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纺机中驱动导纱器条轨用的上下运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597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精纺机中驱动导纱器条轨用的上下运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一种精纺机,如同环锭细纱机环锭捻线机等,其上设有一条钢领板和一根导纱器条轨(叶子板条轨)例如一根叶子板夹持角铁、一根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或其他类似物。更具体点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导纱器条轨用的上下运动机构以便在精纺机中形成管纱。
通常,在上述型式的精纺机中采用一种上下运动机构,以便使一条钢领板逐渐向上移动并在精纺机运转期间不断重复其上下运动,从而连带使一根导纱器条轨随着钢领板的上下运动而同步向上和向下,以便形成管纱。作为导纱器条轨需要提出说明的是一根被称为叶子板夹持角铁的条轨,这是为了支承多个装在其上并各具有一个导纱钩的叶子板而设的;和一根被称为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的条轨,这是为了支承多个气圈控制环以便在精纺操作过程中防止管纱在导纱钩和一个钢丝圈之间形成过多的气圈而设的。
作为钢领板和叶子板夹持角铁用的上下运动机构,例如日本待是查专利申请公报148820/1989(JP-A-1-148820)号所公开的一种机构,其中钢领板、导纱器条轨(叶子板夹持角铁)及其他都是用绳索悬挂起来的,而绳索则卷绕在分别用分开的电动机驱动的卷取筒上。在该已公开的机构中,各根条轨的向上移动是通过分别卷绕相关卷取筒上的绳索来强制地予以实现的。而在向下运动时,各根条轨是在卷取筒按反方向转动而放开绳索时受重力影响被驱使向下移动的。
另外,还公开过这样一种上下运动机构的结构,其中各根条轨不仅通过卷取筒的来回转动来上下移动,而且还受到在一凸轮的作用下杠杆环绕枢轴转动所作出的上下运动的影响,由于杠杆的动作,每隔一定时间便有一段预定量的绳索被卷取到筒上。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条轨的向上移动是在凸轮的作用下强制地实现的,条轨的向下移动却是被动地在各条轨重力的作用下进行的。
此外,在日本待审查专利申请公报133129/1987(JP-A-62-133129)号和日本待审查专利申请公报27130/1991(JP-A-3-27130)号中所公开的上下运动机构中,分别适用于支承钢领板和叶子板夹持角铁的每一根升降杆托脚都是由具有在外周上部分形成的螺纹部分的螺纹轴构成的,其时每根螺纹轴都是以螺纹啮合在一个装在机架上而可转动的螺帽件内。通过固定安装在一根或两根沿机架纵长方向延伸的主轴上的齿轮来回转动螺帽件,钢领板和叶子板夹持角铁(条轨)在向上和向下移动时都可被强制地驱动。
有些上下运动机构的钢领板和其他件只有在向上移动时才能强制地被驱动而在向下移动时要受重力的影响以致被动地被驱动,如同日本待审查专利申请公报148820/1989号所公开的便是这样,在这种情况下,当钢领板的上下运动的速度增加时便会发生问题。更具体点说,因为钢领板的向下行程是在重力作用下被动地实现的,所以便会发生所谓歇息或暂停现象,此现象发生在钢领板从向上行程转变为向下行程的时候,钢领板的运动会暂时停顿一个短时间,这样成形中的管纱的纱线便受到扰乱。特别是在精纺机运转时飞花会沉积在钢领板和其他件的升降杆托脚上,由于沉积飞花产生的阻力,上述现象会变得更为明显。
为了实现纱线卷取操作而在形成管纱时不致受到扰乱,钢领板的上下运动需要进行得高度可靠和准确。与此相反,叶子板夹持角铁并不总是要求与钢领板同步进行上下运动。另外,即使发生歇息或暂停现象,叶子板夹持角铁的运动也不会发生什么问题。
诚然,在日本待审查专利申请公报133129/1987和27130/1991号中所公开的机构可从本质上不受上述问题的影响,因为钢领板及其相关部件在向上和向下移动时都能强制地被驱动。但在这些已公开的机构中,每一条钢领板都要求配上一套螺纹轴和螺帽件,这将导致装备精纺机的复杂性和昂贵的费用。
在另一方面,就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的上下运动机构而言,迄今为止已知有两种型式,即整体式上下运动机构,其中气圈控制环和钢领板是一起运动的;还有独立式上下运动机构,其中气圈控制环可脱离钢领板而独立运动。
采用整体式上下运动机构时,气圈控制环就固定在钢领板上。只要上下运动行程相对地不是太长,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采用整体式上下运动机构实际上是没有问题的。但当采用长的筒营或需增加上下运动的行程时,要在上下运动行程的整个范围内适当控制气圈的大小就难于做到了。更具体点说,如果将气圈控制环设置在一个选定的位置上,让这个位置对于开始将纱线卷绕在筒营上是合适的,在该位置上气圈很容易崩溃;但当成形的管纱到达给定的中间位置时,上述位置就会变得不合适而显得太高,这时适宜控制气圈的位置应该还要低些。
