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衬衫面料织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478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衬衫面料织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衬衫面料的技术方案,其工艺步骤为:络筒工序→整经工序→制配浆液→浆纱工序→穿筘工序→织造工序→整理工序,可以在常规喷气织机上织造出纬三重组织的三层织物,JC/T(75/25)40S纱线分布在面料的外层,75D的涤纶低弹丝分布在面料的中间层,具有保型和增强的作用;纱线JC/H(70/30)40S分布在面料的内层,与皮肤接触,利用汉麻优良的吸湿排汗性将汗液及时吸收并排除,保持体感舒爽。中间层的每隔1.8cm有一根T75D18D导电丝,具有优良的抗静电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衬衫面料织造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料的织造工艺,具体说是一种纬三重组织衬衫面料的织造工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夏季职业装衬衫的面料一般采用棉和涤纶混纺面料,织物组织一般采用平纹。棉的含量根据面料的实际使用情况而有所不同,涤纶含量较高的面料具有结实耐用、弹性好、不易变形、挺括、易洗快干等特点,而且面料的挺括性和保型性都比较好,可展示穿着者的良好的气质和精神风貌。但涤纶含量较高,面料的吸湿排汗性变差,吸收人体汗液后不能及时排出,贴在皮肤上,舒适性较差,尤其是在高温高湿的夏季,这一缺点尤为明显。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衬衫面料的织造工艺,该织造工艺解决了目前衬衫面料的织造技术问题,保证产品的质量。
[0004]本发明所述衬衫面料的技术方案是:络筒工序一整经工序一制配浆液一浆纱工序—穿筘工序一织造工序一整理工序;
(I)络筒工序:本发明的面料主要由一种经纱,JC/T(75/25) 40S ;纬纱有四种,JC/T(75/25) 40S、7?的涤纶低弹网络丝、JC/H(70/30) 40S和T75D18D导电丝。采用德国赐来福AUT0C0NER338全自动络筒机,将细纱机落下来的三种管纱卷绕成容量大、成型好且卷绕密度为0.6-0.8g/cm3的筒子纱,并且清除纱线上疵点和杂质。
[0005](2 )整经工序:分别将一定根数约20000根和长度约5000米的经纱JC/T (75/25) 40S从络纱筒子上引出,组成一幅具有均匀张力的纱片,相互平行地紧密绕在整经轴上。
[0006](3)制配浆液:将 PVA-1799 55kg,PVA205MB 20kg,变性淀粉 14kg,聚丙烯酸 20kg,柔软剂4kg,抗静电剂5kg,投入调浆桶内,然后加水至总体积0.85m3,通入蒸汽,使调浆桶内的温度逐渐达到85°C以上,压强约0.15MP,蒸煮40分钟左右并高速搅拌至浆液达到完全糊化状态。
[0007](4)浆纱工序:
将调浆桶内蒸煮调制好的浆液用导浆泵注入上浆槽,经纱JC/T(75/25)40S通过上浆槽内的浆液,使纱线上浆率达到7%,回潮率6%。
[0008](5)穿筘工序:
将经纱JC/T(75/25)40S按织物工艺要求依次穿过停经片、综丝和钢筘,采用顺穿综法,其穿综法或组织穿法为:A1、A2、A3、A4,(数字代表经纱穿在第几页综框上,A代表经纱JC/T (75/25)40S)
根据面料的织造特点和布面风格的需要,采用4入的穿筘法。
[0009]为保证布边平整,不卷边,布边组织采用1/2经重平组织穿法。
[0010](5)织造工序:采用日本津田驹ZAX喷气织机,开口时间290度,后梁高度50mm,送经时间310度,送经张力2400牛,车速580转/分,通过开口、引纬、打纬、卷取和送经五大系统的配合,使经纬纱按照设计的要求交织形成织物,共采用四个储纬器,以满足织造过程中,四种纬纱依次进入梭口的需要。
[0011](6)整理工序:
在GA801-300验布机上对坯布进行检验、测量,由人工对布面疵点修补。
[0012]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面料的经纱为一种,JC/T(75/25) 40S,纬纱有四种:JC/T(75/25) 40S、7?的涤纶低弹网络丝、JC/H(70/30) 40S和T75D18D导电丝,通过纬三重组织的设计,JC/T(75/25)40S纱线分布在面料的外层,7?的涤纶低弹丝分布在面料的中间层,具有保型和增强的作用。纱线JC/H(70/30) 40S分布在面料的内层,与皮肤接触,利用汉麻优良的吸湿排汗性将汗液及时吸收并排除,保持体感舒爽。中间层的每隔1.8_有一根了7^)180导电丝,具有优良的抗静电作用。
[0013]2、采用四色电子选纬机构和四个储纬器。并适当的调整布机的织造工艺。可以在常规喷气织机上织造出纬三重组织的三层织物,既保持了面料的保型性和挺括性,同时由于Coolmax和汉麻纤维的存在,改善了面料的吸湿排汗性,使人体穿着舒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发明的组织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工艺步骤图。
