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絮凝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9808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絮凝洗衣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洗涤领域的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絮凝洗衣机,具体涉及絮凝洗衣机的絮凝桶,尤其涉及一种集成有均匀进水结构的絮凝桶上盖。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洗衣机现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家电之一,洗衣机的洗衣过程主要包括洗涤、漂洗、甩干几个阶段,在洗涤阶段洗衣机进水和洗涤剂对衣物进行洗涤,进入漂洗阶段后为了漂净污渍和残留的洗涤剂,需要进更多的水或执行更多的漂洗次数对衣物进行漂洗,这势必耗费大量的水资源,即使是省水的滚筒洗衣机,为了漂净衣物也需要漂洗至少两次,这一过程至少要消耗30L以上的自来水。有时衣物上的污渍较少或投放的洗涤剂较少,可能两次就漂洗干净了,但由于用户选择了3次漂洗,势必也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比如6Kg的全自动洗衣机一般两次漂洗水基本用水量在100升左右。如何在洗净衣服的同时能够做到省水省电,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因此,申请人之前提出了申请号为201310356428.5的中国专利申请,一种具有循环水处理功能的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洗衣机包括外桶、设于外桶内的洗衣结构及设于外桶下方的絮凝水处理装置,所述的絮凝水处理装置包括絮凝处理单元和过滤单元,絮凝处理单元包括与外桶连通的絮凝桶和向絮凝桶内投放絮凝剂的絮凝剂投放器,由外桶排水至絮凝桶内絮凝处理;过滤单元包括过滤容器和设于过滤容器内的过滤网,过滤容器分别与絮凝桶和外桶连通,将絮凝桶内絮凝处理的水过滤后重新排入外桶内再次使用。本申请循环絮凝过滤处理水至洗涤结束,将水排入絮凝水处理装置进行絮凝处理单元和过滤单元清洗,最后排出。上述洗衣机具有节约水资源、减少水污染、保护环境的特点。

但是,如何实现对上述絮凝桶设置进水结构,使得进水与絮凝剂进行均匀混合;尤其是,如何使得絮凝桶的进水更为均匀、稳定就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由于絮凝处理过程中会产生絮凝物,如何实现利用进水对附着于絮凝桶壁上的絮凝 物进行冲洗,以提高絮凝处理效率,也成为了急需攻克的技术难关。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絮凝洗衣机,以实现对絮凝剂进行均匀投放的目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絮凝洗衣机的絮凝桶上盖,以实现在絮凝桶上集成进水结构的目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于絮凝桶上盖的进水结构,以实现利用进水对絮凝桶壁进行冲洗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絮凝洗衣机,其包括供洗涤水进行絮凝自清洁处理的絮凝桶;絮凝桶的上盖设有与絮凝桶内部相连通的漏斗,所述漏斗中设有环绕设置的匀水流道,所述匀水流道分别与漏斗内部和絮凝桶的进水口相连通,在匀水流道的作用下使得进水在漏斗中均匀分布。

进一步,所述的匀水流道可以为利用漏斗壁厚形成的内部中空腔室、也可以为漏斗与向外和/或向内凸出设置的翻边之间的间隙形成的腔室。

进一步,所述的漏斗内设有向内凸出设置的内翻边,所述的内翻边与漏斗之间的间隙构成匀水流道。

进一步,所述内翻边为沿漏斗上沿向内凸出延伸、且凸出端向下弯折的折边结构;所述内翻边的下端与漏斗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使匀水流道与漏斗相连通,以使进水沿匀水流道流动后再均匀地沿漏斗侧壁向下流动。

进一步,与匀水流道相对应高度处的漏斗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各通孔分别经连接管与絮凝桶的进水口相连通。

进一步,至少两个通孔相对漏斗轴线等间隔角度地均布排布,以提高匀水流道中洗涤水的均匀分布程度。

进一步,所述的上盖上还设有环形空腔,所述环形空腔的外周靠近或贴合絮凝桶内侧壁设置,所述环形空腔上间隔地排布有多个向絮凝桶内侧壁喷水的喷淋孔。

进一步,环形空腔经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管与絮凝桶的进水口相连通,环形空腔经向内延伸的第二连接管与匀水流道相连通;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相交错设置,第二连接管沿漏斗的切线方向延伸。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自漏斗处向外水 平延伸至凸出上盖外周,凸出端构成絮凝桶的进水口,使得进水口集成设于上盖上。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管与上盖一体成型设置。