典型的独立式上下运动机构例如在日本待审查专利申请公报303131/1988(JP-A-63-303131)号中所公开的一种机构。其中在到达预定的卷取量之前,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是与叶子板夹持角铁一起上下运动的,而在以后则与钢领板一起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当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与钢领板一起运动而纱线卷取过程终止或邻近终止时,在气圈控制环和叶子板之间的距离会变得不合适。
顺便说一下,在前面提到过的日本待审查专利申请公报27130/1991号中还曾公开过独立式上下运动机构的另一个例子,其中钢领板、叶子板夹持角铁和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都可由两根主轴通过各自的螺纹心轴彼此独立地被上下驱动。但这种上下运动机构的不利处在于结构复杂和费用昂贵,并且在将它装到现有的精纺机上时需要经过麻烦的手续。
由于上述这些情况,在精纺机的领域内所需求的驱动导纱器条轨用的上下运动机构须能从纱线卷取操作的开始一直到终止使导纱器条轨独立于钢领板沿着合适的或最佳的途径上下运动,并能以简单的结构来实现。
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精纺机内一种驱动叶子板夹持角铁上下运动的机构,该机构能使钢领板和叶子板夹持角铁运动时不会出现故障以便能圆满地形成管纱,并且该机构能用简单而便宜的结构来实现。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要提供精纺机内一种驱动气圈控制环条轨上下运动的机构,该机构能使钢领板和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运动时不会出现故障以便形成管纱,并且该机构能用简单而便宜的结构来实现。
本发明还有另外一个目的是要提供精纺机内驱动导纱器条轨上下运动的机构,该机构能在叶子板夹持角铁之外另外使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上下运动。
鉴于上述这些目的以及其他一些随着说明的进展将会明白的目的,本发明针对一种具有钢领板和导纱器条轨的精纺机。对这种型式的精纺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提供的驱动导纱器条轨用的上下运动机构具有一个上下运动单元,用来使支承钢领板的支承托脚确定地上下运动;一对具有不同直径的可转动件,装在一个机架上而可环绕同一轴线一起共同转动;一个第一驱动装置,设在钢领板和具有大直径的可转动件之间并可与钢领板一起运动,以便使具有大直径的可转动件转动;以及一个第二驱动装置,设在导纱器条轨和具有小直径的可转动件之间,用来将具有小直径的可转动件的转动转变为导纱器条轨的上下往复运动。在具有上述结构的上下运动机构中,支承钢领板的支承托脚是被上下驱动机构驱使作强制的上下运动的。随着钢领板的上下运动,第一驱动装置与钢领板一起运动,结果具有大直径的可转动件被驱使与具有小直径的可转动件一起向前和向后来回转动。具有小直径的可转动件的转动被第二驱动装置转变成为导纱器条轨的上下往复运动,从而使导纱器与钢领板同步进行往复的上下运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优的型式中,导纱器条轨可由一根叶子板夹持角铁或一根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构成。
在另一个较优的形式中,上下运动单元可由下列零件组成;一个设在支承托脚上的螺纹部分;一个按预定高度可转动地装在机架上的螺帽件,用来支承上述支承托脚并以螺纹与上述支承托脚啮合;以及一根在机架纵长方向延伸的主轴,用来强制地来回转动螺帽件。借助于上述结构,通过螺纹部分,螺帽件被强制地在向前和向后的方向上来回转动,相应于这个来回转动,支承托脚进行上下运动并驱使钢领板随之一起上下运动。这样,导纱器条轨就被驱使与钢领板同步进行上下运动。
