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迪线专用内置式双重倍捻锭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012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邦迪线专用内置式双重倍捻锭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邦迪线专用内置式双重倍捻锭子。目的是提供的锭子应具有灵活度高,适应性广,可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的特点。技术方案是:邦迪线专用内置式双重倍捻锭子,其特征在于:该锭子包括静止盘、分别可绕竖直轴线转动地定位在静止盘上方的四个初捻锭子以及静止盘下方的复捻锭子、用于带动初捻锭子与复捻锭子旋转的反向传动机构、固定在静止盘上以防止初捻锭子形成气圈相互干扰的四位储纱罐、固定在初捻锭子上方以使三股纱线均匀定位在熔丝四周的纱路导向器。
【专利说明】邦迪线专用内置式双重倍捻锭子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具体是一种用于生产邦迪线的内置式双重倍捻锭子。

【背景技术】
[0002]在多股纱线的加捻领域,邦迪线与合股纱线(超过三股以上的纱线)具有较高的加工难度。而邦迪线分为外邦迪线和内邦迪线两种。外邦迪线是在普通的三股纱线外部包上一股熔丝后制成,外邦迪线的生产工艺较为简单,用途不广且产品附加值一般。内邦迪线是将三股加捻后的纱线以螺旋状相互缠绕在熔丝外部后制成。与普通纱线相比,内邦迪线具备更强的拉力、更好的耐磨性、更小的缩水率,在缝制过程中能够耐高温、不伸缩、不脱色、不断线、不起毛,具有防水、防霉等特性,是高档织物的首选纱线,同时用途广且生产厂家少,产品附加值较高。在内邦迪线的生产过程中,熔丝经过高温加热后融化并将三股纱线均匀地粘合在一起,如果熔丝没有准确定位在三股纱线的中心,就无法较好地粘合三股纱线,极易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品质,从而产生次品线。
[0003]环锭机是目前既能生产邦迪线又能生产合股纱线(四股纱线)的纺织设备,通常是将三根单丝经初捻加捻后平行拉到压辊或者绞盘罗拉上,再进行复捻合股加捻而成。现有的环锭机存在以下问题:
[0004]1、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三根单丝在加捻缠绕过程中没有经过角度控制,也没有使用压辊和绞盘罗拉对纱线进行施压,从而导致在合股时纱线的截面不圆(熔丝偏离三股纱线的中心);
[0005]2、环锭机上的多个部位(包括钢丝钩、锭子以及钢领圈)需要使用润滑油,使得纱线进行合股复捻加捻时容易受到污染,增加了废品率;
[0006]3、纺织行业的流行趋势变化不断地加快,多品种少批量的生产将会成为常态,而环锭机在生产邦迪线或合股纱线(4股以上)时都进行一定的改装,比较费时费力,机器生产灵活度低,生产效率也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邦迪线专用内置式双重倍捻锭子,该锭子应具有灵活度高,适应性广,可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的特点。
[000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邦迪线专用内置式双重倍捻锭子,其特征在于:该锭子包括静止盘、分别可绕竖直轴线转动地定位在静止盘上方的四个初捻锭子以及静止盘下方的复捻锭子、用于带动初捻锭子与复捻锭子旋转的反向传动机构、固定在静止盘上以防止初捻锭子形成气圈相互干扰的四位储纱罐、固定在初捻锭子上方以使三股纱线均匀定位在熔丝四周的纱路导向器;
[0009]所述反向传动机构包括分别固定在各个初捻锭子转轴上并且位于静止盘下方的四个初捻锭盘、固定在复捻锭子转轴上并且位于静止盘与复捻锭子之间的复捻锭盘、套装在初捻锭盘与复捻锭盘上以使初捻锭子与复捻锭子反向转动的同步带;所述同步带的内侧与四个初捻锭子啮合并且同步带的外侧与复捻锭子啮合;
