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电子计长装置的检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4905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检测织布的带有电子计长装置的检验车。



背景技术:

纺织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竞争激烈,企业必须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消耗来提升竞争力。纺织业生产出来的织布需要进行长度和质量的测量,检验车是整理车间的一种最基本的机台,它主要用于检测布料质量及长度的机台,织布计量长度不准影响到后续的加工质量,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现在的检测车存在检测精确度不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电子计长装置的检验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带有电子计长装置的检验车,其包括中空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两侧面分别开设有用于织布进出的进口和出口,所述箱体内于所述进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双压辊,所述箱体内于所述出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双压辊,所述第一双压辊及所述第二双压辊的一端均设置有一驱动电机,所述箱体中部的两侧设置有一轴承,所述轴承之间连接有一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同轴设置有一步进电机,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主传动轴,所述主传动轴上套接有一测量基准片,所述所述主传动轴的下部设置有一光电探头,所述箱体外部一侧面设置有一数显表。

优选的,所述第一双压辊及所述第二双压辊均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上辊和下辊。

优选的,所述上辊和下辊上均套接有一弹性层,所述上辊和下辊为过盈设置。

优选的,所述箱体于所述出口的一侧设置有一收卷组件,所述收卷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侧面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之间设置有一收卷辊,所述收卷辊上设置有一固定器,所述连接架的底部设置有一支撑架。

优选的,所述收卷辊的一端设置有一电动马达。

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的四角均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上设置有一锁紧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计量准确,检测车上设置有光电探头、测量基准片以及数显表,更加方便测量织布的长度和质量,使工作人员能偶更为方便的读取数据信息,相比于传统的机械式计长器,测量更为精确,维护更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电子计长装置的检验车,其包括中空的箱体1,其特征在于:箱体1的两侧面分别开设有用于织布进出的进口11和出口12,箱体1内于进口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双压辊13,箱体1内于出口1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双压辊14,第一双压辊13及第二双压辊14的一端均设置有一驱动电机,箱体1中部的两侧设置有一轴承2,轴承2之间连接有一旋转轴21,旋转轴21的一端同轴设置有一步进电机,旋转轴21上设置有主传动轴23,主传动轴23上套接有一测量基准片3,主传动轴23的下部设置有一光电探头4,箱体1外部一侧面设置有一数显表5。

优选的,第一双压辊13及第二双压辊14均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上辊16和下辊17。

优选的,上辊16和下辊17上均套接有一弹性层18,上辊16和下辊17为过盈设置。

优选的,箱体1于出口12的一侧设置有一收卷组件6,收卷组件6包括设置于箱体1侧面的连接架61,连接架61之间设置有一收卷辊62,收卷辊62上设置有一固定器63,连接架61的底部设置有一支撑架64。

优选的,收卷辊62的一端设置有一电动马达65。

优选的,箱体1底部的四角均设置有万向轮7,万向轮7上设置有一锁紧器7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计量准确,检测车上设置有光电探头4、测量基准片3以及数显表5,更加方便测量织布的长度和质量,使工作人员能偶更为方便的读取数据信息,相比于传统的机械式计长器,测量更为精确,维护更为简单。

箱体1的侧面设置的进口11用于织布的进入,出口12用于织布的传出,第一双压辊13和第二双压辊14均用于织布的传动,上辊16和下辊17上均套接有一弹性层18,上辊16和下辊17为过盈设置,这样在传动的同时还具有对织布的压平效果,使织布在接收测量时更为精确,箱体1的中部设置的主传动轴23用于连接一测量基准片3,主传动轴23的下部设置有一光电探头4,测量基准片3和光电探头4的配合设置有一对织布的长度和质量的检测,数显表5用于显示测量的数据,十分方便;箱体1的侧面设置的收卷组件6用于对测量后织布的收卷,免去二次存储,节约了工序和工人的劳动力;箱体1底部设置的万向轮7用于检验车的移动,方便了检验车灵活的移动和检测,锁紧器71在检验车停止后锁紧,防止检验车滑动。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