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机的润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1599阅读:7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缝纫机的润滑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缝纫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缝纫机的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缝纫机能缝制棉、麻、丝、毛、人造纤维等织物和皮革、塑料、纸张等制品,缝出的线迹整齐美观、平整牢固,缝纫速度快、使用简便。缝纫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各传动部件进行润滑,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00610142833.7)公开了一种缝纫机,包括底板和底板盖,在底板的下方设有传动部件,底板盖完全覆盖底板的下侧面,在底板盖内设有润滑油,从而对传动部件进行润滑,但是由于底板盖较大,机针位于底板盖上方,在缝纫机工作时,废弃的缝料及杂物容易掉入润滑油内,将润滑油污染,此时油泵吸油润滑缝纫机各需要供油的部位,可能会造成机器运动不顺畅、咬死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缝纫机的润滑结构,该缝纫机的润滑结构具有独立的储油空间,避免润滑油被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缝纫机的润滑结构,缝纫机包括机壳和底板,所述底板的后端开设有传动缺口,所述机壳的后端与底板上侧面相固连,且机壳的内腔与传动缺口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结构包括油壳和电机壳,所述油壳固连在底板后端的下侧面上,且油壳的端口与传动缺口相对并连通,所述电机壳固连在油壳下侧面上,在电机壳内固连有送布电机。

机壳的前端连接有压脚杆和机针,后端与底板上侧面相固连,在机壳内设有传动部件,传动部件将动力源与机针、压脚杆等部件相连接,其中由于机壳内腔与底板的传动缺口相连通,而传动缺口与油壳相对并连同,因此部分传动部件能够穿过传动缺口伸入油壳内,从而能够将油壳内的润滑油带出并起到润滑作用,进一步的,由于机针等部件位于机壳的前端,而油壳位于底板后端的下方,并具有一个独立的储油空间,油壳与机针具有较大的距离,因此能够避免线头、缝料等杂质进入润滑油内导致机器运转不畅,同时送布电机固连在油壳外侧面上,即能够避免润滑油进入送布电机内而损坏送布电机,同时油壳内的润滑油也能够对送布电机起到降温作用。

在上述的缝纫机的润滑结构中,所述底板下侧面的外边沿周向具有围板,所述底板下侧面还沿宽度方向具有长条状隔板,所述隔板与围板之间形成油腔,上述传动缺口与油腔相连通,所述油壳的端口边沿与隔板及围板的下边沿相抵靠并通过螺钉固连。围板在底板的下方围成一个安装腔,用于安装传动部件,而隔板则在安装腔的后端分隔出油腔,油壳盖在油腔上,从而对油腔进行封盖。

在上述的缝纫机的润滑结构中,所述油壳的下侧面向上内凹形成定位槽,所述送布电机的上部固定在定位槽内,所述电机壳套设在送布电机的下部。定位槽既能够对送布电机进行定位,使得送布电机安装位置更加准确,同时也为送布电机提供安装空间,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而内嵌的送布电机与油壳的接触面积更大,更有利于送布电机的降温。

在上述的缝纫机的润滑结构中,所述电机壳的一侧还具有侧盖,所述侧盖与底板后端的围板外侧面相抵靠并固连。电机壳对送布电机进行封盖,而送布电机的电机轴需要通过齿轮传动来带动送布轴,该齿轮位于后端围板的外侧,因此通过侧盖对齿轮进行封盖,既能够对送布电机及齿轮进行保护,也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在上述的缝纫机的润滑结构中,所述围板的下边沿具有限位台阶,所述油壳的侧面与限位台阶侧面相抵靠。限位台阶在安装油壳时对油壳进行定位,使得油壳的安装位置更加准确。

在上述的缝纫机的润滑结构中,所述油壳的端口边沿与围板及隔板下边沿之间固连有环形的密封垫。密封垫对油壳与底板之间进行密封,增加油腔的密封性,避免出现润滑油渗漏。

在上述的缝纫机的润滑结构中,所述油壳下侧面上开设有放油孔,所述放油孔内螺接有堵头。放油孔用于放空油壳内的润滑油,方便润滑油更换。

在上述的缝纫机的润滑结构中,所述油壳采用铝材料制成。铝材质的油壳导热性能更好,有利于油壳内润滑油的散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缝纫机的润滑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机针等部件位于机壳的前端,而油壳位于底板后端的下方,并具有一个独立的储油空间,油壳与机针具有较大的距离,因此能够避免线头、缝料等杂质进入润滑油内导致机器运转不畅。

