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防霉针织物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33436发布日期:2018-08-10 18:57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防霉针织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纺织品抗菌整理工艺的不断发展,全球与抗菌相关的纺织品在近年来的销售额逐年增长,预计在未来5年内,全球抗菌纺织品市场的销售份额将会剧增。随着市场的扩大,抗菌服饰潜力巨大,特别是具有抗菌作用的医生服、护士服、手术服、病号服是医院的更新换代产品。同样,在环保、健康的时尚潮流背景影响和指引下,具有抗菌作用的日常服装市场潜力也是日益扩大,而且大幅度从内衣类向春夏装、运动装扩展。伴随着抗菌标准的出台和市场对抗菌面料的认可,长效抗菌防霉面料将很快取代一般抗菌面料的市场地位。紧跟国际潮流趋势,通过创新手段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是国内企业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经之路。

中国专利cn103205850a公开了一种长效抗菌针织物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选择→坯布织造→除油→染色→烘干→定型,所述原料选择步骤选择添加有抗菌纳米银的面料;所述除油步骤采用平幅除油技术;所述定型步骤采用银离子抗菌剂整理加工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择银离子抗菌吸湿排汗纱作为原料,同时结合定型时采用的银离子抗菌剂整理加工技术,使面料抗菌性能更高效、耐洗性更持久,制造出抗菌效果持久、耐洗性好以及安全、无毒、无皮肤刺激性的长效抗菌针织物,传统的银离子抗菌效果经过多年的发展,弊端已经渐渐出现,分布问题和易脱落稳定性差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对抗菌效果的要求。

中国专利cn106978721a公开了一种长效抗菌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具体过程如下:先对纺织品进行退浆或精炼处理,然后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对纺织品进行预处理;将经过预处理的仿制品于室温下在壳聚糖溶液与硝酸银溶液组成的混合整理液中浸渍10~30分钟,取出后轧去多余整理液,轧余率为100%~150%,将浸渍了整理液的仿制品移入微波设备中处理一定时间,反应结束后取出,水洗,晾干得到抗菌纺织品。本发明所制备的抗菌纺织品抗菌性能优异,耐洗涤,达到持久抗菌的效果,且制备技术工艺简单,化学污染少;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艺复杂,纳米银稳定性差,抗菌耐久性不好等问题,含有壳聚糖的整理也,耐水洗性有限,常常会出现洗几次抗菌效果就不明显,抗菌能力减退的现象。

中国专利cn101967753a公开一种价格适中、手感滑糯、光泽柔和、并可去除异味、抑制细菌滋生的纳米抗菌羊绒针织物,该纳米抗菌羊绒针织物,含有0.005~0.025‰(重量比)的纳米银和0.01~0.1%(重量比)的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的主要抗菌活性成分为银杏萜内醋、银杏黄酮和银杏酸,余量为羊绒。本发明还公开了纳米抗菌羊绒针织物的生产方法,其步骤为:制备银杏叶提取物/纳米银复合抗菌剂,并用其对将羊绒针织物进行处理,然后经过常规的脱水→浸泡黏合剂→脱水→柔软滚洗→烘干→熨烫得到成品。经过处理后的羊绒针织物具有优异持久的抗菌性能,可以有效地抑制衣服穿着时滋生的细菌,还可以去除异味、减少虫蛀,并且对皮肤无毒无刺激,安全、卫生、保健,纳米银的抗菌能离容易受酸性环境的影响而下降,银杏叶提取物的主要抗菌成分中含有银杏酸,复合抗菌剂的抗菌效果容易受到影响。

