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菌发热功能的纺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27641发布日期:2019-06-15 00:32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纺织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菌发热功能的纺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环境污染和可持续性发展已成为各国关注的主题,环境恶化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严重威胁之一。环境的污染和恶化打破了我们周围的微生物的生态平衡,污染给各种细菌、霉菌的繁衍生存创造了条件,使有害微生物无处不在,防不胜防。有害病菌引起的各种传染病、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甚至导致死亡。而各类纺织品常常是这些微生物的良好栖息地,并成为疾病的重要传播源,致病菌在纺织品上大量繁殖后不仅会产生令人不快的气味,更会通过间接的方式传播疾病,如在医院、宾馆、饭店、浴室、养老机构等公共场所引起的交叉感染。因此,对纺织品抗菌功能的研究和开发就显得格外重要。

现有常用抗菌剂分有机抗菌剂和无机抗菌剂。有机抗菌剂的缺点:耐热性差,溶剂易在环境中析出,易产生耐药性,分解产物有毒,安全性没有完全确定。无机抗菌剂的缺点:无机抗菌剂主要由银、铜、锌及其化合物,其中银及其化合物用的最多。银系抗菌剂虽然抗菌效果突出,但银成本高而且化学性质活泼,易转变为棕色的氧化银或经紫外线光催化还原成黑色的单质银。这样不仅降低了抗菌性,而且还使白色或浅色制品无法应用。锌铜系抗菌剂虽无变色问题,价格便宜,但其抗菌性低,不能满足抗菌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菌发热功能的纺织面料,以及能够保证织物的手感、光泽、抑菌效果及耐久性的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抗菌发热功能的纺织面料,将抗菌发热整理剂通过浸渍、浸轧、印花或喷淋工艺的方式添加到经染色后的织物制备而成。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抗菌发热整理剂通过浸轧的方式添加到经染色后的织物制备而成。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浸轧处理为:抗菌发热整理剂浓度1%,温度150~160℃,布速20~30m/min。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抗菌发热整理剂为姜辣素姜油树脂。

所述的姜辣素姜油树脂采购于青岛利和萃取股份有限公司(专利号:cn201610144470.4);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具有抗菌发热功能的纺织面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染色

前处理:高效去油剂1.5g/l,前处理酶1.5~5g/l,h2o25g/l,温度85~98℃,时间40min;

中和:冰醋酸0.6~1g/l,温度60℃,时间20min;

脱氧:脱氧酶:0.08~0.1g/l,温度45℃,时间20min;

染棉:染料1.9~3.8%,元明粉40g/l,碱15g/l,匀染剂rg-f1.5%,温度60℃,时间60min;

中和:冰醋酸1g/l,温度60℃,时间20min;

皂洗:皂洗剂2g/l,温度80℃,时间10min;

(2)浸轧

抗菌发热整理剂浓度1%,温度150~160℃,布速20~30m/min。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浸轧处理为:抗菌发热整理剂浓度1%,温度160℃,布速30m/min。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浸轧过程中添加交联剂,用以提高抑菌效果。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交联剂添加量为0.2%。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纺织面料为:棉、麻或粘胶。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

姜辣素是指用有机溶剂萃取姜根茎,然后回收有机溶剂,剩下的比较粘稠的半流体物质,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含有姜辣素、姜醇、姜烯、柠檬醛、树脂等成分,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对沙门氏菌效果明显。姜辣素对血管运动中枢有兴奋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体温升高发热。

使用上述抗菌发热整理剂对于棉、麻、粘胶三种常用针织面料整理加工,结果显示浸渍处理后抑菌效果均未达到标准要求,采用浓度1%,温度控制在160℃,布速30米/分钟的浸轧处理棉、麻、粘胶三种常用针织面料,洗涤50次后抑菌率大于87%;最高达89%;洗涤50次后发热值大于4.6℃,最高达5.0℃;加交联剂洗涤50次后抑菌率在90%以上,最高达92%;洗涤50次后发热值大于5.1℃,最高达5.2℃;在本发明的方法下姜辣素整理剂与面料充分结合,耐持久洗涤。而且交联剂的添加可以显著提高针织面料的抑菌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术语,除非有另外说明,一般具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数据进一步详细的描述本发明。以下实施例只是为了举例说明本发明,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具有抗菌发热功能的棉面料

