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银离子水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银离子水生成装置以及含有该银离子水生成装置的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银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因此含有银离子的水也逐渐开始在要求使用无菌水的领域,如、医疗、养殖、畜牧等领域使用。
现有技术中,多采用静态水法来制备银离子水,即在以银极为阳极,其他金属为阴极的电解池中注满水,然后对电极通电进行电解,产生能够溶于水中的银离子。经过一段时间后,将电解池中的银离子水放出,然后再注入新水进行下一次的制备。
但是,该种方法不仅对制备的浓度无法得知,更重要的是,因为银离子对储存条件有严格的要求,同时会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失去杀菌能力,因此在使用时不能控制用量,极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此外,若为了提高制备效率,向电解池中注入流动水,由于电解池本身的构造限制,流动水一般会在电解池中形成涡流和气泡,这种涡流和气泡会对电解电极产生不利影响,导致难以生成有杀菌效果的银离子,以致于根本无法生成具有杀菌能力的银离子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通过提供一种能够在活水环境中生成银离子水的银离子水生成装置及供水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离子水生成装置,设置在供水系统的管路中,在原水从位于上游侧的管路流向位于下游侧的管路时,生成银离子水,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包括:壳体;至少一个银离子发生部,安装在壳体内,用于发生银离子;原水供给部,设置在银离子发生部的下方,用于将上游侧的管路中的原水提供给银离子发生部;银离子水输出部,设置在银离子发生部的上方,将含有银离子的原水作为银离子水输出至下游侧的管路中;以及供电部,和银离子发生部电连接,用于向银离子发生部供电从而发生银离子。
其中,银离子发生部含有:至少一个银离子发生腔室;以及安装在该银离子发生腔室内的至少一对电解电极,该一对电解电极由电解阳极和电解阴极构成,至少电解阳极使用银棒。当原水流过电解电极时,供电部向银离子发生部供电,使得银棒被电解产生银离子。
本发明提供的银离子水生成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银离子发生部含有箱体;两个上述银离子发生腔室;以及分离分流构件,该分离分流构件用于将箱体分离成上述两个银离子发生腔室,并且使得从原水供给部提供过来的原水分流后分别提供给两个银离子发生腔室。每一个银离子发生腔室内安装有银棒。
本发明提供的银离子水生成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每一个银离子发生腔室内安装有多对电解电极,每一对电解电极中的电解阴极也使用银棒,该银棒的纯度不低于99.9%,并且其长度方向和原水在银离子发生腔室内的流动方向相垂直。供电部对每一对电解电极进行正负交替供电。
本发明提供的银离子水生成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分离分流构件为从箱体的前方贯穿到后方的长圆孔,该长圆孔的长度方向与原水在所述银离子发生腔室内的流动方向相一致,并且位于箱体的中心位置。
本发明提供的银离子水生成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银离子发生腔室还具有把电解电极进行水密封的密封安装构件。
本发明提供的银离子水生成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银离子发生部的个数为多个时,多个银离子发生部被分为并联设置的多组,每组内的银离子发生部也并联设置。
本发明提供的银离子水生成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银离子发生部与原水供给部以及银离子水输出部通过活接头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银离子水生成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壳体上安装有相对于其可旋转地进行打开或闭合的盖体,该盖体上安装有让用户对银离子水的浓度进行设置的显示屏。
本发明提供的银离子水生成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原水供给部上安装有用于测量原水电导率的电导率测量单元,银离子水输出部上安装有流量计。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路;以及银离子水生成装置,设置在管路中,在原水从位于上游侧的管路流向位于下游侧的管路时,生成银离子水,其中,该银离子水生成装置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银离子水生成装置。
