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印染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39285发布日期:2019-05-22 03:35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织印染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纺织印染领域,具体为一种纺织印染工艺。



背景技术:

在对布料印染时,需要经历许多的工艺步骤,这些工艺越完美布料的品质越好,印染过程中需要经历退卷-前处理-染色-脱水等多个步骤,其中,在前处理中需要将布料在前处理液中保持高温处理一段时间,再放入沸水中漂洗一段时间,两种工艺需要用到不同的设备,且从前处理液中取出后再放入到沸水中的这一步骤消耗的时间长且操作不便,两种设备浪费更多的资源,因此,需要一种将两种工艺合并在同一个部件内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印染工艺,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纺织印染工艺,其使用一种前处理漂煮设备,所述前处理漂煮设备包括漂煮基体,所述漂煮基体内设置有驱动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漂煮基体顶部端面内开口向上的驱动腔,驱动腔前侧内壁内固定安装提供动力的驱动电机和控制转动的驱动轴,还包括前后对称的两个铰接板,铰接板之间设置有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与铰接板转动配合的第一铰接座和固定安装在驱动轴上的固定环,还包括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之间连接有漂煮器具,包括漂煮滤板,所述漂煮基体还设有加热部件,包括开口向上的前处理腔与漂洗腔,还包括加热用的电热管,前处理腔与漂洗腔之间设置有温控部件和气体搅动部件,其中,所述温控部件包括控制电流大小用的变阻电机和电力传导块,还包括传导电流的电阻杆,所述气体搅动部件包括压力泵和控制通气方向的电磁阀,装置还设置有辅助部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漂煮基体左侧端面的控制面板和泄流用的堵头与泄流管道。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漂煮基体中央的顶部端面内的开口向上的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后侧内壁内固定安装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前侧的输出轴的前侧端面固定连接与所述驱动腔前侧内壁转动配合的驱动轴,所述漂煮基体顶部端面固定安装前后对称的铰接板,所述驱动腔底壁固定安装三个与所述驱动轴转动配合的轴稳定块,所述驱动腔下方的所述漂煮基体的左右两侧端面设有四个斜面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与前后两侧的所述铰接板的相对侧端面转动配合的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左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左端固定连接第二铰接座,前后两侧的所述第二铰接座内侧铰接安装第三铰接座,所述第三铰接座左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杆,所述驱动轴上固定安装两个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左端固定连接第三连杆。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漂煮器具包括漂煮滤板,所述漂煮滤板左右两侧端面固定安装滤板固定块,左右两侧的所述滤板固定块的前后端面铰接安装第四铰接座,左侧的所述第四铰接座与所述第二连杆固定连接,右侧的所述第四铰接座与所述第三连杆固定连接,所述漂煮滤板顶部端面的边缘固定安装前后对称的四个夹子。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部件包括位于所述漂煮基体内开口向上的前处理腔,所述前处理腔右侧设有开口向上的漂洗腔,所述前处理腔与漂洗腔底壁固定安装两组电热管块,所述电热管块顶端连接有电热管,所述前处理腔与漂洗腔底壁的所述电热管块下端固定第一电线,左侧的所述电热管块下方的所述第一电线汇集为第二电线,右侧的所述电热管块下方的所述第一电线汇集为第三电线,所述第二电线与第三电线上连接有电磁开关。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温控部件包括位于所述前处理腔下方的电控制腔,所述电控制腔左右两侧端面固定安装对称的电力座体,左右两侧的所述电力座体之间固定安装电阻杆,所述电控制腔左侧内壁内固定安装变阻电机,所述变阻电机右侧的输出轴的右侧端面固定连接与所述电控制腔右侧内壁转动配合的电阻转轴,所述电阻转轴上固定安装两个可与所述电阻杆电力配合的电力传导块,所述前处理腔左侧内壁固定安装温度检测计,所述第二电线与左侧的所述电力座体连接,所述电控制腔底壁连接有第四电线,所述第四电线分支出分别与两侧的所述电力传导块电力连接的第五电线,右侧的所述电力座体与所述第三电线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气体搅动部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前处理腔与漂洗腔之间的所述漂煮基体内的压力泵,所述压力泵上方的进气口出口密封连接与外界连通的进气管道,所述压力泵向下的出气口处密封连接出气总管,所述出气总管向左向右分支出出气支管,所述前处理腔与漂洗腔下方设置有对称的气体分流块,所述气体分流块与所述出气支管密封连接,左右两侧的所述气体分流块向上设置有六个分别与所述前处理腔和漂洗腔连通的喷气通道,所述出气支管上设置有电磁阀。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辅助部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漂煮基体左侧端面的控制面板,所述漂煮基体底部端面固定安装左右对称的支撑板体,所述前处理腔与漂洗腔底壁设有对称的开口向上的泄流槽,所述泄流槽底壁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泄流管道,所述泄流管道处螺纹配合安装堵头,左右所述堵头端部固定连接与所述漂煮基体左右两侧端面固定的链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四连杆机构能够将布料在前处理腔和漂洗腔之间方便的切换,使得经过前处理的布料能够快速的进入到漂洗腔内进行漂洗,通过控制面板可以方便的调节温度的变化与处理漂洗的时间,同时,装置通过将气体从底部通入的方式搅动液体,加速处理的速度,两种工艺可在同一个装置实施,节约资源,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装置的前剖视图;