在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给这种精纺机的上下运动机构中,成对的可转动件分别由具有不同直径的皮带轮构成;第一驱动装置由第一皮带构成,其一端固定在钢领板上,另一端则固定在大直径的皮带轮上;而第二驱动装置是由一个设置得可在垂直方向上移动并有一顶端与导纱器条轨连续的支承托脚和一条一端固定在支承托脚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在小直径皮带轮上的第二皮带组成;其中小直径皮带轮被制成这样的形状,以致其从转动中心到外周表面的距离成为可变的。在具有上述结构的上下运动机构中,随着钢领板的上下运动,大直径皮带轮和小直径皮带轮都通过作为第一驱动装置的第一皮带的中介被驱使向前和向后来回转动。在另一方面,当钢领板向上移动时,设在小直径皮带轮和导纱器条轨之间的第二皮带会卷绕在小直径皮带轮上;而当钢领板向下移动时,第二皮带会从小直径皮带轮上放开。这样,导纱器条轨的位移便取决于小直径皮带轮与大直径皮带轮两者直径的比率。但即使钢领板的上下运动的每一行程(一次往复卷绕长度)的下限按一预定的恒定比率在向上的方向上增加,导纱器条轨仍能这样运动使其每一行程(一次往复卷绕长度)的下限按一个在向上的方向上可以变化的比率增加,这是因为小直径皮带轮各个方向上的直径、亦即从小直径皮带轮的转动中心到外周的距离被制成是可以变化的。
本发明还针对一种包括有钢领板、叶子板夹持角铁和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三者的精纺机,这三者都沿精纺机的纵长方向延伸,就位置而言,钢领板最低,叶子板夹持角铁最高,而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基本上位在上述两者的中间。按照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给这种精纺机的上下运动机构包括有一个上下运动单元,用来使支承钢领板的支承托脚进行强制的上下运动;第一和第二可转动的组件,每一组件都有一对具有不同直径的可转动件,它们可相对于精纺机的机架环绕同一轴线一起转动;第一驱动件,设在钢领板与第一和第二可转动组件中的大直径或转动件之间并可与钢领板一起运动,以便使大直径可转动件转动;第二驱动件,设在叶子板夹持角铁和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两者与每一个第一和第二可转动组件中的小直径可转动件之间,以便将小直径可转动件的转动分别转变成叶子板夹持角铁和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的上下运动。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机构中,叶子板夹持角铁和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都可独立于钢领板而被驱使进行上下运动。
在读完下面结合附图对只是作为示例的较优实施例所作的说明后,可容易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一些目的特征和伴随而来的优点。
在下面的说明中将参考到附图,其中

图1为按照本发明的一个示范性的实施例概略地示出驱动叶子板夹持角铁用的上下运动机构的透视图;图2为从图1的右侧看去同一物的概略的侧立视图;图3为一装有同一物的精纺机的概略的顶视平面图;图4为分别用来图示钢领板和叶子板夹持角铁的上下往复运动的线图;图5为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示出上下运动机构的一个主要部分的概略的前视图;图6为按照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示出上下运动机构的一个主要部分的概略的前视图;图7为按照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示出驱动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用的上下运动机构结构的概略透视图;图8为一与图6相似的概略视图,用来示出图7所示机构的一个主要部分;图9示出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用在上下运动机构上的实施例,其中叶子板夹持角铁和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都可被驱使作来回而又往复的上下运动;图10为按照本发明的另外还有一个实施例的精纺机用的上下运动机构用图解方式分别示出钢领板、叶子板夹持角铁和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的上下往复运动的线图。
现在对本发明将就目前认为较优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下面的说明中用同一标号指出几个视图中的同一或相当的部件。并且在下面的说明中需要了解象“左”、“右”、“水平”、“垂直”、“顺时针”“反时针”等这类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而使用的词语,切不可把它们认为是限定性的术语。
