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桌面式叠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0153发布日期:2019-05-11 00:37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桌面式叠衣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桌面式叠衣机。



背景技术:

叠衣服是日常生活中非常琐碎而且频繁的工作,在一些酒店、医院及一些需要小规模需要衣物处理的场所,往往会耗费很大的人工对衣服进行整理折叠;随着人工的价格不断上调,在处理衣服折叠事项上就会耗费很大的财力资源,若能有一台小型的自动化机器来代替人工完成衣服折叠,那将会有很好的收效,可以为医院、酒店减少对人工的投入,提高自动化程度,增大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桌面式叠衣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桌面式叠衣机,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用于放置衣服的放衣模板、设于放衣模板一侧的对叠模块、设于机架上并平行于所述放衣模板以及对叠模块运动的夹具模块以及设于对叠模块上方的下行压衣折叠模组;所述夹具模块从放衣模板上夹取衣服并通过放衣模板对衣服进行初步折叠后将衣服转移至对叠模块,所述对叠模块与所述下行压衣折叠模组配合对初步折叠的所述衣服进行对叠处理;所述对叠模块下方设置有用于传送已对叠好衣服的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下方设置有用于存放衣服的存放机构。

在本技术方案中,待折叠的衣服放置在放衣模板上,夹具模块夹取衣服肩部适宜位置运动,在衣服通过放衣模板后实现对衣服的初始折叠;衣服通过放衣模板后被夹持至对叠模块上,对叠模块与下行压衣折叠模组相配合对已初始折叠的衣服进行对叠处理;对叠处理后的衣服经传递机构传送至存放机构,存放机构可以对已折叠好的衣服进行存放处理。

优选地,所述放衣模板包括衣袖收缩板、设于所述衣袖收缩板上方的放衣板以及设于所述放衣板与所述衣袖收缩板之间的隔离板;所述放衣板的尺寸小于所述衣袖收缩板的尺寸;所述衣袖收缩板远离对叠模块的一端开设有用于放置衣袖的放置槽,所述衣袖收缩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折叠收紧槽。在本技术方案中,衣服放置在放衣板上,夹具模块夹紧衣服肩部适宜位置,超出放衣板部分的衣服自然垂放于放衣板的边缘部位,衣服的衣袖垂落于放置衣袖的放置槽中;在夹具模块的带动下,衣袖会顺衣袖收缩板的放置槽移动,并将衣袖收至放衣板下部,衣物边缘部分也会置于放衣板与衣袖收缩板之间,衣服在夹具模块的带动下,经过折叠收紧槽后,完成了对衣服的初始折叠工作。隔离板的设置是为了使放衣板与衣袖收缩板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便于将衣物边缘部分以及衣袖部分折叠于放衣板与衣袖收缩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夹具模块包括设于机架上并位于所述折叠机构两侧的第一滚珠丝杆、用于分别驱动所述第一滚珠丝杆运转的第一驱动电机以及分别设于两组所述第一滚珠丝杆上并沿所述第一滚珠丝杆移动的第一滑块,两组所述第一滑块之间连接有连杆;所述夹具模块还包括平行于所述连杆的第二滚珠丝杆、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滚珠丝杆的第二驱动电机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滚珠丝杆上并沿所述第二滚珠丝杆滑动的两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上设置有开口槽结构,所述连杆卡接在所述开口槽结构中并与所述开口槽结构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远离堆叠模块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夹取衣服的自动夹具。

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滚珠丝杆在第一驱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第一滚珠丝杆带动第一滑块沿着第一滚珠丝杆移动,从而实现设置在两组第一滑块上的连杆沿着第一滚珠丝杆移动;连杆与第二滑块卡接,连杆移动可以带动第二滑块移动,第二滑块上设置的自动夹具将夹持的衣服沿着第一滚珠丝杆移动;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第二滚珠丝杆旋转,从而带动设置在第二滚珠丝杆上的第二滑块沿着第二滚珠丝杆移动,第二滑块卡接在连杆上并与连杆滑动连接,可以使得第二滑块沿着连杆运动,第二滑块沿着第二滚珠丝杆移动,便于调整设置在第二滑块上的自动夹具的位置,从而实现对放置在放衣板上的衣服进行夹持。

