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套缝合机的针筒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0318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套缝合机的针筒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套缝合机,特别涉及一种手套缝合机的针筒机构。



背景技术:

手套缝合机是一种将相同针数的圆筒针织物沿着边对边套口缝合的机器。

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8920629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手套缝合机。其技术方案要点中提到手套的缝合需要两个过程:将手套的前半部分和手套的后半部分人工的装在套刺盘上,将套刺盘套接在针筒上;之后线针在套刺盘上的套刺凹槽内来回运动,同时伴随着套刺盘的旋转,手套前后两个部分在边对边处实现缝合。待手套缝合完,取下套刺盘,取下套刺盘内缝合的手套。

每只手套的缝合都需要套刺盘和针筒的一次插拔运动,手套缝合机每天生产成百上千只手套,每个月生产成千上万只。套刺盘和针筒的插拔次数过多,带来了套刺盘和针筒接触处的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套缝合机的针筒机构,其优点是能减小手套缝合机上的套刺盘和针筒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手套缝合机的针筒机构,包括针筒,针筒上端的外柱面上设有圆周阵列分布的导向槽,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针筒内部装有润滑油的液压泵本体、设置在针筒上端与导向槽相连通的一圈安装槽、将液压泵本体与安装槽相连通的出油管以及驱动液压泵本体内润滑油从出油管流出的驱动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液压泵本体内的润滑油从出油管流出,出油管将润滑油导向安装槽内,润滑油沿安装槽表面向下流动,流入导向槽,润滑油对导向槽表面进行润滑,在套刺与导向槽相对滑动时,润滑油在套刺和导向槽相互接触的表面之间形成润滑层,可以减小套刺与导向槽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导向槽和套刺的磨损,从而减小套刺盘和针筒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内设有用于使润滑油均匀流向导向槽的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与所述出油管相连通,所述分流管上开设有圆周阵列分布使分流管与所述安装槽相连通的分流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液压泵本体内的润滑油从出油管流出,然后进入环形的分流管,从分流孔流入安装槽,由于分流孔在分流管的圆周上阵列分布,因此,润滑有可以均匀的流入安装槽,然后均匀的分流入各个导向槽,以对导向槽进行润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孔朝向所述针筒的中心线方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分流孔朝向针筒的中心轴线方向,润滑油从分流孔喷出后,与安装槽的侧面相抵触,然后沿安装槽向下流动,流入导向槽。这样可以避免润滑油喷出后飞溅出安装槽,减小润滑油对工作环境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孔与所述导向槽数量相同,分流孔与导向槽一一对应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润滑油从分流孔流出后,可以及时地流入与其对应的导向槽内,提高对导向槽的润滑效果。每个导向槽均能同时得到同样的润滑,对整个针筒圆周上产生的摩擦力比较均衡,针筒运转更加平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针筒外柱面上设有用于盛装从所述导向槽流下的润滑的集油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润滑油流入导向槽后对导向槽进行润滑,多余的润滑油会沿导向槽继续向下流动,流入集油槽内,可以避免润滑油流到针筒表面上和工作台上,降低润滑油对工作环境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油槽和所述液压泵本体之间连通有供集油槽内润滑油流回液压泵本体的进油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余的润滑油经过导向槽后流入集油槽,然后从进油管流回液压泵本体内,液压泵本体内的润滑油再从出油管流向导向槽,如此循环,可以对润滑油进行重复利用,减小润滑油的浪费,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针筒上方设有通过安装槽与针筒配合的套刺盘本体,所述驱动件为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开关设置在靠近安装槽的位置,当所述针筒与所述安装槽配合时触动电机开关启动电机,当针筒与安装槽分离时脱离电机开关关闭电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套刺盘本体向下运动与安装槽配合,套刺盘本体触动电机开关,电机被启动,电机驱动液压泵本体内的润滑油从出油管流出,流向导向槽进行润滑。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后,套刺盘本体向上运动脱离安装槽,此时,导向槽不需要润滑处理,电机自动关闭,减少电能的消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为电机,液压泵本体内转动连接有叶片转轴,叶片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电机的输出轴与叶片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出油管和所述进油管分别与液压泵本体的两端相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启动时,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叶片转轴转动,然后带动螺旋叶片转动,螺旋叶片推动液压泵本体内的润滑油朝液压泵本体一端运动,润滑油从该端流入出油管,另一端的进油管中的润滑油流入液压泵本体内,形成一个闭环。螺旋叶片驱动润滑油循环的方式比较平稳,润滑油流入安装槽时更加均匀,连续性更好,润滑的可靠性更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电机驱动液压泵本体内的润滑油通过出油管流入导向槽中,对导向槽进行润滑,可以减小导向槽和套刺的磨损,从而减小套刺盘和针筒的磨损;

2、分流管中的润滑油通过圆周阵列分布的分流孔可以均匀地流向导向槽中,每个导向槽均能够得到均匀的润滑;

3、集油槽可以盛装从导向槽上流下的多余的润滑油,防止润滑油滴落在工作台上,减小润滑油对工作环境的影响;

