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1595699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衣物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衣物处理装置是一种包括对洗涤物进行洗涤的装置、对洗涤物进行烘干的装置、同时对洗涤物执行洗涤及烘干的装置的概念。在从衣物处理装置的前方投入洗涤物的前装式(又称滚筒洗衣机)的衣物处理装置中,用于投入洗涤物的投入口位于比用户的腰低的位置,因此用户投入洗涤物或取出洗涤物时需要弯下腰,这会使用户感到不便。在现有的衣物处理装置中,存在为了消除这种不便而在前装式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下部另外设置支架来增加投入口的高度的衣物处理装置。然而,现有的衣物处理装置所具有的支架只不过是为了增高衣物处理装置的投入口的高度的方法,存在无法实现如洗涤物的洗涤或烘干等衣物处理功能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不仅能够支撑为了处理衣物而具有的装置(烘干机、洗衣机、带烘干功能的洗衣机等)而且也能够执行衣物的洗涤及烘干的衣物处理装置。另外,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只有在上部面上安装有衣物处理装置的情况下才能够执行衣物处理功能的衣物处理装置。本发明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机壳,具有用于提供能够支撑物体的空间的上部面,抽屉,能够从所述机壳拉出,滚筒,位于所述抽屉的内部,用于提供洗涤物的储存空间,驱动部,设置于所述机壳,用于使所述滚筒旋转;控制部,设置于所述机壳,用于控制所述驱动部,连接部,仅在所述机壳的上部面上安放有物体的情况下,才使所述控制部能够控制所述驱动部的运行;所述连接部断开或接通用于连接所述控制部和所述驱动部的电路,或者所述连接部用于断开或接通向所述控制部及所述驱动部供给电力的电路。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发明还可以包括显示部,该显示部用于显示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运行信息,而且维持与所述控制部常连的状态。本发明还可以包括显示部,该显示部用于显示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运行信息,而且维持与所述控制部常连的状态,所述控制部及所述显示部维持与用于供给电力的电路常连的状态,所述连接部可以用于断开或接通向所述驱动部供给电力的电路。所述连接部可以包括:开关本体,固定在所述机壳的内部;本体贯通孔,贯通所述开关本体;滑块,插入于所述本体贯通孔,一端露出于所述机壳的外部,另一端在所述开关本体的内部进行往复运动;触点(contact),设置在所述开关本体的内部,借助所述滑块来断开或接通用于连接所述控制部和所述驱动部的电路。本发明还可以包括密封部,该密封部用于防止异物通过所述本体贯通孔流入至所述开关本体的内部。本发明还可以包括机壳贯通孔,贯通所述机壳的上部面;支撑面,固定于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机壳贯通孔,而且所述支撑面的截面积大于所述滑块的截面积。本发明还可以包括密封部,该密封部用于防止异物通过所述本体贯通孔流入至所述开关本体的内部。本发明还可以包括机壳贯通孔,该机壳贯通孔贯通所述机壳的上部面。所述连接部包括:外壳,固定在所述机壳的内部;外壳贯通孔,贯通所述外壳且位于所述机壳贯通孔的下部;开关,固定于所述外壳,断开或接通用于连接所述控制部和所述驱动部的电路;以及加压部,在所述外壳贯通孔的内部能够进行往复运动,用于使所述开关运行。所述开关可以包括:开关本体,固定在所述外壳且位于所述外壳贯通孔的外部;滑块,一端位于所述外壳贯通孔,另一端在所述开关本体的内部进行往复运动;触点(contact),设置于所述开关本体的内部,借助所述滑块来断开或接通用于连接所述控制部和所述驱动部的电路。本发明还可以包括加压部引导件,该加压部引导件用于引导所述加压部进行往复运动。所述加压部可以包括:支撑面,位于所述机壳贯通孔,并与安放于所述机壳的上部面上的物体相接触;本体,借助所述支撑面来在所述外壳贯通孔的内部进行往复运动,用于对所述滑块施加压力。在所述本体中,用于对露出于所述外壳贯通孔的所述滑块的一端施加压力的面,可以形成为倾斜面。本发明还可以包括倾斜面,该倾斜面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一端和露出于所述外壳贯通孔的所述滑块的一端中的一个,用于形成所述本体和所述滑块相接触的面。