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衣机水回收装置及其操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04266发布日期:2019-09-17 23:25阅读:1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洗衣机水回收装置及其操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洗衣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洗衣机水回收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除了一些特殊衣物,手洗衣物的方式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洗衣机已经普遍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但是为了保证洗衣机清洗、漂洗的效果,会往洗衣机中投放更多的洗涤剂及水,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同时在使用过后,大量的洗涤剂会排出,也更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增加了环保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可以大量减小洗涤剂的使用及其排放,同时也可以合理利用水资源,不会造成水资源浪费的一种洗衣机水回收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洗衣机水回收装置,包括第一水桶、第二水桶和第三水桶,所述第一水桶内设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二水桶内设有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三水桶内设有第三进水管和第三出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和第三进水管相连于进水连接处,所述进水连接处设有进水水泵,所述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和第三出水管相连于出水连接处,所述出水连接处设有出水水泵,所述第一进水管靠近进水水泵的位置设有第一进水阀,所述第二进水管靠近进水水泵的位置设有第二进水阀,所述第三进水管靠近进水水泵的位置设有第三进水阀,所述第一出水管靠近出水水泵的位置设有第一出水阀,所述第二出水管靠近出水水泵的位置设有第二出水阀,所述第三出水管靠近出水水泵的位置设有第三出水阀,所述第一进水管内设有过滤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水桶的收集以及第一进水管内的过滤网的污物过滤,可以有效的回收再利用第一水桶内的清洗液,进行再次清洗,合理利用了洗涤剂和水,避免了浪费;可以利用第二水桶进行第二次漂洗水的收集以及第一次漂洗水的供应,合理利用了水资源;可以利用第三水桶进行脱水的收集以及第二次漂洗水的供应,合理利用了水资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水桶与第三水桶设于第一水桶的上方,所述第二水桶与第三大水桶之间设有供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穿过的通道,通过所述改进,使整个装置布局更加紧凑。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水桶与第三水桶结构相同,均呈半圆桶形,所述第二水桶与第三水桶拼接成一个圆桶形,所述通道设于第二水桶与第三水桶的连接处,所述通道的截面呈圆形,通过所述改进,使整个装置布局不仅紧凑,后续清洗过程中,也更加方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通道内固定连接连接管,所述连接管靠近第一水桶的一端转动连接排水片,所述排水片设于第一水桶内,通过所述改进,通过排水片,可以优先将第一水桶内清洗液表面的液体优先排出,清洗液中回收到第一水桶中时,会出现气泡等现象,而通过排水片的作用,可以优先将气泡破坏,或者将产生的气泡排出第一水桶中,这样可以避免第一水桶的清洗液回收使用时,不会将气泡或者一些漂浮在清洗液表面的漂浮液回收回洗衣机中,避免了洗衣机中衣服的二次污染和低效清洗的情况。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水桶上端的一侧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排水片等高,通过所述改进,排水片将清洗液表面的液体集中到排水口排出,便于这些废液的收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水桶与第三水桶的一侧均设有引流槽,第二水桶上的所述引流槽的一端设于第二水桶的上端,另一端设于第一水桶的上端,第三水桶上的所述引流槽的一端设于第三水桶的上端,另一端设于第一水桶的上端,所述引流槽与第二水桶的上端的连接处设有引流口,所述引流槽与第三水桶的上端的连接处设有引流口,通过所述改进,在第二水桶或者第三水桶中液体过多时,可以通过引流口流出第二水桶或者第三水桶,再通过引流槽流向指定位置,可以使过多的液体得到有序的收集,避免第二水桶与第三水桶外表面其它位置的溢流,通过该设计也可以减少液位报警器的设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引流槽的底端设有引流道,所述引流道的一端与引流槽相连,所述引流道的另一端通向第一水桶,所述第一水桶上设有承接引流道流下来的液体的承接管,通过所述改进,将从第二水桶与第三水桶中溢流出来的液体集中回收到第一水桶中,有效的利用的水资源,避免了浪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过滤网的安装处设有排污组件,所述排污组件包括吹风机和排污管,所述吹风机的吹风口与排污管的入口均设于过滤网的上表面,且吹风机的吹风口与排污管的入口相对设置,排污管的入口处设有排污阀门,通过所述改进,可以对过滤网上的污质进行及时的处理,避免污质长期堆积,造成过滤网的堵塞,在回收清洗液时,排污阀门关闭,清洗液不会从排污管流出,在清洗液收集完成后,排污阀门开启,吹风机开启,对过滤网进行排污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吹风机的吹风口和排污管的入口与过滤网之间设有环形的斜台,所述环形的斜台的顶端与吹风机的吹风口、排污管的入口相连,环形的斜台的底面与过滤网相抵,通过所述改进,在吹风机的作用时,污质更容易吹入排污口当中。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使用一种洗衣机水回收装置的操作方法,洗衣机设有两个进水口,进水连接处与洗衣机的出水口相连,出水连接处与洗衣机的一个进水口相连,洗衣机的另一个进水口与自然水相连,

