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面效应的单面纬编织物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858140发布日期:2019-06-11 22:41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织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双面效应的单面纬编织物。本发明还涉及该具有双面效应的单面纬编织物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针织服装具有良好的舒适性,目前的发展趋势是舒适、功能、时尚、休闲、环保和多样化,而针织服装也从针织内衣逐步向外衣化和时装化发展。因此,具有各种外观效应的针织面料层出不穷,轻质、具有良好的热湿舒适性、一定的功能性和丰富外观效应的针织面料深受针织服装市场的欢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双面效应的单面纬编织物,它具有柔软舒适,兼具抗菌抑菌、消臭功能和良好舒适性能,且两面具有不同外观效应,适于作为春秋季针织时装、休闲服装用面料的特点。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具有双面效应的单面纬编织物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具有双面效应的单面纬编织物,包括织物本体,该织物本体为单面纬编复合组织;

所述织物本体的正面由正面显凸横条和正面隐凸横条相间配置的正面线圈构成,相邻的正面显凸横条和正面隐凸横条之间具有正面凹陷横条;其中,正面显凸横条由成圈线圈、集圈线圈、不工作浮线组织横列构成,由连续6个横列与不工作浮线相连的成圈线圈呈正面显凸矩形状组合分布构成;正面隐凸横条由成圈线圈、集圈线圈横列构成,由2针2列集圈编织的拉长线圈呈正面隐凸点状组合分布构成;正面凹陷横条由连续16-20个横列纬平针组织的正面线圈组成;

所述织物本体的反面由反面显凸横条和反面隐凸横条相间配置的反面线圈构成,相邻的反面显凸横条和反面隐凸横条之间具有反面凹陷横条;其中,反面显凸横由4-5针距不工作浮线横条与反面成圈线圈、集圈悬弧相间配置而成;反面隐凸横条由2针2列集圈悬弧呈反面隐凸点状组合分布构成;反面凹陷横条由连续16-20个横列纬平针组织的反面线圈组成。

所述织物本体由30s长绒棉与含椰碳的改性粘胶纤维混纺纱,并与20d氨纶交织而成。

所述30s长绒棉与含椰碳的改性粘胶纤维混纺纱的纺纱方式为紧密赛络纺,捻系数390-400捻/10cm。

所述30s长绒棉与含椰碳的改性粘胶的质量比为60:40。

所述30s长绒棉、含椰碳的改性粘胶、20d氨纶混纺的质量比为54:42:4。

所述织物本体的平方米克重为170-180g/m2

具有双面效应的单面纬编织物的生产方法,包括针织织造工序和后整理工序形成织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织造工序为:

采用8个针道的单面圆纬机或电子控制单面提花圆纬机进行编织,构成所述双面效应的单面纬编织物的一个完全组织的最小循环为18纵行72横列,8个针道表示针踵踵位高低位置,18纵行由8针道18枚针筒针排列而成,72横列由针筒周围72路成圈系统数配置而成;

其中,

1个完全组织的18枚针筒针排列方式为:aaabbbaccdeddfddgh,a、b、c、d、e、f、g、h表示不同针筒针的针踵踵位高低位置;

1个完全组织的72路成圈系统穿纱为:30s长绒棉、椰碳改性粘胶混纺纱、20d氨纶;

1个完全组织的72路成圈系统三角配置方式为:第1-6路、19-24路针筒针a、c、d、f、h对应不工作,针筒针b对应成圈,针筒针e对应集圈;第10-15路针筒针a、c对应成圈,针筒针b、d、e、g、h对应不工作,针筒针f对应集圈;第44-45路、第48-49路、第52-53路针筒针a、b、d、e、f对应成圈,针筒针c、g、h对应集圈;第7-9路、第16-18路、第25-43路、第46-47路、第50-51路、第54-72路,全部针筒针对应成圈。