因此,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发明一种具有强力杀菌和持久抑菌效果,同时环保无污染,健康的针织物,极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抗菌防霉针织物的制备方法,针对性改善目前市场上抗菌针织物抗菌持久性差,不耐水洗,且制作工艺复杂,耗材耗时多,制作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抗菌防霉针织物的制备方法,抗菌防霉针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坯布原料抗菌处理:将所选坯布原料在温度为35℃~45℃条件下,置于抗菌混合液中浸渍15min~25min,在温度为65℃~85℃条件下烘干,经水洗后织造坯布;

s20,坯布生物酶处理:s10中织造的坯布利用高温溢流机,在温度为40℃~55℃条件下,采用质量分数为3%~4.5%的生物酶溶液,浴比1:6~10的条件下保持45min~95min,然后酶灭活;

s30,染色:s20中经生物酶处理的坯布在温度为120℃~130℃,浴比为1:8~10条件下,染色15min~30min;

s40,烘干、定型;染色后的坯布在温度为102℃~112℃条件下,烘干15min~20min,然后定型20min~30min得到所述抗菌防霉针织物。

进一步的,s10中,坯布原料为纯纺织物、混纺织物、混并织物、交织织物中的任一种。

更进一步的,s10中,抗菌混合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桧柏油1.2份~1.6份,艾蒿2份~6份,儿茶素1份~3份,乙醇1.0份~3.0份,去离子水40份~60份。

更进一步的,s10中,抗菌混合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桧柏油1.3份~1.5份,艾蒿3份~5份,儿茶素1份~2份,乙醇1.5份~2.5份,去离子水45份~55份。

更进一步的,s10中,抗菌混合液的原料中艾蒿的含水量低于1.5%。

更进一步的,s10中,抗菌混合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所述重量份的艾蒿粉碎至60目~80目,备用;

b,所述重量份的桧柏油边搅拌边加入至所述重量份的乙醇中,混合均匀后依次加入所述重量份的儿茶素、a中粉碎的艾蒿和所述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在温度为60℃~65℃条件下,超声1h~1.5h,得到所述抗菌混合液。

更进一步的,s10中,水洗溶液中还包括质量分数为0.3%~0.5%的0.1mli/lnaoh溶液。

更进一步的,s10中,织造的坯布的克重为120g/m2~140g/m2

进一步的,s20中,生物酶为纤维素酶、淀粉酶、果胶酶中的一种或者组合。

进一步的,s40中,定型温度为155℃~185℃。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公开的抗菌防霉针织物的制备方法,首先对坯布原料进行抗菌处理,然后织造坯布,对织造的坯布进行生物酶处理,染色、烘干、定型得到本发明抗菌防霉针织物,整个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可以大大减少生产制造成本,并且实用价值高、可放心使用;

2.本发明公开的抗菌防霉针织物的制备方法,坯布原料经过抗菌混合液浸渍处理,具有杀菌和抗菌的效果,烘干进一步强固杀菌抗菌效果,水洗过程中添加naoh溶液,可以增强本发明抗菌防霉针织物的耐水洗性,使之长久有效抗菌;织造坯布的生物酶处理,可以对坯布表面的织物酶解,使之表面整洁无异物,不容易产生菌落,从而进一步促进抗菌效果;

3.本发明公开的抗菌防霉针织物的制备方法中,混合抗菌剂采用纯植物的桧柏油、艾蒿和儿茶素与乙醇和水均匀混合,选材绿色环保,用于针织物不会对消费者身体造成伤害,同时长期穿着本发明抗菌防霉针织物制作的服饰,还可以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改善健康,具有保健功能;

4.本发明结合现代先进工艺,制备方法简单、加工成本低、杀菌抗菌效果显著,所制备的抗菌防霉针织物质量好、美观大方,能持久保持针织物抗菌能力,可广泛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利用秸秆制备复合饲料

抗菌防霉针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坯布原料抗菌处理:将所选坯布原料在温度为35℃条件下,置于抗菌混合液中浸渍15min,在温度为65℃条件下烘干,经水洗后织造坯布;

上述操作中,坯布原料为纯纺织物;水洗溶液中还包括质量分数为0.3%的0.1mli/lnaoh溶液;织造的坯布的克重为120g/m2

上述操作中,抗菌混合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桧柏油120g,艾蒿200g,儿茶素100g,乙醇100g,去离子水4000g;其中,艾蒿的含水量低于1.5%;抗菌混合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所述重量份的艾蒿粉碎至60目,备用;

b,所述重量份的桧柏油边搅拌边加入至所述重量份的乙醇中,混合均匀后依次加入所述重量份的儿茶素、a中粉碎的艾蒿和所述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在温度为60℃条件下,超声1h,得到所述抗菌混合液。

s20,坯布生物酶处理:s10中织造的坯布利用高温溢流机,在温度为40℃条件下,采用质量分数为3%的生物酶溶液,浴比1:6的条件下保持45min,然后酶灭活;