发明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银离子水生成装置及供水系统,由于银离子发生部含有至少一个银离子发生腔室以及安装在该银离子发生腔室内的至少一对电解电极,该一对电解电极由电解阳极和电解阴极构成,至少电解阳极使用银棒,使得被原水供给部导入进银离子发生部的原水能够被分流,分别流入多个银离子发生腔室内形成银离子水。由于该分流过程能够降低原水的流速,使得其在银离子发生腔室内的流动保持在层流的状态,因此,避免了涡流对于电解电极的影响,解决了涡流状态下电解电极工作状态不佳的问题,实现了活水制备银离子水,从而大大提高了银离子水的制备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银离子水生成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银离子水生成装置的透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银离子水生成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银离子发生部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银离子发生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密封安装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安装座的外观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银离子水生成装置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的银离子水生成装置设置在供水系统的管路中,在原水从位于上游侧的管路流向位于下游侧的管路时,生成银离子水。
图1是本实施例中的银离子水生成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银离子水生成装置10具有壳体11以及盖体12,盖体12相对于壳体11可旋转地进行打开或闭合,二者相连接的一侧为枢轴侧,和枢轴侧相对应的一侧为开闭侧。盖体12和壳体11在开闭侧处通过锁进行锁定连接。
此外,盖体12上安装有让用户对银离子的浓度进行设置的显示屏121。
图2是本实施例中的银离子水生成装置的透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银离子水生成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a)显示了银离子发生部和原水供给部之间的连接关系;图3(b)显示了银离子发生部与银离子水输出部之间的连接关系。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银离子水生成装置10竖直设置,通过壳体11左右两侧的安装板111安装在墙上。
壳体11内设置有两个并联设置银离子发生部13、原水供给部14、银离子水输出部15以及供电部16。原水供给部14设置在银离子发生部的下方,用于将上游侧的管路中的原水提供给银离子发生部;银离子水输出部15设置在银离子发生部的上方,将含有银离子的原水作为银离子水输出至下游侧的管路中;供电部16和银离子发生部电连接,用于向银离子发生部供电从而发生银离子。
图4是本实施例的银离子发生部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的银离子发生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a)为盒盖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b)为盒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和图5所示,银离子发生部13包括盒体18、盒盖19、分离分流构件20、银离子发生腔室21和22、密封安装构件23以及电解电极24。其中,当盒体18和盒盖19密封连接好后,所形成的外壳又称为箱体。
盒盖19密封覆盖在盒体18上,二者所围成的空间构成电解室。盒体18底壁的下侧部分和上侧部分分别设置有进水口18a和出水口18b。如图2和图3所示,进水口18a和原水供给部14相连通,出水口18b和银离子水输出部15相连通。
分离分流构件20设置在电解室内,将电解室分离成两个银离子发生腔室21和22,并且使得从原水供给部提供过来的原水分流后分别提供给两个银离子发生腔室。
分离分流构件20为从盒盖19的前方贯穿到盒体18后方的长圆孔,包括设置在盒体18内的第一分离分流构件201以及设置在盒盖19上的第二分离分流构件202,该第二分离分流构件202在盒盖19覆盖在盒体18上时,和第一分离分流构件201密封接触,在银离子发生部13的箱体的中间位置形成上述的长圆孔。该长圆孔的长度方向与原水在银离子发生腔室内的流动方向相一致。
盒盖19上对称设置有四个贯穿孔19a~19d,贯穿孔19a和贯穿孔19b上下设置,和银离子发生腔室21相对,贯穿孔19c和贯穿孔19d上下设置,和银离子发生腔室22相对。每个贯穿孔内安装有密封安装构件23,该密封安装构件23用于同时密封安装电解电极24的电解阳极241和电解阴极242。
本实施例中,每对电解电极24的电解阳极241和电解阴极242均为银棒,每根银棒的纯度不低于99.9%,外径为4~6mm,长度为40~50mm。银棒的一端安装在密封安装构件23内,另一端沿与原水在银离子发生腔室内的流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在壳体部18内延伸,并插入设置在壳体部18底壁的盲孔18c内。
图6为本实施例中的密封安装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密封安装构件23具有电线安装件25、银棒安装组件26以及安装组件固定件27。
电线安装件25用于安装将银棒安装组件25和供电部16电连接的电线,包括两个锥形帽251以及设置在该两个锥形帽251的圆粗部分周边并且将其连为一体的周边部252。
锥形帽251的尖端部分从电解电极安装孔中伸出,其顶端设置有供电线穿入的贯穿孔。周边部252被设置在电解电极安装孔内,并且和电解电极安装孔的环形底壁密封接触,该环形底壁为从电解电极安装孔的底端侧壁向内延伸形成的一个水平环形壁。
银棒安装组件26用于将电解阳极241和电解阴极242所使用的银棒并排安装,包括两个电连接件261、安装座262、第一密封圈263、两个银棒安装套264以及两个第二密封圈265。
两个电连接件261的结构相同,均由金属制成,其大部分插入锥形帽251中,包括实心部分261a和空心部分261b。实心部分261a的外径小于空心部分261b,空心部分261b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缺口。
