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经架的断经显示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052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停经架的断经显示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停经架的断经显示控制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无梭织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停经架的断经显示控制装置,安装在无梭织机的停经架上,起经纱断经时的显示控制作用。
背景技术
[0002]无梭织机均有停经架,停经架上固设停经条,停经条上串设停经片,现有无梭织机的断经停车都是通过停经片来实现。每一枚停经片上穿过一根经纱,停经片因经纱的管束而在停经条上呈悬空状态,此时停经条上的芯片与包铁之间呈非导通状态。当某一经纱断裂时,停经片由于失去经纱的管束而从悬空状态变为下落状态,使得停经条的芯片与包铁导通,从而由停经条接线盒将停车信号反馈给织机电气控制装置,使织机停车,由挡车工找出断裂的经纱并进行续接后,织机再恢复工作。然而,一般织机都有成千上万条与停经片数量相当的经纱,因而挡车工难于准确、快捷地将断裂的经纱找出并接好,严重影响了织机的工作效率。[0003]为避免上述技术弊端,目前在无梭织机配件技术领域出现了不少断经显示装置,在中国专利文献中也公开了不少关于停经条断经显示的技术信息。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550388Y公布的“停经条的经纱断经显示装置”,其通过在停经条上设置发光二极管以方便挡车工快捷准确地找到经纱断裂的所在位置,但未指出与停经条接线盒以及织机电气控制装置之间的电路结构;而且,发光元件二极管受电压波动影响,发光不够稳定,忽强忽弱,有时不易被挡车工看到,影响工作效率;又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080536Y公告的“停经条的经纱断经电子显示装置”,其通过发光二极管显示停经位置,另外经由一二极管输出停经信号至织机的控制箱,该二极管的设置,增加了故障发生率,也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该设计方案中的三极管一直处于饱和区,稍有误动作就会使三极管导通,点亮发光二极管,还会出现不断经停车和无故障停车现象;该专利同样也未给出与停经条接线盒以及织机电气控制装置之间的电路连接关系。[0004]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基于该前提下产生的。发明内容[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停经架的断经显示控制装置,其电路稳定可靠,能显示经纱断经的具体位置,同时通过停经条接线盒控制织机电气控制装置使织机停机以方便挡车工快捷、准确地找出断经位置并进行续接。[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停经架的断经显示控制装置,包括断经显示电路和控制电路,断经显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织机的断经开关机构,用于接收断经信号,断经显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织机电气控制装置连接。[000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断经显示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三极管VT和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一电阻Rl的一端为用于输入断经信号的第一输入端IN,并且与织机的断经开关机构连接,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VT的基极以及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VT的集电极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的正极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的负极作为第一输出端OUT,并且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VT的发射极共同接至电源正极V+。[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第三电阻R3、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和第二三极管BG,第三电阻R3的一端作为电路的第二输入端U,并且与所述断经显示电路的第一输出端OUT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BG的基极,第二三极管BG的集电极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作为电路的第二输出端S,并且与织机电气控制装置连接,第二三极管BG的集电极接电源负极V-。[0009]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在断经显示电路中,通过设置第二电阻R2使第一三极管VT处于放大区,避免了一般误动作对其的影响,只有当断经现象确实发生时,第一三极管VT才会导通,提高了电路的稳定性;另外,该电路中的第一发光二级管LEDl除了进行断经显示外,其负极直接向外输出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另外设置信号输出电路,减少了故障率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断经显示电路连接织机的断经开关机构,当出现经纱断经情况时,织机断经开关机构闭合,使得断经显示电路中第一输入端IN连接电源负极V-,断经显示电路连通,第一发光二级管LEDl点亮,显示断经具体位置;同时断经显示电路向控制电路发送高电平信号,使控制电路中的第二三极管BG导通,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点亮并且向织机电气控制装置发送停机信号使织机停机。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断经显示电路与控制电路的电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0013]请参阅图1,一种停经架的断经显示控制装置,包括断经显示电路I和控制电路2,断经显示电路I的输入端连接织机的断经开关机构,用于接收断经信号,断经显示电路I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电路2的输入端,控制电路2的输出端与织机电气控制装置连接。控制电路2从断经显示电路I接收断经信号,控制织机电气控制装置使织机停机。[0014]请参阅图2,所述的断经显示电路I包括第一电阻Rl、第二电阻R2、第一三极管VT和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一电阻Rl的一端为用于输入断经信号的第一输入端IN,并且与织机的断经开关机构连接,用于接收织机的断经信号,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VT的基极以及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VT的集电极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的正极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的负极作为第一输出端OUT,并且与控制电路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VT的发射极共同接至电源正极V+。[0015]请再参阅图2,所述的控制电路2包括第三电阻R3、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和第二三极管BG,第三电阻R3的一端作为电路的第二输入端U,并且与所述断经显示电路I的第一输出端OUT连接,用于接收断经显示电路I输出的信号,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BG的基极,第二三极管BG的集电极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作为电路的第二输出端S,用于连接织机电气控制装置,第二三极管BG的集电极接电源负极V-。[0016]在实际应用中,断经显示电路I 一般安装在停经条上,控制电路2可安装在停经条接线盒内,而所述织机的断经开关机构包括现有技术中所述的停经条芯片、包铁以及停经片,当发生经纱断裂时,停经片因失去经纱的管束而从悬空状态变为下落状态,芯片与包铁导通,即断经开关机构闭合。当断经开关机构闭合时,断经显示电路I的第一输入端IN连接电源负极V-,由此断经显示电路I连通,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点亮,同时断经显示电路I的第一输出端OUT向控制电路2输出高电平信号,控制电路2的第二输入端U接收到来自于断经显示电路I的高电平信号并经第二三极管BG放大后点亮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同时第二输出端S将停车信号反馈给织机电气控制装置,使织机停车。
权利要求1.一种停经架的断经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断经显示电路(I)和控制电路(2),断经显示电路(I)的输入端连接织机的断经开关机构,用于接收断经信号,断经显示电路(I)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电路(2)的输入端,控制电路(2)的输出端与织机电气控制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经架的断经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断经显示电路(I)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三极管VT和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第一电阻Rl的一端为用于输入断经信号的第一输入端IN,并且与织机的断经开关机构连接,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VT的基极以及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VT的集电极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的正极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的负极作为第一输出端OUT,并且与控制电路(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VT的发射极共同接至电源正极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经架的断经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2)包括第三电阻R3、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和第二三极管BG,第三电阻R3的一端作为电路的第二输入端U,并且与所述断经显示电路(I)的第一输出端OUT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BG的基极,第二三极管BG的集电极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作为电路的第二输出端S,并且与织机电气控制装置连接,第二三极管BG的集电极接电源负极V-。
专利摘要一种停经架的断经显示控制装置,属于无梭织机配件技术领域。包括断经显示电路和控制电路,断经显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织机的断经开关机构,用于接收断经信号,断经显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织机电气控制装置连接。优点在断经显示电路中,通过设置第二电阻R2使第一三极管VT处于放大区,避免了一般误动作对其的影响,只有当断经现象确实发生时,第一三极管VT才会导通,提高了电路的稳定性;另外,该电路中的第一发光二级管LED1除了进行断经显示外,其负极直接向外输出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另外设置信号输出电路,减少了故障率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D03D51/28GK202954202SQ201220691709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4日
发明者陈玉升 申请人:常熟市常新纺织器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