所述30s长绒棉、含椰碳的改性粘胶、20d氨纶混纺的质量比为54:42:4。

所述后整理工序包括:醒布工艺、开幅工艺、预定型工艺、前处理工艺、染色工艺、清洗工艺、定型工艺;

其中,

预定型工艺为:在10箱定型机上,190℃-200℃过水预定型,添加占织物重量0.2-0.5%的渗透剂,超喂12-20%、车速为20-28米/分钟、上下风量100%;

前处理型工艺为:采用助剂进行前处理,控制每克织物本体含精炼剂0.1-0.5克、螯合剂0.2-1克、去油剂0.1-0.5克、精炼酶2-3.5克、双氧水4-7克、冰醋酸0.5-1克、除氧酶0.1-0.2克;按照浴比1:6-1:10,在小浴比溢流机中注入冷水,机速2-3.5min/圈,将水温加热至40-50℃,放入织物,运转5-10分钟后加入精炼剂、螯合剂和去油剂,运转5-10分钟后加入精炼酶,运转10-15分钟后,以1℃-3℃/分钟升温至60℃-70℃,加入双氧水保温10-15分钟,再以1℃-3℃/分钟升温至95℃-98℃,保温40-50分钟;以1℃-3℃/分钟降温至70℃-80℃排液、进水,40℃-50℃时加入冰醋酸水洗,10-15分钟后排液、进水,加入除氧酶,洗涤20-30分钟后排液;

染色工艺为:采用助剂和活性染料进行染色,选用助剂为:占织物本体重量比0.5-1%的螯合剂,控制每克织物本体含元明粉18-25克、纯碱7-10克;选用活性染料为:占织物本体重量比0.05-0.06%的活性黄、占织物本体重量比0.09-0.1%的活性红、占织物本体重量比0.01-0.017%的活性蓝;将水温加热至40℃-50℃,运转5-10分钟后加入螯合剂,运转15-20分钟后加入活性染料,控制染液ph值为6.8-7.0,运转15-20分钟后加入20-30%元明粉,保温10-15分钟,运转10-15分钟后加入剩余元明粉,保温10-15分钟;以1℃-3℃/分钟升温至60℃-80℃,加入10-20%纯碱,运转10-15分种后保温10-15分钟,再加入剩余纯碱,运转15-25分钟、保温30-40分钟后排液;

清洗工艺为:采用冰醋酸和清洗剂进行清洗,清洗剂的配方为:占织物本体重量比0.5-1%的冰醋酸和占织物本体重量比0.5-1%的皂洗剂;水洗10-15分钟后排水;注入冷水,放入冰醋酸,水洗10-15分钟后排水;注入冷水,放入皂洗剂,水洗5-10分钟后,以1℃-3℃/分钟升温至90℃-95℃,保温10-20分钟,按1℃-3℃/分钟降温至70℃-80℃,水洗10-15分钟后排液;

定型工艺为:通过定型机进行超喂定型,添加柔软剂3-5g/l,控制定型机的定型温度为150-170℃,定型车速为22-28米/分钟,超喂量为30-40%;

其它工艺采用常规方式。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是:柔软舒适,兼具抗菌抑菌、消臭功能和良好舒适性能,且两面具有不同外观效应,适于作为春秋季针织时装、休闲服装用面料。具体具有的优点为:

(1)柔软舒适,富有适度弹性:采用30s长绒棉、椰碳改性粘胶纤维混纺纱编织单面纬编织物,使织物吸湿柔软;织物结构中含多个横列3~5针距不等的不工作浮线组织点,不仅触感柔软,且织物轻薄;采用20d氨纶细丝交织入织物,使织物纵、横向延伸性和弹性好,且织物较为紧密,含有一定的弹性,保形性佳。

(2)双面效应:织物组织结构选用单面成圈线圈、集圈线圈和不工作浮线组合而成的复合组织,由数个横列的成圈线圈分别与集圈、不工作浮线交替编织横列构成具有显著凹凸横条效应,由成圈、集圈、不工作编织的正面线圈结构与反面线圈结构,分别构成外观不同的横条风格效应,单面编织形成两面不同的风格效应,具有一定时尚感,适宜两面穿服装设计。

