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横机三角装置的移动支承座。
背景技术:
公知的,横机三角装置安装在可横向移动的移动支承座(俗称机头铝壳)上,横机上设置有用于引导移动支承座横向移动的导轨,移动支承座通过滚轮机构与导轨配合,现有的滚轮机构采用上下两滚轮与导轨顶面和底面配合进行移动支承座上下方向的定位,定位效果差易晃动,导致导向精度差,另外三角装置通常包括左、中、右选针系统,选针系统主要包括选针器,支承座本体开设有前后贯通用于容纳选针器的左、中、右安装孔,而现有的左、右安装孔无法适应双选针器的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提高横向移动精度的三角装置移动支承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横机三角装置的移动支承座,包括用于安装三角装置的支承座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座本体下部设置有左右对称用于配合导轨的两滚轮机构,滚轮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承座本体上的两底面滚轮、一正面滚轮和一顶面滚轮,两底面滚轮横向间隔设置并与导轨的底面滚动配合,正面滚轮与导轨的正面滚动配合,顶面滚轮与导轨的顶面滚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顶面滚轮与两所述底面滚轮横向错开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正面滚轮设置在两所述底面滚轮的中部上方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底面滚轮、正面滚轮和顶面滚轮均为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三角装置包括左、中、右选针系统,左、中、右选针系统均设置有两选针器,所述支承座本体开设有前后贯通用于容纳选针器的左、中、右安装孔,所述左、中、右安装孔均为可容纳两并排选针器的矩形孔。
进一步的,所述支承座本体为铝质材料。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左、中、右安装孔设置为可容纳两并排选针器的矩形孔,这样就可使移动支承座适应左、中、右选针系统均为双选针器的横机三角装置;另外滚轮机构采用横向错开的两底面滚轮和一顶面滚轮实现对导轨的三点定位,对支承座本体的上下限制,而正面滚轮则实现对支承座本体的前后限制,从而准确的引导支承座本体的横向移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横机三角装置的移动支承座,包括铝质的支承座本体1,三角装置包括左、中、右选针系统,左、中、右选针系统均设置有两选针器,支承座本体1开设有前后贯通用于容纳选针器的左、中、右安装孔11、12、13,左、中、右安装孔11、12、13均为可容纳两并排选针器的矩形孔。
支承座本体1下部设置有左右对称用于配合导轨3的两滚轮机构,滚轮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支承座本体1上的两底面滚轮21、22、一正面滚轮24和一顶面滚轮23,两底面滚轮21、22横向间隔设置并与导轨3的底面滚动配合,正面滚轮24与导轨3的正面滚动配合,顶面滚轮23与导轨3的顶面滚动配合,底面滚轮21、22、正面滚轮24和顶面滚轮23均为轴承。顶面滚轮23与两底面滚轮21、22横向错开布置,正面滚轮24设置在两底面滚轮21、22的中部上方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