制成S捻向的钢丝绳,转速2000rpm ;钢丝绳经导线装置7 (飞轮环)到达第二加捻点4加捻,第二加捻点4加捻轮和第一加捻点3的加捻轮同步旋转;第二固定点装置5的八字扭转限制轮逆时针旋转,转速2000rpm ;钢丝绳在第二加捻点4和第二固定点装置5之间再次加捻,捻向S向;二次加捻的钢丝绳从第二固定点装置5出来,经过过线轮6,从捻股轴线导出至虚捻器8 ;第一加捻点3到导线装置7 (飞轮环)出口轴承座之间为外放外收加捻装置;钢丝绳从外放外收加捻装置出来,进入虚捻器8、17轮矫直器9 ;整个钢丝绳的拖动通过外收线装置10牵引实现,矫直器9和外收线装置10共同顺时针旋转,转速2000rpm,钢丝绳最后进入外收线装置10,收在成品工字轮上。 生产的3X0. 30HT帘线产品经检测,帘线直径O. 65mm,捻向S,捻距16. 1mm,线密度
I.65g/m,破断拉力265N,完全满足该产品钢帘线质量要求。
权利要求
1.一种外放线外收线型的捻股工艺,放线采用外放线形式,若干根金属丝或绳经过第一固定点装置集成束,再通过第一加捻点加捻轮第一次加捻成绳;第一次加捻后的金属绳通过导线装置到达第二加捻点加捻轮,第一、第二加捻点加捻轮采取同向旋转加捻;第二次加捻后的金属绳至第二固定点装置,第二固定点装置采用行星旋转方式,第二固定点装置在围绕捻股轴线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其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即第一、第二加捻点加捻轮的旋转方向相反,转速相同;出第二固定点装置的金属绳经过线轮从捻股轴线上导出,最后进入和第一加捻点加捻轮转向和转速相同的收线装置,实现外放外收捻股。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外放线外收线型的捻股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在过线孔到收线装置之间还设置虚捻器、矫直器、断丝检测。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外放线外收线型的捻股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固定点装置为分线盘。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外放线外收线型的捻股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固定点装置为八字扭转限制轮。
全文摘要
一种外放线外收线型的捻股工艺,放线采用外放线形式,若干根金属丝或绳经过第一固定点装置集成束,再通过第一加捻点加捻轮第一次加捻成绳;第一次加捻后的金属绳通过导线装置到达第二加捻点加捻轮加捻,第一、第二加捻点加捻轮采取同向旋转加捻;第二次加捻后的金属绳至第二固定点装置,第二固定点装置采用行星旋转方式,第二固定点装置在围绕捻股轴线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其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即第一、第二加捻点加捻轮的旋转方向相反,转速相同;出第二固定点装置的金属绳经过线轮从捻股轴线上导出,最后进入和第一加捻点加捻轮转向和转速相同的收线装置,实现外放外收捻股。
文档编号D07B3/08GK102926248SQ201210454410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3日
发明者胡东辉 申请人:江苏宝钢精密钢丝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