[0010]所述四位储纱罐包括固定在静止盘上的外桶以及布置在外桶中的内桶;所述内桶包括分别套装在四个初捻锭子外边的四个气圈罩;
[0011]所述纱路导向器包括通过导纱管固定在四位储纱罐上方的导向器底座,所述导向器底座的边沿均匀布置有四个可供一股熔丝与三股纱线分别由下往上通过的导丝瓷眼,导向器底座的中心布置有一个可供熔丝与纱线共同向下通过的导纱瓷眼;该纱路导向器还包括可使熔丝沿着导纱瓷眼中轴线的方向竖直向下移动的一组熔丝定位组件以及可使纱线均匀定位在熔丝四周并竖直向下通过导纱瓷眼的三组纱线定位组件;
[0012]所述熔丝定位组件包括依次布置在一个导丝瓷眼与导纱瓷眼之间的张力器以及熔丝定位导向轮;所述每组纱线定位组件包括在导向器底座半径方向上由外向内依次布置的偏转轮以及单纱定位导向轮;所述偏转轮以及单纱定位导向轮都均匀布置在导纱瓷眼的四周。
[0013]所述内桶上下两端的端板上均制有一用于定位导纱管的定位孔。
[0014]所述导纱管竖直插入四位储纱罐的定位孔中并且固定在静止盘的顶面上,导纱管的内腔连通复捻锭子的内腔以及导纱瓷眼。
[0015]所述偏转轮可绕竖直轴线转动地定位在导向器底座上,所述单纱定位导向轮可绕水平轴线转动地定位在导向器底座上。
[0016]所述外桶的底部制有若干固定脚。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环锭机生产内邦迪线时,质量稳定性差、纱线废品率高及品质较差的缺点,通过准确定位熔丝和纱线的走向,使得熔丝精准地进入到相互缠绕的三根纱线的中心,从而较好地保证产品的质量,同时初捻锭子与复捻锭子均采用倍捻的加工方法,可大幅提高邦迪线的单锭产量(是环锭机的两倍),也避免了纱线受到油污污染;因此,本实用新型非常适用于内邦迪线的生产,可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的质量与产量,使得经济效率得到明显增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反向传动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反向传动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纱路导向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纱路导向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图6中熔丝定位组件与纱线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是图5中的A向结构示意图。
[0027]图9是四位储纱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是四位储纱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11是外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12是外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13是内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14是内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34]如图1所示,邦迪线专用内置式双重倍捻锭子,包括静止盘Al、四个初捻锭子A2、复捻锭子A3、反向传动机构、固定在静止盘上的四位储纱罐以及位于四位储纱罐上方的纱路导向器。所述四个初捻锭子中,配有熔丝的纱锭插装在其中一个初捻锭子上(该初捻锭子的位置如图2中Dl所示),配有纱线的纱锭插装在其中三个初捻锭子上(这三个初捻锭子的位置如图2中D2所示)。
