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白用原棉盛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5244发布日期:2018-12-05 20:05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漂白用原棉盛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原棉盛放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漂白用原棉盛放装置。



背景技术:

漂白是纺织系统前整理中的重要环节,常规的漂白处理的工作过程为:在一个固定的缸体内放入水和固定比例的助剂,然后将定量的原棉放入缸体内,再加热至指定温度,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将原棉取出,从而完成原棉的漂白。其中的助剂常用的为双氧水(过氧化氢),双氧水作为漂白剂,由于其反应时间短、白度高、放罝久不返黄、对环境污染小、废水便于处理等优点而广泛用于涤棉、丝绸、棉、麻织物、纸浆及油画等的漂白。

然而在漂白过程中,现有技术是将原棉松散的投入至缸体内,等原棉漂白完成后,再将原棉捞出并投入后续的漂洗等工序,其中,由于原棉是松散状态,将其由缸体内捞出费时费力,此外,原棉在捞出后,其本身吸附带有大量的漂白液,此时不但造成漂白液中助剂和水资源的浪费,还会增加后续漂洗工序的时间,进而造成更多水资源的浪费,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漂白用原棉盛放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原棉在漂白后被捞出时费时费力且容易带走大量漂白液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漂白用原棉盛放装置,包括下端开口的容置桶以及套设在容置桶内的底板;

所述容置桶的顶部设有一组第一起吊件,所述容置桶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投入或取出原棉的置料口以及用于封闭所述置料口的挡门,所述容置桶的侧壁和所述挡门上均设有透水孔,所述容置桶下端开口处设有限制所述底板脱出的卡边,所述底板和所述容置桶顶面之间的区域为原棉容置腔,原棉的最小单元不能穿过所述透水孔以及所述底板外边缘和所述容置桶内壁之间的缝隙;

所述底板上端面延伸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容置桶的高度,所述容置桶的顶部对应设有供所述连杆穿过的通孔,所述连杆的末端设有第二起吊件。

进一步的;所述容置桶为空心圆柱体形,所述底板为圆板形,所述连杆为圆柱体形。

进一步的;所述挡门的一侧与所述置料口的一侧通过合页连接,所述挡门与合页连接侧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置料口与合页连接侧相对的一侧附近相应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能够相互卡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置料口包括投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投料口设置在所述容置桶侧壁靠近顶部位置处,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容置桶侧壁靠近底部位置处。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焊接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端面的中心位置处,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容置桶顶部的中心位置处,所述第二起吊件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连杆的末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起吊件为第一吊环,所述第一吊环的连接端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杆的末端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杆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吊环通过螺纹配合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起吊件有两个且为第二吊环,两个所述第二吊环以所述通孔为中心对称设置在所述容置桶的顶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卡边包括多个挡块,多个所述挡块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在所述容置桶内侧壁上并与所述容置桶的下端边沿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挡块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容置桶的内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漂白用原棉盛放装置,包括下端开口的容置桶以及套设在容置桶内的底板;

所述容置桶的顶部设有一组第一起吊件,所述容置桶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投入或取出原棉的置料口以及用于封闭所述置料口的挡门,所述容置桶的侧壁和所述挡门上均设有透水孔,所述底板和所述容置桶顶面之间的区域为原棉容置腔,原棉的最小单元不能穿过所述透水孔以及所述底板外边缘和所述容置桶内壁之间的缝隙;

所述底板上端面延伸设有连杆,所述容置桶的顶部对应设有供所述连杆穿过的通孔,所述连杆的末端设有第二起吊件,当所述第二起吊件下边沿与所述容置桶顶部抵接时,所述底板仍位于所述容置桶内。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漂白用原棉盛放装置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漂白用原棉盛放装置包括下端开口的容置桶以及能够在容置桶内滑动的底板,其中,容置桶通过在其下端开口处设置卡边以防止底板脱出容置桶,而原棉最小单元不能从底板和容置桶之间的缝隙脱出,保证了底板和容置桶顶部之间为原棉容置腔;此外,容置桶侧壁还设有透水孔和设有挡门的置料口,以保证漂白液能够进入容置腔内,置料口用于向容置腔内放入和取出原棉,挡门用于阻止容置腔内的原棉脱出;最后,还在容置桶的顶部设有第一起吊件以方便容置桶整体的移动。同时还在底板上端面延伸设置连杆,连杆末端穿过容置桶顶部并固定有第二起吊件,通过第二起吊件也能完成容置桶整体的移动。