参阅图1至3,现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对精纺机的上下运动机构进行说明,其中精纺机的导纱器条轨被制成叶子板夹持角铁的形式。在这几个图中,图1为一透视图,概略地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第一示范性的实施例的用于叶子板夹持角铁的上下运动机构,图2为从图1中的右侧看去同一物的概略的侧立视图,图3为装有按照本发明的上下运动机构的精纺机的概略的顶视平面图。
在图3中能够看到,在精纺机1的机架8的左侧和右侧(在图3中看为上侧和下侧)分别可转动地安装着一对沿着机架纵长轴线伸展的主轴2。在每一根主轴2上都以预定的间隔距离(例如每24个锭子配置一个)配置着多个上下运动单元3。如图1所示,每一上下运动单元都具有一个固定地安装在主轴2上可与主轴2一同转动的蜗轮4以及一个用螺纹装在升降杆托脚6下部的螺纹部分6a上的螺帽件7,该升降杆托脚用来作为支承钢领板5的支承杆或托脚。螺帽件7可转动地被一支架(未画出)支承在相对于机架8的预定的垂直位置上并有一整体构成的外周部分,其上设有可与蜗轮4啮合的蜗轮7a。升降杆托脚6支承在机架8上而可在垂直方向上移动。钢领板5用一支架9固定在升降杆托脚6的顶端上。主轴2、上下运动单元3和螺纹部分6共同构成一个上下运动装置或驱动装置。
如图3所示,第一主轴2都是在运转上通过一个联轴器与一构成叶子板夹持角铁驱动源的齿轮箱10的输出轴11连接。为此,采用这样的安排使精纺机前罗拉的转动通过一个齿轮系(未画出)传递到齿轮箱10上。装在齿轮箱10内的是一对齿轮系和一个用来通过图上未画出的电磁离合器的中介而变换主轴2的转动方向的切换机构。主轴2被驱动向前转动还是反过来向后转动取决于成对设置的电磁离合器的通电还是断电,从而可使钢领板向上或向下移动。顺便说一下,上述安排与日本待审查专利申请公报No.277826/1994(JP-A-2-277826)号所公开的机构基本相同。
有一水平延伸而方向与精纺机的纵长轴线直交的支承轴13固定在机架8上的钢领板5下面的一个位置上。有一大直径的皮带轮14(以后称为大直径皮带轮或可转动件)和一小直径的皮带轮15(以后称为小直径皮带轮或可转动件)装在支承轴13上,可与它一同转动。大直径皮带轮14和小直径皮带轮15被制成一个整体的结构。在钢领板5和大直径皮带轮14之间张紧着一条作为第一驱动件的第一皮带16。第一皮带16的第一端部用一适当零件(未画出)固定在钢领板5上,而第二端部用一类似的固定件固定在大直径皮带轮14的外周上。
机架8上装有多个按预定距离彼此隔开的支承柱或托脚17,它们各自被支架(未画出)支承着而能在上下方向来回移动,其中有一根叶子板夹持角铁18固定地安装在支承托脚17的顶端。而在叶子板夹持角铁18上固定地装着多个按预定距离彼此间隔开的叶子板20(在图1和2中只画出其中的一个),其中每一叶子板20上都设有一个导纱钩19。另外在支承托脚17的底端装有一个支架21,其上用一适当零件固定着第二皮带22的第一端部,而第二皮带22的第二端部则固定在小直径皮带轮15的外周上。支承托脚17、支架21和第二皮带22共同构成第二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用来将小直径皮带轮15的转动转变为叶子板夹持角铁18的垂直的或上下的运动。
大直径皮带轮14的尺寸被制定得使其外周长度大于钢领板5的上下运动行程(即具有这样一个大小范围,在该范围内钢领板向上和向下运动)。换句话说,在第一皮带16和大直径皮带轮14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尺寸关系,以致第一皮带16在被转动的大直径皮带轮14卷取时不会超过一圈并且大直径皮带轮14的角位移的大小与第一皮带16卷取或放开的长度成正比。
在另一方面,小直径皮带轮15的尺寸被制定得使其外周长度大于叶子板夹持角铁18的上下运动行程并使小直径皮带轮15的角位移与第二皮带22的卷取量或放开量成正比。更具体地说,大直径皮带轮14和小直径皮带轮15的尺寸应这样制定,使两个皮带轮的直径的比率选用一个预定值,采用这样一个预定值可使叶子板夹持角铁18按一预定的小于钢领板5的比率沿垂直方向移动。应注意到第二皮带22卷绕在小直径皮带轮15上的方向正好与第一皮带16卷绕在大直径皮带轮14上的方向相反。大直径皮带轮14、小直径皮带轮15、第一皮带16、支承托脚17和上面说过的支架21共同构成一个可使叶子板夹持角铁18在上下方向上来回和往复移动的上下驱动机构23。在这个时候,还应该说明一下,实际需要装设的上下驱动机构23的数目可以与上下运动的单元3的数目相同或为其两倍。
其次,就具有上述结构的机构的运行情况进行说明。当精纺机投入运行时,通过精纺机的前罗拉(未画出)和齿轮箱10将使主轴2周期性地按预定的时间间隔向前和向后来回转动。主轴2的向前/向后转动通过蜗轮4和蜗轮7a的传递,使螺帽件7产生相应的往复转动,结果使具有螺纹部分以螺纹与螺帽件7啮合的升降杆托脚6并连带使装在升降杆托脚6的顶端上的钢领板5进行上下往复移动。
