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制复合纱线的加捻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76232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制复合纱线的加捻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纺制复合纱线的加捻装置,包括用于输送纺织纱线的喂入机构、用于加捻并输送混合纱线的头道加捻机构、用于将纺织纱线和混合纱线加工为复合纱线的二道加捻机构和成品卷绕机构;头道加捻机构和喂入机构并列放置,二道加捻机构位于喂入机构和头道加捻机构的上方,成品卷绕机构位于二道加捻机构的上方;喂入机构将纺织纱线输送至二道加捻机构,头道加捻机构将混合纱线输送至二道加捻机构,成品卷绕机构和二道加捻机构配合并将复合纱线卷绕为复合纱线卷装。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可以满足同时将多种纺织原料进行多次加捻,一次性制成复合纱线,提高纺纱效率,节约能源消耗的需求。
【专利说明】一种纺制复合纱线的加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纺制复合纱线的加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纺纱过程中,当多种纺织原料经过多次加捻制成复合纱线时,此复合纱线可以综合多种纺织原料的特性,提高纱线性能;同时用此复合纱线织成的面料也具有多种纺织原料的特性,提供面料的性能。
[0003]为了获得此复合纱线,如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纺织纱线加捻后在其表面继续包覆上另外一种纺织纱线制成新型复合纱线,此复合纱线同时就具有三种或三种以上纺织原料的特性,提高复合纱线的整体性能。但是在纺制过程中,需要几种设备分多个步骤才可完成纺制,制作工序多且繁琐,产量低、效率低,工人劳动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了一种纺制复合纱线的加捻装置,解决了三种以上纺织纱线构成的复合纱线,需要多个生产设备分多个步骤才完成纺制,作工序多且繁琐,产量低、效率低,工人劳动成本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纺制复合纱线的加捻装置,包括用于输送纺织纱线的喂入机构、用于加捻并输送混合纱线的头道加捻机构、用于将纺织纱线和混合纱线加工为复合纱线的二道加捻机构和成品卷绕机构;头道加捻机构和喂入机构并列放置,二道加捻机构位于喂入机构和头道加捻机构的上方,成品卷绕机构位于二道加捻机构的上方;喂入机构将纺织纱线输送至二道加捻机构,头道加捻机构将混合纱线输送至二道加捻机构,成品卷绕机构和二道加捻机构配合并将复合纱线卷绕为复合纱线卷装。
[0007]进一步,所述混合纱线包括待加捻混合纱线和加捻后混合纱线;所述头道加捻机构包括旋转的倍捻锭子和设于该倍捻锭子上方的第一导纱器;倍捻锭子包括第一锭脚和与该第一锭脚连接的第一锭心;待加捻混合纱线从倍捻锭子上退绕出来,穿过第一锭心,从第一锭脚上的第一导纱孔穿出,然后穿过第一导纱器最后至所述二道加捻机构;倍捻锭子旋转并将待加捻混合纱线在第一导纱孔与第一导纱器之间加捻形成加捻后混合纱线,和/或将待加捻混合纱线在第一锭心内部加捻形成加捻后混合纱线。
[0008]进一步,所述喂入机构包括纱架和设于该纱架上方的第二导纱器,纱架设有所述纺织纱线的纺织纱线卷装,所述纺织纱线在所述成品卷绕机构的牵引下从纺织纱线卷装上退绕出来,并经过第二导纱器后进入所述二道加捻机构。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导纱孔设于所述第一锭脚的上沿,第一锭脚的下沿安装在所述纱架上。
[0010]进一步,所述纱架为一圆柱形结构,截面直径为8mm?IOmm,长度为150mm?17mm。
[0011]进一步,所述二道加捻机构包括旋转的中空环锭和设于该中空环锭上方的第三导纱器,所述纺织纱线和所述加捻后混合纱线进入中空环锭后,在中空环锭的作用下,设于中空环锭上的外包纱线、纺织纱线和加捻后混合纱线形成复合纱线,该复合纱线通过第三导纱器后进入所述成品卷绕机构。
[0012]进一步,所述中空环锭包括第二锭心;加捻后混合纱线和纺织纱线一起进入第二锭心;在中空环锭的旋转作用下,所述外包纱线从中空环锭退绕出来并包覆在加捻后混合纱线和纺织纱线上形成所述复合纱线。
[0013]进一步,所述成品卷绕机构包括牵伸罗拉和卷绕滚筒;牵伸罗拉设于所述第三导纱器上方,卷绕滚筒设于牵伸罗拉上方,所述复合纱线在牵伸罗拉和卷绕滚筒的牵引作用下在卷绕滚筒上形成复合纱线卷装。
[0014]进一步,所述头道加捻机构和所述喂入机构位于同一平面上。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6]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纺制复合纱线的加捻装置,涉及将多种纺织原料进行深加工制成新型复合纱线的加工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将几种纺织原料同时进行加捻包覆加工,制成一种新型复合纱线的加工装置。