图3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4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参照图1-4,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纺织印染工艺,其使用一种前处理漂煮设备,所述前处理漂煮设备包括漂煮基体10,所述漂煮基体10内设置有驱动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漂煮基体10顶部端面内开口向上的驱动腔44,驱动腔44前侧内壁内固定安装提供动力的驱动电机45和控制转动的驱动轴48,还包括前后对称的两个铰接板47,铰接板47之间设置有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与铰接板47转动配合的第一铰接座23和固定安装在驱动轴48上的固定环51,还包括第二连杆18与第三连杆24,第二连杆18与第三连杆24之间连接有漂煮器具,包括漂煮滤板15,所述漂煮基体10还设有加热部件,包括开口向上的前处理腔13与漂洗腔32,还包括加热用的电热管25,前处理腔13与漂洗腔32之间设置有温控部件和气体搅动部件,其中,所述温控部件包括控制电流大小用的变阻电机57和电力传导块61,还包括传导电流的电阻杆56,所述气体搅动部件包括压力泵31和控制通气方向的电磁阀38,装置还设置有辅助部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漂煮基体10左侧端面的控制面板11和泄流用的堵头42与泄流管道41。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漂煮基体10中央的顶部端面内的开口向上的驱动腔44,所述驱动腔44后侧内壁内固定安装驱动电机45,所述驱动电机45前侧的输出轴的前侧端面固定连接与所述驱动腔44前侧内壁转动配合的驱动轴48,所述漂煮基体10顶部端面固定安装前后对称的铰接板47,所述驱动腔44底壁固定安装三个与所述驱动轴48转动配合的轴稳定块50,所述驱动腔44下方的所述漂煮基体10的左右两侧端面设有四个斜面槽46,从而启动驱动电机45时可以带动驱动轴48转动。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与前后两侧的所述铰接板47的相对侧端面转动配合的第一铰接座23,所述第一铰接座23左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杆22,所述第一连杆22左端固定连接第二铰接座21,前后两侧的所述第二铰接座21内侧铰接安装第三铰接座20,所述第三铰接座20左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杆18,所述驱动轴48上固定安装两个固定环51,所述固定环51左端固定连接第三连杆24,从而在驱动轴48转动的时候可以带动固定环51转动,固定环51可以带动第三连杆24绕着固定环51的圆心转动,第三铰接座20能够带着第二连杆18与第二铰接座21转动,第一连杆22与第一铰接座23能够相对与铰接板47转动。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漂煮器具包括漂煮滤板15,所述漂煮滤板15左右两侧端面固定安装滤板固定块14,左右两侧的所述滤板固定块14的前后端面铰接安装第四铰接座17,左侧的所述第四铰接座17与所述第二连杆18固定连接,右侧的所述第四铰接座17与所述第三连杆24固定连接,所述漂煮滤板15顶部端面的边缘固定安装前后对称的四个夹子16,从而可以将布用夹子16夹住固定在漂煮滤板15上,第三连杆24转动时带动右侧的第四铰接座17运动,同时漂煮滤板15也开始运动,左侧的第四铰接座17被带动运动,第四铰接座17带动第二连杆18和第三铰接座20运动,第二铰接座21带动第一连杆22和第一铰接座23运动。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加热部件包括位于所述漂煮基体10内开口向上的前处理腔13,所述前处理腔13右侧设有开口向上的漂洗腔32,所述前处理腔13与漂洗腔32底壁固定安装两组电热管块26,所述电热管块26顶端连接有电热管25,所述前处理腔13与漂洗腔32底壁的所述电热管块26下端固定第一电线27,左侧的所述电热管块26下方的所述第一电线27汇集为第二电线52,右侧的所述电热管块26下方的所述第一电线27汇集为第三电线33,所述第二电线52与第三电线33上连接有电磁开关28,从而第二电线52通电后可以将电流通过第一电线27传递到电热管块26上,加热电热管25,开始加热前处理腔13和漂洗腔32内的液体。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温控部件包括位于所述前处理腔13下方的电控制腔58,所述电控制腔58左右两侧端面固定安装对称的电力座体55,左右两侧的所述电力座体55之间固定安装电阻杆56,所述电控制腔58左侧内壁内固定安装变阻电机57,所述变阻电机57右侧的输出轴的右侧端面固定连接与所述电控制腔58右侧内壁转动配合的电阻转轴60,所述电阻转轴60上固定安装两个可与所述电阻杆56电力配合的电力传导块61,所述前处理腔13左侧内壁固定安装温度检测计12,所述第二电线52与左侧的所述电力座体55连接,所述电控制腔58底壁连接有第四电线63,所述第四电线63分支出分别与两侧的所述电力传导块61电力连接的第五电线64,右侧的所述电力座体55与所述第三电线33连接,从而第四电线63能够将电力传输到第五电线64上后为电力传导块61供电,电力传导块61与电阻杆56配合后开始为电阻杆56供电,电阻杆56将电力传递到两侧的电力座体55上,左侧的电磁开关28开启,左侧的电力座体55将电力传递到第二电线52上,第二电线52开始为左侧的电热管块26供电,左侧的电热管25开始加热,温度检测计12检测前处理腔13内的温度,当温度到达设定值后变阻电机57启动带动电阻转轴60转动,左侧的电力传导块61松开,右侧的电力传导块61与电阻杆56配合,电力从左侧的电力传导块61开始传递,传递距离变远后电阻值增加,前处理腔13的升温速度变慢,到达最高设定温度后停止加热,到达最低温度后开始重新加热,当到达设定的时间后,右侧的电磁开关28开启,电力从右侧的电力座体55通过第三电线33传输到右侧的第一电线27,右侧的电热管25开始产热加热漂洗腔32内的水。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气体搅动部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前处理腔13与漂洗腔32之间的所述漂煮基体10内的压力泵31,所述压力泵31上方的进气口出口密封连接与外界连通的进气管道34,所述压力泵31向下的出气口处密封连接出气总管35,所述出气总管35向左向右分支出出气支管37,所述前处理腔13与漂洗腔32下方设置有对称的气体分流块75,所述气体分流块75与所述出气支管37密封连接,左右两侧的所述气体分流块75向上设置有六个分别与所述前处理腔13和漂洗腔32连通的喷气通道36,所述出气支管37上设置有电磁阀38,从而压力泵31启动时可以通过进气管道34开始吸气,将空气从出气总管35处排出,当电磁阀38开启时,空气可以通过出气总管35进入到出气支管37内后进入到气体分流块75内,气体分流块75将空气分布到各个喷气通道36内向上排出。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辅助部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漂煮基体10左侧端面的控制面板11,所述漂煮基体10底部端面固定安装左右对称的支撑板体30,所述前处理腔13与漂洗腔32底壁设有对称的开口向上的泄流槽40,所述泄流槽40底壁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泄流管道41,所述泄流管道41处螺纹配合安装堵头42,左右所述堵头42端部固定连接与所述漂煮基体10左右两侧端面固定的链条43,从而可以通过控制面板11控制电磁阀38的启动时间、控制前处理腔13内温度的上升变化、控制前处理腔13与漂洗腔32内加热的时间长度、控制漂洗腔32开始加热的时间、控制变阻电机57转动的间隔、控制电磁开关28的开关时间,旋转堵头42能够放出前处理腔13与漂洗腔32内的废液。

