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棉机的自调匀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437阅读:946来源:国知局
梳棉机的自调匀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特指一种梳棉机的自调匀整结构,属于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给棉板和给棉罗拉,所述给棉罗拉可转动地支承于架体上,给棉板位于给棉罗拉的上方,所述给棉板和给棉罗拉上均设置有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位于两者形成的钳口间,在停机状态下,所述给棉板上的弧形凸起与给棉罗拉上的弧形凸起形成的间隙,其距离从所述架体两端向中间依次减小,所述弧形凸起受挤压可变形。弥补了罗拉两端对棉层握持力过大,而罗拉中部则对棉层握持较小的缺陷,使给棉板可以根据对应横向段棉层的厚薄状况提供相适应的握持力,而不对其它给棉板的握持产生影响;增强了对棉层的均匀有效握持,改善了横向握持不匀,有效地降低了给棉罗拉的挠性变形。
【专利说明】梳棉机的自调匀整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梳棉机的自调匀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梳棉机给棉装置主要由给棉板及给棉罗拉等部件构成。其给棉罗拉与给棉板共同对棉层组成强有力的钳口,以握持并向刺辊喂给棉层,供刺辊在整个棉层横向进行开松与分梳。
[0003]传统梳棉机给棉装置是在给棉板的上方设置转动的给棉罗拉,给棉罗拉两端受重力或弹簧的施压,而与给棉板形成握持喂入钳口。在这种给棉装置中,一方面由于给棉板采用整体结构,当喂入棉层定量较重、棉层较厚时,给棉压力急剧增大,给棉罗拉产生挠度,导致罗拉两端对棉层握持力过大,而罗拉中部则对棉层握持较小,甚至难以实现对棉层的有效握持;加之棉层的横向不勻,必然形成棉层横向握持作用不一。另一方面,棉层是随着给棉罗拉转动而通过给棉板鼻尖握持钳口,然后急剧转向,接受剌辊的开松和分梳,这种喂棉方式不仅使纤维在弯曲状态下受力,不利于纤维伸直,而且容易造成纤维损伤。针对传统给棉方式的不足,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了顺向喂棉技术,即将给棉罗拉置于给棉板的下方,握持压力施加在给棉板上,这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给棉罗拉的挠性变形,避免了纤维在喂入过程中的急剧转向,使纤维能以顺向速度方向喂入刺辊。
[0004]然而由于棉层厚薄和棉层中的棉束分布状况均有随机性,棉层横向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密度不匀。在给棉罗拉与给棉板握持钳口上,棉层密度大的地方握力强,密度小的地方握力弱,这种握持力的强弱必然导致刺辊对棉层横向抓取的不匀,继而直接影响梳棉机生条定量的均匀度。尤其是当棉层横向截面上出现增厚突变时,握持钳口间距被迫增大,严重削弱钳口对棉层横向大范围的有效握持,特别是使稀薄区棉层处于失控状态,进一步恶化给棉的均匀度。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给棉板和给棉罗拉上的握持力均匀分布,能对棉层进行均匀有效地握持喂给,又能对棉层厚度进行准确检测的梳棉机的自调匀整结构。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梳棉机的自调匀整结构,包括给棉板和给棉罗拉,所述给棉罗拉可转动地支承于架体上,给棉板位于给棉罗拉的上方,所述架体上设置有加压横梁,在每一给棉板与加压横梁之间均设置有给棉板弹簧,所述加压横梁上固定连接有加压臂,所述加压臂的伸出端安装有加压弹簧,所述加压弹簧为圆柱螺旋弹簧,安装于与加压横梁固连的加压臂上的加压弹簧导杆穿过该加压弹簧,其中,所述给棉板和给棉罗拉上均设置有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位于两者形成的钳口间,在停机状态下,所述给棉板上的弧形凸起与给棉罗拉上的弧形凸起形成的间隙,其距离从所述架体两端向中间依次减小,所述弧形凸起受挤压可变形。
[0007]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该给棉装置的架体上至少铰支有两块给棉板,且每一块给棉板上均支承有各自的给棉板弹簧,所述给棉板弹簧为圆柱螺旋弹簧,给棉板弹簧导杆装于给棉板上并穿过给棉板弹簧,使得传统的整体给棉板结构变成分别作用的多段式给棉板,形成对棉层的分段握持喂给,而且加上弧形凸起的间隙不同,受挤压时产生的压力也不同,正好弥补了罗拉两端对棉层握持力过大,而罗拉中部则对棉层握持较小的缺陷,使给棉板可以根据对应横向段棉层的厚薄状况提供相适应的握持力,而不对其它给棉板的握持产生影响;棉层横截面上的厚度突变也不会对其它给棉板的握持产生影响,即使是较薄棉层也能受到有效的握持;彻底改变了给棉板的握持特性,增强了对棉层的均匀有效握持,极大地改善了横向握持不匀,进而改善了刺辊的抓取不匀,同时也改善了给棉罗拉的受力状况,有效地降低了给棉罗拉的挠性变形。又由于在加压臂伸出端安装有加压弹簧,这种杠杆式结构对给棉板提供更加强劲的给棉握持力,使得加压结构变得更加紧凑、合理、有效,进一步保证了刺辊的抓取。还由于给棉板置于给棉罗拉的上方,这种顺向喂棉结构,既有利于纤维的伸直,减少弯曲,也降低了纤维折断和短纤形成的机率。
[0008]进一步优化,所述加压臂上设置有检测传感器。采用分段给棉板加检测传感器的结构,一方面给棉板既是棉层握持喂给元件,又是棉层厚度的检测元件,从而不需要另外增设检测机构,简化了结构,提高检测的可靠性、准确性;另一方面,每块给棉板将其对应的棉层厚度通过加压横梁的加权平均传递给检测传感器,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棉层横向不匀对检测精度的影响,提高了棉层的检测精确度。