(3)抑菌、消臭:由于含椰碳的功能粉体加入粘胶纤维中,并以一定比列与长绒棉混纺,形成具有永久性抗菌抑菌、消臭功能的织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具有双面效应的单面纬编织物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具有双面效应的单面纬编织物反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具有双面效应的单面纬编织物的组织结构编织图。

图中:

1、正面显凸横条;

2、正面显凸矩形;

3、正面隐凸横条;

4、正面隐凸点;

5、正面凹陷横条;

6、反面显凸横条;

7、不工作浮线横条;

8、反面成圈线圈;

9、集圈悬弧;

10、反面隐凸横条;

11、2针2列集圈悬弧;

12、反面隐凸点;

13、反面凹陷横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和图2所示:具有双面效应的单面纬编织物,包括织物本体,该织物本体为单面纬编复合组织。

具体而言:

该织物本体的正面由正面显凸横条1和正面隐凸横条3相间配置的正面线圈构成,相邻的正面显凸横条1和正面隐凸横条3之间具有正面凹陷横条5。亦即,该织物本体可以由若干个从上至下排列的构成单元构成,从上到下,每个构成单元包括:一正面显凸横条1、一正面凹陷横条5、一正面隐凸横条3。

其中,正面显凸横条1由成圈线圈、集圈线圈、不工作浮线组织横列构成,由连续6个横列与不工作浮线相连的成圈线圈呈正面显凸矩形2状组合分布构成。正面隐凸横条3由成圈线圈、集圈线圈横列构成,由2针2列集圈编织的拉长线圈呈正面隐凸点4状组合分布构成。正面凹陷横条5由连续16-20个横列纬平针组织的正面线圈组成。比如,正面凹陷横条5由连续16、18或20个横列纬平针组织的正面线圈组成。

相对应的,该织物本体的反面由反面显凸横条6和反面隐凸横条10相间配置的反面线圈构成,相邻的反面显凸横条6和反面隐凸横条10之间具有反面凹陷横条13。亦即,该织物本体的反面也可以由若干个从上到下排列的构成单元构成,从上到下,每个构成单元包括:一反面显凸横条6、一反面凹陷横条13、一反面隐凸横条10。

其中,反面显凸横条6由4-5针距不工作浮线横条7与反面成圈线圈8、集圈悬弧9相间配置而成。反面隐凸横条10由2针2列集圈悬弧11呈反面隐凸点12状组合分布构成。反面凹陷横条13由连续16-20个横列纬平针组织的反面线圈组成。比如,反面凹陷横条13由连续16、18或20个横列纬平针组织的反面线圈组成。

优化的:

该织物本体由30s长绒棉与含椰碳的改性粘胶纤维混纺纱,并与20d氨纶交织而成。30s长绒棉与含椰碳的改性粘胶纤维混纺纱的纺纱方式为紧密赛络纺,捻系数390-400捻/10cm。比如,捻系数390、395或400捻/10cm。30s长绒棉与含椰碳的改性粘胶的质量比为60:40。更优的,30s长绒棉、含椰碳的改性粘胶、20d氨纶混纺的质量比为54:42:4。该织物本体的平方米克重为170-180g/m2

本发明的具有双面效应的单面纬编织物的生产方法,包括针织织造工序和后整理工序形成织物本体。

该针织织造工序为:

采用8个针道的单面圆纬机或电子控制单面提花圆纬机进行编织,构成所述双面效应的单面纬编织物的一个完全组织的最小循环为18纵行72横列,8个针道表示针踵踵位高低位置,18纵行由8针道18枚针筒针排列而成,72横列由针筒周围72路成圈系统数配置而成。