本发明还可以包括安放于所述机壳的上部面上的第二衣物处理装置。所述第二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第二机壳,安放于所述机壳的上部面,来使所述连接部动作;第二滚筒,位于所述第二机壳的内部,用于提供洗涤物的储存空间;第二驱动部,用于使所述第二滚筒旋转。本发明可以实现如下效果:提供一种能够支撑用于处理衣物的装置(烘干机、洗衣机、带烘干功能的洗衣机等),也能够执行衣物的洗涤或烘干的衣物处理装置。另外,本发明还可以实现如下效果:提供一种仅在上部面上安装有衣物处理装置的情况下才能执行衣物处理功能的衣物处理装置。附图说明图1A至图2B是示出了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一例的图。图3是示出了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上部面的图。图4A至图5B是示出了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连接部的一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下面所记载的装置的构成和控制方法,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不可视为对本发明的权利范围的限定。在说明书全文中的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结构要素。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100可以只具有所述第一处理装置L,也可以如图1A及图1B所述那样具有第一处理装置L和第二处理装置T。下面,为了便于说明,以具有第一处理装置L及第二处理装置T的衣物处理装置100为基准进行说明。第一处理装置L是用于实现洗涤物的洗涤或烘干的衣物处理功能的装置,第二处理装置T是能够装拆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处理装置L的上部面上且用于实现衣物处理功能的装置。所述第二处理装置T包括:第二机壳1,形成外观且安装在第一处理装置L的上部面上;第二外筒15,设置在所述第二机壳1的内部且用于储存洗涤水;第二滚筒16,能够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外筒15的内部,用于提供洗涤物的储存空间;第二供水部17,用于向所述第二外筒15供给洗涤水;第二排水部18,用于将储存在所述第二外筒15内的洗涤水排出至第二机壳1的外部。在所述第二机壳1设置有用于使洗涤物进出的第二处理装置投入口19,利用能够旋转地与第二机壳1相结合的第二处理装置门11来断开或接通所述第二处理装置投入口19。所述第二处理装置投入口19通过设置在第二外筒15的第二外筒投入口及设置在第二滚筒16的第二滚筒投入口,来与第二滚筒16的内部相连通。因此,用户通过开放第二处理装置门11,能够向第二滚筒16的内部投入洗涤物或取出储存在第二滚筒16的内部的洗涤物。另一方面,要使所述第二处理装置T也能够执行洗涤物的烘干功能,则还要在所述第二机壳1的内部设置用于向所述第二外筒内供给加热空气的第二热风供给装置(未图示)。所述第二热风供给装置(未图示)可以包括:循环管道,用于使第二外筒的内部的空气循环;热交换部,设置在所述循环管道的内部,用于对从第二外筒排出的空气进行除湿及加热。然而,所述第二热风供给装置(未图示)也可以包括:排出管道,用于将第二外筒的内部的空气排出至第二机壳1的外部;供给管道,用于将第二机壳1的外部的空气供给至第二外筒15;热交换部,设置于所述供给管道,用于对吸入至供给管道的空气进行加热。与上述不同地,若第二处理装置T只执行洗涤物的烘干,则第二处理装置T不需要第二外筒15。然而,所述第二热风供给装置应向设置于第二机壳1的内部的第二滚筒16供给热风。本发明的第一处理装置L包括:第二机壳1,用于支撑机壳2;抽屉3,能够从所述机壳2拉出;收容部4、5,位于所述抽屉的内部,用于提供洗涤物的处理空间。所述机壳2用于形成第一处理装置L的外观,而且,只要能够将第二处理装置T安装在上部面27上,则所述机壳2可以具有任何形状。所述机壳2具有开方面21,所述抽屉3通过开方面21,能够从机壳2拉出或插入到机壳2的内部。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开方面21优选设置于设置有第二处理装置门11的方向(第二处理装置的前方面)。所述抽屉3包括:上部面开放的抽屉本体31、位于所述抽屉本体的开放的上部面的抽屉盖35。所述抽屉本体31可以具有用于形成内空的空间的六面体形状,所述抽屉盖35以形成抽屉本体31上部面的方式固定在抽屉本体31上。