s1:首次使用本装置,洗衣机进自然水首次清洗;

s2:洗衣机排水,进水水泵吸水,第一进水阀开启,首次清洗液通过第一进水管进入第一水桶中;

s3:过滤网进行首次污物过滤;

s4:首次清洗结束,进水水泵关闭,第一进水阀关闭;

s5:出水水泵吸水,第一出水阀开启,经过滤后的清洗液通过第一出水管,流经出水连接处,进入洗衣机,完成后,出水水泵关闭,第一出水阀关闭;

s6:洗衣机二次清洗;

s7:洗衣机排水,进水水泵吸水,第一进水阀开启,二次清洗液通过第一进水管进入第一水桶中;

s8:过滤网进行二次污物过滤;

s9:二次清洗结束,进水水泵关闭,第一进水阀关闭;

s10:洗衣机进自然水首次漂洗;

s11:洗衣机排水,进水水泵吸水,第一进水阀开启,清洗液通过第一进水管进入第一水桶中,完成后,进水水泵关闭,第一进水阀关闭;

s12:洗衣机进自然水二次漂洗;

s13:洗衣机排水,进水水泵吸水,第二进水阀开启,清洗液通过第二进水管进入第二水桶中,完成后,进水水泵关闭,第二进水阀关闭;

s14:洗衣机进行脱水;

s15:洗衣机排水,进水水泵吸水,第三进水阀开启,清洗液通过第三进水管进入第三水桶中,完成后,进水水泵关闭,第三进水阀关闭;

s16:再次使用本装置配合洗衣机进行清洗,出水水泵吸水,第一出水阀开启,经过滤后的上次清洗液通过第一出水管,流经出水连接处,进入洗衣机,进行清洗;

s17:重复s2-s9的动作;

s18:出水水泵开启,第二出水阀开启,第二水桶中的漂洗液通过第二出水管经出水连接处,进入洗衣机,进行首次漂洗,完成后出水水泵关闭,第二出水阀关闭;

s19:洗衣机排水,进水水泵吸水,第一进水阀开启,清洗液通过第一进水管进入第一水桶中,完成后,进水水泵关闭,第一进水阀关闭;

s20:出水水泵开启,第三出水阀开启,第三水桶中的脱水液通过第三出水管经出水连接处,进入洗衣机,再增加足额的自然水,进行二次漂洗,完成后,出水水泵关闭,第三出水阀关闭;

s21:重复s13-s15动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水桶的收集以及第一进水管内的过滤网的污物过滤,可以有效的回收再利用第一水桶内的清洗液,进行再次清洗,合理利用了洗涤剂和水,避免了浪费;可以利用第二水桶进行第二次漂洗水的收集以及第一次漂洗水的供应,合理利用了水资源;可以利用第三水桶进行脱水的收集以及第二次漂洗水的供应,合理利用了水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水桶与第三水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过滤网与排污组件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洗衣机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外壳,2、第一水桶,2.1、第一进水管,2.2、第一出水管,2.3、第一进水阀,2.4、第一出水阀,2.5、排水口,2.6、承接管,3、第二水桶,3.1、第二进水管,3.2、第二出水管,3.3、第二进水阀,3.4、第二出水阀,3.5、引流槽,3.6、引流口,3.7、引流道,4、第三水桶,4.1、第三进水管,4.2、第三出水管,4.3、第三进水阀,4.4、第三出水阀,5、进水水泵,6、出水水泵,7、过滤网,8、通道,9、连接管,10、排水片,11、吹风机,12、排污管,12.1、排污阀门,13、环形的斜台,14、进水口,15、出水口,16、支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结构:一种洗衣机水回收装置,包括外壳1、第一水桶2、第二水桶3和第三水桶4,所述第一水桶2内设有第一进水管2.1和第一出水管2.2,所述第二水桶3内设有第二进水管3.1和第二出水管3.2,所述第三水桶4内设有第三进水管4.1和第三出水管4.2,所述第一进水管2.1、第二进水管3.1和第三进水管4.1相连于进水连接处,所述进水连接处设有进水水泵5,所述第一出水管2.2、第二出水管3.2和第三出水管4.2相连于出水连接处,所述出水连接处设有出水水泵6,所述第一进水管2.1靠近进水水泵5的位置设有第一进水阀2.3,所述第二进水管3.1靠近进水水泵5的位置设有第二进水阀3.3,所述第三进水管4.1靠近进水水泵5的位置设有第三进水阀4.3,所述第一出水管2.2靠近出水水泵6的位置设有第一出水阀2.4,所述第二出水管3.2靠近出水水泵6的位置设有第二出水阀3.4,所述第三出水管4.2靠近出水水泵6的位置设有第三出水阀4.4,所述第一进水管2.1内设有过滤网7。