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将原棉包拆成松散状态,将底板移动至容置桶的最下端并与挡边抵接,然后通过容置口向容置腔内投入原棉,直至充满整个容置腔,随后关闭挡门以完成容置腔的封闭,此时,容置腔内的原棉整体应处于较松散状态以方便漂白液的充分渗透;随后通过起吊装置与第一起吊件连接,将容置桶转移至缸体内,此时缸体内的漂白液能够通过透水孔与容置腔内的原棉充分接触以完成对原棉的漂白工作;最后,当漂白完成后,通过起吊装置与第二起吊件连接,此时,随着起吊装置的上移,底板首先沿着容置桶内壁向上移动,进而缩小容置腔的体积,完成对内部原棉的挤压,原棉内部的大部分漂白液被挤出容置桶之外,当容置桶整体脱离缸体时,不但将全部的原棉直接带出,还会使原棉内的漂白液尽可能的少,省时省力的同时,减少了漂白液的带出,避免了漂白液浪费,也方便了后续的漂洗工序,满足人们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漂白用原棉盛放装置原理与上述漂白用原棉盛放装置原理相同,不同点是底板不能脱离容置桶是通过第二起吊件与容置桶的抵接,此时,通过设置连杆的长度,同样可以控制底板恰好不能脱离容置桶。除此之外,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漂白用原棉盛放装置,同样能够将全部的原棉直接带出,还会使原棉内的漂白液尽可能的少,省时省力的同时,减少了漂白液的带出,避免了漂白液浪费,也方便了后续的漂洗工序,满足人们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漂白用原棉盛放装置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漂白用原棉盛放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剖视图A;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漂白用原棉盛放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标:1-容置桶;2-底板;3-连杆;4-第一吊环;5-第二吊环;6-挡门;11-透水孔;12-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漂白用原棉盛放装置,包括下端开口的容置桶1以及套设在容置桶1内的底板2;容置桶1的顶部设有一组第一起吊件,容置桶1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投入或取出原棉的置料口以及用于封闭置料口的挡门6,容置桶1的侧壁和挡门6上均设有透水孔11,容置桶1下端开口处设有限制底板2脱出的卡边,底板2和容置桶1顶面之间的区域为原棉容置腔,原棉的最小单元不能穿过透水孔11以及底板2外边缘和容置桶1内壁之间的缝隙;底板2上端面延伸设有连杆3,连杆3的长度大于容置桶1的高度,容置桶1的顶部对应设有供连杆3穿过的通孔,连杆3的末端设有第二起吊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漂白用原棉盛放装置包括下端开口的容置桶1以及能够在容置桶1内滑动的底板2,其中,容置桶1通过在其下端开口处设置卡边以防止底板2脱出容置桶1,而原棉最小单元不能从底板2和容置桶1之间的缝隙脱出,保证了底板2和容置桶1顶部之间为原棉容置腔;此外,容置桶1侧壁还设有透水孔11和设有挡门6的置料口,以保证漂白液能够进入容置腔内,置料口用于向容置腔内放入和取出原棉,挡门6用于阻止容置腔内的原棉脱出;最后,还在容置桶1的顶部设有第一起吊件以方便容置桶1整体的移动。同时还在底板2上端面延伸设置连杆3,连杆3末端穿过容置桶1顶部并固定有第二起吊件,通过第二起吊件也能完成容置桶1整体的移动。

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将原棉包拆成松散状态,将底板2移动至容置桶1的最下端并与挡边抵接,然后通过容置口向容置腔内投入原棉,直至充满整个容置腔,随后关闭挡门6以完成容置腔的封闭,此时,容置腔内的原棉整体应处于较松散状态以方便漂白液的充分渗透;随后通过起吊装置与第一起吊件连接,将容置桶1转移至缸体内,此时缸体内的漂白液能够通过透水孔11与容置腔内的原棉充分接触以完成对原棉的漂白工作;最后,当漂白完成后,通过起吊装置与第二起吊件连接,此时,随着起吊装置的上移,底板2首先沿着容置桶1内壁向上移动,进而缩小容置腔的体积,完成对内部原棉的挤压,原棉内部的大部分漂白液被挤出容置桶1之外,当容置桶1整体脱离缸体时,不但将全部的原棉直接带出,还会使原棉内的漂白液尽可能的少,省时省力的同时,减少了漂白液的带出,避免了漂白液浪费,也方便了后续的漂洗工序,满足人们的需求。

具体的,本实施例还对漂白用原棉盛放装置的具体结构做以下详细介绍。

首先,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设置容置桶1为空心圆柱体形,底板2为圆板形,连杆3为圆柱体形。