图7为本实施例中的安装座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如图6和图7所示,安装座262也设置在安装孔内,包括和周边部252相接触的窄部262a、与窄部262a一体成型的宽部262b、并列设置的内螺纹孔262c以及对称设置在宽部262b长度方向上的凹槽262d。
窄部262a的外壁上套有第一密封圈263,以和电解电极安装孔的侧壁密封接触;内螺纹孔262c贯穿窄部262a和宽部262b,其宽部262b部分的内壁上设置内螺纹,窄部262a部分的内壁上不设置内螺纹,用于设置第二密封圈265;银棒安装套264的外壁上设置有和内螺纹孔262c的宽部部分螺纹连接的外螺纹,此外,银棒安装套264的上端部分对称设置有两个卡槽,该两个卡槽和安装银棒时所用的中空型螺丝刀相匹配。
如图5(a)所示,安装组件固定件27具有两个形状分别和凹槽262d相同的端部,以及通过螺丝和上盖部的背面固定连接的中间部,在银棒安装完毕后,同时对上下相邻的两个银棒安装组件再一次进行固定,以进一步加强密封性。
本实施例中的银棒的安装方法如下:(1)将两根分别和电解阴极以及电解阳极连接的电线穿过尖端部分的贯穿孔,插入两个锥形帽内;(2)将两个电连接件261分别和电线连接,并插入两个锥形帽内;(3)将银棒一端插入电连接件261的空心部分261b内;(4)将第一密封圈263套在安装座262的窄部262a上;(5)依次将第二密封圈265和银棒安装套264套在银棒上,并将第二密封圈置于内螺纹孔262c的窄部部分内,将银棒安装套264置于内螺纹孔262c的宽部部分内;(6)将安装座262安装在安装孔内,并采用螺丝刀将银棒安装套264拧紧;(7)采用安装组件固定件27将上下相邻的两个银棒安装组件26再次进行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银离子发生器中的电线安装件、两个密封圈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其他的部件采用PVC材料制成。
如图2所示,原水供给部14具有进水管道141以及原水导入管道142。进水管道141竖直设置,一端伸出壳体的下壁,和供水系统中位于银离子水生成装置上游侧的管路连接,将原水从该位于上游侧的管路中导入;原水导入管道142水平设置,和进水管道141的另一端通过活接头17连接,并且也通过活接头17分别和两个银离子发生部13的进水口18a连通,让原水流入银离子发生部13内。
银离子水输出部15具有银离子水输出管道151以及出水管道152。银离子水输出管道151也水平设置,同样通过活接头17分别和两个银离子发生部13的出水口18b连通;出水管道141竖直设置,通过活接头17和银离子水输出管道151连接,将该银离子水输出至位于银离子水生成装置下游侧的管路中。
供电部16通过一端安装在密封安装构件20上的电线和作为电解电极的银棒连接,用于向电解电极供电。
控制部设置在盖体12的背面,既与显示屏通信121连接,又与供电部16通信连接。当原水在银离子发生腔室内流动时,控制部控制供电部16向电解电极供电,使得电解电极开始工作,生成银离子。同时,在电解电极工作的过程中,控制部控制供电部16每隔一定时间,交替发出不同方向的电脉冲,使得两个银棒交替作为阳极,使得二者同时被损耗。
实施例一的作用与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银离子水生成装置,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首先,由于原水供给部具有将原水从管路中导入并且向上流动的进水管道,银离子水输出部具有引导该银离子水向下流动至管路中的出水管道,使得原水在银离子发生部中自下而上流动,能够更充分的和银极接触,从而能够更充分的溶解生成的银离子。
其次,由于银离子发生部内含有分离分流构件,该分离分流构件用于将电解室分成两个银离子发生腔室,每个银离子发生腔室内安装有两对电解电极,并且至少电解阳极使用银棒,因此,当原水从进水口流入箱体内时,该分离分流构件能够使得原水被分流,从而分别从该两个银离子发生腔室内流动。
该分流过程能够降低原水的流速,使得其在银离子发生腔室内的流动始终保持在层流的状态,从而避免了涡流和气泡的产生,进而避免了涡流和气泡对于电解电极的不利影响,解决了涡流状态下电解电极工作状态不佳的问题。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二中,和实施例一相同的结构给予相同的名称,并省略相同的说明。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银离子水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8所示,银离子水生成装置30包括六个银离子发生部13,该六个银离子发生部13被分为并联设置的上下两组,每组中由包含三个左右并联设置的银离子发生部13。
相应的,原水供给部14中多了一条原水导入管道142,两条原水导入管道142均和进水管道141连通,一条同时为上面的一组银离子发生部13提供原水,另一条同时为下面的一组银离子发生部13提供原水。
与此同时,银离子水输出部15中也多了一条银离子水输出管道151,两条银离子水输出管道151均和出水管道152连通,一条将上面的一组银离子发生部13中含有银粒子的原水输出,另一条同时将下面的一组银离子发生部13中含有银粒子的原水输出。
实施例二的作用与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银离子发生部个数较多的情况,将该多个银离子发生部被分为并联设置的多组,每组内的银离子发生部也并联设置,同时原水供给部以及银离子水输出部中也相应的并联设置多条原水导入管道以及银离子水输出管道,使得从上游侧的管路中流入的原水依次经过原水导入管道的分流、银离子发生部进水口处的分流、以及分离分流组件的分流,最后从银离子发生腔室内流过,更有利于原水在银离子发生腔室内保持层流的流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