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5222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面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面料。



背景技术:

织物是由细小柔长物通过交叉,绕结,连接构成的平软片块物。机织物是由存在交叉关系的纱线构成的;针织物是由存在绕结关系的纱线构成的;无纺织物是由存在连接关系的纱线构成的;第三织物是由存在交叉/绕结关系的纱线构成的。

随着纺织、织造、后整理工业技术的持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穿用的可选性越来越多,为了适应消费者的需求,采用新原料结合新纺纱工艺技术可以制造出各种新的复合纤维材料,再通过相配置的后整理技术改善,增加和提升产品的穿用功能,使产品迎合市场发展的需求,也是今后新产品的发展趋势。

远红外面料是一种新型面料,其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现有的换红外面料多采用陶瓷材料表面涂层的方法制成,此种面料耐水洗性较差,面料无法长期具有远红外功能。因此,开发一种远红外功能保持持久的纤维纱线纺制的面料,将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复合面料,其含有石墨烯复合纤维,具有远红外功能和很好的抗菌效果、耐水性,经线和纬线之间的夹角设置在0到90°的范围内,使得复合面料具有很好的韧性和保形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成本低的复合面料。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面料,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至少部分所述经线和/或至少部分所述纬线中包含有石墨烯复合纤维,所述经线与所述纬线之间的夹角为0~90°。

优选的,所述经线与所述纬线之间的夹角为60~90°。

优选的,所述经线与所述纬线之间的夹角为75~85°。

优选的,所述经线包括含有石墨烯复合纤维的第一经线以及不含有石墨烯复合纤维的第二经线;和/或,

所述纬线包括含有石墨烯复合纤维的第一纬线以及不含有石墨烯复合纤维的第二纬线。

优选的,相邻两条所述第一经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二经线;和/或,

相邻两条所述第一纬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二纬线。

优选的,所述第一经线中的至少部分纤维为石墨烯复合纤维;和/或,

所述第一纬线中的至少部分纤维为石墨烯复合纤维。

优选的,形成所述第一经线和/或所述第一纬线的纤维包括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所述第一纤维为石墨烯复合纤维,所述第一纤维设置于所述第二纤维的外周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纤维包括聚酯纤维、涤纶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丙纶纤维、锦纶纤维、芳纶纤维、氨纶纤维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

优选的,所述石墨烯复合纤维包括纤维基体以及形成于纤维基体外周面上的石墨烯层。

优选的,所述形成所述石墨烯复合纤维的石墨烯包括生物质石墨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面料至少部分经线和/或至少部分纬线中包含有石墨烯复合纤维,使得复合面料具有远红外功能和很好的抗菌效果、耐水性,另外,经线和纬线之间的夹角设置在0到90°的范围内,使得复合面料具有很好的韧性和保形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复合面料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经线的横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石墨烯复合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复合面料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复合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经线;11、第一经线;12、第二经线;2、纬线;21、第一纬线;22、第二纬线;31、第一纤维;311、纤维基体;312、石墨烯层;32、第二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面料,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其中,至少部分经线和/或至少部分纬线中包含有石墨烯复合纤维,经线与纬线之间的夹角为0~90°。

一方面,至少部分经线和/或至少部分纬线中包含有石墨烯复合纤维,使得复合面料具有远红外功能和很好的抗菌效果、耐水性,另一方面,经线和纬线之间的夹角设置在0到90°的范围内,使得复合面料具有很好的韧性和保形性。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面料,如图1至图3所示,其由经线1和纬线2交织而成。经线1与纬线2之间的夹角为90°。其中的纬线2由不含石墨烯的普通纤维形成,而经线1包括含有石墨烯复合纤维的第一经线11以及不含有石墨烯复合纤维的第二经线12。

第一经线11和第二经线12的排布方式不限,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相邻两条第一经线11之间设置一条第二经线12。此种设置方式在保证面料具有远红外功能、抗菌效果、耐水性的同时降低了面料的成本。

进一步的,第一经线11中的至少部分纤维为石墨烯复合纤维,即,第一经线11中的纤维可以全部为石墨烯复合纤维,也可以一部分为石墨烯复合纤维,一部分为不含石墨烯的普通纤维。例如,形成第一经线11的纤维包括第一纤维31和第二纤维32,第一纤维31为石墨烯复合纤维,第二纤维32为不含石墨烯的普通纤维。