优选地,所述对叠模块包括上下设置的两组l型结构的第一导轨以及两组l型结构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均位于竖直面;两组所述第一导轨中分别设置有第一链条,所述第一导轨末端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链条转动的第三驱动电机,两组所述第一链条之间设置有第一链板;两组所述第二导轨中分别设置有第二链条,所述第二导轨末端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链条转动的第四驱动电机,两组所述第二链条之间设置有第二链板。

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导轨中的第一链条在第三驱动电机的作用下,可以沿着l型结构的第一导轨运动,第一链条运动可以带动安装在两组第一链条之间的第一链板运动,使得第一链板从l型结构的第一导轨的水平段移动至第一导轨的竖直端,使放置在第一链板上的衣服转移至第二链板上。第二导轨中的第二链条在第四驱动电机的作用下,可以沿着l型结构的第二导轨运动,第二链条运动可以带动安装在两组第二链条之间的第二链板运动,使得第二链板从l型结构的第二导轨的水平段移动至第二导轨的竖直端,使放置在第二链板上的衣服转移至传送机构上。

优选地,所述下行压衣折叠模组设于所述第一导轨上方,所述下行压衣折叠模组包括模组机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模组机架垂直升降的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机架的顶部相连,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模组机架固定相连;所述模组机架外边框的尺寸大于两组所述第一导轨的间距;所述模组机架上设置有压力装置,所述压力装置包括压力机架以及设于压力机架上的压衣弹力皮筋;所述模组机架上并平行于所述第一导轨的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结构,所述第一开口结构位于所述压力装置下方,所述第一开口结构中均分别设置有第三滚珠丝杆以及用于驱动第三滚珠丝杆旋转的第五驱动电机,两组所述第三滚珠丝杆上分别设置有第三滑块,两组所述第三滑块之间连接有滑杆。

在本技术方案中,模组机架在电动伸缩的作用下垂直升降,模组机架在下降至第一导轨的外侧,滑杆位于第一链板与第二链板之间;压力装置中的压力弹力皮筋将放置在第一导轨的第一链板上的衣服进行压紧;同时模组机架中的滑杆在第五驱动电机的作用下,使滑杆在第一链板与第二链板之间往返运动,将没有被压力弹力皮筋压紧的衣服带入至第一链板与第二链板之间,从而完成衣服的对叠处理。

优选地,所述传送机构设于所述第二导轨下方,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翻转装置以及传递装置;所述翻转装置包括对称设置于机架上的两组翻转电机以及设于两组所述翻转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通过转轴支座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上包覆有翻转衣板。

在本技术方案中,翻转电机驱动主动轮旋转,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转动轴旋转,转动轴从而带动翻转衣板旋转,最终可以实现将放置在翻转衣板上的衣服转移至传递装置上。

优选地,所述传递装置设于所述翻转衣板下方,所述传递装置包括梯形结构的传递机架、设于所述传递机架上的若干从动轴、设于所述传递机架底部的主动轴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轴的第六驱动电机,若干所述从动轴以及所述主动轴上环绕设置有传送带;其中上方的两组从动轴与绕制在其上的传送带形成水平面传递平台;其中上方的一组从动轴、下方相邻的一组从动轴与绕制其上的传送带形成一倾斜传递平台。

在本技术方案中,已折叠好的衣服从翻转衣板上转移至传递装置的水平面传递平台上。第六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轴旋转,主动轴带动传送带运动,将放置在水平传送平台上的衣服传递至倾斜传递平台,传送带继续运动将倾斜传递平台上的衣服输送至存放机构。