面料规格为:40s棉,克重150g/m2,染深色,浴比采用1:5;

(1)染色工艺为:

前处理:高效去油剂1.5g/l,前处理酶5g/l,h2o25g/l,温度98℃时间40min。

中和:冰醋酸1g/l,温度60℃,时间20min。

脱氧:脱氧酶:0.1g/l,温度45℃,时间20min。

染棉:日本化药红cf-3b0.5%,日本化药黄cf-3r0.7%,日本化药藏青1.5%,元明粉40g/l,碱15g/l,匀染剂rg-f1.5%,温度60℃,时间60min。

中和:冰醋酸1g/l,温度60℃,时间20min。

皂洗:皂洗剂2g/l,温度80℃,时间10min。

(2)根据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不同面料进行浸渍、浸轧两种方式处理,结果如下,

①浸渍法

分别对浸渍温度、时间做不同工艺处理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如下:

表1棉料浸渍处理的试验参数及抑菌发热效果

由方案1.1、方案1.2可以看出,时间对抑菌率与发热性影响较小;方案1.2较方案1.1效果要好,因此浸泡时间30分钟较好;方案1.3:由结果可以看出,柔软剂的添加对抑菌效果起到影响较小,可以与抗菌剂共用。虽然方案1.2、方案1.3发热值(≥3℃)符合要求,但三种方案最终抑菌率都未达到标准要求(大于等于70%),因此浸泡效果不佳。

②浸轧法

工艺参数如下:带液率100%,设备:立信门福仕8箱定型机

表2棉料浸轧处理的试验参数及抑菌发热效果

由方案1.4、方案1.5可以看出,布速对抑菌效果和发热值影响较小,30m/min时间即可,效率高;方案1.5、方案1.6可以看出,温度对抑菌率和发热值有影响,温度在160℃较好;方案1.4、方案1.7对比可以看出,交联剂的添加起到一定作用,抑菌率提高2%,发热值提高0.2℃;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浸轧的方法抑菌效果和发热值较好,抑菌率达到88%以上,发热值4.9℃以上;洗涤50次之后抑菌效果仍然达到86%以上,发热值4.6℃以上;说明姜辣素整理剂剂与面料充分结合,耐持久洗涤。

(3)棉类产品处理工艺总结

通过试验1.1—1.7的试验可以看出,对于棉类产品,应采用浸轧处理,浓度1%,温度控制在160℃,布速30米/分钟,未加交联剂效果达到标准要求,但交联剂的添加提高抑菌效果,后续可根据面料组分进行择优选择,且面料耐持久洗涤。

实施例2

具有抑菌发热功能的麻面料

面料规格为:40s麻,克重140g/m2,染深色,浴比采用1:5;

(1)染色工艺为:

前处理:高效去油剂1.5g/l,前处理酶1.5g/l,h2o25g/l,温度85℃时间40min。

中和:冰醋酸:1g/l,温度60℃,时间20min。

脱氧:脱氧酶:0.1g/l,温度45℃,时间20min。

染棉:日本化药红cf-3b0.5%,日本化药黄cf-3r0.5%,日本化药蓝cf-b0.9%,元明粉40g/l,碱15g/l,匀染剂rg-f1.5%,温度60℃,时间60min。

中和:冰醋酸1g/l,温度60℃,时间20min。

皂洗:皂洗剂2g/l,温度80℃,时间10min。

(2)根据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不同面料进行浸渍、浸轧两种方式处理,结果如下,

①浸渍法

分别对浸渍温度、时间做不同工艺处理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如下:

表3麻面料浸渍处理的试验参数及抑菌发热效果

由方案1.1、方案1.2可以看出,反应时间对抑菌率和发热值影响较小;方案1.2较方案1.1效果要好,因此浸泡时间30分钟较好;由方案1.3,将抗菌剂及柔软剂一同加入浸泡处理,分析其抑菌率,结果显示:柔软剂的添加对抑菌效果起到影响较小,可以与抗菌剂共用。虽然方案1.2、方案1.3发热值(≥3℃)符合要求,但三种方案最终抑菌率都未达到标准要求(大于等于70%),因此浸泡效果不佳。