使用的时候,将前处理液放入前处理腔13内,将水加入到漂洗腔32内,将布用夹子16夹住固定在漂煮滤板15上,驱动电机45带动驱动轴48转动,驱动轴48转动带动固定环51转动,固定环51带动第三连杆24绕着固定环51的圆心转动,第三连杆24带动右侧的第四铰接座17运动,同时漂煮滤板15也开始运动,左侧的第四铰接座17被带动运动,第四铰接座17带动第二连杆18和第三铰接座20运动,第二铰接座21带动第一连杆22和第一铰接座23运动,第一连杆22与第一铰接座23相对与铰接板47转动,第三连杆24与斜面槽46接触后驱动电机45停止,漂煮滤板15和布浸没在前处理液内,第四电线63能够将电力传输到第五电线64上后为电力传导块61供电,电力传导块61与电阻杆56配合后开始为电阻杆56供电,电阻杆56将电力传递到两侧的电力座体55上,利用控制面板11控制左侧的电磁开关28开启,左侧的电力座体55将电力传递到第二电线52上,第二电线52通电后可以将电流通过第一电线27传递到电热管块26上,为左侧的电热管块26供电,左侧的电热管25开始加热,温度检测计12检测前处理腔13内的温度,当温度到达设定值后变阻电机57启动带动电阻转轴60转动,左侧的电力传导块61松开,右侧的电力传导块61与电阻杆56配合,电力从左侧的电力传导块61开始传递,传递距离变远后电阻值增加,前处理腔13的升温速度变慢,到达最高设定温度后停止加热,到达最低温度后开始重新加热,当到达设定的时间后,右侧的电磁开关28开启,电力从右侧的电力座体55通过第三电线33传输到右侧的第一电线27,右侧的电热管25开始产热加热漂洗腔32内的水,