优选地,所述存放机构设于所述传递装置下方,所述存放机构包括设于机架底部的第三导轨、沿所述第三导轨滑动的存放机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存放机架升降的气缸装置;所述机架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存放机架沿所述第三导轨滑动的第七驱动电机,所述第七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四滚珠丝杆,所述第四滚珠丝杆与设于存放机架底部的固定块螺纹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七驱动电机驱动第四滚珠丝杆旋转,第四滚珠丝杆通过螺纹连接的固定块带动存放机架沿着第四滚珠丝杆移动,便于将接收的衣服转送出来;同时机架底部的第三导轨有利于为存放机架移动提供导向作用;另外,气缸装置的设置可以实现存放机架的升降功能。

优选地,所述存放机架包括机架底座、设于所述机架底座上的交叉架以及设于所述交叉架上的顶板;所述交叉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叉架以及第二叉架,所述机架底座的两内侧均设置有第一导槽,所述顶板的下端面设置有两组第二导槽;所述第一叉架的下端与所述机架底座相铰接,所述第一叉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导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叉架的下端与所述机架底座的第一导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叉架的上端与所述顶板相铰接;所述气缸装置设于所述机架底座上,所述气缸装置的伸缩杆与所述第一叉架固定相连。

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叉架的下端与机架底座相铰接,第一叉架的上端可以在第二导槽中滑动;第二叉架的下端在第一导槽中滑动,第二叉架的上端与顶板相铰接,气缸装置的伸缩杆与第一叉架固定相连,这样设置可以在气缸装置伸缩杆伸缩时,带动第一叉架的上端在第二导槽中滑动,带动第二叉架的下端在第一导槽中滑动,从而实现交叉架升降,实现存放机架的升降,便于根据存放衣服的多少调节存放机架的高低。

优选地,所述机架的外围设置有面板,所述面板上位于放衣模板的一侧设置有放衣口,所述面板上位于存放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取衣口;所述面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折叠机构、传送机构以及存放机构的控制开关键。在本技术方案中,放衣口的设置便于将需要折叠的衣服通过放衣口放置在放衣模板上;取衣口的设置便于将已折叠好的衣服通过取衣口取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折叠机构通过电机传动对衣服进行折叠,收缩衣袖,再对叠成规定大小的形状,折叠后衣物会落到传送机构上部;传送机构运用传送带传动将衣服送到存放机构,让衣物按一定的方向铺放在存放衣板上;存放机构的衣板会通过前后和上下的机械移动,保证衣物每次铺放的高度和方向大致相同,确保将衣服整齐的铺放在存放衣板上并送到衣物拿取口;本发明实现了智能叠衣,提高了叠衣的效率,减少了叠衣过程中的体力付出与时间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结构示意图i;

图2为发明结构示意图ii;

图3为发明中折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i;

图4为发明中折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ii;

图5为发明中折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iii;

图6为发明中折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iv;

图7为发明中第二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发明中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发明中存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i;

图10为发明中存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ii;

图11为发明中存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iii;

图12为发明结构示意图iv。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桌面式叠衣机,包括机架1,设于机架1上的折叠机构2,折叠机构2包括用于放置衣服的放衣模板21、设于放衣模板21一侧的对叠模块22、设于机架1上并平行于放衣模板21以及对叠模块22运动的夹具模块23以及设于对叠模块23上方的下行压衣折叠模组24;夹具模块23从放衣模板21上夹取衣服并通过放衣模板21对衣服进行初步折叠后将衣服转移至对叠模块22,对叠模块22与下行压衣折叠模组24配合对初步折叠的所述衣服进行对叠处理;对叠模块22下方设置有用于传送已对叠好衣服的传送机构3,传送机构3下方设置有用于存放衣服的存放机构4。待折叠的衣服放置在放衣模板21上,夹具模块23夹取衣服肩部适宜位置运动,在衣服通过放衣模板21后实现对衣服的初始折叠;衣服通过放衣模板21后被夹持至对叠模块22上,对叠模块22与下行压衣折叠模组24相配合对已初始折叠的衣服进行对叠处理;对叠处理后的衣服经传递机构3传送至存放机构4,存放机构4可以对已折叠好的衣服进行存放处理。

