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65386发布日期:2018-08-24 23:15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级纤维布拉丝上浆辅助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上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业界所使用的原纱上浆设备,其中包括上浆盒、马达、转动轮、端盖、进料阀、回流阀。由于原纱制造中制程条件越来越精细,生产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各种零部件要求也越来越高,零部件的数量也相应的在慢慢增加,致使设备内部空间趋于饱和程度,零部件安装有时候也过于拥挤,在工作时对于安全性能不能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因此继续对现有的上浆设备需改进,增大员工的操作空间,而现有生产设备不能满足生产之需求。

专利号cn201310372210.9公开了一种纱线快速上浆设备,包含经轴,分纱装置,上浆室,烘房和车头。分纱装置将经轴上的片纱分开进入到上浆室,保证纱线上浆均匀并达到一定的上浆率,同时防止浆纱烘干时浆纱发生粘连。上浆室包含浆液槽,上下均匀排布的浆液喷嘴,上浆室下部为浆液回收孔,未被上浆的浆液可经浆液回收孔返回浆液槽,保证浆液循环利用。烘房包含红外发热装置,送风管,导纱辊,可快速将经过上浆的浆纱烘干。车头包含导纱辊,张力辊,织轴,动力机构,控制机构和伸缩筘。用于浆纱的收集及整个浆纱过程中的动力提供和传动控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其改变了传统的浸压上浆模式,浆液成膜性好,浆纱性能稳定,大大节约能源。虽然此发明工作稳定,节省资源,但是零部件布置相对紧凑,若需后期继续增设零部件,设备内部空间有些不够,且零件调整角度也不方便。因此,业界急需一种可以自主调节零件布置、保证一定生产安全且满足生产需求的的上浆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高质量、自动化程度高的自动剥纱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上浆设备装置,包括:

上浆盒,回流装置,调节装置;

所述上浆盒通过浆料管道连接回流装置;所述回流装置设置在所述上浆盒下方;所述调节装置作用于所述回流装置上;所述调节装置用于改变所述回流装置位置,调节所述上浆盒下方空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在使用的上浆设备内部结构进行改进,将回流装置结构由竖直结构改为非竖直结构,通过在回流装置下设置调节装置,可以简单有效的将回流装置安装角度的进行改变,操作简单方便,满足各种工作需求,也便于上浆盒内不同设备的位置调整,同时对作业人员增加了安全性保障。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转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回流装置末端;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设置在回流装置上,用于驱动所述回流装置通过所述转动装置旋转。通过旋转驱动装置作用在回流装置上,简单有效的控制所需旋转角度,进而达到工作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凸轮、连接杆、圆锥形推动块、第一弹簧、矩形盒。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左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矩形盒左侧;所述第一弹簧右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圆锥形推动块后端。将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矩形盒左侧、圆锥形推动块后端固定连接,在旋转驱动装置反向工作时,凸轮回转,由于第一弹簧的拉力,将圆锥形推动块往后拉,逐渐返回初始工作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圆锥形推动块固定在连接杆前端。通过凸轮的旋转,将连接杆往前推动,进而带动圆锥形推动块向前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回流装置右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连接回流装置,用于稳定所述回流装置。第二弹簧用于将处于静止状态的回流装置稳定住,避免回流装置倾斜。在凸轮回转的时候,第二弹簧也将回流装置回推,使其返回初始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内设有自锁装置。用于稳定回流装置位置,避免回流装置角度改变后不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下端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杆,用于稳定连接杆。将连接杆稳定在固定杆上,避免连接杆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顶端设有半圆形支撑槽。连接杆通过半圆形支撑槽可以更加灵活简单的进行移动。减少了摩擦力。

进一步的,所述回流装置上设有紧急扳手。紧急扳手既可以方便的检查回流装置的灵活程度,保证回流装置可以正常使用,有时也可以用作手动紧急泄压使用,进一步提高了工作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上浆设备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上浆设备的调节装置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上浆设备的回流装置图。

图中数字所表示的相应的部件名称:

1、上浆盒;2、回流装置;3、浆料管道;4、凸轮;5、连接杆;6、圆锥形推动块;7、第一弹簧;8、矩形盒;9、固定板;10、第二弹簧;11、转动装置;12、固定杆;13、半圆形支撑槽;14、紧急扳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高质量、自动化程度高的自动剥纱机。

如图1所示,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上浆设备装置,包括

上浆盒1,回流装置2,调节装置;

所述上浆盒通过浆料管道3连接回流装置2;所述回流装置2设置在所述上浆盒1下方;所述调节装置作用于所述回流装置2上;所述调节装置用于改变所述回流装置2位置,调节所述上浆盒1下方空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在使用的上浆设备内部结构进行改进,将回流装置2结构由竖直结构改为非竖直结构,通过在回流装置2下设置调节装置,可以简单有效的将回流装置2安装角度的进行改变,操作简单方便,满足各种工作需求,也便于上浆盒1内不同设备的位置调整,同时对作业人员增加了安全性保障。

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转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回流装置末端;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设置在回流装置上,用于驱动所述回流装置通过所述转动装置旋转。通过旋转驱动装置作用在回流装置上,简单有效的控制所需旋转角度,进而达到工作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凸轮4、连接杆5、圆锥形推动块6、第一弹簧7、矩形盒8。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7左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矩形盒8左侧;所述第一弹簧7右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圆锥形推动块6后端。将第一弹簧7两端分别与矩形盒8左侧、圆锥形推动块6后端固定连接,在旋转驱动装置反向工作时,凸轮4回转,由于第一弹簧7的拉力,将圆锥形推动块6往后拉,逐渐返回初始工作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圆锥形推动块6固定在连接杆前端。通过凸轮的旋转,将连接杆往前推动,进而带动圆锥形推动块6向前移动。

在实际操作中,通过电机转动带动凸轮4进行转动,连接杆5靠在凸轮4一侧,由于凸轮4的不规则形状,凸轮4旋转时,推动连接杆5往前移动,进而推动连接杆5前段的圆锥形推动块6往前移动,由于圆锥形推动块6初始状态时便靠近回流装置,进而圆锥形推动块6前进时也推动回流装置2绕着回流装置2上的转动装置旋转,进而达到改变回流装置2安装的角度,以此满足不同的工作需求。通过回流装置2不同的倾斜角度,可以增加了设备的下方空间,有利于上浆盒内不同设备位置的安装调整;员工在拉丝将纱束放入碳棒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避免头部碰触到回流装置管道,避免工伤事故发。可以大大提高上浆设备的工作效率,也能提高劳动人员的工作安全性能。回流装置2设计在上浆盒1右下端部,便于使浆料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回流装置2右侧设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上设有第二弹簧10;所述第二弹簧10另一端连接回流装置2,用于稳定所述回流装置2。第二弹簧10用于将处于静止状态的回流装置2稳定住,避免回流装置2倾斜。在凸轮4回转的时候,第二弹簧10也将回流装置2回推,使其返回初始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内设有自锁装置。用于稳定回流装置位置,避免回流装置2角度改变后不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5下端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杆12,用于稳定连接杆。将连接杆5稳定在固定杆12上,避免连接杆5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12顶端设有半圆形支撑槽13。连接杆5通过半圆形支撑槽13可以更加灵活简单的进行移动。减少了摩擦力。

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回流装置2上设有紧急扳手14。紧急扳手14既可以方便的检查回流装置2的灵活程度,保证回流装置2可以正常使用,有时也可以用作手动紧急泄压使用,进一步提高了工作的安全性能。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连接杆5需要进行前后移动,若直接放置在固定杆12上,连接杆5在进行前后移动时摩擦较大,很容易损坏连接杆5,需要经常更换,增加了生产成本。因而在固定杆12上增加一个半圆形支撑槽13,通过圆形的弧度,可以使得连接杆5更加方便的进行前后移动。再进一步的可以将半圆形支撑槽13的表面打磨光滑,进一步减少摩擦力,减少工作时的损耗。自锁装置在旋转装置工作完成之后,稳定已完成的工作状态。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