当钢领板5向上移动时,大直径皮带轮14由于第一皮带16的传动按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小直径皮带轮15亦按同方向转动并卷起第二皮带22。结果,叶子板夹持角铁18就连同支承托脚17一起向上移动,因为支承托脚17是通过支架21支承在第二皮带22上的(如前所述)。而当钢领板5向下移动时,第一皮带16的第一端部随同钢领板5向下移动。这样,小直径皮带轮15就会在支承托脚17和叶子板夹持角铁18等的重量的影响下被驱使向放开第二皮带22的方向转动。因此,当钢领板5向下移动时大直径皮带轮14和小直径皮带轮15都被驱使按图1中的反时针方向转动,从而第一皮带16被卷绕在大直径皮带轮14上。另外,由于第二皮带22被放开(如上所述),叶子板夹持角铁18就被驱使与钢领板5同步地向下移动。
图4为一用来图示钢领板5和叶子板夹持角铁18的上下往复运动的线图,其中曲线A特性地代表钢领板5的上下运动,而曲线B代表叶子板夹持角铁18的上下运动。钢领板5和叶子板夹持角铁18两者之间的上下运动行程的比率是由大直径皮带轮14和小直径皮带轮15两者之间的半径的比率决定的。因此,钢领板5和叶子板夹持角铁18两者之间的上下运动行程的比率是能够立即加以改变的,只要预先准备好多个在半径比率上各不相同的大直径皮带轮14和小直径皮带轮15的组合并用这些组合中的一个进行更换即可。如图4中的实直线所示,从开始卷绕纱层到终止卷绕纱层这个时段内,钢领板5在每一往复运动循环中的上下运动行程(一次往复卷绕长度)的下限是按一预定的恒定的比率增加的,而叶子板夹持角铁18的往复运动范围的下限也是按照一个预定的恒定的比率相应地增加。
如前所述,钢领板5是由具有螺纹部分6a而以螺纹被螺帽件7啮合的升降杆托脚6支承的。螺帽件7是在向前或向后的方向上被主轴2强制地驱动的,在螺帽件向前转动时由于螺纹部分6a的作用,升降杆托脚6能强制地向上移动,而当螺帽件7向后转动时由于螺纹部分6a的作用,升降杆托脚6能强制地向下移动。在这种方式下,即使钢领板5的上下运动速度增加,钢领板5仍能高度准确地进行上下运动而不会发生所谓歇息或暂停现象,从而管纱能在不受任何显著干扰的情况下形成。
此外,因为钢领板5能在螺纹部分6a的作用下强制地向上和向下运动,被钢领板5驱动的叶子板夹持角铁18也就能够稳定地向上和向下运动。当然,叶子板夹持角铁18的向下运动,由于前面提到过的重力的作用,多少有点被动或消极性,可能会发生歇息或暂停现象,但对管纱的形成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另外,通过常惯用的结构是在叶子板夹持角铁上设置齿轮和螺帽件而在支承托脚(相当于托脚17)上形成螺纹部分,与该结构相比,本发明的上述由大直径齿轮14、小直径齿轮15、皮带16和22及支架21构成的结构较为简单并且费用亦少。
须知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思路和范围内很容易作出各种变型,如下所述。例如,变型可能这样构成,将一螺旋弹簧装在支承轴13上以便在反时针方向上对大直径和小直径的皮带轮14、15加力,那就是,在该方向上促使大直径皮带轮14卷起皮带16并促使小直径皮带轮15放开皮带22。或者,与大直径皮带轮14装在同一轴上的小直径皮带轮15不采用圆柱的形状而是将它制成凸轮那样的形状,使从其外周表面到转动中心的距离随着转动而变化,如图5所示。在这个时候,值得注意的是在落纱后重新开动精纺机时,即在最初将纱线卷起的阶段,容易发生纱线断裂。因此,在这个运行阶段气圈最好能小一点。为此,在初始的卷取阶段,叶子板20的上下往复运动的行程应尽可能地维持在一较小值,使叶子板20在精纺操作开始后经过一定时间延迟才开始与钢领板5同步移动。在这种方式下,在初始卷取纱线的阶段内气圈就能做得较小。在这个时候,小直径皮带轮15最好制成这样的形状,使得从小直径皮带轮15的转动中心到外周表面的距离从相应于纱线卷起操作开始的位置起逐渐减小,然后再逐渐增加到一个恒定的数值。在该情况下,即使钢领板5在每一循环的上下往复运动行程(一次往复卷绕长度)的下限以一恒定的比率线性地上升,如图4中的实直线所示,叶子板夹持角铁18却是被安排成按照这样一种方式来上下移动,即其上下往复运动行程的下限是以可变的比率从一个循环到另一循环进行变化,如图4中虚直线所示。
采用这种方式,只须赋予小直径皮带轮15一个凸轮状的外形,便能轻易地改变叶子板20的上下运动而不需改变钢领板5的上下运动特性。作为另一种变型,可将小直径皮带轮15装在支承轴13上的一个离开中心的位置上,这样可以得到基本上与上述相同的效果。作为替换办法,也可以使小直径皮带轮15保持为圆柱形并装在支承轴13的中心位置而使大直径皮带轮14具有凸轮状的外形或制成偏心形状。此外,大直径皮带轮14和小直径皮带轮15都可配置在与钢领板5的上下运动范围相应的位置上。另外,显然支承轴13也可配置得使它与精纺机的纵长轴线平行。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个变型,如图6所示,可用一小齿轮24使它安装得可与小直径皮带轮15一同转动来代替原来采用的大直径皮带轮14,另外设置一根作为第一驱动装置的齿条25与小齿轮24啮合以便使它与钢领板5一同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当钢领板5向上或向下移动时通过齿条25,小齿轮24便被强制地转动。