[0009]进一步优化,所述加压横梁两端对称地固定连接有加压臂,加压横梁通过加压臂铰支于架体上。该结构具有受力合理、结构稳定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示意图;
[0012]图中:1-架体,2-给棉板,3-给棉罗拉,4-检测传感器,5-加压臂,6_加压支座,7-加压横梁,8-给棉板弹簧导杆,9-给棉板弹簧,10-加压弹簧,11-加压弹簧导杆,12-给棉板铰支轴,13-弧形凸起,R-间隙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一2:梳棉机的自调匀整结构,给棉罗拉3通过轴承可转动地支承于架体I上,架体I位于给棉罗拉3的两端。在给棉罗拉3的上方设置有10块彼此相邻的给棉板2,该10块给棉板2通过给棉板铰支轴12铰支于架体I上,所述给棉板2和给棉罗拉3上均设置有弧形凸起13,所述弧形凸起13位于两者形成的钳口间,在停机状态下,所述给棉板2上的弧形凸起与给棉罗拉3上的弧形凸起形成的间隙,其距离R从所述架体I两端向中间依次减小,所述弧形凸起13受挤压可变形。
[0014]在给棉板2的上方还设置有加压横梁7,该加压横梁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加压臂5,两加压臂5分别通过加压支座6铰支于架体I上;在加压臂5的伸出端安装有加压弹簧10,加压弹簧10采用圆柱螺旋压缩弹簧,该加压弹簧10通过一弹簧支座支承于机架上,架体I也安装于该机架上,加压弹簧10的芯部穿有加压弹簧导杆11,该加压弹簧导杆11为安装于加压臂5臂端的螺杆。
[0015]在每一块给棉板2与加压横梁7之间均支承有给棉板弹簧9,安装于给棉板2上的给棉板弹簧导杆8穿于给棉板弹簧9的芯部和加压横梁7的导向孔,既起到对弹簧的稳定和导向作用;还可以调节弹簧的初始长度和初始压力。该给棉板弹簧9采用圆柱螺旋压缩弹黃。
[0016]在加压臂5的外端部位安装有检测传感器4,该检测传感器4为常用的霍尔效应式线位移传感器,该传感器安装于加压臂5的外端部位,这样有利于提高检测精度和准确性。
[0017]使用时,调整好加压弹簧10的初始加压力,同时也调整好各给棉板2上的给棉板弹簧9的初始压力,以使各给棉板2与给棉罗拉3形成强有力的握持钳口。当棉层经过给棉板2与给棉罗拉3形成的握持钳口时,各给棉板2感知棉层的厚薄程度,并依据不同的棉层厚薄而对加压横梁7施以不同的作用力,同时,弧形凸起13在受挤压后,使给棉板2和给棉罗拉3间的钳口受力均匀;反之加压弹簧10通过加压臂5对加压横梁7提供加压力,加压横梁7则依据棉层不同横向厚薄对各给棉板2施加不同的握持力。加压横梁7累积来自给棉板2的位移或握持力,检测传感器4通过加压臂5放大检测加压横梁7的位移,自调匀整装置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将检测的位移电信号经转换和延时,通过给棉罗拉减速机构控制调节给棉罗拉的转速。
[0018]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梳棉机的自调匀整结构,包括给棉板和给棉罗拉,所述给棉罗拉可转动地支承于架体上,给棉板位于给棉罗拉的上方,所述架体上设置有加压横梁,在每一给棉板与加压横梁之间均设置有给棉板弹簧,所述加压横梁上固定连接有加压臂,所述加压臂的伸出端安装有加压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棉板和给棉罗拉上均设置有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位于两者形成的钳口间,在停机状态下,所述给棉板上的弧形凸起与给棉罗拉上的弧形凸起形成的间隙,其距离从所述架体两端向中间依次减小,所述弧形凸起受挤压可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梳棉机的自调匀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臂上设置有检测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梳棉机的自调匀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传感器为位移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梳棉机的自调匀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横梁的两端对称地固定连接有加压臂,加压横梁通过加压臂铰支于架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梳棉机的自调匀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棉板弹簧为圆柱螺旋弹簧,给棉板弹簧导杆装于给棉板上并穿过给棉板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梳棉机的自调匀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弹簧为圆柱螺旋弹簧,安装于与加压横梁固连的加压臂上的加压弹簧导杆穿过该加压弹簧。
【文档编号】D01G15/28GK203947212SQ201420323283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7日
【发明者】王明龙, 李琪 申请人:宁波双盾纺织帆布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