漂洗腔32内的水沸腾后,驱动电机45反转将漂煮滤板15翻转到漂洗腔32内,浸没到沸水内漂洗;

启动压力泵31通过进气管道34开始吸气,将空气从出气总管35处排出,在前处理腔13内处理时,左侧的电磁阀38开启,空气可以通过出气总管35进入到左侧的出气支管37内后进入到气体分流块75内,气体分流块75将空气分布到各个喷气通道36内向上排入前处理腔13内,搅动液体,加速处理,在漂洗腔32内漂洗时,右侧的电磁阀38开启时,空气可以通过出气总管35进入到右侧的出气支管37内后进入到气体分流块75内,气体分流块75将空气分布到各个喷气通道36内向上排入漂洗腔32内,

通过控制面板11控制电磁阀38的启动时间、控制前处理腔13内温度的上升变化、控制前处理腔13与漂洗腔32内加热的时间长度、控制漂洗腔32开始加热的时间、控制变阻电机57转动的间隔、控制电磁开关28的开关时间,

液体失去效果后,旋转堵头42能够放出前处理腔13与漂洗腔32内的废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四连杆机构能够将布料在前处理腔和漂洗腔之间方便的切换,使得经过前处理的布料能够快速的进入到漂洗腔内进行漂洗,通过控制面板可以方便的调节温度的变化与处理漂洗的时间,同时,装置通过将气体从底部通入的方式搅动液体,加速处理的速度,两种工艺可在同一个装置实施,节约资源,值得推广。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以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