2、由于送布电机固连在油壳外侧面上,即能够避免润滑油进入送布电机内而损坏送布电机,同时油壳内的润滑油也能够对送布电机起到降温作用。

3、由于油壳采用铝材料制成,铝材质的油壳导热性能更好,有利于油壳内润滑油的散热。

附图说明

图1是缝纫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缝纫机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缝纫机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5是底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油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壳;2、底板;21、传动缺口;22、围板;23、隔板;24、油腔;25、限位台阶;3、油壳;31、定位槽;32、放油孔;33、堵头;4、电机壳;41、侧盖;5、送布电机;6、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缝纫机的润滑结构,缝纫机包括机壳1和底板2,底板2的后端开设有传动缺口21,机壳1的后端与底板2上侧面相固连,且机壳1的内腔与传动缺口21相连通,润滑结构包括油壳3和电机壳4,油壳3固连在底板2后端的下侧面上,且油壳3的端口与传动缺口21相对并连通,电机壳4固连在油壳3下侧面上,在电机壳4内固连有送布电机5。机壳1的前端连接有压脚杆和机针,后端与底板2上侧面相固连,在机壳1内设有传动部件,传动部件将动力源与机针、压脚杆等部件相连接,其中由于机壳1内腔与底板2的传动缺口21相连通,而传动缺口21与油壳3相对并连同,因此部分传动部件能够穿过传动缺口21伸入油壳3内,从而能够将油壳3内的润滑油带出并起到润滑作用,进一步的,由于机针等部件位于机壳1的前端,而油壳3位于底板2后端的下方,并具有一个独立的储油空间,油壳3与机针具有较大的距离,因此能够避免线头、缝料等杂质进入润滑油内导致机器运转不畅,同时送布电机5固连在油壳3外侧面上,即能够避免润滑油进入送布电机5内而损坏送布电机5,同时油壳3内的润滑油也能够对送布电机5起到降温作用。

具体来说,结合图4、图5所示,底板2下侧面的外边沿周向具有围板22,底板2下侧面还沿宽度方向具有长条状隔板23,隔板23与围板22之间形成油腔24,传动缺口21与油腔24相连通,油壳3的端口边沿与隔板23及围板22的下边沿相抵靠并通过螺钉固连,围板22在底板2的下方围成一个安装腔,用于安装传动部件,而隔板23则在安装腔的后端分隔出油腔24,油壳3盖在油腔24上,从而对油腔24进行封盖。围板22的下边沿具有限位台阶25,油壳3的侧面与限位台阶25侧面相抵靠,限位台阶25在安装油壳3时对油壳3进行定位,使得油壳3的安装位置更加准确。油壳3的端口边沿与围板22及隔板23下边沿之间固连有环形的密封垫6,密封垫6对油壳3与底板2之间进行密封,增加油腔24的密封性,避免出现润滑油渗漏。

结合图6所示,油壳3的下侧面向上内凹形成定位槽31,送布电机5的上部固定在定位槽31内,电机壳4套设在送布电机5的下部,定位槽31既能够对送布电机5进行定位,使得送布电机5安装位置更加准确,同时也为送布电机5提供安装空间,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而内嵌的送布电机5与油壳3的接触面积更大,更有利于送布电机5的降温。电机壳4的一侧还具有侧盖41,侧盖41与底板2后端的围板22外侧面相抵靠并固连,电机壳4对送布电机5进行封盖,而送布电机5的电机轴需要通过齿轮传动来带动送布轴,该齿轮位于后端围板22的外侧,因此通过侧盖41对齿轮进行封盖,既能够对送布电机5及齿轮进行保护,也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油壳3下侧面上开设有放油孔32,放油孔32内螺接有堵头33,放油孔32用于放空油壳3内的润滑油,方便润滑油更换。油壳3采用铝材料制成,铝材质的油壳3导热性能更好,有利于油壳3内润滑油的散热。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机壳1、底板2、传动缺口2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