第一水桶2设于外壳1的底部,所述第二水桶3与第三水桶4通过支架杆16固定连接在外壳1上,且设于第一水桶2的上方,所述第二水桶3与第三水桶4结构相同,均呈半圆桶形,所述第二水桶3与第三水桶4拼接成一个圆桶形,所述第二水桶3与第三大水桶之间设有供第一进水管2.1和第一出水管2.2穿过的通道8,所述通道8设于第二水桶3与第三水桶4的连接处,所述通道8的截面呈圆形。

所述通道8内固定连接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靠近第一水桶2的一端转动连接排水片10,排水片10通过设于第一水桶2一侧的电机通过皮带传动的方式进行转动,所述排水片10设于第一水桶2内,所述第一水桶2上端的一侧设有排水口2.5,所述排水口2.5与排水片10等高。

所述第二水桶3与第三水桶4的一侧均设有引流槽3.5,第二水桶3上的所述引流槽3.5的一端设于第二水桶3的上端,另一端设于第一水桶2的上端,第三水桶4上的所述引流槽3.5的一端设于第三水桶4的上端,另一端设于第一水桶2的上端,所述引流槽3.5与第二水桶3的上端的连接处设有引流口3.6,所述引流槽3.5与第三水桶4的上端的连接处设有引流口3.6,所述引流槽3.5的底端设有引流道3.7,所述引流道3.7的一端与引流槽3.5相连,所述引流道3.7的另一端通向第一水桶2,所述第一水桶2上设有承接引流道3.7流下来的液体的承接管2.6。

如图3所示,所述过滤网7的安装处设有排污组件,所述排污组件包括吹风机11和排污管12,所述吹风机11的吹风口与排污管12的入口均设于过滤网7的上表面,且吹风机11的吹风口与排污管12的入口相对设置,排污管12的入口处设有排污阀门12.1,吹风机11的吹风口和排污管12的入口与过滤网7之间设有环形的斜台13,所述环形的斜台13的顶端与吹风机11的吹风口、排污管12的入口相连,环形的斜台13的底面与过滤网7相抵。

如图4所示,洗衣机设有两个进水口14,进水连接处与洗衣机的出水口15相连,出水连接处与洗衣机的一个进水口14相连,洗衣机的另一个进水口14与自然水相连。

在使用过程中,

s1:首次使用本装置,洗衣机进自然水首次清洗;

s2:洗衣机排水,进水水泵5吸水,第一进水阀2.3开启,首次清洗液通过第一进水管2.1进入第一水桶2中,排水片10开启转动;

s3:过滤网7进行首次污物过滤;

s4:首次清洗结束,进水水泵5关闭,第一进水阀2.3关闭,吹风机11开启,排污阀门12.1开启,进行排污;

s5:出水水泵6吸水,第一出水阀2.4开启,经过滤后的清洗液通过第一出水管2.2,流经出水连接处,进入洗衣机,完成后,出水水泵6关闭,第一出水阀2.4关闭;

s6:洗衣机二次清洗;

s7:洗衣机排水,进水水泵5吸水,第一进水阀2.3开启,二次清洗液通过第一进水管2.1进入第一水桶2中;

s8:过滤网7进行二次污物过滤;

s9:二次清洗结束,进水水泵5关闭,第一进水阀2.3关闭,吹风机11开启,排污阀门12.1开启,进行排污;

s10:洗衣机进自然水首次漂洗;

s11:洗衣机排水,进水水泵5吸水,第一进水阀2.3开启,清洗液通过第一进水管2.1进入第一水桶2中,完成后,进水水泵5关闭,第一进水阀2.3关闭;

s12:洗衣机进自然水二次漂洗;

s13:洗衣机排水,进水水泵5吸水,第二进水阀3.3开启,清洗液通过第二进水管3.1进入第二水桶3中,完成后,进水水泵5关闭,第二进水阀3.3关闭;

s14:洗衣机进行脱水;

s15:洗衣机排水,进水水泵5吸水,第三进水阀4.3开启,清洗液通过第三进水管4.1进入第三水桶4中,完成后,进水水泵5关闭,第三进水阀4.3关闭;

s16:再次使用本装置配合洗衣机进行清洗,出水水泵6吸水,第一出水阀2.4开启,经过滤后的上次清洗液通过第一出水管2.2,流经出水连接处,进入洗衣机,进行清洗;

s17:重复s2-s9的动作;

s18:出水水泵6开启,第二出水阀3.4开启,第二水桶3中的漂洗液通过第二出水管3.2经出水连接处,进入洗衣机,进行首次漂洗,完成后出水水泵6关闭,第二出水阀3.4关闭;

s19:洗衣机排水,进水水泵5吸水,第一进水阀2.3开启,清洗液通过第一进水管2.1进入第一水桶2中,完成后,进水水泵5关闭,第一进水阀2.3关闭;

s20:出水水泵6开启,第三出水阀4.4开启,第三水桶4中的脱水液通过第三出水管4.2经出水连接处,进入洗衣机,再增加足额的自然水,进行二次漂洗,完成后,出水水泵6关闭,第三出水阀4.4关闭;

s21:重复s13-s15动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