采用这种方式,皮带轮15和小齿轮24以及叶子板夹持角铁18都随着钢领板5强制地被转动,从而叶子板20能以高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行上下运动,即使当叶子板夹持角铁18、支承托脚17及其他都用轻质材料制成时也能做到这样。而且,这种结构在下列情况下,即当小直径的可转动件由一小齿轮构成,其第二驱动装置为齿条,而大直径的可转动件由大直径皮带轮14构成,其第一驱动装置由皮带构成时,同样可以适用。当然,两个可转动件也都分别可用小齿轮构成,而第一和第二驱动装置则可分别采用齿条的形式。如上列举的这些变通的结构都能取得与第一实施例相似的效果和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进一步的变型,大直径皮带轮14和小直径皮带轮15可以分别制成分开的零件,然后用保持销或类似物联结起来,使它们支承在支承轴13上时能够一起转动。也可将一对可转动件可拆卸地装在一根可转动的轴上,而将该轴可转动地支承在机架8上,使这两个可转动件能够一起转动。在这种情况下,在钢领板5和叶子板夹持角铁18之间的上下运动行程的比率能够改变,只要对两个皮带轮或可转动件中的一个进行更换即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主轴2可以不与精纺机的前罗拉连接而直接被一可逆伺服电动机通过伺服传动机构来旋转驱动。另外,从精纺机的前罗拉来的输入功率可用一差动齿轮与可逆电动机的输入功率结合在一起,并从差动齿轮上引导出主轴2所需的驱动功率。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另一个变型可使钢领板5无论在向上还是向下的方向上都能得到高度可靠的强制驱动,这种驱动装置的构成是在支承钢领板5的升降杆托脚6的下部上制出一根齿条并用一个小齿轮代替蜗轮4装在主轴2上,如同日本实用新型专利公报29334/1991号所公开的那样。
另外,作为来回转动螺帽件7的手段,可在螺帽件7的外周上制成一个正齿轮代替蜗轮7a而将主轴2用一与精纺机的纵长轴线平行并适于在纵长方向上被往复驱动的齿条来代替,如同日本实用新型专利公报32542/1993号所公开的那样。
此外,就分别构成第一和第二驱动装置的绳索例如皮带而言,可以应用的有平皮带、V形带(即具有V形截面的带)、圆带、齿形带、链条、薄带、绳索或其类似物,只要能够容易弯曲并成弧状地卷绕在一可转动件上即可;而作为可转动件可以应用的有皮带轮、齿形皮带轮、链轮及其类似物,只要能够把上述绳索卷绕或悬挂在其上而它能用作一个可转动的导向件即可。
从上面的说明中显然可见,按照本发明的思路,依靠通过钢领板来驱动叶子板夹持角铁的安排,可以用简化的结构实现钢领板和叶子板夹持角铁的上下运动,而在从开始的纱线卷取操作到结束的制成管纱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故障。并且,在将皮带轮的转动中心与外周之间的距离做成可变动的而在运行上与叶子板夹持角铁连结起来时,可使叶子板夹持角铁的上下运动行程做成可变动的,即使钢领板的上下运动行程为恒定的也能这样做,从而纱线的断裂可以减为极少,这是因为在初始的纱线卷取阶段,叶子板夹持角铁的上下运动行程能够做到较小的原故。
接下来请参阅图7,我们将说明按照本发明的上下运动机构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叶子板条轨是由一根适于支承或夹持气圈控制环的条轨构成的。本实施例与图1所示上下运动机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采用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26来代替叶子板夹持角铁18,因此上下驱动机构30的支承托脚37的顶端是与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26连续在一起。
上下驱动机构30设置的数目或者与上下运动单元3的数目相同或者为上下运动单元3的数目的两倍。每一上下驱动机构均由标号为31至37的零件构成,这些标号零件分别相当于图1中所示的支承轴13、大直径皮带轮14、小直径皮带轮15、第一皮带16、支架21、第二皮带22和支承托脚17。由于叶子板夹持角铁的上下运动行程(即一次往复卷绕长度)的范围略微不同于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按照本发明的本实施例的上下运动机构中的第一皮带轮32和第二皮带轮33的直径间的比率也就略微不同于本发明的上一实施例的机构中的大直径皮带轮14与小直径皮带轮15之间的相应比率。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各个零件的相互连接关系基本上与上一实施例的机构相同。更具体点说,在第一皮带轮32和第二皮带轮33之间的直径比率是按这样一个预定值来选用的,使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的上下运动所采用的一个预定值大于叶子板夹持角铁的预定值。