②浸轧法

工艺参数如下:带液率100%

表4麻面料浸轧处理的试验参数及抑菌效果

由方案1.4、方案1.5可以看出,布速对抑菌效果和发热值影响较小,30米/分钟即可,效率高;方案1.5、方案1.6可以看出,温度较抑菌率和发热值有影响,温度在160℃较好;方案1.4、方案1.7对比可以看出,交联剂的添加起到一定作用,抑菌率提高2%,发热值提高0.3℃;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浸轧的方法抑菌效果和发热值较好,抑菌率达到89%以上,发热值4.6℃以上;洗涤50次之后抑菌效果仍然达到88%以上,发热值4.6℃以上;说明姜辣素整理剂剂与面料充分结合,耐持久洗涤。

(3)麻类产品处理工艺总结

通过试验1.1—1.7的试验可以看出,对于麻类产品,应采用浸轧处理,浓度1%,温度控制在160℃,布速30m/分钟,未加交联剂效果达到标准要求,但交联剂的添加提高抑菌效果,后续可根据面料组分进行择优选择,且面料耐持久洗涤。

实施例3

具有抑菌功能的粘胶面料

面料规格为:40s粘胶,克重140g/m2,染深色,浴比1:5,染色工艺如下:

(1)前处理:高效去油剂1.5g/l,前处理酶1.5g/l,h2o25g/l,温度85℃,时间40min。

(2)中和:冰醋酸0.6g/l,温度60℃,时间20min。

(3)脱氧:脱氧酶:0.08g/l,温度45℃,时间20min。

(4)染棉:日本化药红cf-3b2%,日本化药蓝cf-b1.8%,元明粉40g/l,碱15g/l,匀染剂rg-f1.5%,温度60℃,时间60min。

(5)中和:冰醋酸1g/l,温度60℃,时间20min。

(6)皂洗:皂洗剂2g/l,温度80℃,时间10min。

(7)根据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不同面料进行浸渍、浸轧两种方式处理,结果如下,

①浸渍法

分别对浸渍温度、时间做不同工艺处理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如下:

表5粘胶面料浸渍处理的试验参数及抑菌发热效果

由方案1.1、方案1.2可以看出,反应时间对抑菌率与发热性影响较小;方案1.1较方案1.2效果要好,因此浸泡时间30分钟较好;由方案1.3,将抗菌发热剂及柔软剂一同加入浸泡处理,分析其抑菌率,结果显示:柔软剂的添加对抑菌效果起到影响较小,可以与抗菌发热剂共用。虽然方案1.2、方案1.3发热值(≥3℃)符合要求,但三种方案最终抑菌率都未达到标准要求(大于等于70%),因此浸泡效果不佳。

②浸轧法

工艺参数如下:带液率100%

表6粘胶面料浸轧处理的试验参数及抑菌发热效果

由方案1.4、方案1.5可以看出,布速对抑菌效果和发热值影响较小,30m/min即可,效率高;方案1.4、方案1.6可以看出,温度较抑菌率和发热值有影响,温度在160℃较好;方案1.4、方案1.7对比可以看出,交联剂的添加起到一定作用,抑菌率提高3%,发热值提高0.3℃;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浸轧的方法抑菌效果和发热值较好,抑菌率达到86%以上,发热值4.6℃以上;洗涤50次之后抑菌效果仍然达到85%以上,发热值4.3℃以上;说明姜辣素整理剂剂与面料充分结合,耐持久洗涤。

③黏胶类产品处理工艺总结

通过试验1.1—1.7的试验可以看出,对于棉类产品,应采用浸轧处理,浓度1%,温度控制在160℃,布速30m/min,未加交联剂效果达到标准要求,但交联剂的添加提高抑菌效果,后续可根据面料组分进行择优选择,且面料耐持久洗涤。

综上所述,在棉、麻、粘胶纤维可以获得抑菌效果和发热值达到标准要求面料,且在整理过程中柔软剂的使用未对其造成影响。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