如图2至图7所示,放衣模板21包括衣袖收缩板211、设于衣袖收缩板211上方的放衣板212以及设于放衣板212与衣袖收缩板211之间的隔离板213;放衣板212的尺寸小于衣袖收缩板212的尺寸;衣袖收缩板212远离对叠模块22的一端开设有用于放置衣袖的放置槽214,衣袖收缩板211的另一端设置有折叠收紧槽215。衣服放置在放衣板212上,夹具模块23夹紧衣服肩部适宜位置,超出放衣板212部分的衣服自然垂放于放衣板212的边缘部位,衣服的衣袖垂落于放置衣袖的放置槽214中;在夹具模块23的带动下,衣袖会顺衣袖收缩板212的放置槽214移动,并将衣袖收至放衣板212下部,衣物边缘部分也会置于放衣板212与衣袖收缩板211之间,衣服在夹具模块23的带动下,经过折叠收紧槽215后,完成了对衣服的初始折叠工作。隔离板213的设置是为了使放衣板212与衣袖收缩板211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便于将衣物边缘部分以及衣袖部分折叠于放衣板212与衣袖收缩板211之间。

另外,夹具模块23包括设于机架1上并位于折叠机构2两侧的第一滚珠丝杆231、用于分别驱动第一滚珠丝杆231运转的第一驱动电机232以及分别设于两组第一滚珠丝杆231上并沿第一滚珠丝杆231移动的第一滑块234,两组第一滑块234之间连接有连杆235;夹具模块23还包括平行于连杆235的第二滚珠丝杆236、用于驱动第二滚珠丝杆236的第二驱动电机237以及设于第二滚珠丝杆236上并沿第二滚珠丝杆236滑动的两组第二滑块238;第二滑块238上设置有开口槽结构239,连杆235卡接在开口槽结构239中并与开口槽结构239滑动连接;第二滑块238远离堆叠模块24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夹取衣服的自动夹具240。第一滚珠丝杆231在第一驱动电机232的带动下旋转,第一滚珠丝杆231带动第一滑块232沿着第一滚珠丝杆231移动,从而实现设置在两组第一滑块232上的连杆235沿着第一滚珠丝杆231移动;连235杆与第二滑块238卡接,连杆235移动可以带动第二滑块238移动,第二滑块238上设置的自动夹具240将夹持的衣服沿着第一滚珠丝杆231移动;第二驱动电机237驱动第二滚珠丝杆236旋转,从而带动设置在第二滚珠丝杆236上的第二滑块238沿着第二滚珠丝杆236移动,第二滑块238卡接在连杆235上并与连杆235滑动连接,可以使得第二滑块235沿着连杆235运动,第二滑块235沿着第二滚珠丝杆236移动,便于调整设置在第二滑块235上的自动夹具240的位置,从而实现对放置在放衣板212上的衣服合适位置进行夹持。

其中,对叠模块22包括上下设置的两组l型结构的第一导轨221以及两组l型结构的第二导轨222;第一导轨221与第二导轨222均位于竖直面;两组第一导轨221中分别设置有第一链条223,第一导轨221末端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链条223转动的第三驱动电机224,两组第一链条223之间设置有第一链板225;两组第二导轨222中分别设置有第二链条226,第二导轨222末端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链条226转动的第四驱动电机227,两组第二链条226之间设置有第二链板228。第一导轨221中的第一链条223在第三驱动电机224的作用下,可以沿着l型结构的第一导轨221运动,第一链条223运动可以带动安装在两组第一链条223之间的第一链板225运动,使得第一链板225从l型结构的第一导轨221的水平段移动至第一导轨221的竖直端,使放置在第一链板225上的衣服转移至第二链板228上。第二导轨222中的第二链条226在第四驱动电机227的作用下,可以沿着l型结构的第二导轨222运动,第二链条226运动可以带动安装在两组第二链条226之间的第二链板228运动,使得第二链板228从l型结构的第二导轨222的水平段移动至第二导轨222的竖直端,使放置在第二链板228上的衣服转移至传送机构3上。

