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行进工作头的用于织机的折边装置的控制杆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66963发布日期:2018-06-12 19:18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具有行进工作头的用于织机的折边装置的控制杆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织机的折边装置的控制杆机构,所述控制杆机构特别地用于这样的折边装置:所述折边装置的工作头在每个纬纱插入循环期间能够在经纱方向上交替移动。



背景技术:

用于织边形成的装置在本领域中简称为“折边装置”,其包括机械装置、电气装置、气动装置或这些装置的组合,在无梭织机中使用所述装置以便形成沿着编织的织物的横向边缘的假织边(这样定义是为了与在梭织机中形成的实际织边相对照),从而在纬纱的插入操作和切割操作之后牢固地固定从织物件横向突出的纬纱端。

该操作是通过折边装置工作头来实现的,具有各种可能的机械操作模式、电子操作模式、气动操作模式或混合操作模式的所述工作头在梭口闭合以及钢筘(reed)在纬纱上打纬之后紧接着抓住最后插入的该纬纱的自由纬纱端,并且立即将其重新插入梭口内,从而准备在接下来的纬纱上的梭口闭合和钢筘打纬,使得纬纱端本身与所述随后的纬纱一起永久保持在经纱之间的位置,从而允许形成织边,所述织边作为纬纱端的自由边缘的替代,其中在随后的织物处理和操作期间,在织物边缘的稳定性和强度方面具有显著的优点。

折边装置更经常地配备有固定的工作头,并且折边装置定位在钢筘旁边加工的织物件的两侧上。由于经常在织机的整个宽度上同时编织具有减小的宽度的一个或多个件,所以为了将具有固定工作头的折边装置能够定位在织机梭口内,显然有必要将钢筘缩短或切割成两个或更多个部分,否则在钢筘移动期间,钢筘和折边装置之间会存在机械干涉。

设置有行进工作头的折边装置——在下文中也简称为“行进头折边装置”——由于其行进头具有在经纱方向上的交替运动从而解决了所述问题,所述交替运动允许所述工作头在钢筘打纬步骤期间的向后移动以及在紧接着的步骤中的同一工作头的随后的快速向前移动。因此,无论在织机上同时加工的织物件的尺寸和数量如何,都可以利用整个钢筘(即在织机的整个宽度上延伸的钢筘)来操作这些折边装置。现有技术状况

例如在EP 0286443、US 4905740和US 2006/0207676中公开了具有不同结构和不同驱动系统的固定头折边装置。

在该领域中众所周知的是由SULTEX AG制造的行进头折边装置,所述行进头折边装置似乎没有获得专利权,其中该折边装置的工作头的能够在直线滑动引导部上移动的运动是通过连杆而由织机的主要运动(特别是来源于筘座的运动)引起的,所述连杆包括铰接的四边形和凸轮。所述凸轮适合于引起折边装置行进头的期望的运动规律。

根据先前已知的布置,将上述专利中公开的折边装置的行进头与纬纱切断装置制成为一体,使得所述纬纱切断装置在纵向方向上的折边装置的行进头的交替运动中跟随所述折边装置的行进头,以便在将纬纱插入梭口中之后,在选定时间执行纬纱切割。所述切割装置的控制独立于折边装置的行进头的控制并且通常由气动或电气装置执行。

最后,EP-2176455公开了一种用于形成织边的方法,其中行进的折边装置整体地固定到钢筘上并因此与其同步移动。虽然这种解决方案结构简单且紧凑,但是它有一个主要的缺点,因为它提供给有用区域中的折边装置用于拾取纬纱端并将其重新引入到梭口中的持续时间太短。因此该操作不能被正确地执行,并且边缘形成是不规则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上面简要描述的由Sultex行进头折边装置公开的技术方案仍然是提供最佳纺织结果的技术方案,即允许形成极佳质量的织边,但是所述技术方案具有一些机械的缺点,本发明旨在克服所述机械的缺点。

上面示出的折边装置的行进头的控制的第一问题点在直线引导部中,折边装置的行进头在所述直线引导部上滑动。这些引导部实际上是精密的部件,其通常需要润滑系统或者至少定期的涂油操作来提供常规的性能和令人满意的寿命,以便防止磨损出现过快并且避免形成降低装置的可靠性的间隙。

在凸轮系统自身中可以看到第二问题点,所述第二问题点涉及需要提供适当的润滑,或者对凸轮从动件进行至少定期的涂油。此外,这种凸轮从动件在这种类型的实施中会造成严重的可靠性问题。

第三个缺点最终涉及到用于纬纱切割机的单独控制的必要布置。事实上,气动切割装置具有延迟的响应问题,这使得所述装置操作复杂化。具有完全令人满意的功能的电动式伺服控制仍然是高成本的,并且从硬件和软件实施的角度来看要求苛刻。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有新构想控制的行进头折边装置,所述行进头折边装置不需要使用圆柱形引导部来获得行进头的交替的平移运动。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消除包括使用任何凸轮系统来产生行进头的交替运动的系统。

本发明的另外的附加目的在于最终提供一种折边装置,其中纬纱切割操作可以在不使用气动或电动致动器的情况下执行,以便实现更简单并且更加节省成本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特征的用于织机的行进头折边装置的控制杆机构来实现所有这些目的。行进头折边装置的该控制杆机构的其他优选特征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