进一步,所述上盖的外周设有向下弯折的外翻边,所述外翻边与絮凝桶外侧壁相配合地贴合接触,使上盖扣合安装于絮凝桶顶部。

进一步,上盖的底部设有向下凸出设置的环形空腔,絮凝桶侧壁的顶端夹持安装于外翻边与环形空腔之间的间隙中。

进一步,絮凝桶的进水口经管路与洗衣机的外桶相连通,所述管路上设有控制管路中水流通断的控制阀和/或控制泵;上盖上安装有絮凝剂投放器,絮凝剂投放器的落料口与漏斗同轴设置,落料口的孔径小于内翻边所围中空区域的间隙距离。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漏斗中设置匀水流道,使得进水水流可均匀地分布于漏斗各处,令水流沿漏斗侧壁的各处均匀地向下流动,以提高进水水流的平稳性;

2、将絮凝剂投放器的落料口与漏斗同轴设置,使得絮凝剂可自动投放至漏斗中,并与漏斗中的水流充分接触,以提高絮凝桶中絮凝剂分布的均匀程度;

3、在上盖上设置环形空腔、并在环形空腔上均匀排布喷淋孔,以使进水可经喷淋孔均匀喷射至絮凝桶内壁面,达到对絮凝桶内壁进行清洁、减少絮凝杂质在内壁面附着的目的;

4、同时,本发明结构简单,效果显著,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洗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和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絮凝桶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絮凝桶上盖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A-A断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絮凝桶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说明:100—外壳,200—外桶,300—絮凝桶,400—上盖,500—絮凝剂投放器,1—漏斗,2—进水口,3—外翻边,4—内翻边,5—环形空腔,6—第一连接管,7—第二连接管,8—喷淋孔,9—匀水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洗衣机,其包括外壳100,外壳100内设有现有的洗衣机结构,还设有循环水处理装置,洗衣机结构包括外桶200、设于外桶200内的内桶和/或波轮和/或搅拌柱、门体、控制面板、进水系统及洗涤电机,外桶200底部和上部分别通过阻尼器和悬挂弹簧与外壳100的框架连接,进水系统包括进水结构和洗涤剂自动投放装置。所述的外桶200为容纳洗涤水的容纳结构,设于外桶200内的内桶为洗衣结构。外桶与进水结构相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循环水处理装置至少包括絮凝处理单元;絮凝处理单元,包括与外桶200连通的絮凝桶300和向絮凝桶300内投放絮凝剂的絮凝剂投放器500,由外桶200排水至絮凝桶300内絮凝处理。

所述的絮凝桶300设有进水口、回水口和排污口;外桶200的出水口经设有第一水泵的管路与絮凝桶的进水口相连通,絮凝桶300的回水口经设有第二水泵的管路与外桶200的进水口相连通,以形成洗涤水在外桶200与絮凝桶300之间的可控循环回路。所述絮凝桶300的排污口经设有排水阀的管路与洗衣机外部相连通,将洗涤完成后的污水及絮凝物外排。

优选的,循环水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一过滤单元;过滤单元,将经絮凝处理单元处理后的絮凝处理水进行过滤处理,以分离絮凝物和洁净水。而为了实现对絮凝物和洁净水的分离还可以不采用过滤装置,例如:在絮凝桶中设置水位传感器,使得絮凝桶中的液面始终保持一定高度,以使得漂浮在絮凝桶水面处的絮凝物始终留存在絮凝桶中,也达到了去除絮凝水中絮凝物的目的。

如图2至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絮凝桶300包括一可拆卸设置的上盖400,所述上盖400上设有与絮凝桶300内部相连通的漏斗1,所述漏斗1中设有环绕设置的匀水流道9,所述匀水流道9的下端与漏斗1内部相连通,絮凝桶300的进水口2经匀水流道9与漏斗1内部相连通,在匀水流道9的作用下使得进水在漏斗1中均匀分布。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匀水流道9可以为利用漏斗壁厚形成的内部中空腔室、也可以为漏斗与向外凸出设置的翻边之间的间隙、还可以为漏斗与向内凸出设置的翻边之间的间隙。

通过在漏斗中设置匀水流道,使得进水水流可均匀地分布于漏斗各处,令水流 沿漏斗侧壁的各处均匀地向下流动,以提高进水水流的平稳性。

实施例一

如图2至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漏斗1上设有向内凸出设置的内翻边4,所述内翻边4与漏斗1之间的空腔构成匀水流道9。优选的,所述内翻边4为沿漏斗1上沿向内凸出延伸一定距离、并延伸端向下弯折的折边结构,所述内翻边4的下端与漏斗1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使内翻边4与漏斗1之间的空腔构成的匀水流道9与漏斗1相连通,以实现洗涤水被匀水流道作用均匀地沿漏斗侧壁向下流动的目的。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内翻边4的弯折部自上向下逐渐向外倾斜的设置,使得匀水流道9的宽度自上向下逐渐收窄,使得匀水流道9下端的间隙处水压较大,令进水水流可积存、并沿匀水流道9流动后再流入漏斗1内部,达到对进水水流稳流、和使水流沿漏斗均匀分布的目的。