本实施例中的容置桶1适用于内腔同样为圆柱体形的缸体,此时外壁为圆柱体形的容置桶1在与缸体内壁偶尔接触时,相互接触面积较大,不会对本身和缸体造成很严重的变形;圆板形底板2在与容置桶1的长度方向做相对滑动的同时,还能绕着容置桶1中心轴线旋转,通过本身的自转能够减少其与容置桶1内壁的阻力,使其滑动更方便。

其次,本实施例设置挡门6的一侧与置料口的一侧通过合页连接,挡门6与合页连接侧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接部,置料口与合页连接侧相对的一侧附近相应设有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能够相互卡接固定。

具体的,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可以分别为焊接在容置桶1和挡门6上的插销孔和插销头,插销头能插入插销孔已完成挡门6对置料口的封闭。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置料口包括投料口和出料口,投料口设置在容置桶1侧壁靠近顶部位置处,出料口设置在容置桶1侧壁靠近底部位置处。

如图2所示,投料口和出料口同样由挡门6封闭连接,通过设置投料口和出料口,可以在容置桶1一直处于竖直状态时,即可完成原棉的投入和取出,简单方便。

优选的,本实施例设置连杆3焊接固定在底板2上端面的中心位置处,通孔位于容置桶1顶部的中心位置处,第二起吊件可拆卸的固定在连杆3的末端。

此时,通过第二起吊件拉动容置桶1整体时,能够保证整个装置重心的平衡,移动更安全平稳的同时,底板2的边缘与容置桶1的内壁之间基本不会发生相互作用力,相互之间的摩擦力很小,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对容置腔内原棉的压挤。

优选的,本实施例设置第二起吊件为第一吊环4,第一吊环4的连接端设有螺纹孔,连杆3的末端设有外螺纹,连杆3的末端与第一吊环4通过螺纹配合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第一吊环4与连杆3的螺纹连接,可以根据起吊装置更换不同孔径的第一吊环4,同时,也方便底板2及连杆3与容置桶1之间的安装和拆卸。

优选的,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设置一组第一起吊件有两个且为第二吊环5,两个第二吊环5以通孔为中心对称设置在容置桶1的顶部上。

此时,需要通过吊绳连接两个第二吊环5,然后再通过起吊装置的吊钩与吊绳连接,此时吊起的容置桶1整体重心稳定且仍处于竖直状态。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卡边包括多个挡块12,多个挡块12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在容置桶1内侧壁上并与容置桶1的下端边沿接触。

具体的,本实施例设置容置桶1的顶部和侧壁一体成型,底板2和连杆3之间也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此时,通过设置多个挡块12离散设置,在能够阻挡底板2从容置桶1内脱出的同时,也方便未连接连杆3的底板2从容置桶1的底部竖直插入至容置桶1内。

或者,本实施例也可以设置挡块12可拆卸的固定在容置桶1的内侧壁上。

此时,可以先将固定好的底板2和连杆3插入容置腔内,连杆3突出容置腔顶部的通孔,随后,将第一吊环4与连杆3末端固定连接,将挡块12相应的固定在容置桶1的内侧壁上,完成漂白用原棉盛放装置的组装。

具体的,可以在挡块12上设有水平通孔,在容置桶1内侧壁相应设有螺纹孔,螺栓穿过水平通孔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即可完成挡块12与容置桶1的固定连接。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漂白用原棉盛放装置,包括下端开口的容置桶1以及套设在容置桶1内的底板2;容置桶1的顶部设有一组第一起吊件,容置桶1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投入或取出原棉的置料口以及用于封闭所述置料口的挡门6,容置桶1的侧壁和挡门6上均设有透水孔11,底板2和容置桶1顶面之间的区域为原棉容置腔,原棉的最小单元不能穿过透水孔11以及底板2外边缘和容置桶1内壁之间的缝隙;底板2上端面延伸设有连杆3,容置桶1的顶部对应设有供连杆3穿过的通孔,连杆3的末端设有第二起吊件,当第二起吊件下边沿与容置桶1顶部抵接时,底板2仍位于所述容置桶1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漂白用原棉盛放装置原理与上述漂白用原棉盛放装置原理相同,不同点是底板2不能脱离容置桶1是通过第二起吊件与容置桶1的抵接,此时,通过设置连杆3的长度,同样可以控制底板2恰好不能脱离容置桶1。除此之外,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漂白用原棉盛放装置,同样能够将全部的原棉直接带出,还会使原棉内的漂白液尽可能的少,省时省力的同时,减少了漂白液的带出,避免了漂白液浪费,也方便了后续的漂洗工序,满足人们的需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