[0017]本实用新型基于传统的中空环锭技术和倍捻技术,将中空环锭技术和倍捻技术结合在一起。使得多种纺织纱线先通过倍捻技术的加捻,然后继续加入其他纺织纱线(即外包纱)在中空环锭上进行包覆加捻,制成新型的复合纱线。可以满足同时将多种纺织原料进行多次加捻,一次性制成复合纱线,提高纺纱效率,节约能源消耗的需求。
[0018]本实用新型可在现有的包覆机构的基础上进行改装,将包覆机构上的下排中空环锭改装成喂入机构和头道加捻机构。使得几种纺织原料纱线(即混合纱线)先由头道加捻机构的加捻,然后和从纱架上退绕出的另外纺织原料纱线(即纺织纱线)一起进入二道加捻机构,和二道加捻机构上的另外纺织原料纱线(即外包纱线)一起加捻成新型的复合纱线,使得纺制出的新型复合纱线同时具有多种纺织原料的特性,同时又可以提高纺制复合纱线的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纺制复合纱线的加捻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喂入机构;11_纱架;12-第二导纱器;2_头道加捻机构;21_倍捻锭子;211-第一锭脚;212_第一锭心;22_第一导纱器;3_ 二道加捻机构;31_中空环锭;311_第二锭心;32_第三导纱器;4-成品卷绕机构;41_牵伸罗拉;42-卷绕滚筒;5-纺织纱线;51-纺织纱线卷装;6_混合纱线;61_待加捻混合纱线;62_加捻后混合纱线;7_外包纱线;8-复合纱线;81_复合纱线卷装。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种纺制复合纱线的加捻装置,包括用于输送纺织纱线5的喂入机构1、用于加捻并输送混合纱线6的头道加捻机构2、用于将纺织纱线5和混合纱线6加工为复合纱线8的二道加捻机构3和成品卷绕机构4 ;头道加捻机构2和喂入机构I并列放置,二道加捻机构3位于喂入机构I和头道加捻机构2的上方,成品卷绕机构4位于二道加捻机构3的上方;喂入机构I将纺织纱线5输送至二道加捻机构3,头道加捻机构2将混合纱线6输送至二道加捻机构3,成品卷绕机构4和二道加捻机构3配合并将复合纱线8卷绕为复合纱线卷装81。
[0024]本实施例中的头道加捻机构2和喂入机构I位于同一平面上。混合纱线6为由多种纺织纱线合并好的纱线。
[0025]混合纱线6包括待加捻混合纱线61和加捻后混合纱线62。头道加捻机构2包括旋转的倍捻锭子21和设于该倍捻锭子21上方的第一导纱器22。倍捻锭子21包括第一锭脚211和与该第一锭脚211连接的第一锭心212。待加捻混合纱线61从倍捻锭子21上退绕出来,穿过第一锭心212,从第一锭脚211上的第一导纱孔(未示出)穿出,然后穿过第一导纱器22最后至二道加捻机构3 ;倍捻锭子21旋转并将待加捻混合纱线61在第一导纱孔与第一导纱器22之间加捻形成加捻后混合纱线62,和/或倍捻锭子21旋转并将待加捻混合纱线61在第一锭心212内部加捻形成加捻后混合纱线62。
[0026]喂入机构I包括纱架11和设于该纱架11上方的第二导纱器12,纱架11设有纺织纱线5的纺织纱线卷装51,纺织纱线5在成品卷绕机构4的牵引下从纺织纱线卷装51上退绕出来,并经过第二导纱器22后进入二道加捻机构3。第一导纱孔设于第一锭脚211的上沿,第一锭脚211的下沿安装在纱架11上。纱架11为一圆柱形结构,截面直径为8mm?IOmm,长度为 150mm ?17mm。
[0027]二道加捻机构3包括旋转的中空环锭31和设于该中空环锭31上方的第三导纱器32,纺织纱线5和加捻后混合纱线62进入中空环锭31后,在中空环锭31的作用下,设于中空环锭31上的外包纱线7、纺织纱线5和加捻后混合纱线62形成复合纱线8,该复合纱线8通过第三导纱器32后进入成品卷绕机构4。
[0028]中空环锭31包括第二锭心311 ;加捻后混合纱线62和纺织纱线5 —起进入第二锭心311 ;在中空环锭31的旋转作用下,外包纱线7从中空环锭31退绕出来并包覆在加捻后混合纱线62和纺织纱线5上形成复合纱线8。
[0029]成品卷绕机构4包括牵伸罗拉41和卷绕滚筒42 ;牵伸罗拉41设于第三导纱器32上方,卷绕滚筒42设于牵伸罗拉41上方,复合纱线8穿过第三导纱器32,并在牵伸罗拉41和卷绕滚筒42的牵引作用下,在卷绕滚筒42上形成复合纱线卷装81。
[0030]本实施例一种纺制复合纱线的加捻装置的其它结构参见现有技术。
[0031 ] 本实施例中的纺织纱线5可为24匪亚麻单纱,待加捻混合纱线61可为30NE黏胶单纱和32NE棉单纱合并好的纱线,外包纱线7可为48NM羊毛单纱。纺织纱线卷装51插在纱架11上,待加捻混合纱线61绕在倍捻锭子21上,外包纱线7绕在中空环锭31上。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现说明其工作流程:
[0032]S1、纺织纱线5在牵伸罗拉41的牵引下从纺织纱线卷装51上退绕出来,穿过第二导纱器12,进入中空环锭31的第二锭心311 ;同时混合纱线6从倍捻锭子21上退绕出来,穿过倍捻锭子21的第一锭心212,从第一锭脚211上沿的第一导纱孔穿出,穿过第一导纱器22后进入中空环锭31的第二锭心311 ;由于倍捻锭子21的旋转,使绕在倍捻锭子21上的待加捻混合纱线61在倍捻锭子21的第一锭心212内部、第一导纱孔与第一导纱器22之间加捻形成加捻后混合纱线62,故进入中空环锭31的为加捻后混合纱线62 ;
