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袜机吸风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5357发布日期:2019-02-22 22:21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袜机吸风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袜机吸风嘴。



背景技术:

袜机,1589年英国人李发明第一台针织机,采用钩针织出成形袜片,生产袜品的针 织机。袜机可按针床形式、织针类型和针筒数来分类。平袜机机号较高,生产根据脚、腿 形状改变各部段宽度的平幅袜片,经缝合后成有缝袜。圆袜机的机号范围较广,生产管状袜 坯是靠改变各部段的线圈大小,或采用弹力纱线,或编织成形袜头、袜跟等方法来适应脚形的。管状袜坯的袜头封闭后成无缝袜。平袜机生产效率较低,目前广泛使用圆袜机。圆袜机 主要由给纱机构、编织机构、选针机构、控制机构、传动机构、密度调节机构和牵拉机构组 成。其中,牵拉机构的作用是在编织过程中借助重锤、罗拉、气流等把已形成的线圈从编织 区域中引出。

由于袜机在运行过程中,丝线会高速移动,这些丝线与袜机相接触摩擦后,往往会有较多的棉絮或者其他绒絮与这些丝线分离。现有技术中,为了能够过滤气流中的棉絮等杂质,通常采用栅格式的空气过滤器,但是这些过滤设备对于气流的阻力较大,且分离后的棉絮容易堵塞空气过滤器,过滤效果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袜机吸风嘴。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袜机吸风嘴,该吸风嘴包括具有内腔的座体,所述的座体下端至少一侧设有与内腔相连通的吸风缺口;所述的座体上端连接有扁平状且向上设置的扁平筒体;所述的扁平筒体连接有筒状体;所述的座体上侧面设置补风管道,且所述补风管道与内腔相连通,所述补风管道上通过设置气嘴接口与外部通气管相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补风管道为V型结构。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扁平筒体与筒状体相交汇的一端外侧至另一侧外侧逐渐向内凹陷从而在扁平筒体周向内侧形成与筒状体相对应的弧形凸起面;且所述的弧形凸起面延伸至座体下端周向内侧,且所述的弧形凸起面相交汇的一端内侧的第一导风面倾斜设置,所述的扁平筒体和筒状体与筒状体相交汇的一端内侧形成与筒状体周内侧相连且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第二导风面,所述的第二导风面与座体周相内侧的内侧面倾斜设置。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座体呈扇形,且所述的扁平筒体设置在座体一侧,另一侧设有若干个安装孔。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筒状体、扁平筒体与座体连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种袜机吸风嘴,在原基础上,在合理的位置生增加一个补风通道,增强原来的吸力,解决了纱线的吸力强度不够,造成纱线不紧绷被走针意外勾到,及多余的毛料吸除不到位而造成堵塞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个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袜机吸风嘴,该吸风嘴包括具有内腔的座体1,所述的座体1下端至少一侧设有与内腔相连通的吸风缺口6;所述的座体1上端连接有扁平状且向上设置的扁平筒体2;所述的扁平筒体2连接有筒状体3;所述的座体1上侧面设置补风管道8,且所述补风管道8与内腔相连通,所述补风管道8上通过设置气嘴7接口与外部通气管相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补风管道8为V型结构。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扁平筒体2与筒状体相交汇的一端外侧至另一侧外侧逐渐向内凹陷从而在扁平筒体2周向内侧形成与筒状体3相对应的弧形凸起面9;且所述的弧形凸起面9延伸至座体1下端周向内侧,且所述的弧形凸起面9相交汇的一端内侧的第一导风面10倾斜设置,所述的扁平筒体2和筒状体3与筒状体3相交汇的一端内侧形成与筒状体3周内侧相连且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第二导风面11,所述的第二导风面11与座体1周相内侧的内侧面倾斜设置。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座体1呈扇形,且所述的扁平筒体2设置在座体1一侧,另一侧设有若干个安装孔5。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筒状体3、扁平筒体2与座体1连为一体式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