在所述抽屉本体31的前方面设置有抽屉面板33,所述抽屉面板33既用于断开或接通机壳的开方面21,又用于从机壳2拉出抽屉本体31或插入到机壳2内。在所述抽屉面板33,可以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处理装置L的运行的控制面板331。控制面板331,是一种用户为了控制用于向所述收容部4、5快速供给洗涤水(排水部)或从所述收容部4、5快速排出洗涤水的单元(排水部)、用于使衣物旋转的单元(驱动部)、用于向衣物供给蒸汽或热风的单元(热风供给装置、水分供给装置)等而输入控制命令的单元。还有,所述控制面板331可以具有:输入部332,用于使用户向第一处理装置L输入控制命令;显示部333,用于确认通过所述输入部332输入的控制命令,或用于向用户通知用户输入的控制命令的执行过程(用于显示第一处理装置的运行信息的单元)。所述抽屉盖35可以具有:投入口353,贯通所述抽屉盖35,用于使抽屉本体31的内部和抽屉本体31的外部相连通;供水口355,贯通所述抽屉盖35,用于将洗涤水引导至收容空间4、5。位于所述抽屉3的内部的收容部4、5可以包括:外筒4,设置在所述抽屉本体31的内部,用于提供洗涤水的储存空间;滚筒5,能够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外筒的内部,用于储存洗涤物。所述外筒4利用外筒支撑部48来固定在抽屉3的内部,所述外筒支撑部48可以具有如弹簧或阻尼器等震动衰减装置。在所述外筒4的上部面,具有用于使外筒4的内部和外筒的外部相连通的门49。所述门49能够旋转地设置在外筒4的上部面,所述门49可以通过设置在抽屉盖35的投入口353拉出至抽屉3的外部。因此,用户可以从机壳2拉出抽屉3之后,再开启门49来向外筒4内投入洗涤物。另一方面,在所述外筒4的上部面具有用于使从抽屉3的供水口355供给的洗涤水流入至外筒2的内部的流入口(未图示)。所述流入口,可以连接所述供水口355和外筒4的上部面,也可以设置在供水口355的下部且设置为贯通外筒4的上部面的孔。所述滚筒5可以呈上部面开放的圆桶形状,所述滚筒5可以借助设置在所述外筒4的外部的驱动部6来在外筒4的内部旋转。所述驱动部6可以具有:定子61,固定在外筒4,用于形成旋转磁场;转子63,借助旋转磁场来旋转;驱动轴65,贯通外筒4,用于连接滚筒5和转子63。在所述滚筒5的外周面具有用于使滚筒5的内部和外筒4的内部相连通的滚筒贯通孔51。收容部之所以包括外筒4和滚筒5,是为了让本发明的第一处理装置L能够执行洗涤功能。因此,若要使第一处理装置L能够执行洗涤物的烘干功能,则还要在机壳2的内部设置用于向外筒4供给热风的热风供给装置(未图示)。第一处理装置L所具有的热风供给装置(未图示)可以与先前描述的第二热风供给装置相同,因此在此省略其详细说明。另一方面,若第一处理装置L只执行洗涤物的烘干,则收容部只包括滚筒5,而且第一处理装置所具有的热风供给装置也只向滚筒5供给热风。本发明的第一处理装置L经由供水部7连接到设置在衣物处理装置100的外部的供水源。所述供水部7可以具有:供水管73,用于连接供水源(未图示)和供水口355;阀71,被控制部C控制来断开或接通供水管73。所述外筒4内储存的洗涤水通过排水部8排出到机壳2的外部。所述排水部8可以具有:排水管83,用于将外筒4的内部的洗涤水引导至机壳2的外部;泵81(受到控制部的控制),设置于所述排水管83,用于使外筒4的内部的洗涤水排出。在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的第一处理装置L中,由于洗涤物储存于滚筒5内,所以用户为了取出洗涤物而从机壳2拉出抽屉3时,重心会移动到机壳2的前方。若第一处理装置L的重心在从机壳2拉出抽屉3时移动到机壳2的前方,则可能会使第一处理装置L的后方与地面分离(可能会使第一处理装置L朝向第一处理装置L的前方旋转)。若第二处理装置T设置于第一处理装置L的上部面27上,则不仅能够抑制第一处理装置L的震动,而且还能够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然而,根据不同用户,也可能会出现未将第二处理装置T安装在第一处理装置L的上部面的状态下仅使用第一处理装置T的情况,所以本发明的第一处理装置L还具有连接部9,该连接部9用于使第一处理装置L仅在将如第二处理装置T等的物体安装于第一处理装置L的上部面上的状态下运行。所述连接部9用于断开或接通控制部C和各控制对象(驱动部6、供水部7、排水部8、输入部332及显示部333)之间的通信电路(communicationcircuit),或用于断开或接通向控制部C及控制对象供给电力的电力电路(powercircuit)。或者,所述连接部9也可以用于断开或接通向控制对象供给电力的电力电路。图2A示出了连接部9通过断开或接通控制部C和各控制对象之间的通信电路来使第一处理装置L仅在第一处理装置L的上部面安装有第二处理装置T的状态下运行的情形。