[0033]S2、加捻后混合纱线62和纺织纱线5 —起进入中空环锭31的第二锭心311 ;绕在中空环锭31上的外包纱线7通过中空环锭31的旋转,退绕出来包覆在加捻后混合纱线62和纺织纱线5上,形成新型的复合纱线8 ;
[0034]S3、复合纱线8穿过第三导纱器32,并由牵伸罗拉41的牵引,然后通过卷绕滚筒42的带动形成复合纱线卷装81的新型复合纱线。
[0035]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权利要求】
1.一种纺制复合纱线的加捻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用于输送纺织纱线的喂入机构、用于加捻并输送混合纱线的头道加捻机构、用于将纺织纱线和混合纱线加工为复合纱线的二道加捻机构和成品卷绕机构;头道加捻机构和喂入机构并列放置,二道加捻机构位于喂入机构和头道加捻机构的上方,成品卷绕机构位于二道加捻机构的上方;喂入机构将纺织纱线输送至二道加捻机构,头道加捻机构将混合纱线输送至二道加捻机构,成品卷绕机构和二道加捻机构配合并将复合纱线卷绕为复合纱线卷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纺制复合纱线的加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混合纱线包括待加捻混合纱线和加捻后混合纱线;所述头道加捻机构包括旋转的倍捻锭子和设于该倍捻锭子上方的第一导纱器;倍捻锭子包括第一锭脚和与该第一锭脚连接的第一锭心;待加捻混合纱线从倍捻锭子上退绕出来,穿过第一锭心,从第一锭脚上的第一导纱孔穿出,然后穿过第一导纱器最后至所述二道加捻机构;倍捻锭子旋转并将待加捻混合纱线在第一导纱孔与第一导纱器之间加捻形成加捻后混合纱线,和/或将待加捻混合纱线在第一锭心内部加捻形成加捻后混合纱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纺制复合纱线的加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喂入机构包括纱架和设于该纱架上方的第二导纱器,纱架设有所述纺织纱线的纺织纱线卷装,所述纺织纱线在所述成品卷绕机构的牵引下从纺织纱线卷装上退绕出来,并经过第二导纱器后进入所述二道加捻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纺制复合纱线的加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导纱孔设于所述第一锭脚的上沿,第一锭脚的下沿安装在所述纱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一种纺制复合纱线的加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纱架为一圆柱形结构,截面直径为8mm?1mm,长度为150mm?17mm。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一种纺制复合纱线的加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二道加捻机构包括旋转的中空环锭和设于该中空环锭上方的第三导纱器,所述纺织纱线和所述加捻后混合纱线进入中空环锭后,在中空环锭的作用下,设于中空环锭上的外包纱线、纺织纱线和加捻后混合纱线形成复合纱线,该复合纱线通过第三导纱器后进入所述成品卷绕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纺制复合纱线的加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中空环锭包括第二锭心;加捻后混合纱线和纺织纱线一起进入第二锭心;在中空环锭的旋转作用下,所述外包纱线从中空环锭退绕出来并包覆在加捻后混合纱线和纺织纱线上形成所述复合纱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纺制复合纱线的加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成品卷绕机构包括牵伸罗拉和卷绕滚筒;牵伸罗拉设于所述第三导纱器上方,卷绕滚筒设于牵伸罗拉上方,所述复合纱线在牵伸罗拉和卷绕滚筒的牵引作用下在卷绕滚筒上形成复合纱线卷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纺制复合纱线的加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头道加捻机构和所述喂入机构位于同一平面上。
【文档编号】D01H7/88GK203834080SQ201320825486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2日
【发明者】苏志超, 江治明 申请人:宝纺(广州)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