另外,下行压衣折叠模组24设于第一导轨221上方,下行压衣折叠模组24包括模组机架241以及用于驱动模组机架241垂直升降的电动伸缩杆242;电动伸缩杆242的一端与机架1的顶部相连,电动伸缩杆242的另一端与模组机架241固定相连;模组机架241外边框的尺寸大于两组第一导轨221的间距;模组机架241上设置有压力装置243,压力装置243包括压力机架2431以及设于压力机架2431上的压衣弹力皮筋2432;模组机架241上并平行于第一导轨221的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结构244,第一开口结构244位于压力装置243下方,第一开口结构244中均分别设置有第三滚珠丝杆245以及用于驱动第三滚珠丝杆245旋转的第五驱动电机246,两组第三滚珠丝杆245上分别设置有第三滑块247,两组第三滑块247之间连接有滑杆248。模组机架241在电动伸缩杆242的作用下垂直升降,模组机架241在下降至第一导轨221的外侧,滑杆248位于第一链板225与第二链板228之间;压力装置243中的压力弹力皮筋2432将放置在第一导轨221的第一链板225上的衣服进行压紧;同时模组机架241中的滑杆248在第五驱动电机246的作用下,使滑杆248在第一链板235与第二链板238之间往返运动,将没有被压力弹力皮筋2432压紧的衣服带入至第一链板225与第二链板228之间,从而完成衣服的对叠处理。

如图2、图8所示,传送机构3设于第二导轨222下方,传送机构3包括翻转装置31以及传递装置32;翻转装置31包括对称设置于机架1上的两组翻转电机311以及设于两组翻转电机311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312,主动轮312通过皮带313连接有转动轴314,转动轴314的一端通过转轴支座315与机架1固定连接,转动轴314上包覆有翻转衣板316。翻转电机311驱动主动轮312旋转,主动轮312通过皮带313带动转动轴314旋转,转动轴314从而带动翻转衣板316旋转,最终可以实现将放置在两块翻转衣板316上的衣服转移至传递装置32上。

另外,传递装置32设于翻转衣板316下方,传递装置32包括梯形结构的传递机架321、设于传递机架321上的若干从动轴322、设于传递机架321底部的主动轴323以及用于驱动主动轴323的第六驱动电机324,若干从动轴322以及主动轴323上环绕设置有传送带325;其中上方的两组从动轴322与绕制在其上的传送带325形成水平面传递平台;其中上方的一组从动轴322、下方相邻的一组从动轴322与绕制其上的传送带325形成一倾斜传递平台。已折叠好的衣服从翻转衣板316上转移至传递装置32的水平面传递平台上。第六驱动电机324带动主动轴323旋转,主动轴323带动传送带325运动,将放置在水平传送平台上的衣服传递至倾斜传递平台,传送带325继续运动将倾斜传递平台上的衣服输送至存放机构4。

如图2、图9、图10、图11所示,存放机构4设于传递装置32下方,存放机构4包括设于机架1底部的第三导轨41、沿第三导轨41滑动的存放机架42以及用于驱动存放机架42升降的气缸装置43;机架1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存放机架42沿第三导轨滑动的第七驱动电机44,第七驱动电机44的输出轴连接有第四滚珠丝杆45,第四滚珠丝杆45与设于存放机架42底部的固定块46螺纹连接。第七驱动电机44驱动第四滚珠丝杆45旋转,第四滚珠丝杆45通过螺纹连接的固定块46带动存放机架42沿着第四滚珠丝杆45移动,便于将接收的衣服转送出来;同时机架1底部的第三导轨41有利于为存放机架42移动提供导向作用;另外,气缸装置43的设置可以实现存放机架42的升降功能。