上述操作中,生物酶为纤维素酶。

s30,染色:s20中经生物酶处理的坯布在温度为120℃,浴比为1:8条件下,染色15min;

s40,烘干、定型;染色后的坯布在温度为102℃条件下,烘干15min,然后在温度为155℃条件下,定型20min得到所述抗菌防霉针织物。

实施例2

一种利用秸秆制备复合饲料

抗菌防霉针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坯布原料抗菌处理:将所选坯布原料在温度为45℃条件下,置于抗菌混合液中浸渍25min,在温度为85℃条件下烘干,经水洗后织造坯布;

上述操作中,坯布原料为混纺织物;水洗溶液中还包括质量分数为0.5%的0.1mli/lnaoh溶液;织造的坯布的克重为140g/m2

上述操作中,抗菌混合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桧柏油160g,艾蒿600g,儿茶素300g,乙醇300g,去离子水6000g;其中,艾蒿的含水量低于1.5%;抗菌混合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所述重量份的艾蒿粉碎至80目,备用;

b,所述重量份的桧柏油边搅拌边加入至所述重量份的乙醇中,混合均匀后依次加入所述重量份的儿茶素、a中粉碎的艾蒿和所述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在温度为65℃条件下,超声1.5h,得到所述抗菌混合液。

s20,坯布生物酶处理:s10中织造的坯布利用高温溢流机,在温度为55℃条件下,采用质量分数为4.5%的生物酶溶液,浴比1:10的条件下保持45min~95min,然后酶灭活;

上述操作中,生物酶为淀粉酶和果胶酶的组合,质量比为1:0.2。

s30,染色:s20中经生物酶处理的坯布在温度为130℃,浴比为1:10条件下,染色30min;

s40,烘干、定型;染色后的坯布在温度为112℃条件下,烘干20min,然后在温度为185℃条件下,定型30min得到所述抗菌防霉针织物。

实施例3

一种利用秸秆制备复合饲料

抗菌防霉针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坯布原料抗菌处理:将所选坯布原料在温度为45℃条件下,置于抗菌混合液中浸渍25min,在温度为85℃条件下烘干,经水洗后织造坯布;

上述操作中,坯布原料为混并织物;水洗溶液中还包括质量分数为0.3%的0.1mli/lnaoh溶液;坯布的克重为125g/m2

上述操作中,抗菌混合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桧柏油130g,艾蒿300g,儿茶素100g,乙醇150g,去离子水4500g;其中,艾蒿的含水量低于1.5%;抗菌混合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所述重量份的艾蒿粉碎至60目,备用;

b,所述重量份的桧柏油边搅拌边加入至所述重量份的乙醇中,混合均匀后依次加入所述重量份的儿茶素、a中粉碎的艾蒿和所述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在温度为62℃条件下,超声1.2h,得到所述抗菌混合液。

s20,坯布生物酶处理:s10中织造的坯布利用高温溢流机,在温度为45℃条件下,采用质量分数为3.5%的生物酶溶液,浴比1:7的条件下保持55min,然后酶灭活;

上述操作中,生物酶为果胶酶。

s30,染色:s20中经生物酶处理的坯布在温度为124℃,浴比为1:8条件下,染色20min;

s40,烘干、定型;染色后的坯布在温度为108℃条件下,烘干15min,然后在温度为165℃条件下,定型20min得到所述抗菌防霉针织物。

实施例4

一种利用秸秆制备复合饲料

抗菌防霉针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坯布原料抗菌处理:将所选坯布原料在温度为42℃条件下,置于抗菌混合液中浸渍22min,在温度为80℃条件下烘干,经水洗后织造坯布;

