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削匀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削匀机,属于皮革加工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新型削匀机很难控制削匀的速度,皮革切削过快会导致切削面不光滑,导致皮革的品质下降等技术问题。本新型削匀机,包括机架、出料辊筒、回收辊筒、刀辊和刀辊架,出料辊筒和回收辊筒之间设有切料辊筒,刀辊架朝向切料辊筒的侧面上固定有若干调节气缸,调节气缸之间固定有固定杆,固定杆与切料辊筒平行,固定杆朝向切料辊筒的侧面上开设有固定槽,机架上还固定有能在刀辊架沿铰接点转动一定角度与刀辊的刀刃接触的磨刀组件,所述的出料辊筒和回收辊筒之间还设有能使皮革张紧并紧贴在切料辊筒上端面的张紧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削匀时使得皮革的厚度的一致,保证皮革的质量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削匀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皮革加工领域,涉及一种新型削匀机。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在皮革剖层以后,皮革表面较粗糙且不平整,以及在剖层后,整幅革面不能达到厚度均匀一致,因此,在皮革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皮革进行削匀,以便生产出符合皮革制品尺寸厚度均一的要求,所以成革厚度的均匀度也是考核成革质量的指标之一。
[0003]目前,市场上的削匀机的供料辊机构采用制动电机控制,需要完成供料辊的摆动、转动,还要完成调厚,采用制动电机控制会导致机器的稳定性不足,工艺难以满足生产加工要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皮革加工机械【CN2637501Y】,包括机身、供料辊机构、压辊机构、刀辊机构和磨刀机构,供料机构采用液压马达控制,刀辊机构采用电机控制,并设计了由液压控制的活塞连杆推动供料辊机构的运动。该专利中刀辊机构中的刀辊通过电机带动其转 动,由于皮革也在移动,因此很难控制削匀的速度,皮革切削过快会导致切削面不光滑,导致皮革的品质下降。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削匀机,本实用新型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能切削出不同厚度的皮革且保证皮革的厚度均匀。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削匀机,包括机架、出料辊筒、回收辊筒、刀辊和刀辊架,所述的出料滚筒转动连接在机架的一端,所述的回收辊筒转动连接在机架的另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料辊筒和回收辊筒之间设有切料辊筒,所述的刀辊架位于切料辊筒的上方,所述的刀辊架的两端分别固定有铰接轴一和铰接轴二,所述的铰接轴一和铰接轴二分别穿过机架转动连接在机架上,所述的刀辊架朝向切料辊筒的侧面上固定有若干调节气缸,所述的调节气缸之间固定有固定杆,所述的固定杆固定在调节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的固定杆与切料辊筒平行,所述的固定杆朝向切料辊筒的侧面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的刀辊固定在固定槽内,所述的刀辊的刀刃朝向切料辊筒且位于切料辊筒的正上方,所述的机架上还固定有能在刀辊架沿铰接点转动一定角度与刀辊的刀刃接触的磨刀组件,所述的出料辊筒和回收辊筒之间还设有能使皮革张紧并紧贴在切料辊筒上端面的张紧机构。
[0006]将未削匀的皮革卷绕在出料辊筒上,皮革沿着切料辊筒最后卷绕在回收辊筒上,通过张紧机构使得皮革紧贴在切料辊筒的上端面上,也保证皮革张紧不出现褶皱,刀辊位于切料辊筒正上方,通过调节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调节刀辊的刀刃相对切料辊筒的上端面的距离,可以削任意厚度的皮革,刀辊架通过铰接轴一和铰接轴二铰接在机架上,因此刀辊架能沿着铰接轴一和铰接轴二转动,在刀辊的刀刃需要磨刀时,转动刀辊架使得刀辊架上的刀辊的刀刃与磨刀组件接触,通过磨刀组件对刀辊磨削,保证刀辊的刀刃的锋利;本实用新型中的刀辊为固定,通过皮革与刀辊的刀刃之间的相对运动削匀皮革,皮革的切削面光CN 203403100 U
