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纱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3460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导纱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亚麻细纱导纱部件,特别是一种导纱器,属于亚麻纺纱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亚麻细纱导纱部件为塑料盒陶瓷结合组件,安装起来较为复杂,且容易有积麻泥及麻短纤,容易形成较大的附着物而造成纱线上的疵点,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磨损,增加了生产设备的投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实用新型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方 便、不易积垢且冲洗方便、耐磨的导纱器。技术方案一种导纱器,包括本体,本体的一端设有氧化铝导纱钩;所述导纱钩的钩尖对应的本体侧壁上开有通孔,钩尖探入通孔中,一方面便于把纱线引入,另一方面,可防止纱线在缠绕过程中脱离纱钩所限制的区域。所述本体的中部设有安装长孔,安装孔可以使导纱器在安装面上来回移动,便于三点一线的调整,使纱线所受张力达到最小,同时本导纱器结构简单,便于冲洗。所述本体的材质为氧化铝,可以防止刮伤纱线。本体的宽为9. 4mm,长为13. 5mm ;所述安装长孔的形状为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半圆构成的形状,长方形的宽为半圆的直径;所述长方形的宽为3. 8_,长为5_ ;所述导纱钩的半径为4. 7mm。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导纱器安装方便,调试更精确,不易积垢从而减少了因积垢而产生的疵点,冲洗方便干净,提高了后道工序的效率,纱线在通过导纱钩时,运功更加平稳,提高了制成率;同时,导纱器的本体和导纱钩由氧化铝材质制成,使导纱器更加耐磨且不会刮伤纱线。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沿侧面中心轴剖开的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沿的垂直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如图1-2所示宽为9. 4臟,长为13. 5mm的氧化铝本体I,一端设有半径为4. 7mm氧化铝导纱钩2,中部设有安装长孔4 ;导纱钩2的钩尖对应的本体I侧壁上开有通孔3,钩尖探入通孔3中。安装长孔4为操场形状,由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半圆构成,长方形的宽为半圆的直径;其中,长方形的宽为3. 8mm,长为5mm。[0014]由于安装调试更为方便,使从皮辊机下罗拉之间出来的细纱,到卷绕到锭子上的纱,在通过导纱钩时三点一线的调试更精准,纱线在卷绕过程中的压力更小,纺纱更平稳,结构简单后清洁更容易,不易存积麻泥等杂质(积垢会带入纱中形成疵点),减少因此而造成的疵点,提高后道的质量水平,减少剪切,提高效率和制成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导纱器,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本体(I)的一端设有氧化铝导纱钩(2);所述导纱钩(2)的钩尖对应的本体(I)侧壁上开有通孔(3),钩尖探入通孔(3)中,所述本体(I)的中部设有安装长孔(4)。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导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材质为氧化铝。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导纱器,其特征在于本体(I)的宽为9.4mm,长为13. 5mm ;所述安装长孔(4)的形状为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半圆构成的形状,长方形的宽为半圆的直径;所述长方形的宽为3. 8mm,长为5mm ;所述导纱钩(2)的半径为4. 7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导纱器,包括本体,本体的一端设有氧化铝导纱钩;所述导纱钩的钩尖对应的本体侧壁上开有通孔,钩尖探入通孔中,一方面便于把纱线引入,另一方面,可防止纱线在缠绕过程中脱离纱钩所限制的区域。所述本体的中部设有安装长孔,安装孔可以使导纱器在安装面上来回移动,便于三点一线的调整,使纱线所受张力达到最小。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导纱器安装方便,调试更精确,不易积垢从而减少了因积垢而产生的疵点,结构简单冲洗方便干净,提高了后道工序的效率,纱线在通过导纱钩时,运功更加平稳,提高了制成率;同时,导纱器的本体和导纱钩由氧化铝材质制成,使导纱器更加耐磨。
文档编号D01H13/04GK202688576SQ201220214380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4日
发明者张娟娟 申请人:常州美源亚麻纺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