其中,1个完全组织的18枚针筒针排列方式为:aaabbbaccdeddfddgh,a、b、c、d、e、f、g、h表示不同针筒针的针踵踵位高低位置。1个完全组织的72路成圈系统穿纱为:30s长绒棉、椰碳改性粘胶混纺纱、20d氨纶。1个完全组织的72路成圈系统三角配置方式为:第1-6路、19-24路针筒针a、c、d、f、h对应不工作,针筒针b对应成圈,针筒针e对应集圈,形成图1所示的正面显凸横条1;第10-15路针筒针a、c对应成圈,针筒针b、d、e、g、h对应不工作,针筒针f对应集圈;第44-45路、第48-49路、第52-53路针筒针a、b、d、e、f对应成圈,针筒针c、g、h对应集圈,形成图1所示的正面隐凸横条3;第7-9路、第16-18路、第25-43路、第46-47路、第50-51路、第54-72路,全部针筒针对应成圈,形成图1所示的正面凹陷横条5。

同时,30s长绒棉、含椰碳的改性粘胶的质量比可以是60:40,。更好的,30s长绒棉、含椰碳的改性粘胶、20d氨纶混纺的质量比为54:42:4。

该后整理工序包括:醒布工艺、开幅工艺、预定型工艺、前处理工艺、染色工艺、清洗工艺、定型工艺。

预定型工艺为:在10箱定型机上,190℃-200℃过水预定型,添加占织物重量0.2-0.5%的渗透剂,超喂12-20%、车速为20-28米/分钟、上下风量100%。比如,预定型工艺为:在10箱定型机上,190℃过水预定型,添加占织物重量0.2%的渗透剂,超喂12%、车速为208米/分钟、上下风量100%。或者,预定型工艺为:在10箱定型机上,195℃过水预定型,添加占织物重量0.3%的渗透剂,超喂15%、车速为25米/分钟、上下风量100%。或者,预定型工艺为:在10箱定型机上,200℃过水预定型,添加占织物重量0.5%的渗透剂,超喂20%、车速为28米/分钟、上下风量100%。

前处理型工艺为:采用助剂进行前处理,控制每克织物本体含精炼剂0.1-0.5克、螯合剂0.2-1克、去油剂0.1-0.5克、精炼酶2-3.5克、双氧水4-7克、冰醋酸0.5-1克、除氧酶0.1-0.2克;按照浴比1:6-1:10,在小浴比溢流机中注入冷水,机速2-3.5min/圈,将水温加热至40-50℃,放入织物,运转5-10分钟后加入精炼剂、螯合剂和去油剂,运转5-10分钟后加入精炼酶,运转10-15分钟后,以1℃-3℃/分钟升温至60℃-70℃,加入双氧水保温10-15分钟,再以1℃-3℃/分钟升温至95℃-98℃,保温40-50分钟;以1℃-3℃/分钟降温至70℃-80℃排液、进水,40℃-50℃时加入冰醋酸水洗,10-15分钟后排液、进水,加入除氧酶,洗涤20-30分钟后排液。比如,前处理型工艺为:采用助剂进行前处理,控制每克织物本体含精炼剂0.1克、螯合剂0.2克、去油剂0.1克、精炼酶2克、双氧水4克、冰醋酸0.5克、除氧酶0.1克;按照浴比1:6,在小浴比溢流机中注入冷水,机速2min/圈,将水温加热至40℃,放入织物,运转5分钟后加入精炼剂、螯合剂和去油剂,运转5-分钟后加入精炼酶,运转10分钟后,以1℃/分钟升温至60℃,加入双氧水保温10分钟,再以1℃/分钟升温至95℃,保温40分钟;以1℃/分钟降温至70℃排液、进水,40℃时加入冰醋酸水洗,10分钟后排液、进水,加入除氧酶,洗涤20分钟后排液。或者,前处理型工艺为:采用助剂进行前处理,控制每克织物本体含精炼剂0.3克、螯合剂0.5克、去油剂0.3克、精炼酶3克、双氧水5克、冰醋酸0.6克、除氧酶0.15克;按照浴比1:8,在小浴比溢流机中注入冷水,机速3min/圈,将水温加热至45℃,放入织物,运转7分钟后加入精炼剂、螯合剂和去油剂,运转7分钟后加入精炼酶,运转12分钟后,以2℃/分钟升温至65℃,加入双氧水保温13分钟,再以2℃/分钟升温至96℃,保温45分钟;以2℃/分钟降温至75℃排液、进水,45℃时加入冰醋酸水洗,13分钟后排液、进水,加入除氧酶,洗涤25分钟后排液。或者,前处理型工艺为:采用助剂进行前处理,控制每克织物本体含精炼剂0.5克、螯合剂1克、去油剂0.5克、精炼酶3.5克、双氧水7克、冰醋酸1克、除氧酶0.2克;按照浴比1:10,在小浴比溢流机中注入冷水,机速3.5min/圈,将水温加热至50℃,放入织物,运转10分钟后加入精炼剂、螯合剂和去油剂,运转10分钟后加入精炼酶,运转15分钟后,以3℃/分钟升温至70℃,加入双氧水保温15分钟,再以3℃/分钟升温至98℃,保温50分钟;以3℃/分钟降温至80℃排液、进水,50℃时加入冰醋酸水洗,15分钟后排液、进水,加入除氧酶,洗涤30分钟后排液。