书
明
说
2/5页
滑,皮革品质好。
[0007]在上述的新型削匀机中,所述的磨刀组件包括滑动杆、固定座、砂轮和转动电机,所述的机架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长条形的固定孔,所述的滑动杆的两端分别穿过固定孔并与固定孔紧配合,所述的滑动杆与刀辊平行,所述的滑动杆的上端面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的固定座可滑动的定位在滑动槽内,所述的固定座上固定有砂轮架,所述的砂轮转动连接在砂轮架上,所述的转动电机固定在固定座上,所述的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砂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滑动杆能沿固定孔滑动,在不进行磨刀是滑动杆位于固定孔远离刀辊架的一端,在需要磨刀时滑动杆滑动到固定杆靠近刀辊架的一端,在磨刀时砂轮与刀辊的刀刃接触,转动电机通过皮带带动砂轮转动对刀辊的刀刃进行磨刀,再使固定座沿着滑动槽滑动对整段刀辊的刀刃磨刀。
[0008]在上述的新型削匀机中,所述的张紧机构包括张紧辊筒一和张紧辊筒二,所述的张紧辊筒一位于出料辊筒和切料辊筒之间,所述的张紧辊筒一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的张紧辊筒的上端面与切料辊筒的上端面齐平,所述的张紧辊筒二位于切料辊筒和回收辊筒之间,所述的张紧辊筒二转动连接在机架上,所述的张紧辊筒二的上端面位于切料辊筒的上端面的下方并位于回收辊筒的上端面的上方。通过张紧辊筒一和张紧辊筒二的拉紧使得皮革完全张开且紧贴在切料辊筒的上端面上,张紧辊筒的上端面与切料辊筒的上端面齐平使得皮革在与切料辊筒接触时不会被挤压导致起本身厚度变小,使得在削匀时皮革的厚度为其自然状态下的厚度,保证削匀后的皮革厚度一致。
[0009]在上述的新型削匀机中,所述的机架上还固定有压紧辊筒,所述的压紧辊筒位于张紧辊筒一的正上方,所述的压紧辊筒的中轴线与张紧辊筒一的中轴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的压紧辊筒的下端面与压紧辊筒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2mm?3mm。由于张紧辊筒一和张紧辊筒二施加的是纵向的拉力,皮革在横向上可能出现褶皱,压紧辊筒的下端面与压紧辊筒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皮革的厚度,通过压紧辊筒将皮革压紧使得皮革在横向也被张紧。
[0010]在上述的新型削匀机中,所述的固定座的侧面上固定有手把。在磨刀时工人将手握持在手把上带动固定座沿着滑动槽滑动,沿着刀辊的刀刃进行磨刀。
[0011]在上述的新型削匀机中,所述的机架上还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回收辊筒之间通过皮带连接。驱动电机驱动回收辊筒转动将皮革从出料辊筒拉出。
[0012]在上述的新型削匀机中,所述的铰接轴一穿过机架的一端固定有齿轮一,所述的机架上转动固定有齿轮二,所述的齿轮一和齿轮二哨合,所述的齿轮一的直径大于齿轮二的直径,所述的齿轮二上设有能转动齿轮二的转把,所述的齿轮二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的转把穿过通孔,所述的转把穿过通孔的一端固定有永磁铁。通过转把转动齿轮二从而带动齿轮一转动,从而带动刀辊架转动,方便需要磨刀时调节刀辊的位置,齿轮一的直径大于齿轮二的直径可以精确调节刀辊的位置,使得刀辊的刀刃和砂轮对刀时更准确,增加刀辊的使用寿命;在对完刀后或对皮革削匀时将转把朝机架方向推动使得永磁铁与机架接触,永磁铁吸附在机架上防止齿轮二转动,起到定位刀辊架的作用。
[0013]在上述的新型削匀机中,所述的机架上固定有压敏传感器,所述的压敏传感器位于张紧辊筒一和切料辊筒的正中间,所述的压敏传感器的触点与张紧辊筒一的上端面和切料辊筒的上端面共面,所述的压敏传感器还与一警报器相连。当皮革被张紧时,压敏传感器
5CN 203403100 U
书
明
说
3/5页
的触点与皮革接触但不受到压力,当皮革未完全张紧时,位于张紧辊筒一和切料辊筒之间的皮革会向下垂下去,此时压敏传感器会检测到压力,并开启警报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削匀机具有以下优点:
[0015]I、张紧辊筒一和张紧辊筒二以及压紧辊筒将皮革张紧且紧贴在压紧辊筒上,在削匀时使得皮革的厚度的一致,保证皮革的质量。
