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染缸出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90550发布日期:2019-08-09 21:43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的染缸出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印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染缸出布装置。



背景技术:

工厂在生产布料时,需要对布料进行洗涤和漂染的工作步骤,布料在染缸内进行染色后,通常会使用出布机构将布料从染缸从内往外传送,出布机构可以是转动的布料传输辊。

公告号为CN20506246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染缸出布装置,其技术要点为:一种染缸出布装置,包括染缸架和用于支撑染缸架的染缸器,所述染缸器设有出布口,所述染缸器连接有用于传送布料的导布辊,所述染缸器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所述染缸器与染缸架通过转动机构转动连接,所述染缸架上连接有控制染缸架转动的执行件。

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简单,可通过设置执行件调节染缸架上导布辊的高度,达到便于工作人员操作、增大工作人员活动范围的效果,但是布料在从染缸器中出布的过程中,布料还会带有染料,会对接下来的工序造成影响且对染料造成浪费。

因此需要提出一个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的染缸出布装置,其能够对将布料中多余的染料进行回收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效的染缸出布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一端固定连接有染缸,所述机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出布辊,所述机架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出布辊,所述机架内设置有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压布组件和用于驱动压布组件的驱动组件,所述机架且位于压布组件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回收多余染料的回收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在染缸中染完色后,进入到压布组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压布组件对布料进行挤压,使布料中多余的染料落入到回收组件中,最终使染料再次回流到染缸中以继续使用,便于布料后续的加工提高生产效率,且能够节约染料,提高染料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布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与机架内壁的进布辊,所述机架且位于进布辊的上方转动连接有两组支轴,每组所述支轴均转动连接有压布辊且能与进布辊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进入到压布组件,驱动组件驱动支轴使两根压布辊向进布辊转动,使压布辊抵紧于布料,对处于进布辊表面的布料进行挤压,通过设置两根压布辊,能使对布料的挤压更加充分,使布料中多余的染料内挤出并落入到回收组件中对染料进行回收利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机架外侧壁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靠近电机一侧的一个所述支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另一个支轴固定连接有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驱动主动齿轮带的第一从动齿轮转动,第一从动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支轴相对或相向转动,实现对两根压布辊开合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回收组件包括固连接于机架且位于进布辊下方的集液槽,所述集液槽的下方与染缸之间设置有用于染液回流的回流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在进过压布组件时,布料中的染料被挤出,落入到集液槽中,再经过回流管染料回流到染缸中,避免造成染料的浪费,节省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的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转轴的侧壁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于所述滑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滑槽,使转轴滑动连接于滑槽内,对转轴起到固定和定位作用,避免转轴在反复的转动过程中与支架的内壁产生过多的磨损,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液槽的两端向中间倾斜,所述回流管的端口设置于所述集液槽的最低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染液在落入到集液槽内时,通过其倾斜设置,染液流向集液槽的中部,通过回流管回流到染缸中,避免集液槽中沉积过多的染料并粘结在集液槽的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布辊的表面设置有凸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布辊表面的凸楞能后增大出布辊于布料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布料在出布的过程中发生打滑,影响正常的出布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且位于出布辊远离染缸的一端设置有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在进过压布组件后,还会残留有少部分的染液,通过设置挡板,避免少部分的染液到处飞溅,对周围环境和工作人员起到保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布料在染缸中染完色后,进入到压布组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压布组件对布料进行挤压,使布料中多余的染料落入到回收组件中,最终使染料再次回流到染缸中以继续使用,便于布料后续的加工提高生产效率,且能够节约染料,提高染料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挤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染缸;3、出布辊;4、第一电机;5、挤压机构;6、压布组件;7、驱动组件;8、回收组件;9、进布辊;10、支轴;11、压布辊;12、第二电机;13、主动齿轮;14、第一从动齿轮;15、第二从动齿轮;16、集液槽;17、回流管;18、滑槽;19、滑块;20、凸棱;21、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高效的染缸出布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一端固定连接有染缸2,机架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出布辊3,机架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出布辊3,机架1内设置有挤压机构5,挤压机构5包括压布组件6和用于驱动压布组件6的驱动组件7,机架1且位于压布组件6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回收多余染料的回收组件8。布料在染缸2中染完色后,进入到压布组件6,通过驱动组件7驱动压布组件6对布料进行挤压,使布料中多余的染料落入到回收组件8中,最终使染料再次回流到染缸2中以继续使用,便于布料后续的加工,提高生产效率,且能够节约染料,提高染料的利用率。

参照图2,压布组件6包括转动连接与机架1内壁的进布辊9,机架1且位于进布辊9的上方转动连接有两组支轴10,每组支轴10均转动连接有压布辊11且能与进布辊9抵接。机架1的侧壁开有弧形的滑槽18,支轴10的侧壁设置有滑块19,滑块19滑动于滑槽18内,通过设置滑槽18,使转轴滑动连接于滑槽18内,对转轴起到固定和定位作用,避免转轴在反复的转动过程中与支架的内壁产生过多的磨损,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支轴10连接于驱动组件7,布料进入到压布组件6,驱动组件7驱动支轴10使两根压布辊11向进布辊9转动,使压布辊11抵紧于布料,对处于进布辊9表面的布料进行挤压,使布料中多余的染料内挤出并落入到回收组件8中对染料进行回收利用。

参照图2,驱动组件7包括固定连接于机架1外侧壁的第二电机12,第二电机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3,靠近第二电机12一侧的一个支轴10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14,另一个支轴10固定连接有第二从动齿轮15,第一从动齿轮14与第二从动齿轮15啮合,主动齿轮13与第一从动齿轮14啮合。电机驱动主动齿轮13带的第一从动齿轮14转动,第一从动齿轮14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支轴10相对或相向转动,实现对两根压布辊11开合的控制。

参照图1,回收组件8包括固连接于机架1且位于进布辊9下方的集液槽16,集液槽16的下方与染缸2之间设置有用于染液回流的回流管17,集液槽16的两端向中间倾斜,回流管17的端口设置于集液槽16的最低端,染液在落入到集液槽16内时,通过其倾斜设置,染液流向集液槽16的中部,通过回流管17回流到染缸2中,避免集液槽16中沉积过多的染料并粘结在集液槽16的内壁上。布料在进过压布组件6时,布料中的染料被挤出,落入到集液槽16中,再经过回流管17染料回流到染缸2中,避免造成染料的浪费,节省生产成本。

参照图1,出布辊3的表面设置有凸棱20,出布辊3表面的凸棱20能后增大出布辊3于布料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布料在出布的过程中发生打滑,影响正常的出布工作。机架1且位于出布辊3远离染缸2的一端设置有挡板21,布料在进过压布组件6后,还会残留有少部分的染液,通过设置挡板21,避免少部分的染液到处飞溅,对周围环境和工作人员起到保作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布料在染缸2中染完色后,绕过进布辊9,第二电机12通过主动齿轮13、第一从动齿轮14、第二从动齿轮15驱动两根压布辊11转动,使压布辊11抵紧于进布辊9,对布料进行挤压,使布料中多余的染料落入到集液槽16中,在通过回流管17回流到染缸2中以继续使用,便于布料后续的加工提高生产效率,且能够节约染料,提高染料的利用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