染色工艺为:采用助剂和活性染料进行染色,选用助剂为:占织物本体重量比0.5-1%的螯合剂,控制每克织物本体含元明粉18-25克、纯碱7-10克;选用活性染料为:占织物本体重量比0.05-0.06%的活性黄、占织物本体重量比0.09-0.1%的活性红、占织物本体重量比0.01-0.017%的活性蓝;将水温加热至40℃-50℃,运转5-10分钟后加入螯合剂,运转15-20分钟后加入活性染料,控制染液ph值为6.8-7.0,运转15-20分钟后加入20-30%元明粉,保温10-15分钟,运转10-15分钟后加入剩余元明粉,保温10-15分钟;以1℃-3℃/分钟升温至60℃-80℃,加入10-20%纯碱,运转10-15分种后保温10-15分钟,再加入剩余纯碱,运转15-25分钟、保温30-40分钟后排液。比如,采用助剂和活性染料进行染色,选用助剂为:占织物本体重量比0.5%的螯合剂,控制每克织物本体含元明粉18克、纯碱7克;选用活性染料为:占织物本体重量比0.05%的活性黄、占织物本体重量比0.09%的活性红、占织物本体重量比0.01%的活性蓝;将水温加热至40℃,运转5分钟后加入螯合剂,运转15分钟后加入活性染料,控制染液ph值为6.8,运转15分钟后加入20%元明粉,保温10分钟,运转10分钟后加入剩余元明粉,保温10分钟;以1℃/分钟升温至60℃,加入10%纯碱,运转10分种后保温10分钟,再加入剩余纯碱,运转15分钟、保温30分钟后排液。或者,采用助剂和活性染料进行染色,选用助剂为:占织物本体重量比0.6%的螯合剂,控制每克织物本体含元明粉22克、纯碱8克;选用活性染料为:占织物本体重量比0.055%的活性黄、占织物本体重量比0.095%的活性红、占织物本体重量比0.015%的活性蓝;将水温加热至45℃,运转8分钟后加入螯合剂,运转18分钟后加入活性染料,控制染液ph值为6.9,运转18分钟后加入25%元明粉,保温13分钟,运转13分钟后加入剩余元明粉,保温13分钟;以2℃/分钟升温至70℃,加入15%纯碱,运转13分种后保温13分钟,再加入剩余纯碱,运转20分钟、保温35分钟后排液。或者,采用助剂和活性染料进行染色,选用助剂为:占织物本体重量比1%的螯合剂,控制每克织物本体含元明粉25克、纯碱10克;选用活性染料为:占织物本体重量比0.06%的活性黄、占织物本体重量比0.1%的活性红、占织物本体重量比0.017%的活性蓝;将水温加热至50℃,运转10分钟后加入螯合剂,运转20分钟后加入活性染料,控制染液ph值为7.0,运转20分钟后加入30%元明粉,保温15分钟,运转15分钟后加入剩余元明粉,保温15分钟;以3℃/分钟升温至80℃,加入20%纯碱,运转15分种后保温15分钟,再加入剩余纯碱,运转25分钟、保温40分钟后排液。