由于构成支架35和支承托脚37的驱动装置的皮带36的作用,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26可在垂直方向移动地被支承着。在另一方面、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26被设置成与钢领板5平行而延伸到钢领板5的几乎整个长度,并在与叶子板相应的位置上设有气圈控制环27(图中只示出其中一个)。
采用上述结构的机构的运行情况其本上与驱动叶子板夹持角铁的上下运动机构相同,只是当钢领板5向上和向下移动时不是叶子板夹持角铁而是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26在垂直方向上往复移动。除了这点差别外,按照本发明的本实施例的上下运动机构的运行情况基本上与上一实施例相同。因此,关于运行情况没有必要重复说明。采用这种方式,显然结构简单,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26却能从卷取操作一直到结束沿着合适的轨迹向上和向下往复移动。
通过钢领板5使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26上下运动的机构并非仅限于图7所示的结构,而是与以前结合图1至3所说明的实施例一样容易作出各种变型。这时,在就图1至3所示机构的变型而作的说明中,只要把术语“叶子板夹持角铁”改用术语“气圈控制环条轨”就行了。
另外,按照本实施例的机构可这样进行变型,如图10所示,那就是设有小齿轮29以便与第一皮带轮32(代替叶子板夹持角铁用的大直径皮带轮)一起转动,从而使固定在钢领板5上与小齿轮29啮合的齿条28能够与钢领板5一起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当钢领板5在垂直方向上往复移动时,小齿轮29就被齿条29强制地转动。这样,第一皮带轮32就会与钢领板5一同运动,并且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26也会随之一起上下移动,即使当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26和支承托脚37均由轻质材料制成时也能做到这样。
而且,当结构内的支承托脚17的上下速度不是按照与钢领板5的上下速度成比例的大小恒定地被驱动而是在卷起运动过程中能够随着精纺状况变化时,这种结构也能同样适用。例如,可以不用在外周表面与支承托脚3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为恒定的第一皮带轮32,而改用一个制成这样形状的皮带轮,使其从外周表面到支承托脚31的中心轴线的距离为可变的。或者,可使一圆柱形的皮带轮偏心地安装,以便与第二皮带轮33一起转动。在这方面还应补充一下,上述结构也可以不是结合第一皮带轮32而是结合第二皮带轮33来采用。
图9示出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其中叶子板夹持角铁和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都被驱使在垂直方向上往复移动。在按照本实施例的上下运动机构中,不仅与钢领板5平行的叶子板夹持角铁18,而且还有与钢领板5平行并位在钢领板5与叶子板夹持角铁18之间的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26都被驱使与钢领板5同步移动。为此,支承在图1所示的支承轴13上的不仅有叶子板夹持角铁18用的大直径皮带轮14和小直径皮带轮15,而且还有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26用的第一皮带轮32和第二皮带轮33。在皮带轮14、15和叶子板夹持角铁18之间以及在皮带轮32、33和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26之间的连接采用与图1和7中所示相同的方式来实现。在选定各个皮带轮的直径时,使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26的上下运动行程较叶子板夹持角铁18大并较钢领板5小。
通过钢领板5驱使叶子板夹持角铁和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上下运动的机构并不仅限于图9所示的结构,而是很容易作出各种变型和变化,如同上面结合图1至3和图7已经说明过的。在阅读这些变型的说明时,只要把术语“叶子板夹持角铁”或“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看作是“叶子板夹持角铁和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就能理解。