通过在漏斗中设置匀水流道,使得絮凝桶的进水水流先在内翻边的阻挡作用下沿匀水流道流动,再自内翻边下端与漏斗之间的间隙流入漏斗。由于,匀水流道的分流作用,使得进水水流被均匀分布于匀水流道各处,令水流沿漏斗侧壁的各处均匀地向下流动,以提高漏斗中水流的分别均匀程度,使得进水水流较为平稳。

实施例二

如图2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匀水流道9相对应的漏斗1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各通孔分别经连接管与絮凝桶300的进水口2相连通。絮凝桶300的进水口2经设有第一水泵的管路与洗衣机的外桶200相连通,使得外桶200中的洗涤水可经进水口2流入匀水流道9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管与上盖400一体成型设置;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为上盖400下侧面凸出设置的、一体成型构成的空腔管路。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管自漏斗1处向外水平延伸至突出上盖400外周,连接管的突出端构成进水口2,使得絮凝桶300的进水口2集成设于上盖400上。优选的,连接管的突出端向下弯折设置,使得进水口2水平设置,以便于进水口2与外接管路安装。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匀水流道9上仅设有一个通孔,使得洗涤水自唯一的连接管流入匀水流道9中。

还可以,如图7所示,所述匀水流道9上设有至少两个通孔,各通孔分别经对应的连接管与对应的进水口2相连通,各进水口2均经管路与外桶200相连通,以使得洗涤水可经各进水口2同时向匀水流道9中进水,以提高匀水流道中洗涤水的均匀分布程度。进一步优选的,上盖400上所设的至少两个通孔相对漏斗1轴线等间隔角度地均布排布。

实施例三

如图2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盖400上还设有环形空腔5,所述环形空腔5靠近絮凝桶300内侧壁设置,所述环形空腔5的底部均匀排布有多个向絮凝桶300内侧壁喷水的喷淋孔8。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环形空腔5为上盖400向下凸出设置的、一体成型的空腔结构,使得凸出设置的环形空腔5可作为上盖400的加强筋,以提高上盖400的抗压强度。

通过在上盖上设置环形空腔、并在环形空腔上均匀排布喷淋孔,以使进水可经喷淋孔均匀喷射至絮凝桶内壁面,达到对絮凝桶内壁进行清洁、减少絮凝杂质在内壁面附着的目的。

实施例四

如图2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环形空腔5经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管6与絮凝桶300的进水口2相连通,环形空腔5经向内延伸的第二连接管7与匀水流道9相连通。

从而,使得洗涤水可自环形空腔上的喷淋孔和漏斗同时流入絮凝桶中,既保证了进水水流对絮凝桶内壁粘附絮凝物的冲洗,又实现了进水水流对絮凝剂的均匀混合,使得进水结构排布合理,功能多样化。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6与第二连接管7相交错设置;优选的,第一连接管6与第二连接管7相平行的交错设置,使得第一连接管6流入匀水腔室5中的水流不会直接自第二连接管7流出,以使得匀水腔室5中存在积存的水流,以实现匀水腔室5的各喷淋孔8均可稳定喷水的目的。进一步优选的,第一连接管6的管径大于第二连接管7,以使得匀水腔室中充满水流,进一步提高各喷淋孔喷水的稳定性。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管7沿漏斗1的切线方向延伸,使得进水水流直接冲至漏斗1的内壁上,以令进水在漏斗1的限制作用下呈螺旋线状向下流动,进一步提高进水水流在漏斗1中的分布均匀程度。

实施例五

如图2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400的外周设有向下弯折的外翻边3,所述外翻边3与絮凝桶300的外侧壁相配合地贴合接触,使上盖400扣合安装于絮凝桶300的顶部。

本实施例中,絮凝桶300的侧壁顶端设有供第一连接管6穿过的豁口,使得絮凝桶300的侧壁可伸入上盖400的外翻边3中,避免连接管阻挡导致上盖无法扣合情况的发生。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环形空腔5自上盖400向下凸出设置,使得絮凝桶300的侧壁顶端夹持安装于外翻边3与环形空腔5之间的间隙中,以提高上盖安装的牢靠度。

实施例六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絮凝桶300的上盖400上安装有絮凝剂投放器500,絮凝剂投放器500的落料口与上盖400的漏斗1同轴设置。落料口的孔径小于漏斗1中内翻边4所围中空区域的间隙距离,使得絮凝剂投放器所投放的絮凝剂可直接落入漏斗中,并令絮凝剂与进水在漏斗中充分接触混合,以实现絮凝剂均匀投放、提高絮凝桶中絮凝剂分布均匀程度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絮凝剂投放器500的落料口可设于漏斗1上方、或与漏斗1顶部平齐设置、或伸入漏斗1中;优选的,絮凝剂投放器500的落料口设于漏斗1上方、间隔距离不大于5cm,以保证絮凝剂全部落入漏斗1中。

上述实施例中的实施方案可以进一步组合或者替换,且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专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化和改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