清洗工艺为:采用冰醋酸和清洗剂进行清洗,清洗剂的配方为:占织物本体重量比0.5-1%的冰醋酸和占织物本体重量比0.5-1%的皂洗剂;水洗10-15分钟后排水;注入冷水,放入冰醋酸,水洗10-15分钟后排水;注入冷水,放入皂洗剂,水洗5-10分钟后,以1℃-3℃/分钟升温至90℃-95℃,保温10-20分钟,按1℃-3℃/分钟降温至70℃-80℃,水洗10-15分钟后排液。比如,清洗工艺为:采用冰醋酸和清洗剂进行清洗,清洗剂的配方为:占织物本体重量比0.5%的冰醋酸和占织物本体重量比0.5%的皂洗剂。水洗10分钟后排水。注入冷水,放入冰醋酸,水洗10分钟后排水。注入冷水,放入皂洗剂。水洗5分钟后,以1℃/分钟升温至90℃,保温10分钟。按1℃/分钟降温至70℃,水洗10分钟后排液。或者,清洗工艺为:采用冰醋酸和清洗剂进行清洗,清洗剂的配方为:占织物本体重量比0.8%的冰醋酸和占织物本体重量比0.57%的皂洗剂。水洗12分钟后排水。注入冷水,放入冰醋酸,水洗12分钟后排水。注入冷水,放入皂洗剂,水洗8分钟后,以2℃/分钟升温至93℃,保温15分钟,按2℃/分钟降温至75℃,水洗12分钟后排液。或者,清洗工艺为:采用冰醋酸和清洗剂进行清洗,清洗剂的配方为:占织物本体重量比1%的冰醋酸和占织物本体重量比1%的皂洗剂。水洗15分钟后排水。注入冷水,放入冰醋酸,水洗15分钟后排水。注入冷水,放入皂洗剂,水洗10分钟后,以3℃/分钟升温至95℃,保温20分钟,按3℃/分钟降温至80℃,水洗15分钟后排液。

定型工艺为:通过定型机进行超喂定型,添加柔软剂3-5g/l,控制定型机的定型温度为150-170℃,定型车速为22-28米/分钟,超喂量为30-40%。比如,添加柔软剂3g/l,控制定型机的定型温度为150℃,定型车速为22米/分钟,超喂量为30%。或者,添加柔软剂45g/l,控制定型机的定型温度为160℃,定型车速为25米/分钟,超喂量为35%。或者,添加柔软剂5g/l,控制定型机的定型温度为170℃,定型车速为28米/分钟,超喂量为40%。

其他工艺同于常规方式,不再赘述。

下面,以一个更具体的实施例予以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2

具有双面效应的单面纬编织物的生产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选用30s长绒棉、椰碳改性粘胶赛络紧密纺混纺纱及20d氨纶为原料。其中,30s长绒棉、椰碳改性粘胶赛络的质量比可以为60:40。在筒径34英寸、机号28g、成圈系统数72路的单面电脑提花圆纬机上编织,一个完全组织为18针、72横列,其织物结构编织图如图3所示。

毛坯织物横密:85线圈纵行/5cm,纵密:130线圈横列/5cm,平方米克重:310g/m2

上述双面效应的单面纬编织物,依次经醒布、开幅、预定型、前处理、染色、清洗、定型后整理等工艺,制成光坯布。

其中:

醒布、开幅工艺:开幅理布后醒布12小时。

预定型工艺:在10箱定型机上,198℃过水预定型,添加占织物重量0.3%渗透剂,超喂16%、车速为26米/分钟、上下风量100%。

前处理工艺:采用助剂进行前处理,控制每克上述织物含精炼剂0.3克、螯合剂0.5克、去油剂0.3克、精炼酶2.5克、双氧水6克、冰醋酸1克、除氧酶0.1克;按照浴比1:8,在小浴比溢流机中注入冷水,机速2-3.5min/圈,将水温加热至50℃,放入织物,运转5分钟后加入精炼剂、螯合剂和去油剂,运转5分钟后加入精炼酶,运转10分钟后,以3℃/分钟升温至60℃,加入双氧水保温10分钟,再以3℃/分钟升温至95℃,保温45分钟;以3℃/分钟降温至80℃排液、进水,然后在40℃,加入冰醋酸水洗,10分钟后排液、进水,加入除氧酶,洗涤20分钟后排液;

染色工艺:采用助剂和活性染料进行染色,选用助剂为:占织物重量比0.5%的螯合剂,控制每克上述织物含元明粉20克、纯碱8克;选用活性染料为:占织物重量比0.057%的活性黄、占织物重量比0.094%的活性红、占织物重量比0.011%的活性蓝;将水温加热至40℃,运转5分钟后加入螯合剂,运转20分钟后加入活性染料,控制染液ph值为7.0,运转15分钟后加入30%元明粉,保温10分钟,运转15分钟后加入剩余70%元明粉,保温10分钟;以1℃/分钟升温至60℃,加入20%纯碱,运转15分种后保温10分钟,再加入80%纯碱,运转25分钟、保温30分钟后排液;

清洗工艺:采用冰醋酸和清洗剂进行清洗,洗剂的配方为:占织物重量比1%的冰醋酸和占织物重量比0.5%的皂洗剂;水洗10分钟后排水;注入冷水,放入冰醋酸,水洗10分钟后排水;注入冷水,放入皂洗剂,水洗5分钟后,以2℃/分钟升温至90℃,保温10分钟,按1℃/分钟降温至80℃,水洗10分钟后排液;

定型工艺:通过定型机进行超喂定型,添加柔软剂3g/l,控制定型机的定型温度为165c,定型车速为26米/分钟,超喂量为38%。

制得的光坯布的门幅190cm,横密77线圈纵行/5cm,纵密80线圈横列/5cm,平方米克重177g/m2

用纱比例:30s长绒棉:含椰碳的改性粘胶:氨纶混纺交织的质量比最好为54:42:4。

经过以上步骤制备出成品。

效果例:

对实施例2制备的成品进行常规测试。

参照gb/t18318-2001国家标准,采用lly-01型电子硬挺度仪测试织物的弯曲长度和弯曲刚度,得纵向弯曲长度1.25cm,横向弯曲长度0.93cm;纵向弯曲刚度0.35mn·cm,横向弯曲刚度0.15mn·cm,说明织物柔软性能优良。

参照gb/t4802.2-1997国家标准,采用yg401e型织物平磨仪(马丁代尔仪)测试织物的抗起毛起球等级为3-4级,符合针织产品服用性能要求。

参照gb/t5435-1997国家标准,采用yg461e数字式透气量仪测试织物的透气量为389l/m2·s,透气性能良好。

参照fz/t73023-2006国家标准,测试织物洗涤后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抑菌性能,抑菌圈宽度d均为0mm,说明安全性能好;面料经过50次洗涤后,根据aaa级产品的抑菌率指标进行试验,大肠杆菌抑菌率70%、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99%、白色念珠菌抑菌率97%,说明具有极佳的抑菌效果。

对于氨气的消臭测试,2小时后减少率54%,具有较好的消臭效果。

采用实施例1的方式制备的成品的各项性能近似于实施例2制备的成品的各项性能,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