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丙纶、黄麻纤维和铜氨纤维混纺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617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丙纶、黄麻纤维和铜氨纤维混纺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丙纶、黄麻纤维和铜氨纤维混纺纱,包括下列成分:丙纶55-65重量份、黄麻纤维30-40重量份和铜氨蛋白纤维25-35重量份。本发明的混纺纱将丙纶、黄麻纤维和铜氨纤维特点互补,发挥三者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丙纶、黄麻纤维和铜氨纤维混纺纱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丙纶、黄麻纤维和铜氨纤维混纺纱,属于纺纱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混纺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纺成的纱,如麻/棉、毛/棉、毛/麻/絹、涤/棉、涤/毛等等,打破了原来的棉、麻、毛、丝、化纤之间的界限,能够弥补单一某种纺织材料的不足,体现各组分纤维的优越性,以改善织物的服用功能,扩大适用范围。现有的混纺纱功能还不够齐全。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丙纶、黄麻纤维和铜氨纤维混纺纱。
[0004]本发明的丙纶、黄麻纤维和铜氨纤维混纺纱,包括下列成分:丙纶55-65重量份、黄麻纤维30-40重量份和铜氨蛋白纤维25-35重量份。
[0005]所述的丙纶、黄麻纤维和铜氨纤维混纺纱,包括下列成分:丙纶60重量份、黄麻纤维35重量份和铜氨蛋白纤维30重量份。
[0006]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丙纶具有如下性能:丙纶的纵面平直光滑,截面呈圆形。丙纶最大的优点是质地轻,其密度仅为0.91g/cm3是常见化学纤维中密度最轻的品种,所以同样重量的丙纶可比其他纤维得到的较高的覆盖面积。丙纶的强度高,伸长大,初始模量较高,弹性优良。所以丙纶耐磨性好。此外,丙纶的湿强基本等于干强,所以它是制作渔网、缆绳的理想材料。质轻保暖性好;几乎不吸湿,但心吸能力很强,吸湿排汗作用明显;丙纶的吸湿性很小,几乎不吸湿,一般大气条件下的回潮率接近于零。但它有芯吸作用,能通过织物中的毛细管传递水蒸气,但本身不起任何吸收作用。丙纶的染色性较差,色谱不全,但可以采用原液着色的方法来弥补不足。有较好的耐化学腐蚀性,除了浓硝酸,浓的苛性钠外,丙纶对酸和碱抵抗性能良好,所以适于用作过滤材料和包装材料。耐光性较差,热稳定性也较差,易老化,不耐熨烫。但可以通过在纺丝时加入防老化剂,来提高其抗老化性能。此外,丙纶的电绝缘性良好,但加工时易产生静电。由于丙纶的导热系数较小,保暖性好。丙纶弹力丝强度仅次于锦纶,但价格却只有锦纶的1/3 ;制成织物尺寸稳定,耐磨弹性也不错,化学稳定性好。但热稳定性差,不耐日晒,易于老化脆损,为此常在丙纶中加入抗老化剂。
[0007]黄麻纤维具有如下特性:黄麻纤维是最廉价的天然纤维之一,种植量和用途的广泛都仅次于棉花。它和洋麻、大麻、亚麻、苎麻等同样属于韧皮纤维(从植物内皮或外皮提取的纤维)。纤维的颜色从白色到褐色,长1-4米。黄麻纤维白色,有光泽,吸湿性能好,散水快,主要供制作麻袋、麻布用,还可选纸、制绳索、织地毯和窗帘等。麻骨可制活性炭、纤维板等。被称为“黄金纤维“的黄麻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有经济价值最有多种用途的纤维之一。它可以用来开发各种形式的纤维产品,它在纺织工业和无纺工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黄麻具有生物降解作用。
[0008]铜氨纤维具有如下性能:截面呈圆形,无皮芯结构,纤维可承受高度拉伸,制得的单丝较细,一般在1.33dtex以下(1.2旦),可达0.44dtex(0.4旦)。所以面料手感柔软,光泽柔和,有真丝感。铜氨纤维用在制衣上铜氨纤维的吸湿性与黏胶纤维接近,其公定回潮率为11%,在一般大气条件下回潮率可达到12%—13%,在相同的染色条件下,铜氨纤维的染色亲和力较黏胶纤维大,上色较深。铜氨纤维的干强与黏胶纤维接近,但湿强高于黏胶纤维,耐磨性也优于粘胶纤维。由于纤维细软,光泽适宜,常用做高档丝织或针织物。其服用性能较优良,吸湿性好,极具悬垂感,服用性能近似于丝绸,符合环保服饰潮流。
[0009]本发明的混纺纱将丙纶、黄麻纤维和铜氨纤维特点互补,发挥三者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丙纶、黄麻纤维和铜氨纤维混纺纱,包括下列成分:丙纶60重量份、黄麻纤维35重量份和铜氨蛋白纤维30重量份。
[0011]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的丙纶、黄麻纤维和铜氨纤维混纺纱,包括下列成分:丙纶65重量份、黄麻纤维40重量份和铜氨蛋白纤维35重量份。
[0012]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的丙纶、黄麻纤维和铜氨纤维混纺纱,包括下列成分:丙纶55重量份、黄麻纤维30重量份和铜氨蛋白纤维25重量份。
【权利要求】
1.一种丙纶、黄麻纤维和铜氨纤维混纺纱,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成分:丙纶55-65重量份、黄麻纤维30-40重量份和铜氨蛋白纤维25-35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纶、黄麻纤维和铜氨纤维混纺纱,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成分:丙纶60重量份、黄麻纤维35重量份和铜氨蛋白纤维30重量份。
【文档编号】D02G3/04GK103882578SQ201210564527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4日
【发明者】田永圣 申请人:南通美铭锦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