图2A示出了连接部9设置为能够断开或接通将控制部C和各连接控制对象中的一部分相连接的电路的情形。即,图2A示出了显示部333维持与控制部C常连(常电连接)的状态而驱动部6、供水部7、排水部8、输入部332经由连接部9连接至控制部C的结构。与图2A所示的结构不同地,用于连接显示部333和控制部C的电路也可以借助连接部9断开或接通,但之所以仅将用于连接显示部333和控制部C的电路与连接部9相独立地另外设置,是因为有些用户即使第二处理装置T没安装在第一处理装置L的上部面,也希望使第一处理装置L运行。即,若用于连接显示部333和控制部C的电路维持常连的状态,则能够在显示部333上显示若要运行第一处理装置L就应将第二处理装置T安装于第一处理装置的上部面的信息来通知用户,由此能够防止用户怀疑第一处理装置L故障。还有,若用于连接显示部333和控制部C的电路维持常连的状态,则在用户即使第二处理装置T没安装在第一处理装置L的上部面也希望使第一处理装置L运行的情况下,能够通知用户能够使连接部9动作的方法(将能够对连接部施加压力的物体安放于第一处理装置L的上部面上)。另一方面,图2B示出了连接部9通过断开或接通向控制对象供给电力的电力电路来使第一处理装置L仅在第一处理装置L的上部面安装有第二处理装置T的情况下运行的情形。即,图2B示出了控制部C及显示部333不管连接部9运行与否都接受来自电源的电力供给而驱动部6、供水部7、排水部8及输入部332仅在连接部9被如第二处理装置T等的物体施加压力的情况下才能够接受电力供给的情形。与图2B所示的结构不同地,也可以将控制部C和显示部333设置为仅在连接部9被安装于第一处理装置L的上部面上的物体施加压力的情况下才能够接受电力供给也可,但之所以仅将控制部C及显示部333设置为不管连接部9是否被施加压力都接受电力供给,是因为有些用户即使第二处理装置T没安装在第一处理装置L的上部面,也希望使第一处理装置L运行。然而,考虑到输入部332和显示部333设置在同一个控制面板331上,也可以将输入部332与显示部333同样地设置为与连接部9独立地另外接受电力供给。实现如上所述的功能的连接部9,可以设置在机壳的上部面27的任一位置,只要能够与如第二处理装置T那样的位于第一处理装置L的上部面27上的外部物体相接触即可。图3是作为一例示出了连接部9设置在机壳2的上部面27的后方(开方面21所处方向的相反方向)的情形的图,连接部9可以在上部面27上仅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2个以上。之所以设置2个以上连接部9,是因为由于连接部9是用于决定第一处理装置L的运行与否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其中一个连接部9故障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另一个连接部9来确保第一处理装置L的运行。在机壳的上部面27,具有用于使连接部9露出于机壳2的外部的机壳贯通孔23,在第二处理装置T的底面(第二机壳的底面),可以具有用于对连接部9施加压力的开关动作部13。如图4A及图4B所示,所述开关动作部13可以为从第二机壳1的底面凸出的机壳凸起。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机壳的上部面27,可以具有用于支撑第二机壳1的底面的托架25,在所述托架25,可以具有用于收容开关动作部13的托架贯通孔251。本发明的连接部9可以仅包括位于机壳2的内部的开关。所述开关可以包括:开关本体971,固定在所述机壳2的内部;滑块974,一端通过所述机壳贯通孔23露出于机壳2的外部,另一端在所述开关本体971的内部进行往复运动;触点977、978(contact),设置在所述开关本体971的内部,借助所述滑块974来断开或接通电路(通信电路或电力电路)。在开关本体971设置有用于使滑块974贯通的本体贯通孔973,所述本体贯通孔973设置在机壳贯通孔23的下部,所以在水(或者包括水在内的异物)通过机壳贯通孔23流入到机壳2的内部的情况下,开关可能会损坏。为了防止水流入到机壳2的内部以使开关损坏,在所述开关本体971设置有用于防止水通过所述本体贯通孔973流入到开关本体971的内部的密封部99。所述密封部99可以采用位于所述本体贯通孔973的上部且能够使本体贯通孔973密封的任何一个结构。图4A及图4B作为一例示出了密封部99包围露出于开关本体971的外部的滑块974的外周面及所述开关本体971的上部面(朝向机壳贯通孔的开关本体的一面)的情形。若密封部99采用如图4A及图4B所示的结构,则滑块974的运动会受到密封部99的限制,所以密封部99优选采用如橡胶那样的弹性材质。所述滑块974被设置于开关本体971的内部的弹性支撑部976支撑,因此在第一处理装置L的上部安放第二处理装置T时,滑块974向触点977、978移动,而在第二处理装置T从第一处理装置L分离时,滑块974向远离触点977、978的方向移动。