[0015]在图中1、为组织图,2、为穿筘图,3、为穿综图,4、为纹板图,E、为经纱JC/T (75/25) 40S ;A、为纬纱 JC/T (75/25) 40S, B、为纬纱 JC/T (75/25) 40S, C、为纬纱 75D 的涤纶低弹网络丝,D、为T75D18D导电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16]本发明的织物采用一种经纱JC/T(75/25) 40S ;四种纬纱,JC/T(75/25) 40S、75D的涤纶低弹网络丝和JC/H(70/30) 40S和T7OT18D导电丝,织物组织为纬三重组织。
[0017]穿综法为:Al、A2、A3、A4 (数字代表经纱穿在第几页综框上,A纱代表经纱JC/T(75/25)40S)。
[0018]在本发明图1、图2所示的实施中,其工艺步骤为:络筒工序一整经工序一制配浆液一浆纱工序一穿筘工序一织造工序一整理工序。
[0019](I)络筒工序:
本发明的面料主要由经纱一种,JC/T(75/25) 40S;纬纱有四种,JC/T(75/25) 40S、75D的涤纶低弹网络丝、JC/H (70/30) 40S和T7OT18D导电丝。采用德国赐来福AUT0C0NER338全自动络筒机,将细纱机落下来的三种管纱卷绕成容量大、成型好且卷绕密度为0.6-0.8g/cm3的筒子纱,并且清除纱线上疵点和杂质。
[0020](2)整经工序:
将一定根数和长度的经纱JC/T (75/25) 40S英支从络纱筒子上引出,组成一幅具有均匀张力的纱片,相互平行地紧密绕在整经轴上。
[0021](3)浆纱工序:使经纱JC/T(75/25)40S通过浆槽的浆液。
[0022](4)穿筘工序:将经纱JC/T(75/25)40S按织物工艺要求依次穿过停经片、综丝和钢筘,采用顺穿法穿综;
其穿综法为:Al、A2、A3、A4 (数字代表经纱穿在第几页综框上,A纱代表经纱JC/T(75/25)40S)
根据面料的织造特点和布面风格的需要,采用4入的穿筘法。为保证布边平整,不卷边,边组织采用1/2经重平组织穿法。
[0023](5)织造工序:采用喷气织机,开口时间290度,后梁高度50mm,送经时间310度,送经张力2400牛,车速580转/分,采用“大张力、小开口 ”的生产工艺;通过开口、引纬、打纬、卷取和送经五大系统的配合,使经纬纱按照设计的要求交织形成织物,在此过程中对喷气织机进行改造,共采用4个储纬器,每个储纬器对应一种纬纱。在织造过程中,自动选纬机构依次选取4种纬纱。
[0024](6)整理工序:在GA801-300验布机上对坯布进行检验、测量,由人工对布面疵点修补。
[0025]本发明的一种衬衫面料的的织造工艺,经纱为40英支的JC/T(75/25)。纬纱有四种分别为JC/T (75/25) 40S.75D的涤纶低弹网络丝和JC/H(70/30) 40S和T75D18D导电丝,织物组织为纬三重,成品克重约为170克/平方米,表面是棉/涤(75/25) 40S的经纱和纬纱,涤纶短纤维是Coolmax,又叫四管道异性聚酯纤维,横截面呈十字型,在纤维的表面形成了四道沟槽,纤维比表面积增大,利用沟槽的虹吸作用可以将体表的水份吸走,短时间内挥发尽。面料中间层是75旦的异性形截面涤纶低弹网络丝,具有保型和增强作用,每隔1.8cm加一根导电丝,有抗静电作用,中间层这层被上下层遮盖,不外露。下层是贴近皮肤的一层为棉/汉麻(70/30) 40S混纺纱,汉麻的吸排湿性是纯棉的3倍,汉麻面料可在I小时内将附着的细菌杀灭,可屏蔽95%以上的紫外线,在370°C高温时不褪色,具有极佳耐热、防紫外线性能。
【权利要求】
1.一种衬衫面料的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步骤为: (1)络筒工序:面料由经纱:JC/T(75/25) 40S ;纬纱JC/T (75/25) 40S.75D的涤纶低弹网络丝、JC/H(70/30) 40S和T7OT18D导电丝;采用德国赐来福AUTOCONER338全自动络筒机,将细纱机落下来的三种管纱卷绕成容量大、成型好且卷绕密度为0.6-0.8g/cm3的筒子纱,并且清除纱线上疵点和杂质; (2)整经工序:分别将经纱JC/T(75/25) 40S从络纱筒子上引出,组成一幅具有均匀张力的纱片,相互平行地紧密绕在整经轴上; (3)浆液的调制:将PVA-179955kg,PVA205MB 20kg,变性淀粉14kg,聚丙烯酸20kg,柔软剂4kg,抗静电剂5kg,投入调浆桶内,然后加水至总体积0.85m3,通入蒸汽,使调浆桶内的温度逐渐达到85°C以上,压强约0.15MP,蒸煮40分钟左右并高速搅拌至浆液达到完全糊化状态; (4)浆纱工序:将调浆桶内蒸煮调制好的浆液用导浆泵注入上浆槽,经纱JC/T (75/25) 40S通过上浆槽内的浆液,使纱线上浆率达到7%,回潮率6% ; (5)穿筘工序:将经纱JC/T(75/25)40S按织物工艺要求依次穿过停经片、综丝和钢筘,采用的顺穿综法为:A1、A2、A3、A4 ; (6)织造工序:采用日本津田驹ZAX喷气织机,开口时间290度,后梁高度50mm,送经时间310度,送经张力2400牛,车速580转/分,通过开口、引纬、打纬、卷取和送经系统的配合,使经纬纱按照设计的要求交织形成织物,共采用四个储纬器,以满足织造过程中,四种纬纱依次进入梭口的需要; (7)整理工序:在GA801-300验布机上对坯布进行检验、测量,由人工对布面疵点修补。
【文档编号】D03D47/30GK104278417SQ201310292526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2日
【发明者】刘超, 李文强 申请人: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