另外,存放机架42包括机架底座421、设于机架底座421上的交叉架422以及设于交叉架422上的顶板423;交叉架422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叉架4221以及第二叉架4222,机架底座421的两内侧均设置有第一导槽422,顶板423的下端面设置有两组第二导槽424;第一叉架4221的下端与机架底座421相铰接,第一叉架4221的上端与第二导槽424滑动连接;第二叉架4222的下端与机架底座421的第一导槽422滑动连接,第二叉架4222的上端与顶板423相铰接;气缸装置43设于机架底座421上,气缸装置43的伸缩杆与第一叉架4221固定相连。第一叉架4221的下端与机架底座421相铰接,第一叉架的上端可以在第二导槽424中滑动;第二叉架4222的下端在第一导槽422中滑动,第二叉架4222的上端与顶板423相铰接,气缸装置43的伸缩杆与第一叉架4221固定相连,这样设置可以在气缸装置43伸缩杆伸缩时,带动第一叉架4221的上端在第二导槽424中滑动,带动第二叉架4222的下端在第一导槽4222中滑动,从而实现交叉架升降,实现存放机架42的升降,便于根据存放衣服的多少调节存放机架42的高低。

如图1、图12所示,机架1的外围设置有面板5,面板5上位于放衣模板的一侧设置有放衣口6,面板5上位于存放机构4的一侧设置有取衣口7;面板5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折叠机构2、传送机构3以及存放机构4的控制开关键8。放衣口6的设置便于将需要折叠的衣服通过放衣口6放置在放衣模板21上;取衣口7的设置便于将已折叠好的衣服通过取衣口7取出。

具体工作原理:将衣服通过放衣口放置在放衣板212上,夹具模具23上的自动夹具240夹紧衣服肩部适宜位置,衣服自然垂放于放衣板212上,衣袖垂落于衣袖收缩板211上的放置槽214中;自动夹具240在第一驱动电机232的作用下将衣服拉入,衣服在被拉入的过程中,衣袖及衣服边缘置于放衣板212与衣袖收缩板211之间,经过折叠收紧槽215后,衣袖折叠于衣物下层,实现衣物的初始折叠。自动夹具240继续将衣服拉入到第一导轨222上的第一链板225上,此时,下行压衣折叠模组24下移,压衣弹力皮筋2432将衣服固定在第一链板225上;下行压衣折叠模组24中的滑杆248位于第一链板225与第二链板228之间的外侧,滑杆248在第五驱动电机246的作用下在第一链板225与第二链板228之间往返滑移,将未被压衣弹力皮筋压紧2432的衣服带入至第一链板225与第二链板228之间,完成衣服的第一次对叠。下行压衣折叠模组24上移,使压衣弹力皮筋2432与衣服脱离;第一链板225在第三驱动电机224的带动下往后移动,使得第一链板225落入至第一导轨221的竖直端,衣服在重力的作用下转移至第二链板228上,实现衣服的第二次堆叠。第二链板228在第四驱动电机227的作用下往后移动,使得第二链板228落入至第二导轨222的竖直端,衣服在重力的作用下转移至翻转衣板316上;翻转电机311驱动转动轴314带动翻转衣板316旋转,将放置在两组翻转衣板316上的衣服转移至传递装置32的水平面传递平台上;传递装置32上的第六驱动电机324带动绕制在主动轴323以及从动轴322上的传送带325运转,将放置在水平面传递平台上的衣服传递至倾斜传递平台上;传动带325继续运动,使放置在倾斜传递平台上的衣服转移至存放机构4上;存放机构4中的存放机架42在第七驱动电机44的作用下,沿第四滚珠丝杆45运动至倾斜传递平台之下,承接从倾斜传递平台上的衣服;随着存放机构45上衣服的增多,气缸装置43自动调节存放机架42的高度以便对后续的衣服进行承接;待所有衣服都折叠完毕,存放机构4移动至取衣口7,便于用户进行取衣。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