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发生器及具有其的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6417发布日期:2019-10-19 04:0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部(10),所述本体部(10)包括容纳腔(11),所述容纳腔(11)用于容纳产生蒸汽的液体;

加热部(20),所述加热部(20)位于所述容纳腔(11)的外部,所述加热部(20)用于使所述容纳腔(11)内的液体产生蒸汽;

所述本体部(10)还包括:

传热部(12),所述传热部(12)的至少部分围成至少部分的所述容纳腔(11);

其中,所述加热部(20)与所述传热部(12)相接触,以使所述加热部(20)通过所述传热部(12)加热所述容纳腔(11)内的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10)还包括:

外壳部(13),所述传热部(12)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外壳部(13)内,所述加热部(20)位于所述外壳部(13)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部(13)的内表面与所述传热部(12)的外表面相适配,所述加热部(20)与所述外壳部(13)具有间隔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部(12)由金属材料制备而成,所述外壳部(13)为注塑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部(13)通过注塑工艺注塑到所述传热部(12)的外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10)还包括:

底座(14),所述外壳部(13)设置在所述底座(14)上,所述传热部(12)位于所述外壳部(13)与所述底座(14)之间;

其中,所述加热部(20)设置在所述传热部(12)与所述底座(14)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20)与所述底座(14)具有间隔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4)朝向所述外壳部(13)的一侧具有容纳槽,所述外壳部(13)与所述底座(14)相拼接,所述加热部(20)的部分加热段位于所述容纳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部(12)与所述底座(14)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20)包括加热段(21)和用于与所述加热段(21)相连接的第一线体(22)和第二线体(23),所述第一线体(22)和所述第二线体(23)用于与供电部相连接,所述底座(14)上设置有分隔部(141),所述分隔部(141)设置在所述第一线体(22)和所述第二线体(23)之间,以防止所述第一线体(22)和所述第二线体(23)直接导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段(21)为螺旋结构,所述加热段(21)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相对齐,所述第一线体(22)与所述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线体(23)与所述第二端相连接,所述分隔部(141)设置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4)上设置有走线部(142),所述走线部(142)具有走线通道,所述分隔部(141)设置在所述走线通道内,所述第一线体(22)和所述第二线体(23)通过所述走线通道后与用于与所述供电部相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体(22)的部分线体和所述第二线体(23)的部分线体相缠绕,所述第一线体(22)与所述第二线体(23)之间形成V形腔,所述分隔部(141)为V形结构,所述分隔部(141)位于所述V形腔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20)设置在所述传热部(12)的底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20)与所述传热部(12)相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10)具有用于与所述容纳腔(11)相连通的蒸汽口(15)、溢流口(16)以及进液口(17),所述溢流口(16)位于所述蒸汽口(15)与所述进液口(17)之间,所述蒸汽口(15)位于所述溢流口(16)的上方;其中,所述进液口(17)与所述加热部(20)之间具有预设间距。

17.一种洗衣机,包括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器为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