4、集油槽内的润滑油可以通过进流管流回液压泵本体,对润滑油重复利用,减小润滑油的浪费,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体现针筒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体现套刺盘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体现分流管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体现液压系统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体现液压系统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棘轮;11、传动齿轮;2、针筒;21、集油槽;22、第一限位凸台;23、导向凸台;231、导向槽;24、安装槽;3、套刺盘本体;31、通孔;32、套刺;321、套刺凹槽;33、第二限位凸台;4、液压系统;41、液压泵本体;411、密封盖;412、叶片转轴;413、螺旋叶片;414、进油管;415、出油管;42、电机罩;421、电机;422、输出轴;43、分流管;431、分流孔;44、电机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手套缝合机的针筒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棘轮1。棘轮1上安装有传动齿轮11,传动齿轮11上方安装有针筒2,针筒2上方套接有套刺盘本体3。

如图1和图2所示,针筒2侧面靠近套刺盘本体3一端,安装有若干个平行于中心轴的导向凸台23,相邻的导向凸台23之间形成导向槽231。针筒2外侧靠近导向凸台23下端固接有一圈集油槽21,集油槽21横截面为L形,在集油槽21下端连接有进油管414。

如图2所示,针筒2上端安装有外凸的第一限位凸台22,第一限位凸台22与导向凸台23之间开有一圈安装槽24,安装槽24与导向槽231处于连通状态,在安装槽24内安装有分流管43。针筒2内壁安装有液压系统4和电机开关44,电机开关44控制液压系统4的启闭。当针筒2上端有金属物体靠近时,液压系统4处于工作状态,上端没有金属物体移动液压系统4处于不工作状态。

如图3所示,套刺盘本体3上开有通孔31,套刺盘本体3下端固接有一圈内凹的第二限位凸台33。

如图2和图3所示,套刺盘本体3上内凹的第二限位凸台33与针筒2上外凸的第一限位凸台22形成配合,轴向和径向上得到限位。套刺盘本体3靠近第二限位凸台33下方固接有一圈套刺32,套刺32的数量与导向槽231数量相同,套刺32与导向槽231为滑动连接,形成周向定位。在每个套刺32上开有向外且平行于轴向的套刺凹槽321。

手套的前半截部分和后半截部分先后装在套刺盘本体3上,然后将套刺盘本体3安装在针筒2上方。线针在套刺盘本体3上的套刺凹槽321内来回运动,同时伴随着套刺盘本体3的旋转,手套前后两个部分在边对边处实现缝合。

如图2和图4所示,分流管43为中空结构,分流管43内流有润滑油,分流管43上靠近内侧连接有出油管415。分流管43内侧开有一圈分流孔431,分流孔431数量与导向槽231数量相同,分流孔431的指向为背对着导向槽231。润滑油均匀的从分流孔431流出,一定压力的冲撞安装槽24内壁,然后缓慢的从安装槽24流经导向槽231。

如图2和图5所示,液压系统4包括液压泵本体41和电机罩42,电机罩42固接在针筒2内腔底部。液压泵本体41侧面的上方连接有出油管415,侧面的下方连接有进油管414。进油管415穿过针筒2侧壁与分流管43连接,出油管414也是穿过针筒2侧壁与集油槽21连接。

如图6所示,电机罩42内安装有电机421,电机421上转动连接有输出轴422。输出轴422穿过液压泵本体41下端转动连接有叶片转轴412,叶片转轴412上安装有螺旋叶片413,螺旋叶片413与液压泵本体41内壁为间隙配合,液压泵本体41上端安装有密封盖411。叶片转轴412的旋转带动螺旋叶片413转动,使得液压泵本体41内的润滑油具有一定压力,润滑油从出油管415流出。

如图2和图6所示,电机开关44控制液压系统的启闭,实则控制电机421的启闭。

工作过程:手套的前半截部分和后半截部分先后装在套刺盘本体3上,然后将套刺盘本体3安装在针筒2上方。在这过程中,套刺盘本体3的移动触动电机开关44,电机421处于工作状态,电机421带动液压泵本体41内的螺旋叶片413的旋转。使得液压泵本体41内的润滑油有一定压力,润滑油从液压泵本体41上方的出油管415流出,流经分流管43,再从分流管43上的分流孔431流出,润滑油流经导向槽231。润滑油最终汇集到集油槽21,集油槽21中的润滑油经进油管414流进液压泵本体41,形成了闭合回路,节省润滑油从而节省了成本。润滑油流经导向槽231,减小了针筒2上的导向槽231与套刺盘本体3上的套刺32的磨损。

当套刺盘本体3安装完毕,套刺盘本体3的静止触动电机开关44,电机421处于关闭。

将手套缝合机开关打开,线针在套刺盘本体3上的套刺凹槽321内来回运动,同时伴随着套刺盘本体3的旋转,手套前后两个部分在边对边处实现缝合。待手套缝合完毕,关闭手套缝合机开关,取下套刺盘本体3。再取下套刺盘本体3过程中,触动电机开关44,电机421处于工作状态,润滑油流经导向槽231,减小了针筒2上的导向槽231与套刺盘本体3上的套刺32的磨损。

取下套刺盘本体3上的手套,完成整个操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