[0035]所述静止盘上制有若干轴孔,复捻锭子以及四个初捻锭子均通过这些轴孔可绕竖直轴线转动地定位在静止盘上;所述轴孔包括位于静止盘中心的复捻锭子轴孔All以及均匀布置在复捻锭子轴孔四周的初捻锭子轴孔A12;所述复捻锭子通过复捻锭子轴孔可转动地定位在静止盘的下方(复捻锭子的旋转轴线与静止盘的中轴线重合);所述四个初捻锭子通过初捻锭子轴孔可转动地定位在静止盘的上方(初捻锭子的旋转轴线均匀环绕在静止盘中轴线的四周);所述静止盘上以及静止盘的外侧还配有磁铁A6(这些磁铁相互吸引,保持静止盘不动,从而使固定在静止盘上的储纱罐也保持不动状态)。
[0036]所述反向传动机构可带动初捻锭子与复捻锭子旋转,包括分别固定在初捻锭子转轴上的四个初捻锭盘A41、固定在复捻锭子转轴上的复捻锭盘A42以及套装在初捻锭盘与复捻锭盘上以使初捻锭子与复捻锭子反向转动的同步带A43;所述初捻锭盘位于静止盘的下方(初捻锭子的转轴通过初捻锭子轴孔向下延伸至静止盘的下方),所述复捻锭盘位于静止盘与复捻锭子之间(复捻锭子的上端通过复捻锭子轴孔向上延伸至静止盘的上方);所述同步带的内侧与四个初捻锭子啮合并且同步带的外侧与复捻锭子啮合;当复捻锭子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图4中所示方向),复捻锭子通过复捻锭盘、同步带以及四个初捻锭盘分别带动四个初捻锭子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
[0037]所述四位储纱罐可以防止初捻锭子上形成的气圈发生相互干扰,包括外桶BI以及内桶B2 ;所述外桶固定在静止盘的顶面,该外桶包括一圆柱状本体以及位于圆柱状本体下部的锥形底座Bll ;该锥形底座的底部制有四个起固定作用的固定脚B12 (通过螺栓可将外桶固定在静止盘上)。
[0038]所述内桶布置在外桶中,该内桶包括四个环形排列且竖直延伸的气圈罩21 (气圈罩均具有相同的尺寸)以及分别设置在气圈罩上下两端的端板B20(气圈罩与端板连为一体);所述气圈罩分别套装在四个初捻锭子外边,初捻锭子的旋转轴线与气圈罩的中轴线重合;所述内桶上下两端的端板上均制有一用于定位导纱管A5的定位孔B22,上下两个定位孔均布置在内桶的中轴线上;所述内桶通过紧配合定位在外桶中,内桶顶部的边沿制有向外延伸的翻边B23,桶顶部的边沿制有与该翻边配合的定位槽B13。
[0039]所述纱路导向器可使三股纱线均匀定位在一股熔丝的四周,包括通过导纱管A5固定在四位储纱罐上方的导向器底座Cl以及设置在导向器底座上的一组熔丝定位组件与三组纱线定位组件;所述导纱管竖直插入四位储纱罐的定位孔中并且固定在静止盘的顶面上,导纱管的内腔分别连通复捻锭子的内腔以及导纱瓷眼。
[0040]所述导向器底座为一水平放置的圆板,导向器底座的中心制有一个贯通厚度方向的导纱瓷眼C11,导向器底座的边沿均匀制有四个贯通厚度方向的导丝瓷眼;所述导丝瓷眼包括一个可供一股熔丝由下往上通过的熔丝瓷眼C12以及三个可供三股纱线分别由下往上通过的纱线瓷眼C13。
[0041]所述导向器底座的底部制有一竖直向下延伸的定位管C5,导纱瓷眼位于定位管中;通过该定位管可使导向器底座固定在下方的导纱管上,从而方便导向器底座的拆装;同时定位管的内壁上制有一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凹槽C51(导纱管上也制有与凹槽相配的定位块),通过该凹槽能限定导向器底座的角向,从而保证熔丝瓷眼准确定位在配有熔丝的纱锭的上方。
[0042]所述熔丝定位组件可使通过熔丝瓷眼后的熔丝沿着导向器底座的半径方向往导向器底座的中心移动,然后再沿着导纱瓷眼中轴线的方向竖直向下通过导纱瓷眼;所述熔丝定位组件位于熔丝瓷眼与导纱瓷眼之间,包括沿着导向器底座的半径方向由外向内依次布置的张力器C21以及熔丝定位导向轮C22 ;所述熔丝定位导向轮布置在导纱瓷眼上方一定的高度。
[0043]所述纱线定位组件可使通过纱线瓷眼后的三股纱线沿着导向器底座的半径方向往导向器底座的中心移动(三股纱线之间的夹角为120度),然后再沿着导纱瓷眼内圆周面的母线方向竖直向下通过导纱瓷眼;所述每组纱线定位组件包括沿着导向器底座的半径方向由外向内依次布置的一个偏转轮C31以及一个单纱定位导向轮C32 ;所述偏转轮以及单纱定位导向轮都通过固定座C4安装在导向器底座上并且均匀布置在导纱瓷眼的四周,因此三组纱线定位组件中的偏转轮与单纱定位导向轮连线方向的夹角均为120度,同时熔丝定位组件中张力器C21与熔丝定位导向轮的连线方向与相邻偏两侧纱线定位组件中转轮与单纱定位导向轮连线方向的夹角均为60度;所述单纱定位导向轮可绕水平轴线转动地定位在导向器底座上,所述偏转轮可绕竖直轴线转动地定位在导向器底座上。