按照上述技术,本发明可作出许多变型和变化。因此需要了解,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本发明可用不是象上面具体说明的形式来实施。
权利要求
1.在一具有一个机架以及支承在所说机架上的一根钢领板和一根导纱器条轨的精纺机中用来驱动所说导纱器条轨的上下运动机构,它包括且来强制地使支承所说钢领板的支承托脚上下运动的上下运动装置;装在所说机架上而可环绕同一轴线一起转动的一对具有不同直径的可转动件;设在所说钢领板和具有大直径的所说可转动件之间并可与所说钢领板一起运动以便使所说大直径可转动件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设在所说导纱器条轨和具有小直径的所说可转动件之间用来将小直径可转动件的转动转变为导纱器条轨的上下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2.按照权利要求1的上下运动机构,其特征为,所说导纱器条轨是由一根叶子板夹持角铁构成的。
3.按照权利要求1的上下运动机构,其特征为,所说导纱器条轨是由一根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构成的。
4.按照权利要求1的上下运动机构,其特征为,所说上下运动装置包括下列零件一个设在所说支承托脚上的螺纹部分;一个按预定高度可转动地装在所说机架上的螺帽件,用来支承所说支承托脚并以螺纹与所说支承托脚啮合;以及一根在所说机架的纵长方向上延伸的主轴,用来强制地来回转动所说螺帽件。
5.按照权利要求1或4的上下运动机构,所说一对可转动件分别由具有不同直径的皮带轮构成,其特征为,所说第一驱动装置由第一皮带构成,其一端固定在所说钢领板上,另一端则固定在所说大直径皮带轮上;而所说第二驱动装置是由一个设置得可在垂直方向上移动并有一顶端与导纱器条轨连续的支承托脚和一条一端固定在所说支承托脚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在所说小直径皮带轮上的第二皮带组成,所说小直径皮带轮被制成这样的形状,以致其从转动中心到外周表面的距离成为可变的。
6.按照权利要求1或4的上下运动机构,其特征为,所说小直径的可转动件由一皮带轮构成,而所说大直径的可转动件是由与所说皮带轮同轴安装的小齿轮构成;并且所说第一驱动装置是由一根在所说支承托脚上形成的齿条构成以便与所说小齿轮啮合,而所说第二驱动装置是由一条绳索构成。
7.按照权利要求6的上下运动机构,其特征为,所说绳索具有皮带状形状。
8.一种精纺机所用的上下运动机构,该精纺机包括一个机架、一条钢领板、一根叶子板夹持角铁和一根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叶子板夹持角铁设置为高于所说钢领板,而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设在所说钢领板与所说叶子板夹持角铁之间基本上为中间的位置上,且沿精纺机的纵向延伸,所述上下运动机构包括用来强制地使支承所说钢领板的支承托脚进行上下运动的上下运动装置;各有一对具有不同直径并可装在机架上环绕同一轴线一起转动的可转动件的第一和第二可转动的组件;设在钢领板与第一和第二可转动组件中的大直径可转动件之间并可与所说钢领板一起运动,以便使所说大直径可转动件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设在叶子板夹持角铁和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两者与每一个第一和第二可转动组件中的小直径可转动件之间,以便将所说小直径可转动件的转动分别转变成所说叶子板夹持角铁和所说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的上下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全文摘要
精纺机用的上下运动机构包括一个大直径皮带轮和一个小直径皮带轮,该两轮可共同转动地装在机架上的一根支承轴上,有一第一皮带一端固定在钢领板上而另一端则固定在具有大直径的大直径皮带轮上,有一导纱器条轨固定地装在支承托脚的顶端上,有一支架装在支承托脚的底端上,以及还有一条第一端固定在小直径皮带轮的第二皮带。导纱器条轨是由一根叶子板夹持角铁或一根气圈控制环夹持条轨构成。也可同时带动这两者上下运动。
文档编号D01H1/00GK1112611SQ95102870
公开日1995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17日
发明者新美究 申请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