第一纤维31和第二纤维32的排布方式不限,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纤维32位于第一经线11的中部,第一纤维31设置于第二纤维32的外周上,进一步的,第一纤维31包绕于第二纤维32整个外周上。此种设置方式能够是复合面料达到最优的远红外功能、耐水性和抗菌效果。

第二纤维32可以但不局限于是聚酯纤维、涤纶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丙纶纤维、锦纶纤维、芳纶纤维、氨纶纤维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

第一纤维31,即石墨烯复合纤维的结构可以但不局限于是如图3所示,包括中部的纤维基体311以及形成于纤维基体311外周面上的石墨烯层312,通过将石墨烯负载在纤维基体311表面制成。其中,纤维基体311可以但不局限于是聚酯纤维、涤纶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丙纶纤维、锦纶纤维、芳纶纤维、氨纶纤维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

制备石墨烯的工艺可以但不局限于是:以石墨为原料的氧化还原法、微机械剥离法、外延生长法、CVD法以及以生物质资源为原料的水热碳化法制备得到的生物质石墨烯等等。

经检测,本实施例提供的复合面料的远红外法向发射率达到0.85以上,抗菌率达到80%以上;耐水洗次数≥20次。

其中,不局限于是在经线1中设置石墨烯复合纤维,也可以如图4所示,经线1由不含石墨烯的普通纤维形成,而纬线2包括含有石墨烯复合纤维的第一纬线21以及不含有石墨烯复合纤维22的第二纬线,还可以是在经线1和纬线2中均设置石墨烯复合纤维。在纬线2中设置石墨烯复合纤维的方法与经线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即使在经线1/纬线2中设置石墨烯复合纤维,也不局限于是前述的部分经线1/纬线2中含有石墨烯复合纤维,也可以将全部的经线1/纬线2均设置为含有石墨烯复合纤维的经线1/纬线2。

经线1与纬线2之间的夹角不局限于是90°,其夹角的优选范围是0~90°,进一步优选为60~90°,再进一步优选为75~85°,最优值为85°,设置此夹角时,能使复合面料具有最优的韧性和保形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面料,其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由经线1和纬线2交织而成。经线1与纬线2之间的夹角为90°。其中的纬线2由不含石墨烯的普通纤维形成,而经线1包括含有石墨烯复合纤维的第一经线11以及不含有石墨烯复合纤维的第二经线12。第一经线11和第二经线12的排布方式如图1所示,相邻两条第一经线11之间设置一条第二经线12。形成第一经线11的纤维包括第一纤维31和第二纤维32,第一纤维31为石墨烯复合纤维,第二纤维32为不含石墨烯的普通纤维。

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第一纤维31即石墨烯复合纤维的形成方式为,在纺丝过程中将石墨烯引入至纤维中制成。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面料,其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由经线1和纬线2交织而成。经线1与纬线2之间的夹角为90°。其中的纬线2由不含石墨烯的普通纤维形成,而经线1包括含有石墨烯复合纤维的第一经线11以及不含有石墨烯复合纤维的第二经线12。形成第一经线11的纤维包括第一纤维31和第二纤维32,第一纤维31为石墨烯复合纤维,第二纤维32为不含石墨烯的普通纤维。第一纤维31,即石墨烯复合纤维的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中部的纤维基体311以及形成于纤维基体311外周面上的石墨烯层312,通过将石墨烯负载在纤维基体311表面制成。

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第一经线11和第二经线12的排布方式为,如图5所示,相邻两条第一经线11之前设置两条第二经线12,进一步降低成本。

当然,设置于相邻第一经线11之间的第二经线12的数量不局限于两条,优选为一至三条。

当纬线2包括第一纬线21和第二纬线22是,其排布方式与经线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面料,其结构与实施例三基本相同,由经线1和纬线2交织而成。经线1与纬线2之间的夹角为90°。其中的纬线2由不含石墨烯的普通纤维形成,而经线1包括含有石墨烯复合纤维的第一经线11以及不含有石墨烯复合纤维的第二经线12。第一经线11和第二经线12的排布方式为,如图5所示,相邻两条第一经线11之前设置两条第二经线12。形成第一经线11的纤维包括第一纤维31和第二纤维32,第一纤维31为石墨烯复合纤维,第二纤维32为不含石墨烯的普通纤维。

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第一纤维31即石墨烯复合纤维的形成方式为,在纺丝过程中将石墨烯引入至纤维中制成。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