上述操作中,坯布原料为交织织物;水洗溶液中还包括质量分数为0.5%的0.1mli/lnaoh溶液;坯布的克重为135g/m2

上述操作中,抗菌混合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桧柏油150g,艾蒿500g,儿茶素200g,乙醇250g,去离子水5500g;其中,艾蒿的含水量低于1.5%;抗菌混合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所述重量份的艾蒿粉碎至80目,备用;

b,所述重量份的桧柏油边搅拌边加入至所述重量份的乙醇中,混合均匀后依次加入所述重量份的儿茶素、a中粉碎的艾蒿和所述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在温度为64℃条件下,超声1.5h,得到所述抗菌混合液。

s20,坯布生物酶处理:s10中织造的坯布利用高温溢流机,在温度为52℃条件下,采用质量分数为4.2%的生物酶溶液,浴比1:9的条件下保持85min,然后酶灭活;

上述操作中,生物酶为淀粉酶。

s30,染色:s20中经生物酶处理的坯布在温度为128℃,浴比为1:8条件下,染色25min;

s40,烘干、定型;染色后的坯布在温度为110℃条件下,烘干18min,然后在温度为175℃条件下,定型28min得到所述抗菌防霉针织物。

实施例5

一种利用秸秆制备复合饲料

抗菌防霉针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坯布原料抗菌处理:将所选坯布原料在温度为40℃条件下,置于抗菌混合液中浸渍20min,在温度为70℃条件下烘干,经水洗后织造坯布;

上述操作中,坯布原料为纯纺织物;水洗溶液中还包括质量分数为0.4%的0.1mli/lnaoh溶液;坯布的克重为130g/m2

上述操作中,抗菌混合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桧柏油140g,艾蒿360g,儿茶素145g,乙醇195g,去离子水500g;其中,艾蒿的含水量低于1.5%;抗菌混合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所述重量份的艾蒿粉碎至70目,备用;

b,所述重量份的桧柏油边搅拌边加入至所述重量份的乙醇中,混合均匀后依次加入所述重量份的儿茶素、a中粉碎的艾蒿和所述重量份的去离子水,在温度为63℃条件下,超声1.2h,得到所述抗菌混合液。

s20,坯布生物酶处理:s10中织造的坯布利用高温溢流机,在温度为50℃条件下,采用质量分数为4.0%的生物酶溶液,浴比1:8的条件下保持75min,然后酶灭活;

上述操作中,生物酶为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组合,质量比为1:0.4。

s30,染色:s20中经生物酶处理的坯布在温度为125℃,浴比为1:9条件下,染色25min;

s40,烘干、定型;染色后的坯布在温度为105℃条件下,烘干15min,然后在温度为160℃条件下,定型25min得到所述抗菌防霉针织物。

实验例

测试1:采用上述各实施例1~5制备的抗菌防霉针织物,分别进行抗菌性能测定和耐洗性能测定。其中抗菌性能测定方法为:分别选取0.75g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的抗菌防霉针织物,将其浸于含有相同菌浓度的缓冲溶液中,置于振荡培养箱中振荡培养18h,通过测定溶液中菌的繁殖情况获得织物的抗菌效果;耐洗性能测定方法为:参照fz/t73023进行耐洗性实验,将整理过的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的抗菌防霉针织物分别按照与洗涤剂2g/l,浴比1:20,水温40℃的条件洗涤。每次洗涤5min后漂洗两次,即为一次有效洗涤。洗涤50次后,晾干进行抗菌测试:

测试结果如表1中所示:

表1实施例1~5制备的抗菌防霉针织物抗菌性能和耐洗性能测试结果

从表1中可看出,实施例1~5制备的抗菌防霉针织物均有极好的抗菌效果,特别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抑制效果明显,本发明抗菌防霉针织物对菌种有一定的杀害作用,可以从根本上抑制菌落繁殖和生长,实现抗菌防霉针织物的抗菌能力;同时经过50次的洗涤,抗菌能力依然较好,可见本发明抗菌防霉针织物的抗菌效果不会因为水洗次数的增多而大幅度的减退,抗菌比较持久,耐洗性好,适合广泛推广。

此外,本发明制备的抗菌防霉针织物,抗菌混合液采用纯植物组成,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制备的服饰长期穿着还具有抗过敏、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改善健康的效果,性价比较高。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及实验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