[0016]2、通过转把转动齿轮二从而带动齿轮一转动,从而带动刀辊架转动,方便需要磨刀时调节刀辊的位置,齿轮一的直径大于齿轮二的直径可以精确调节刀辊的位置,使得刀辊的刀刃和砂轮对刀时更准确,增加刀辊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I是本新型削匀机在削皮革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新型削匀机在磨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刀辊固定在刀辊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1、机架;21、出料辊筒;31、回收辊筒;32、驱动电机;41、刀辊架;42、铰接轴一 ;43、齿轮一 ;44、铰接轴二 ;45、刀辊;46、调节气缸;47、固定杆;51、切料辊筒;52、张紧棍筒一 ;53、张紧棍筒二 ;54、压紧棍筒;61、滑动杆;62、固定孔;63、固定座;63a、手把;64、砂轮架;65、砂轮;66、转动电机;71、压敏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2]如图I、图2所示,一种新型削匀机,新型削匀机包括机架11、出料辊筒21、回收辊筒31、刀辊45和刀辊架41,出料滚筒转动连接在机架11的一端,回收辊筒31转动连接在机架11的另一端,出料辊筒21和回收辊筒31之间设有切料辊筒51,刀辊架41位于切料辊筒51的上方,如图3所示,刀辊架4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铰接轴一 42和铰接轴二 44,铰接轴一 42和铰接轴二 44分别穿过机架11转动连接在机架11上,刀辊架41朝向切料辊筒51的侧面上固定有若干调节气缸46,调节气缸46之间固定有固定杆47,固定杆47固定在调节气缸46的活塞杆上,固定杆47与切料辊筒51平行,固定杆47朝向切料辊筒51的侧面上开设有固定槽,刀辊45固定在固定槽内,刀辊45的刀刃朝向切料辊筒51且位于切料辊筒51的正上方,机架11上还固定有能在刀辊架41沿铰接点转动一定角度与刀辊45的刀刃接触的磨刀组件,出料辊筒21和回收辊筒31之间还设有能使皮革张紧并紧贴在切料辊筒51上端面的张紧机构。
[0023]如图I、图2所示,磨刀组件包括滑动杆61、固定座63、砂轮65和转动电机66,机架11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长条形的固定孔62,滑动杆61的两端分别穿过固定孔62并与固定孔62紧配合,滑动杆61与刀辊45平行,滑动杆61的上端面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动槽,固定座63可滑动的定位在滑动槽内,固定座63上固定有砂轮架64,砂轮65转动连接在砂轮架64上,转动电机66固定在固定座63上,转动电机66的输出轴与砂轮65之间通过皮带连接。固定座63的侧面上固定有手把63a。在磨刀时工人将手握持在手把63a上带动固定座63沿着滑动槽滑动,沿着刀辊45的刀刃进行磨刀。滑动杆61能沿固定孔62滑动,在
6CN 203403100 U
书
明
说
4/5页
不进行磨刀是滑动杆61位于固定孔62远离刀辊架41的一端,在需要磨刀时滑动杆61滑动到固定杆47靠近刀辊架41的一端,在磨刀时砂轮65与刀辊45的刀刃接触,转动电机66通过皮带带动砂轮65转动对刀辊45的刀刃进行磨刀,再使固定座63沿着滑动槽滑动对整段刀辊45的刀刃磨刀。
[0024]如图I、图2所示,张紧机构包括张紧辊筒一 52和张紧辊筒二 53,张紧辊筒一 52位于出料辊筒21和切料辊筒51之间,张紧辊筒一 52固定在机架11上,张紧辊筒的上端面与切料辊筒51的上端面齐平,张紧辊筒二 53位于切料辊筒51和回收辊筒31之间,张紧辊筒二 53转动连接在机架11上,张紧辊筒二 53的上端面位于切料辊筒51的上端面的下方并位于回收辊筒31的上端面的上方。通过张紧辊筒一 52和张紧辊筒二 53的拉紧使得皮革完全张开且紧贴在切料辊筒51的上端面上,张紧辊筒的上端面与切料辊筒51的上端面齐平使得皮革在与切料辊筒51接触时不会被挤压导致起本身厚度变小,使得在削匀时皮革的厚度为其自然状态下的厚度,保证削匀后的皮革厚度一致。机架11上还固定有压紧辊筒54,压紧辊筒54位于张紧辊筒一 52的正上方,压紧辊筒54的中轴线与张紧辊筒一 52的中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压紧辊筒54的下端面与压紧辊筒54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2mm?3mm,本实施例中压紧辊筒54的下端面与压紧辊筒54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2mm。由于张紧辊筒一 52和张紧辊筒二 53施加的是纵向的拉力,皮革在横向上可能出现褶皱,通过压紧辊筒54将皮革压紧使得皮革在横向也被张紧。机架11上还固定有驱动电机32,驱动电机32的输出轴与回收辊筒31之间通过皮带连接。驱动电机32驱动回收辊筒31转动将皮革从出料辊筒21拉出。