所述触点可以包括:第一触点977,固定在开关本体971的内部的;第二触点978,能够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开关本体971的内部,并借助滑块974来与第一触点977相连接。在连接部9用于断开或接通控制部C和控制对象之间的通信电路的情况下,多个控制对象和控制部C中的一种与第一触点977相连接,多个控制对象和控制部C中的另外一种与第二触点978相连接。然而,在连接部9用于断开或接通向控制对象供给电力的电力电路(图2B)的情况下,多个控制对象和控制部C中的一种与电源S相连接,多个控制对象和控制部C中的另外一种与第二触点978相连接。另一方面,如图4A所示的连接部9的滑块974具有截面积小的棒(bar)的形状,所以根据不同情况,即使第二处理装置T安放于第一处理装置L的上部,开关动作部13也可能会不对滑块974施加压力。为了防止发生这些问题,连接部9还可以包括支撑面925,该支撑面925固定于所述滑块974且位于所述机壳贯通孔23,所述支撑面925与所述开关动作部13相接触。如图4B所示,优选地,所述支撑面925的面积大于所述滑块974的截面积。在滑块974包括支撑面925的情况下,不设置用于防止水流入到本体贯通孔973内的密封部99也可。图5A及图5B示出了本发明的连接部9的其他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连接部9可以包括:外壳91,固定在机壳2的内部;外壳贯通孔915,贯通所述外壳91且位于所述机壳贯通孔23的下部;开关97,位于所述外壳贯通孔915的外部,用于断开或接通连接所述控制部C和多个控制对象的电路;加压部95,在所述外壳贯通孔915的内部能够往复移动,当第二处理装置T安放于第一处理装置L的上部时,使所述开关97运行。本实施例的开关97可以包括:开关本体971,固定在所述外壳91;滑块974,一端位于所述外壳贯通孔915,另一端在所述开关本体971的内部进行往复移动;触点977、978,设置在所述开关本体的内部,借助所述滑块974来断开或接通电路(通信电路或电力电路)。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贯通孔915位于机壳贯通孔23的下部,开关97位于所述外壳贯通孔915的外部,所以即使水通过机壳贯通孔23流入到机壳2的内部,开关97因与水接触而损坏的可能性也非常小。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加压部92可以包括:支撑面925,位于所述机壳贯通孔23,并与第二处理装置T的开关动作部13相接触;本体921,位于所述外壳贯通孔915的内部且与所述支撑面925相连接。所述本体921从支撑面925凸出而能够插入到外壳贯通孔915,如图所示,所述本体921经由连接杆927与支撑面925相连接。若支撑面925被第二处理装置的开关动作部13施加压力,则所述本体921一边沿着外壳贯通孔915移动一边对开关的滑块974施加压力。为了所述滑块974易于被所述本体921施加压力,可以将用于对露出于所述外壳贯通孔915的滑块974的一端施加压力的本体921的一面形成为倾斜面923。然而,所述倾斜面923可以形成在露出于所述外壳贯通孔的滑块974的一端,也可以分别形成在露出于所述外壳贯通孔的滑块974及用于对滑块施加压力的本体921的一面。由于滑块974经由弹性支撑部976被开关本体971支撑,所以若从第一处理装置L除去第二处理装置T,则滑块974的一端会对本体921施加压力,因此加压部92会恢复原来的初始位置(图5B)。为了在第二处理装置T从第一处理装置L分离的情况下使加压部92易于恢复原来的初始位置,外壳贯通孔915还可以包括用于支撑本体921的弹性支撑部(未图示)。而且,图5A及图5B中的连接部9还可以包括加压部引导件95,该加压部引导件95用于引导本体921在外壳贯通孔915的内部进行往复运动。所述加压部引导件95可以包括:凸起,设置于本体921和外壳贯通孔915中的一个;收容槽,设置于本体921和外壳贯通孔915中的另外一个,用于收容所述凸起。图5A及图5B作为一例所示了凸起951是沿着外壳贯通孔915的高度方向从外壳贯通孔915的内周面凸出而成、收容槽953是本体921的外周面弯折凹陷而成的情形。本发明可以通过多种变形实施来实施,而不会仅由如上所述的实施例来是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因此,若变形实施例包括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中的结构要素,则应视为都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