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氯乙烯窗帘的压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0171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氯乙烯窗帘的压纹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布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聚氯乙烯窗帘的压纹结构。



背景技术:

利用聚氯乙烯材料编织成窗帘用布(又称特斯林Textilene窗帘用布),已是愈来愈普遍,主要是因聚氯乙烯材料具有防火功能,遇火卷缩、炭化、不溶滴,遇明火炙烧时又会自熄而不延烧、无毒性,以及多次洗涤后仍不失效,具有永久性阻燃的特性,加上耐低温、耐磨擦、电绝缘、使用寿命又长,可以抗紫外线,质地柔韧,耐曲折,稳定性和低回弹性,经历过日晒后变形小。此外,聚氯乙烯材料对于抗酸碱,耐腐蚀,抗静电性好,又不易为尘埃所染,且容易清洁,尤其是以稀释过的中性洗涤溶液,即可轻松去除布料表层的污物,所以这种聚氯乙烯材料是非常理想的卷帘用布材料。

如上所述,聚氯乙烯窗帘用布具有以上诸多优点,惟美中不足的是目前聚氯乙烯窗帘用布,只能在编织前预先设计好颜色与组织,或者设计好立体纹路的变化,编织后就不易做任何的图案添加,即使是透过印花转印技术,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加上聚氯乙烯窗帘用布有它的材料特性,过多的花俏图彩,反而会降低它的高雅风格与室内的协调性,为此聚氯乙烯窗帘用布大多实行简朴风,如此一来却容易让人觉得有些呆板欠缺活力,而每一使用者都有自己喜好的风格,如想要在窗帘上添加一些立体感或者简单的图案,以增加一些活力气息,对于编织后的聚氯乙烯窗帘用布,恐怕是有其困难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发明人历经无数次研究改良后,提供了一种可以可编织后再建构图案的聚氯乙烯窗帘的压纹结构,以满足上述需求。

一种聚氯乙烯窗帘的压纹结构,其由多条经线和多条纬线编织而成。所述经线与纬线皆由包覆线制成。所述包覆线包括由聚脂纤维构成的芯体与包覆在所述芯体外面的包覆层构成。所述包覆层由聚氯乙烯制成。所述包覆层的厚度至少为所述芯体的直径的两倍。所述聚氯乙烯窗帘的压纹结构包括一个第一表面和一个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平面。所述第二表面包括压纹图案区和围在该压纹图案区外围的外围表面区。所述压纹图案区距所述第一表面的距离大小所述外围表面区距所述第一表面的距离。所述外围表面区距所述压纹图案区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压纹图案区距所述第一表面的距离的至少二分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压纹图案区系由模具热压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包覆层的厚度为所述芯体的直径的两倍,所述外围表面区距所述压纹图案区的距离等于所述压纹图案区距所述第一表面的距离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经线与纬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

进一步地,所述经线与纬线之间的夹角为45度。

进一步地,所述经线之间紧密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经线之间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纬线之间紧密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纬线之间间隔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对包覆线的结构设计,以及对建构后的压纹图案的结构设计,使得该压纹图案可以使用模具热压成型技术来制作,达到编织后再建构图案的目的。同时利用布面上的该压纹图案区与该外围表面区的分布,透过不同的高度差,以形成一立体的压纹图案分布,有效改善聚氯乙烯卷帘用布编织后无法建构图案的问题,又能发挥聚氯乙烯窗帘用布的材料特性,从而可以符合使用者对卷帘的不同使用需求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聚氯乙烯窗帘的压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聚氯乙烯窗帘的压纹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聚氯乙烯窗帘的压纹结构的所具有包覆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聚氯乙烯窗帘的压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聚氯乙烯窗帘的压纹结构由多条经线10和多条纬线20编织而成。在编织过程中,所述经线10与纬线20之间的夹角可以为90度也可以为45度。同时所述经线10与纬线20的排列方式也可以变化从而制造出网孔布或实孔布,因此所述经线10之间可以紧密接触也可以间隔设置,所述纬线20之间也可以紧密接触或间隔设置。所述经线10与纬线20皆由包覆线30制成。所述包覆线30包括由聚脂纤维构成的芯体31与包覆在所述芯体31外面的包覆层32构成。所述包覆层32由聚氯乙烯制成。所述包覆层32的厚度至少为所述芯体31的直径的两倍。所述聚氯乙烯窗帘的压纹结构包括一个第一表面11和一个与该第一表面11相对的第二表面12。所述第一表面11为平面。所述第二表面12包括压纹图案区121和围在该压纹图案区121外围的外围表面区122。所述压纹图案区121距所述第一表面11的距离大小所述外围表面区122距所述第一表面11的距离。所述外围表面区122距所述压纹图案区121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压纹图案区121距所述第一表面122的距离的至少二分之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包覆层32的厚度为所述芯体31的直径的两倍,所述外围表面区122距所述压纹图案区121的距离等于所述压纹图案区121距所述第一表面11的距离的二分之一。通过上述的包覆线30的结构设计,以及对压纹图案区121及外围表面区122各自的厚度的设计,使得该压纹图案区可以由模具热压成型。因为如果包覆线30及上述的压纹图案区121及外围表面区122的结构设计不合理,会压破所述包覆线30,破坏所述特斯林线的结构而导致失去该特斯林线应有的特性,这将是失败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对包覆线30的结构设计,以及对建构后的压纹图案区121的结构设计,使得该压纹图案区121可以使用模具热压成型技术来制作,达到编织后再建构图案的目的。同时利用布面上的该压纹图案区121与该外围表面区122的分布,透过不同的高度差,以形成一立体的压纹图案分布,有效改善聚氯乙烯卷帘用布编织后无法建构图案的问题,又能发挥聚氯乙烯窗帘用布的材料特性,从而可以符合使用者对窗帘的不同使用需求者。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