[0025]铰接轴一 42穿过机架11的一端固定有齿轮一 43,机架11上转动固定有齿轮二,齿轮一 43和齿轮二啮合,齿轮一 43的直径大于齿轮二的直径,齿轮二上设有能转动齿轮二的转把,齿轮二上开设有通孔,转把穿过通孔,转把穿过通孔的一端固定有永磁铁。通过转把转动齿轮二从而带动齿轮一 43转动,从而带动刀辊架41转动,方便需要磨刀时调节刀辊45的位置,齿轮一 43的直径大于齿轮二的直径可以精确调节刀辊45的位置,使得刀辊45的刀刃和砂轮65对刀时更准确,增加刀辊45的使用寿命;在对完刀后或对皮革削匀时将转把朝机架11方向推动使得永磁铁与机架11接触,永磁铁吸附在机架11上防止齿轮二转动,起到定位刀辊架41的作用。
[0026]如图I、图2所示,机架11上固定有压敏传感器71,压敏传感器71位于张紧辊筒一 52和切料辊筒51的正中间,压敏传感器71的触点与张紧辊筒一 52的上端面和切料辊筒51的上端面共面,压敏传感器71还与一警报器相连。当皮革被张紧时,压敏传感器71的触点与皮革接触但不受到压力,当皮革未完全张紧时,位于张紧辊筒一 52和切料辊筒51之间的皮革会向下垂下去,此时压敏传感器71会检测到压力,并开启警报器。
[0027]将未削匀的皮革卷绕在出料辊筒21上,皮革沿着切料辊筒51最后卷绕在回收辊筒31上,通过张紧辊筒一 52和张紧辊筒二 53使得皮革紧贴在切料辊筒51的上端面上,也保证皮革张紧不出现褶皱,刀辊45位于切料辊筒51正上方,通过调节气缸46的活塞杆的伸缩调节刀辊45的刀刃相对切料辊筒51的上端面的距离,可以削任意厚度的皮革,刀辊架41通过铰接轴一 42和铰接轴二 44铰接在机架11上,因此刀辊架41能沿着铰接轴一 42和铰接轴二 44转动,在刀辊45的刀刃需要磨刀时,转动刀辊架41使得刀辊架41上的刀辊45的刀刃与磨刀组件接触,通过砂轮65对刀辊45磨削,保证刀辊45的刀刃的锋利。
7CN 203403100 U
书
明
说
5/5页
[0028]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29]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机架11 ;出料辊筒21 ;回收辊筒31 ;驱动电机32 ;刀辊架41 ;铰接轴一 42 ;齿轮一 43 ;铰接轴二 44 ;刀辊45 ;调节气缸46 ;固定杆47 ;切料辊筒51 ;张紧棍筒一 52 ;张紧棍筒二 53 ;压紧棍筒54 ;滑动杆61 ;固定孔62 ;固定座63 ;手把63a ;砂轮架64 ;砂轮65 ;转动电机66 ;压敏传感器7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8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削匀机,包括机架(11)、出料辊筒(21)、回收辊筒(31)、刀辊(45)和刀辊架(41),所述的出料滚筒转动连接在机架(11)的一端,所述的回收辊筒(31)转动连接在机架(11)的另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料辊筒(21)和回收辊筒(31)之间设有切料辊筒(51),所述的刀辊架(41)位于切料辊筒(51)的上方,所述的刀辊架(4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铰接轴一(42)和铰接轴二(44),所述的铰接轴一(42)和铰接轴二(44)分别穿过机架(11)转动连接在机架(11)上,所述的刀辊架(41)朝向切料辊筒(51)的侧面上固定有若干调节气缸(46),所述的调节气缸(46)之间固定有固定杆(47),所述的固定杆(47)固定在调节气缸(46)的活塞杆上,所述的固定杆(47)与切料辊筒(51)平行,所述的固定杆(47)朝向切料棍筒(51)的侧面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的刀棍(45)固定在固定槽内,所述的刀棍(45)的刀刃朝向切料辊筒(51)且位于切料辊筒(51)的正上方,所述的机架(11)上还固定有能在刀辊架(41)沿铰接点转动一定角度与刀辊(45)的刀刃接触的磨刀组件,所述的出料辊筒(21