[004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0045]一股熔丝El与三股经过初捻的纱线E2从初捻锭子中退绕后向上进入纱路导向器中,纱路导向器将熔丝准确定位在三股纱线的中心后,熔丝与纱线再向下通过导纱管进入复捻锭子中进行合股加捻成为合股纱线D3。
【权利要求】
1.邦迪线专用内置式双重倍捻锭子,其特征在于:该锭子包括静止盘(Al)、分别可绕竖直轴线转动地定位在静止盘上方的四个初捻锭子(A2)以及静止盘下方的复捻锭子(A3)、用于带动初捻锭子与复捻锭子旋转的反向传动机构、固定在静止盘上以防止初捻锭子形成气圈相互干扰的四位储纱罐、固定在初捻锭子上方以使三股纱线均匀定位在熔丝四周的纱路导向器; 所述反向传动机构包括分别固定在各个初捻锭子转轴上并且位于静止盘下方的四个初捻锭盘(A41)、固定在复捻锭子转轴上并且位于静止盘与复捻锭子之间的复捻锭盘(A42)、套装在初捻锭盘与复捻锭盘上以使初捻锭子与复捻锭子反向转动的同步带(A43);所述同步带的内侧与四个初捻锭子啮合并且同步带的外侧与复捻锭子啮合; 所述四位储纱罐包括固定在静止盘上的外桶(BI)以及布置在外桶中的内桶(B2);所述内桶包括分别套装在四个初捻锭子外边的四个气圈罩(B21); 所述纱路导向器包括通过导纱管(A5)固定在四位储纱罐上方的导向器底座(Cl),所述导向器底座的边沿均匀布置有四个可供一股熔丝与三股纱线分别由下往上通过的导丝瓷眼,导向器底座的中心布置有一个可供熔丝与纱线共同向下通过的导纱瓷眼(Cll);该纱路导向器还包括可使熔丝沿着导纱瓷眼中轴线的方向竖直向下移动的一组熔丝定位组件以及可使纱线均匀定位在熔丝四周并竖直向下通过导纱瓷眼的三组纱线定位组件; 所述熔丝定位组件包括依次布置在一个导丝瓷眼与导纱瓷眼之间的张力器(C21)以及熔丝定位导向轮(C22);所述每组纱线定位组件包括在导向器底座半径方向上由外向内依次布置的偏转轮(C31)以及单纱定位导向轮(C32);所述偏转轮以及单纱定位导向轮都均匀布置在导纱瓷眼的四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邦迪线专用内置式双重倍捻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上下两端的端板(B20)上均制有一用于定位导纱管的定位孔(B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邦迪线专用内置式双重倍捻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管竖直插入四位储纱罐的定位孔中并且固定在静止盘的顶面上,导纱管的内腔连通复捻锭子的内腔以及导纱瓷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邦迪线专用内置式双重倍捻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轮可绕竖直轴线转动地定位在导向器底座上,所述单纱定位导向轮可绕水平轴线转动地定位在导向器底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邦迪线专用内置式双重倍捻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的底部制有若干固定脚(12)。
【文档编号】D01H7/86GK204211892SQ201420594166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4日
【发明者】郭育丰 申请人:台州市路桥穗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