附图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折边装置的控制杆机构的另外的特征和优点总之将从以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变得更加显而易见,所述优选实施例仅以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给出,并且在附图中示出,其中:

图1是从织机的右侧观察的本发明的杆机构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是从织机的左侧观察的图1的杆机构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3是当筘座(杆机构从织机筘座获得其运动)和固定到所述筘座的钢筘处于纬纱打纬位置并且折边装置的行进头因此处于完全前进位置时,从织机的右侧观察的本发明的杆机构和织机筘座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4是类似于图3的视图,其中筘座和折边装置的行进头处于完全缩回位置,以使得所述行进头与新引入的纬纱对准;以及

图5和图6是从织机的左侧观察的、分别类似于图4和图3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术语“向前”和“前进”总是指织物在织机上的前进方向,对应于钢筘的打纬运动。术语“后部”和“向后”则显然指的是相反的方向。织机的右侧和左侧指的是编织工人通常占据的位置,即从被编织的织物出来的织机那侧面向织机的位置。

在第一实施例中,为了实现上面强调的第一目的和第二目的,根据本发明的折边装置的控制杆机构包括第一铰接四边形Q1,所述第一铰接四边形的端部铰链1和2(图5)与织机是一体的并且从织机的筘座S获得交替运动。实际上,同一筘座S形成铰接的四边形Q1的第一杆,所述铰接的四边形继而包括短的向前传动的连杆L1和长的终端杆L2,所述终端杆铰接在端部铰链2上,所述端部铰链2与折边装置C的本体是一体的。因此,铰接的四边形Q1包括相对于织机固定的所述两个铰链1、2以及两个可移动的铰链3、4,所述铰链3通过叉形支撑件5将连杆L1连接到筘座S,所述铰链4将连杆L1连接到终端杆L2。叉形支撑件5以本身已知的方式在与筘座S一体化的引导部上能够滑动,并且能够沿着同一引导部固定在任何期望的位置中。

根据本发明的主要特征,折边装置的行进头T在杆L2的大致中心位置处与所述杆L2一体化。因此,第一铰接四边形Q1具有从筘座S获取运动的功能,以便通过连杆L1产生杆L2在铰链2上的转动,并且由此产生行进头T的交替运动。因此,沿着以铰链2为中心的圆弧发生折边装置的运动。

由于空间的原因,杆L2朝向织机的上部延伸,以便更容易并且更快地将折边装置定位在相应的导轨上,所述导轨中的一个导轨相对于织机固定,而另一个导轨与筘座S一体化。然而,这种布置并不是必需的。考虑到织机中存在的空间,终端杆L2因此也可以在其他方向上展开。如上所述,杆L2具有显著的长度;优选地,该长度等于或大于由筘座S形成的杆的长度(准确地说是在铰链1和铰链3之间的筘座部分的长度)。由于这个原因,折边装置T的行进头的移动沿着足够宽的圆弧发生,以便形成已知的被引导的行进头折边装置的典型直线运动的令人满意的近似运动。因此,在明显简化并且维护干预显著减少的情况下,上述杆机构如此取代了这种已知装置的圆柱形的引导。

杆机构的所有铰链2、3和4优选地包括双轴承,以便允许在将折边装置定位在织机上时使得杆机构容易定中,并且还允许承载行进头T的杆L2在织机运行期间的无间隙运动。

由于上面所示的布置,折边装置的行进头T的行程与固定在筘座顶部的钢筘P的行程相比长度小得多,这取决于这两个装置距相应的旋转中心的不同距离。通过仔细地设计连杆L1的长度、终端杆L2的长度和形状以及折边装置的行进头在所述终端杆上的位置,从而使得可以获得在钢筘打纬期间(图3和图6)行进头T的足以避免与钢筘的任何干涉的向前移动,而在筘座S的向后移动期间,使得行进头T执行钢筘P的更受限制的移动(图4和图5),因此所述钢筘在用于形成织边的有用区域(即在纬纱的插入点处)停留较长时间。此外,杆L1和杆L2的布置使得当钢筘P打纬纬纱时,所述两个杆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连接相应旋转中心的段彼此大致垂直,使得在钢筘P的向后移动开始时,行进头T具有最大速度,然后在接近能够有效执行折边的区域时所述行进头减慢。

由于铰接的四边形Q1的运行,筘座S的移动以适当调节的方式传递到行进头T,并且准确地,伴随有减小的移动长度,降低的平均速度,并且在折边工作区域中具有比行进头T相对于所述区域的接近时间和移位时间更长的相对停留时间。

在本发明的控制杆机构的第一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纬纱的切割是通过电伺服控制装置M执行的,所述电伺服控制装置与折边装置的本体C一体化并且操作杆6,所述杆控制与折边装置的行进头T毗邻的切割装置。

在附图中未示出的本发明的控制杆机构的第二实施例中,不存在电伺服控制装置M,并且切割装置的操作替代地由第二铰接四边形来操作,所述第二铰接四边形从第一铰接四边形的杆L2获得运动,这类似于代表同一申请人权利的专利申请EP-3073003中所公开的内容,所述专利申请的内容在此通过引用被并入。因此,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也被实现。

然而,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不应被认为受到上面所示出的特定布置的限制,所述特定布置仅代表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能力范围内,而不偏离本发明本身的范围的所有不同的变体方案都是可行的,其中所述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