)和回收辊筒(31)之间还设有能使皮革张紧并紧贴在切料辊筒(51)上端面的张紧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削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磨刀组件包括滑动杆(61)、固定座(63)、砂轮(65)和转动电机(66),所述的机架(11)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长条形的固定孔(62),所述的滑动杆(61)的两端分别穿过固定孔(62)并与固定孔(62)紧配合,所述的滑动杆(61)与刀辊(45)平行,所述的滑动杆(61)的上端面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的固定座(63)可滑动的定位在滑动槽内,所述的固定座(63)上固定有砂轮架(64),所述的砂轮(65)转动连接在砂轮架(64)上,所述的转动电机(66)固定在固定座(63)上,所述的转动电机(66)的输出轴与砂轮(65)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削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张紧机构包括张紧辊筒一(52)和张紧辊筒二(53),所述的张紧辊筒一(52)位于出料辊筒(21)和切料辊筒(51)之间,所述的张紧辊筒一(52)固定在机架(11)上,所述的张紧辊筒的上端面与切料辊筒(51)的上端面齐平,所述的张紧辊筒二(53)位于切料辊筒(51)和回收辊筒(31)之间,所述的张紧辊筒二(53)转动连接在机架(11)上,所述的张紧辊筒二(53)的上端面位于切料辊筒(51)的上端面的下方并位于回收辊筒(31)的上端面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削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1)上还固定有压紧辊筒(54),所述的压紧辊筒(54)位于张紧辊筒一(52)的正上方,所述的压紧辊筒(54)的中轴线与张紧辊筒一(52)的中轴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的压紧辊筒(54)的下端面与压紧棍筒(54)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2mm~3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削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63)的侧面上固定有手把(63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削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1)上还固定有驱动电机(32),所述的驱动电机(32)的输出轴与回收辊筒(31)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削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接轴一(42)穿过机架(11)的一端固定有齿轮一(43),所述的机架(11)上转动固定有齿轮二,所述的齿轮一(43)和齿轮二哨合,所述的齿轮一(43)的直径大于齿轮二的直径,所述的齿轮二上设有能转动齿轮二的转把,所述的齿轮二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的转把穿过通孔,所述的转把穿过通孔的一端固定有永磁铁。.2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削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1)上固定有压敏传感器(71),所述的压敏传感器(71)位于张紧辊筒一(52)和切料辊筒(51)的正中间,所述的压敏传感器(71)的触点与张紧辊筒一(52)的上端面和切料辊筒(51)的上端面共面,所述的压敏传感器(71)还与一警报器相连。
【文档编号】C14B1/02GK203403100SQ201320481307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7日
【发明者】许瑞坤, 许振浩, 汪翊 申请人:浙江富邦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